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不老泉。"——紀曉嵐
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面,兩個主角和珅和紀曉嵐一個是貪官,一個是清官,他們倆一路鬥智鬥勇,陪伴在乾隆皇帝的身旁。乾隆欣賞紀曉嵐的文採,又喜歡和珅的阿諛奉承。但是和珅和紀曉嵐互相看不順眼、格格不入。所以有很多關於他們倆鬥智鬥勇的故事。
有一年乾隆帝微服出行,同行的人不少其中就有和珅和紀曉嵐。他們來到一家客棧坐下來休息 在這個客棧裡剛好有人在對對聯。和珅害怕紀曉嵐又搶了他的風頭,於是和珅就搶先一步。可是誰能想到和珅作出了上聯之後,紀曉嵐立刻對出下聯。而紀曉嵐的下聯竟然讓和珅下跪認錯。和珅又是犯了什麼錯呢?
幾把蔥的故事為了討乾隆歡心 和珅在看到飯桌上擺了一道五花肉之後,沉思片刻就開始對乾隆皇帝說他要做對聯。於是和珅就做出了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
在場人聽了覺得還不錯,一時間還不知道怎麼做出下聯。紀曉嵐這時候站起來就開始說到"五兩六錢七把蔥",雖然紀曉嵐很快的做出了下聯。可是這下聯在乾隆皇帝聽來卻有一點不可思議,這七把蔥能有這麼貴?這樣想著乾隆帝就覺得這句下聯不大對,他就笑著說紀曉嵐只顧讀書不體恤民情。
紀曉嵐聽了乾隆皇帝的話之後只是笑笑,隨後就說"皇上,你有所不知,御膳房的蔥就是這麼貴的。"乾隆皇帝立馬說"怎麼可能,朕的御膳房怎麼連幾根蔥都這麼貴。"
紀曉嵐就開始說,"皇上,您與臣在這兒爭執不休,還不如直接查查看就知道我們君臣誰對誰錯了。"紀曉嵐說完這些之後,和珅就出來打哈哈。和珅大笑說幾把蔥竟然讓紀曉嵐和皇上爭執不已,這簡直是打攪了此次微服出行的意義。和珅就去張羅著小二,趕緊上好酒和好菜。
乾隆皇帝卻打斷了和珅,乾隆皇帝說"民以食為天。每一點一滴的糧食都來之不易,百姓的生活都不富裕,朕又怎麼能胡吃海喝大手大腳呢?"
和珅附和到"皇上真是體恤百姓入微啊,是難得的好君王。可即便是體恤百姓的好君王,也要吃飽了才能幹活呀",這時紀曉嵐開口說到"皇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關乎百姓的事即便再小也是大事。"
乾隆帝聽了紀曉嵐說的話之後,就立刻命人去拿來御膳房的記帳本。在他們吃飯到一半的過程中,御膳房的記帳本就被侍衛送進來了。乾隆皇帝將記帳本拿在手中一一查看,看著自己平時的其他吃食高了一點,這也不足為奇。況且後宮還有一大群人需要吃飯的,而且還有太后和皇后貴妃這些人在等著吃,自然不能吃太差。
乾隆皇帝看了好一大會兒,覺得這帳本沒有問題,於是他就跳過其他的來看蔥的採購這一塊。可是當他看到七把蔥真的是五兩六錢瞬間大怒。要知道五兩六錢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這些錢可以說得上是兩個士兵一年的俸祿,兩個士兵一年的俸祿加起來也是一筆巨款了。
和珅下跪於是乾隆皇帝取消微服私訪,立刻回到宮中。經過仔細的嚴查,最終查到了和珅的頭上。原來這些被貪汙的錢,最終的歸處竟然在和珅。
乾隆皇帝回想起剛才在吃飯的時候和珅又突然轉移話題。原來他是不想讓乾隆皇帝查這件事情,但是因為紀曉嵐的插足,所以這才揭曉了這個事情的真相。種種證據表明都是和珅所為,於是乎和珅就因為紀曉嵐的下聯在乾隆皇帝面前下跪了。後來乾隆皇帝大懲和珅,這才了結這次事情。
和珅這次本來想好好在皇上面前顯擺一下,沒想到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紀曉嵐一個下聯就揭露了一個貪汙的事件。紀曉嵐和和珅的故事還有很多,他們倆就像一對冤家,不斷的鬥爭著。但是他們究竟是因為什麼結下梁子的呢?
第一次結怨在為官之初和珅阿諛奉承,得到了乾隆的賞識,在乾隆面前身為"紅人"。可是和珅是武將出身,文採並不高。而紀曉嵐就經常被乾隆批評讀書不明事理,但是乾隆對紀曉嵐的文採又很喜愛。
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倆都相安無事。直到有一次和珅建了一座新宅,想題一塊匾額。他左思右想當朝為官當中文採最高的就是紀曉嵐,於是他就去請紀曉嵐。和珅將紀曉嵐帶到自己的新宅裡四處參觀,在紀曉嵐回去之時,請求他幫忙題一個匾額。紀曉嵐很爽快的答應了,幾天後和珅收到了一塊匾額。
紀曉嵐在上面題字"竹苞",和珅看到這塊牌匾後四處張揚大肆宣揚這牌匾是紀曉嵐所題。愛虛榮的和珅後來還將乾隆帝請到了自己家中,可是當乾隆帝看到這塊牌匾時哈哈大笑。和珅就很疑惑地問乾隆皇帝為什麼笑?
乾隆皇帝說"這"竹苞"二字拆開來看不就是草包嗎?"和珅的臉立刻就黑了,他對皇上說了幾句奉承的話,乾隆皇帝就離開了。和珅回到家中立馬叫人將這塊牌匾拆下來,也就因為這個事情,和珅從此便與紀曉嵐結下了仇。而紀曉嵐一早就知道和珅貪汙又虛榮,所以寫了這樣一個牌匾給他。
而這次紀曉嵐用一個對聯的下聯就揭露了和珅貪汙的罪證,及時的揪出了和珅貪汙的證據,以免和珅犯了更多的貪汙罪。乾隆帝對於紀曉嵐用一個對聯下聯就解決了一件國家貪汙的事件,讓人很是欣賞。
對對聯在我國的歷史要從漢代開始說起,最早的時候百姓在新年的第1天,家家戶戶都有掛桃符的習俗。而在宋代的時候對對聯才興起,大文豪蘇軾就留下了不少著名的對聯。但是對聯真正得到推廣的這是在明清時期,據說是朱元璋下詔要求民間在新春時張貼春聯。於是對對聯填字這樣的習慣就一直被保留了下來,甚至到後來受到文人墨客的推崇。
對聯中講究對仗、押韻,工整即要求支付相等有要求,有音調協和之美。因此在不少時候對聯會難倒一些人,所以像紀曉嵐這樣用一個對聯的下聯來揭露一件事件可以說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世 界 通 史
global--history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