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對下聯,竟道出和坤的貪汙
我國的對聯文化,可謂是傳統文化中的一顆明珠,也是我國的藝術瑰寶。對聯文化自唐宋時期開始初具規模,到了明清兩代,已經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對聯由於有一定的趣味性,不論是達官顯貴還是百姓布衣,都對其青睞有加,可以說對聯文化真正是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對對聯文化都是情有獨鍾,對聯短小精悍,而且富有內涵,既可以表達自己的心事,也可以展現自己的才華,讀起來又朗朗上口,是雅俗共賞的文字遊戲。
尤其是古時候的人,沒有其他的遊戲,所以就特別喜歡對對聯。
古人有關對聯的小故事有很多,比如清代的紀曉嵐,就是一位對聯高手,有部電視劇叫《鐵齒銅牙紀曉嵐》,張國立老師把紀曉嵐演繹的惟妙惟肖,堪稱是經典。
劇中的紀曉嵐經常與和珅鬥智鬥勇,也和乾隆作詩答對,其實歷史上的紀曉嵐,也是很擅長對對聯的。
一天,乾隆帝帶和珅、紀曉嵐一起去逛街,走累了就隨便找個館子去吃飯。
要知道,和珅一直和紀曉嵐不對付,因為他看不起紀曉嵐的文人作風,也總想著自己在文採上壓紀曉嵐一截。於是他就發現了這個大好的機會,尤其是皇帝還在身邊,更是展示自己的時機。
他四處張望著,忽然看到桌子上有盤五花肉,便隨機一動出了個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說完便急著讓老紀接。
在對聯方面,紀曉嵐可不是個善茬,老紀自然明白他是什麼意思,又看乾隆一時半會兒想不起來,就呵呵一笑道:「五兩六錢七把蔥!」,眾人聽到後都拍手叫好,不禁讚嘆紀曉嵐的才華。
但和珅看老紀這麼快就對出了下聯,心中略有不快,就說:誰家的蔥賣這麼貴啊?不算不算!
誰成想,紀曉嵐接著說:御膳房就這個價!
這下可好,和珅沒在對聯上得到便宜,還把自己貪錢的事給暴露了,真是自己挖坑自己跳啊。和珅知道自己犯了錯誤,跪下認錯。
紀曉嵐的這個下聯不僅完美對上了上聯,還查了和珅一次帳,讓和珅惹到了麻煩,手段就是比較厲害。
可以見得紀曉嵐的學識是著實豐富,這一個對聯也一直流傳到今天都讓人感覺到非常的絕妙。
在中國,對聯的文化歷史悠久,即便是到了現在也是經久不衰。不過隨著文化的改革,所以使得對聯的對仗要求已經降低了很多,從之前的「陽春白雪」到了現在的「下裡巴人」。
古人的俗語諺語對聯有許多,好比「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還想要了解到更多的對聯可以看一下《中華對聯精粹》,在這本書中涵蓋了所有方面的對聯。
對聯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
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
《中華傳統經典精粹》是一部中國古代經典的通俗化讀本,精選《大學》、《論語》、《中庸》、《老子》、《莊子》、《商君書》、《管子》、《墨子》、《鬼谷子》等18部先秦傳統經典進行精粹,
並結合社會現實,加以注釋、譯文和點評,賦予了這些經典以新的時代內涵,為大眾提供陶冶性情、提升道德素養的寶貴精神食糧。
對聯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智慧,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本才49元錢,也就是一張電影票錢,一頓飯錢,卻能讓你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