古琴演奏《梅花三弄》 | 兩個版本的《梅花三弄》,你更喜歡哪個呢?

2021-02-12 嬿莊古琴傳習室

哈嘍大家新年好啊嗷嗷!!!

今天帶大家聽 曲+抽 獎!

咱們先來欣賞一下陸大爺的詞:

(加了一點字幕的老版《梅花三弄》)

老梅花簡介

這首《梅花三弄》是據《蕉庵琴譜》所載,張子謙演奏版,又稱老梅花,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因為主題在琴的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彈奏三次(上準、中準、下準三個部位演奏),故稱「三弄」。

所謂「三弄」,是指曲中同樣的一段旋律,在不同的徽位上分別演奏了三遍。由於音高不同,這「三弄」的音色、氣韻、描寫場景、思想情感也都不盡相同。在《梅花三弄》中,一弄比一弄的彈奏更為激烈,似是一陣比一陣更強的風雪來襲,似是一次比一次更清奇剛毅的寒梅吐韻。

樂譜最早見於《神奇秘譜》(公元1425年),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是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描寫了寒梅在風雪中獨開不敗的風骨,搏擊風霜、傲雪凌寒——它本源自東晉時期桓伊將軍吹奏的一首笛曲,笛吹梅心,寒玉冰心;後來這首笛曲改編為了古琴曲,琴聲泠泠,腕底生香。全曲表現了梅花潔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一首充滿中國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枯木禪琴譜》說:「曲音清幽,音節舒暢,一種孤高現於指下;似有寒香沁入肺腑,須從容聯絡,方得其旨。

而且造型比較辣眼睛

畢竟錄了好長時間

(嚴重翻車了的兩版《梅花三弄》······)

我為什麼要費這個勁兒

一口氣彈兩個版本呢?

不光是我自己想要記錄這兩個版本的區別,

還有一個原因:

李鳳雲老師在教授我老版《梅花三弄》的時候,

我說了一句:「非要比較的話,我更喜歡老梅花!」

李老師問我:「那為什麼願意學習老梅花的人這麼少呢?都說害怕會和新梅花混淆,就不願意學習。」

我答:「可我練習的時候並沒有感覺會分不清。」

老師說:「對呀,本就不會混淆。」

這短短幾句對話我一直記著,

我相信老師,也相信自己。

所以我錄這個長視頻

不是為了證明哪個版本更好聽,

而是每一個版本的《梅花三弄》,

都獨樹一格,都值得細細品味。

接下來就是我們的抽    獎環節!!

懶得看視頻的盆友請往下翻↓↓

抽  獎流程

①轉發本條公眾號到朋友圈

②將朋友圈截圖(擔心其他私人信息洩露可以打碼)

③將截圖發送至公眾號後臺

④公眾號後臺回復號碼牌(如1號、2號)

(沒搞懂的可以看看這個教程)

(注意事項)每個帳號僅限領取一個號碼牌。

獎  品介紹(全都是我手工完成的!快誇我!)

一共6份獎品:4個口金包+2對橘柿編織包

(意思就是你有可能抽到一個口金包或者一對橘柿編織包哦)

①四個口金包(很百搭)

(某圖秀秀這貼紙是真的喜慶包包大小參考下圖)

(參考物太乖了嗚嗚嗚)

口金包所用的布料紋案有梅花、錦鯉、金扇,搭配漢服、旗袍或者中式的服裝都很不錯!

②兩對橘柿編織包(寓意吉祥)

(參考物不送的哈)

萌萌噠橘柿編織零錢袋,祝各位橘柿大好!

抽  獎與開  獎時間

大年初一(2.12也就是今日)開始,初十(2.21)截止發放號碼牌。

十三(2.24)按順序公布所有號碼牌(更新一篇公眾號文章)

元宵節(2.26)當天更新公眾號,就用「隨機數字生成器」進行開獎。(比如1號~100號,隨機抽取6個數字)

   (用「隨機數字生成器」來抽  獎這個方法也是從別處學來的,公眾號自帶的小程序並不好用,這也是為什麼要求大家領取號碼牌的原因,沒有領號碼牌是無法參與抽獎的。)

所以一定要記得來公眾號後臺領取號碼牌哦!!

新年伊始,

感謝一直以來陪伴我成長的各位!

祝各位

身體健康、萬事順意

大吉大利、新年暴富!!

感謝看到這裡的你

往期文章連結

新錄音器材真的很優秀啊不是嗎!(真不是廣告)

古琴演奏《碧澗流泉》《神人暢》|魔性洗腦停不下來!

