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醫權威報導:美國最新發現!分析腦脊液可有效治療腦腫瘤!

2020-12-22 全球醫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

目前在國際醫學上,研究腦腫瘤中發生的突變變化是困難的。現在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涉及分析癌細胞脫落到大腦和脊髓周圍液體中的癌症DNA,可以在活檢組織中收集這種液體,以幫助診斷和選擇治療方法。

現階段,全球的醫生開發針對腦癌的靶向療法的成功還有限,一些藥物通常會阻斷促進其生長的腫瘤的特定遺傳變化。要找到這些突變,需要採集組織樣本進行基因測序。膠質瘤是成人中最常見的腦癌類型,包括膠質母細胞瘤和低級膠質瘤。它們通常在初始治療後復發,並且與許多其他癌症一樣會遺傳進化。因此,重要的是能夠隨時間監視遺傳變化,但是對腦腫瘤進行多次活檢以保持對這些變化的了解對患者來說是有風險的。

研究證明分析腦脊液中的ctDNA可幫助診斷治療腦腫瘤

現在,已經出現了一種微創的替代方法,它可以提供相同的信息。腦腫瘤會將少量DNA釋放到大腦和脊髓周圍的液體中,腫瘤遺傳物質稱為循環腫瘤DNA或ctDNA,科學家們希望通過分析脊髓液中的ctDNA可以提供腦腫瘤突變情況的準確信息。

現在,由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表明這種方法行之有效。研究人員在這項研究的大約一半膠質瘤患者的腦脊液中發現了ctDNA。除了提供可以識別潛在藥物靶標的信息外,體液中ctDNA的存在還表明大腦中存在更多的腫瘤組織,這也增加了結果惡化的可能性。

研究報告發表在雜誌《自然》上該研究的第一作者MSK神經病學家亞歷山德拉·米勒(Alexa Miller)說:這表明我們可以使用脊髓液樣本來觀察約50%復發性神經膠質瘤患者的腫瘤分子變化。我們知道腫瘤會隨著疾病的發展而發展,這可能是追蹤和理解突變變化的一種方式。

一種新型的腦癌液體活檢技術——ctDNA突變檢測

分析從腫瘤中脫落的DNA進入體液的過程通常稱為液體活檢,大多數液體活檢涉及血液或尿液中的癌細胞DNA。MSK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表明,液體活檢可以指導其他癌症的治療,例如前列腺癌和乳腺癌。

由於血腦屏障的緊密密封,腦腫瘤ctDNA不會輕易溢出到血液中。在脊髓液中更可靠地檢測到它,可以通過也稱為腰穿的脊柱抽液獲得液體。長期以來,很多癌症醫院已經採用了這類技術以診斷神經系統和其他各種狀況的感染,包括軟腦膜疾病,癌症從身體其他部位擴散到脊髓液中。

在《自然》研究中,研究人員評估了從神經膠質瘤治療後返回的85人的脊髓液中收集的ctDNA。患者同意對剩餘液體進行分析以用於研究目的。研究小組在85個樣本中的42個中發現了ctDNA。當他們查看患者的病歷和病理信息時,發現脊髓液中含有ctDNA的人更有可能在大腦中患有侵襲性膠質瘤。這些人死於腫瘤的可能性也高出四倍。

研究人員使用MSK-IMPACT對該ctDNA進行了測序,該基因測試旨在尋找與癌症相關的突變。他們發現了廣泛的遺傳變化,其中大多數存在於診斷時取自腫瘤的活組織檢查中,但是有些改變只出現在原發性腦腫瘤或ctDNA中,這證實了癌症檢測在活檢技術方面的發展。

伯傑博士說「這是一項回顧性研究,現在令人興奮的是,我們正在與分子診斷服務部門的同事合作,以驗證這種方法可用於常規臨床用途。脊髓液測序是MSK-IMPACT的一種新穎而重要的應用,已被用於每周對200多個患者的腫瘤組織進行輪廓分析。」

對於最初對手術或放射治療有反應的人,監測脊髓液中的ctDNA也可能會給出腫瘤復發的預警信號。在短期內,米勒博士希望ctDNA突變的檢測將很快使更多的人有資格進行靶向療法的臨床試驗。

米勒博士說:在設計針對特定突變的靶向療法的臨床試驗時,首先需要確保存在突變。理想情況下,對於臨床試驗入組,我可以在診斷時獲得脊髓液樣本,然後確認如果疾病復發,該突變仍然存在,我們希望開始針對性治療。在未來,了解導致神經膠質瘤進展的突變變化可能會促進新藥的開發。——本文轉自全球醫官網。