古琴演奏《流水》《醉漁唱晚》|聖誕節的炒冷飯視頻請籤收~

古琴演奏《禪思》|當你的陪練要罷工,你該怎麼辦?

祝點擊【贊】、【在看】、【分享】的你

身體健康、琴技飆升

年年暴富、逢考必過

相關焦點

  • 琴曲《梅花三弄》的三弄是什麼意思
    《梅花三弄》是中國十大古琴名曲之一,不僅樂曲結構精妙絕倫,而且借物詠嘆,表達了梅花冰清玉潔、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一直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千百年來的傳承的過程中,歷經了一代代的琴家不斷的發揮和潤色,形成了眾多不同版本的譜本和演奏風格。
  •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全曲共有10個段落,因為主題在琴的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彈奏三次上準、中準、下準三個部位演奏,故稱「三弄」。
  • 一曲古琴《梅花三弄》清風飛雪映紅梅,冰肌玉骨凌寒香
    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是中國古典樂曲中表現梅花的佳作,早在唐代就在民間廣為流傳。全曲表現了梅花潔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一首充滿中國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桓伊出笛為梅花三弄之調,後人以琴為三弄焉。」按晉代的笛即現代的簫,這種改編,或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晉代笛曲的風格。清《琴譜諧聲》中,有此曲改編為琴簫合奏的曲譜。梅花傲霜高潔的品格,是古今藝術創作的重要題材,常為人們用以隱喻具有高尚節操的人。明楊掄《伯牙心法》記載:「梅為花之最清,琴為聲之最清,以最清之聲寫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韻也。三弄之意,則取泛音三段,同弦異徽云爾。」
  • 一曲古琴《梅花三弄》禪意花開,靜守美好光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晉書·列傳五十一》和《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裡都曾記載了這段典故: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與之並不相識。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託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 有一種誤會,叫《梅花三弄》
    這兩個人的合作簡直是一拍即合、天作之合——《折柳》《梅花》這兩首響噹噹的曲子,往上追源頭,就要追到他們這裡。張騫把《摩訶兜勒》帶回中原的時候,只有一曲。協律都尉李延年以他天縱的才華,改編成《摩訶兜勒》套曲,總共二十八曲,只用於宮中演奏。
  • 看人間多少故事,最銷魂是「梅花三弄」
    梅花,不僅存於詩詞中,還化身在悠揚音樂聲中傳唱,姜育恆獻唱的《梅花三弄》婉轉動聽,影響了一代人,傳唱至今不衰。然而,這首歌只是取寓於古曲,是化身,它的本尊更了不得了,這就是中國十大古琴曲的《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經唐代名琴家顏師古移植為琴曲。
  • 吳景略版《梅花三弄》演奏詳解,松喬老師逐句精講,帶你掌握演奏精髓!
    》是古琴十大古曲之一,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一首琴曲《梅花三弄》覺別具風情。
  • 姜育恆的經典歌曲《梅花三弄》,為什麼會加入一段獨白?
    比如《梅花三弄》中的「梅花一弄,斷人腸;梅花二弄,費思量」。歌曲與朗誦同屬文學形式,而「獨白」則要更向朗誦靠近一些。姜育恆的這首《梅花三弄》中,加入的這一段獨白有何深意呢?姜育恆詞語「梅花三弄」的本意有二:一是古曲《梅花三弄》在演奏中,有一個音位需要反覆彈奏三次;另一個意思則是比喻梅花的三個開放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美感。
  • 古琴曲《梅花三弄》一種孤高現於指下,似有寒香沁入肺腑