相關焦點

  • 全球醫權威報導:美國休斯頓大學改進腦晶片,可精確治療腦癌!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休斯敦大學的Akay實驗室生物醫學研究小組報告說,他們先前在實驗室中開發的微流體腦癌晶片得到了改進。多形膠質母細胞瘤(GBM)是最常見的惡性原發性腦腫瘤,佔所有病例的50%。GBM患者的「 Stupp」方案的五年生存率僅為5.6%,平均總生存期為14.6個月,參與臨床試驗的患者的腫瘤治療領域(TTF,OptuneR)為20.9個月,而11個月為適用於所有使用TTF之前的GBM患者。
  • 全球醫權威報導:腦瘤併發症多、復發率高,質子治療是「治癌神器」嗎?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 絕大多數腦腫瘤以手術切除為主,術後再配合進行輔助放化療,質子治療作為當前新興放療手段的一種,其對部分腦腫瘤具有一定的治療優勢。
  • 全球醫: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早期姑息治療可提高晚期肺癌的生存率!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根據維吉尼亞州波特蘭衛生保健系統和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顯示,早期姑息治療可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雖然過去關於姑息治療對生存率影響的研究結果尚未統一,但波特蘭的研究人員卻表示,他們的最新研究結果有助於消除肺癌患者對早期姑息治療縮短生存期的相關憂慮。研究人員說,將姑息治療應用於早期治療階段而不是患者臨終前,可以最大程度上發揮它的療效。同時得出結論:姑息治療應被視為晚期肺癌患者的補充療法以升級抗癌治療。
  • 《送你一朵小紅花》熱映丨關於腦瘤治療,聽聽遠美國遠程會診專家...
    另外,大腦裡還有層「結界」,叫血腦屏障(BBB),它只允許特定類型的分子進入,這樣可保護大腦阻止有害物質入侵,但同時也阻止了大多數小分子藥物及大分子藥物進入腦組織,限制了藥物治療的應用。  Dr Black指出,原發性腦腫瘤有效治療的關鍵在於,必須覆蓋整個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腦腫瘤並非呈局灶性,而是瀰漫性。
  • ...一朵小紅花》熱映丨關於腦瘤治療,聽聽美國腦瘤界「泰鬥」怎麼說
    兩個年輕生命共同的「敵人」是腦腫瘤。美國著名神經外科專家、西達-賽奈醫學中心神經外科研究所及腦腫瘤中心主任醫師Keith Black醫學博士為好醫友錄製了腦腫瘤治療遠程課程,今天我們聽聽他怎麼說。
  • 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最佳療法——通過檢查點抑制...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  肺癌在全球人口中佔很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肺或支氣管癌,也稱為肺癌,是下呼吸道最普遍的惡性腫瘤,分為三大類:非小細胞肺癌(NSCLC),小細胞肺癌(SCLC)和肺類癌。
  • 兒童腦積水怎麼治療呢?聽聽專家怎麼說
    患兒精神萎靡,頭部不能抬起,嚴重者可伴有大腦功能障礙,表現為癲癇、嘔吐、抽搐、斜視,眼球震顫,語言障礙,肢體癱瘓,共濟失調,行走困難,及智力發育不全等。所以發現這些症狀均應儘早到醫院就診。所以對兒童腦積水患兒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要到正規醫院正規小兒神經外科專業治療,不要盲目相信中醫偏方耽誤治療,不要因為有人說腦積水無法治療而放棄治療, 腦積水經治療後,患兒的神經功能會逐步恢復、根據我們治療的經驗90-95%以上的嬰幼兒腦積水患兒都可治癒。
  • 腦腫瘤的治療方法有哪幾種?
    核心提示:腦腫瘤是臨床上比較嚴重的一種腫瘤疾病,得了這樣的疾病之後必須馬上接受治療,否則腫瘤擴散之後會嚴重威脅患者的性命,目前腦腫瘤的治療方法主要有5種,分別是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手術治療、熱能治療和光動力學治療。
  • 音波拉皮--我只選擇正品(央視報導品牌美國Ulthera)
    >
  • 艾貝司他治療腦膠質瘤,即將在美國啟動臨床試驗!
    據全球最大規模腦腫瘤統計,中國的腦腫瘤發病及死亡人數雙雙第一。 腦膠質瘤作為最常見的惡性腦腫瘤,發病率約佔顱內腫瘤的45%左右,具有發病率高、侵襲性強、極易復發以及死亡率高、治癒率低的特點。