    梅花陸遊(宋)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 琴簫合奏《梅花三弄》禪意花開,靜忘塵世
    梅花陸遊(宋)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 梅花三弄 | 梅毒的前世今生
    阿炳的那一首幽怨的《二泉映月》,可你知道阿炳的眼睛是怎麼失明的嗎?哈哈,看了這篇文章的主題也不難猜想。說到阿炳的眼睛,我們看看梅毒都有哪些可怕的表現。Uveitis and vitritis secondary to syphilis這種葡萄膜炎(uveitis)和玻璃體炎(Vitritis)正是阿炳失明的原因。
  • 宋代一首動人的梅花詩,結尾用《梅花三弄》的典故,意蘊悠悠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稀稀落落的梅樹枝上掛滿了潔白如玉的雪花,使得一朵朵梅花的花萼上泛著斑斑點點,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晶瑩光亮。梅樹上的梅花還含著花苞,沒有完全綻放,這時候詩人突然注意到一朵忽然完全綻開,突然綻開的梅花,它是最先綻放的,自然是先香於百花了。這朵梅花是先行者,寫出了梅花不怕挫折,敢於天下先的精神。其實詩人在詠嘆梅花的同時,也是借梅花來詠自己。詩人強烈的抗金主張,敢於衝在最前面,這種精神正如頂著嚴寒驚豔綻放的梅花。
  • 唐健垣古琴演奏欣賞
    唐健垣師承吳宗漢、王憶慈伉儷(梅庵派)及孫毓芹、吳景略等名家學琴,極具個人演奏風格,要求雅、淡、含蓄、和、靜、完整。他曾經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來內地拜虞山吳派一代古琴宗師吳景略先生為師學習古琴,是虞山派的海外傳人。唐健垣自六十年代已彈箏、唱粵曲及南音,七十年代得從「盛獻三盲德」之傳人杜煥瞽師兩人學彈箏自伴唱之術,傳地水南音「口唱、左手拍、右手彈箏」三合一之藝於一身。
  • 《梅花三弄》演員二十年重聚相見甚歡
    金銘、馬景濤、嶽躍利和羅鋼相聚 金銘出演《梅花烙》童年白吟霜 馬景濤陳德容主演《梅花烙》   1993年,瓊瑤的《梅花三弄》小說三部曲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今日(11月13日)下午,金銘秀出《梅花三弄》演員們重聚的照片,馬景濤、金銘、嶽躍利、羅鋼共同舉杯,慶祝老友相見。  金銘在《梅花烙》中飾演童年時期白吟霜,羅鋼則在《水雲間》中飾演汪子旋(陳紅飾演)的哥哥汪子默。拍攝《梅花烙》時只有13歲的金銘如今長成大姑娘,她更微博感謝幾位前輩陪自己成長的日子。
  • 抱牌位嫁「鬼丈夫」,比起《梅花烙》,它才是《梅花三弄》的精髓
    梅花一弄 斷人腸梅花二弄 費思量梅花三弄 風波起這其中,不少人經常記起的是《梅花三弄之梅花烙》以及《梅花三弄之水雲間》,但今天想說的是這個系列中的滄海遺珠。實際上,真正承載《梅花三弄》精髓的,應該是這部豆瓣評分7.1,不矯情不造作的《梅花三弄之鬼丈夫》。這一部跟前後兩部劇情、演員選擇上都有很大不同,不同於前後兩部到處呼天搶地、動不動來一大段肉麻臺詞,這一部所有主角都理智了很多。
  • 梅花三弄,包青天,倚天屠龍記誰是你心中的經典
    《梅花三弄》《倚天屠龍記》《包青天》這些影視劇承載了多少人的記憶。 梅花三弄 民國時期的瀲灩西湖
  • 梅花三弄主題曲原唱是誰 原籍山東榮成韓國籍華裔職業歌手
    《梅花三弄》是電視劇《梅花三弄之梅花烙》的主題曲,由姜育恆演唱,瓊瑤作詞,陳志遠譜曲。在記憶的長河中,姜育恆是存在於青春年代的一個孤獨、惆鬱、落寞的影子,儘管看起來不合時宜,卻又深深撞擊了每一個現代人的脆弱心靈,而且永不令人厭倦。
  • 梅花之精神象徵與詮釋
  • 《梅花三弄》至今未被翻拍,不是不敢拍,是演員太完美無法複製!
    說到《梅花三弄》這個系列的電視劇,是小時候最喜歡的電視劇了。曾經幼小的心靈也被這電視劇給傷害了,雖說那時候還是個小孩子,但是每次看這個電視劇都會淚流滿面,內心會隱隱作痛。這麼經典的作品,按正常情況來說,瓊瑤應該會選擇再拍一次,畢竟那時候的傳播力度真的不如現在!
  • 琴心有寄 |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桓伊出笛為梅花三弄之調, 後人以琴為三弄焉。」「梅為花之最清,琴為聲之最清,以最清之聲寫最清之物」是歷代琴家對《梅花三弄》最為妥帖的評價。‍如山法師《梅花三弄》| 澡雪·如山古琴音樂會‍「其音清爽,有凌霜之趣」,初習《梅花三弄》,正逢北國殘冬,單調了一冬的氣息,竟因這琴聲,有了清雅端嚴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