  • 這個美國「神藥」最有希望治療新型肺炎?到底什麼來頭?
    據MCE((MedChemExpress)官方網站顯示:Remdesivir (GS-5734) 是一種核苷類似物,具有抗病毒活性,在 HAE 細胞中,對 SARS-CoV 和 MERS-CoV 的 EC50 值為 74 nM,在延遲腦腫瘤細胞中,對鼠肝炎病毒的 EC50 值為 30 nM。目前,該藥物已經完成了治療伊波拉病毒的2期臨床試驗。
  • 隱球菌性腦膜炎的診斷與治療(綜述)
    一項病例報導中,40名隱球菌腦膜炎、且有糖尿病、惡性腫瘤、結節病和其它風溼性疾病的患者,腦脊液參數異常:其中約97%的患者細胞計數異常,6 ~ 808 個/mm3,淋巴細胞佔白細胞的8~ 100%;90%的患者蛋白水平增高,55%的患者葡萄糖水平降低;64%的患者開放壓增高。
  • 腦腫瘤治療路上,專家提醒這些最常見「致命誤區」千萬別踩
    由於對腦腫瘤的不了解、治療認知上的不足,以及醫療技術水平、資源的不同差異,不少患者及家屬會在治療路上走入「誤區」,要麼是消極絕望,要麼急於求成盲目求醫,浪費時間、精力和財力的同時,還不一定能收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 清晨頭痛嘔吐要警惕腦腫瘤
    核心提示:腦腫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20歲—50歲為最多見,它有什麼症狀呢?專家表示,一般腦腫瘤的患者會出現清晨頭痛和嘔吐,且嘔吐不伴有胃脘悶脹、噁心、腹痛和腹瀉等症狀。就兒童而言,如出現哭鬧不止、嚴重嘔吐、顱腦增大、走路不穩、視力突然加深等症狀時,也有可能是患病症狀。
  • 手機「陪睡」是惡性腦腫瘤的危險因素!
    我院曾經對國際上有關手機使用與腦腫瘤發病關係的論文進行總結和分析,結果發現: 01 同側、長時間的手機使用與腦膠質瘤患病風險密切相關; 02 在長時間使用手機的人群中,低級別膠質瘤發生率明顯升高; 03 20~29歲是腦膠質瘤的高發人群,這一結果與國際癌症研究署主張的「將射頻電磁場定義為人類可能的致癌劑
  • 【健康茶座】腦腫瘤的早期識別和診治
    腦腫瘤是指發生於腦及其附屬組織的異常細胞團塊。腦腫瘤有很多種,原發於腦內的腫瘤叫做原發性腦腫瘤,從身體其他部分轉移過來的腫瘤叫做繼發性腦腫瘤。腦腫瘤又可分為生長緩慢、較少侵犯周圍結構的良性腫瘤和長得快、侵犯周圍結構的惡性腫瘤。一旦罹患腦腫瘤,對人的生命造成巨大危害。一般來說,腦腫瘤的潛伏期是相對較長的。
  • 手機「陪睡」是惡性腦腫瘤的危險因素!醫生揭秘早期症狀
    我院曾經對國際上有關手機使用與腦腫瘤發病關係的論文進行總結和分析,結果發現:01 同側、長時間的手機使用與腦膠質瘤患病風險密切相關;02 在長時間使用手機的人群中,低級別膠質瘤發生率明顯升高;03 20~29歲是腦膠質瘤的高發人群,這一結果與國際癌症研究署主張的「將射頻電磁場定義為人類可能的致癌劑」不謀而合。
  • 美國醫療系統不堪重負,美國人排隊掃中國貨,中國商品成全球硬通貨
    甚至新冠狀病毒或使美國醫療體系崩潰,美國醫院可提供的床位數量不多,其他人想知道誰將支付天文帳單,這些帳單將交給那些因新冠病毒嚴重病例而接受治療的人,因為美國醫療系統通常會在中幾天產生10萬美元或以上的帳單,不能將重症監護病房每位患者250,000美元或以上的費用視為免費醫療,這也就是說,美國人或因為無力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一旦染上新冠病毒,或面臨無法得到有效醫治的可能。
  • 全球疫情最新報導:韓國確診人數超3500,美國首現死亡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風險級別調至「非常高」,一些國家採取了取消體育賽事、禁止舉辦大型活動等舉措加強防控。目前,韓國確診人數超3500例,義大利24小時內新增240例,美國出現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世界衛生組織此前呼籲,各國應抓住疫情防控的「機會之窗」,採取積極行動,有效控制病毒擴散。
  • 手機「陪睡」是惡性腦腫瘤的危險因素!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揭秘早期症狀
    我院曾經對國際上有關手機使用與腦腫瘤發病關係的論文進行總結和分析,結果發現: 01 同側、長時間的手機使用與腦膠質瘤患病風險密切相關; 02 在長時間使用手機的人群中,低級別膠質瘤發生率明顯升高; 03 20~29歲是腦膠質瘤的高發人群,這一結果與國際癌症研究署主張的「將射頻電磁場定義為人類可能的致癌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