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日本「網咖難民」:繁華的背後,藏著一個真實的日本

2021-01-18 美國中文報

很多人心中,日本是個經濟發達的國家。


日本東京不僅是世界最繁華城市之一,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走在東京街頭,無處不在的娛樂設施、酒屋飯館、文化風情讓人不由自主加快城市步伐。


(圖源:google)


在東京這樣一個繁華的都市,也有一些不為人知的角落,上演著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


日本每個大城市的繁華地段,都會有幾家不起眼的網吧隱藏在高樓中。


(圖源:網絡)


有的網吧更加高級,除了上網設施更快,包間的環境也更好,這就是日本網咖。


網咖裡有一個個小隔間,很多人把這裡當成自己的臨時住所。每當夜幕降臨,那些以網吧為家的日本人回到自己的「臥室」。


(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他們大多數是租不起房子的人,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網咖難民」。


對於這些走在人生邊緣的「難民們」來說,由於居無定所,他們除了在公園長椅、地鐵空地進行短暫的休息,網咖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最高配置」。


在每一個小隔間中,一盞燈、一臺電腦、一個枕頭、一個床墊,已經是裡面的全部設施。



「網咖難民」出現於90年代末,如今在日本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


據東京都政府調查顯示,東京平均每天有4000人以網咖為家,其中98%為男性。從年齡層來看,30多歲者約佔40%,50多歲者約佔30%。


在繁華的街道中,走進夜晚的網咖,會發現裡面藏著一個真實的日本。



在這些「網咖難民」中,很多是擁有夢想的年輕人。


網吧留宿一晚的價錢約在1400-2400日元(合12至20美元)之間,價格對於他們來說也比較合適。


他們在夜晚回歸,一大早就要出門工作,日復一日。


在日本的記錄片《網吧難民——漂流的貧困者們》中,介紹了一個年輕人。


他的工作是工地上的一名保安。最初的夢想是能住在一個寓所內,後來發現日本的房租不僅昂貴,水電費之類的開銷也是自己的一大問題。


迫於無奈,自己只好住在網咖內,每天下班歸來,可以利用電腦上會網,玩會遊戲放鬆一下。


(圖源:視頻截圖   下同)


日本網咖內的食品區相當豐富,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說,速食麵通常是最佳選擇。




網咖內還有各種書刊可以借閱。




每天進行簡單的梳洗後,走出狹小的「臥室」,重新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之中。



雖然他現在還沒有一個合適的住所,但是他不想讓自己靠打零工生活。他希望能夠學習更多的技能,擁有一份全職的工作。


早日擺脫網咖, 擁有一間小小的寓所,是他目前最大的願望。



日本人發明了一個詞:社畜。


按照字面的意思,指像畜生一樣工作的人,通常用於自嘲。


很多日本的年輕人,他們每天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長期處於一種壓抑的狀態。崇尚工作的日本人,過勞死的人早已也不罕見。



這些長年住在網咖裡的年輕人,他們有的虛度時光,得過且過;


他們有的心懷夢想,身處黑暗,卻心存光明。



他們就是生活在網咖裡的年輕人們。


住在網咖中的不只有年輕人,在東京的一次調查中,住在網咖的4000人中,其中50歲左右的男性佔比30%左右。


在《網吧難民——漂流的貧困者們》中,介紹了一位失業的中老年人。



他以前在信用卡公司上班,一個月加班時間在120小時-200小時之間。


他沒有時間回家,沒有時間休息,有時只能工作結束後在辦公室小憩一會,起來又要繼續上班,自己時常分不清是白天還是黑夜。


在如此大的壓力之下, 他變得越來越易怒、不合群、情緒化。


當他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對勁,他去進行了心理諮詢,醫生說他患有嚴重的抑鬱症。



於是,他請了一個月的假期,去治療自己的抑鬱症。後來卻發現,好多人背地裡說他精神不正常,連老闆也在背後說他不中用。



在平時的工作中,老闆的權利騷擾問題嚴重,經常會對他大喊大叫:「這麼簡單的事情你都搞不懂?」


我們知道,權利騷擾(利用職權給下屬施加壓力)在日本職場中非常普遍——還記得那個為了取悅客戶,臉被老闆按進沸騰火鍋中的年輕人嗎?


(圖源:觀察者網)


在日本,長期處於壓抑中的職員數不勝數。


記錄片中的這個老人,這個已經快被壓力壓垮的人,在工作20年之後,終於辭職了。


他說,我不擅長應付職場,我的壓力大的快炸了。在我遞交辭職信的時候我感覺心裡的壓力一下都沒有了,心裡特別暢快。


辭職後,由於沒有公司提供的員工宿舍,租不起房租,現已經在網咖居住了四個月。



「我想我再也不會成為一個上班族了,我想做的是完全不同的事,我想去環遊不同的國家,並且在每個國家都住個幾年,這就是我的夢想。」 


「我沒必要留在日本繼續掙扎。」



在日本,失去工作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特別是那些50多歲的族群。他們辭職之後通常再也找不到工作, 付不起房租,最後只好淪為「網咖難民」。


在快到了退休的年齡辭了職,日復一日住在網咖裡,既不滿足於現在,又看不到未來。



NHK拍攝過一支紀錄片《女性貧困》,讓人們看到一個華麗外表下真實的日本。


據記錄片調查的數據顯示,近300萬(15-34歲)的日本女性,年收入不到200萬日元。


她們表面上畫著精緻的妝容,卻也會因為付不起房租,在店鋪周圍晃蕩一晚上。


在日本街頭看到拉著行李箱的女性,前往網吧過夜。


(無家可歸的「拉杆箱少女」 圖源:澎湃新聞)


她們的行李箱中裝滿生活工具,網吧也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有的網吧內還有快遞收發櫃。


因此網吧內的一些女性都是長期居住。


在這些女性中,其中還包括一位無處可歸的母親。十幾年前,她和老公離婚,獨自一人將孩子撫養長大。


隨著工作的競爭壓力增大,一面要工作,一面要照顧孩子,這樣的生活幾度讓她崩潰。



被辭退後,這位母親重新找了工作,希望能換一個離工作更近的地方,無奈租房的租金太貴。


交不出房租的母親,最終帶著自己的孩子去網吧居住。


這位母親的遭遇讓人想到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的場景,獨自撫養孩子的失業父親,走投無路帶孩子去公共衛生間休息。


威爾史密斯扮演的父親,在孩子睡著後崩潰大哭,並不是因為自己吃不了苦,而是不願讓孩子跟著自己一起受苦。


(圖源:《當幸福來敲門》劇照)


為母則剛,希望這位帶著孩子住網咖的堅強母親,最後也能等來自己的「幸福來敲門」。




在很多人心中,往往認為日本人可能比較富裕。國民素質高,守規矩的特點,也成為了很多人學習的榜樣。


然而,看上去光鮮的外表,殊不知還有一大批人吃著救濟午餐,睡在大街邊的紙箱裡。



日本網咖難民是很悲慘,但他們不僅是整個社會的縮影,也是全世界苦難人們的縮影。


他們的經歷讓人想起在美國街頭的流浪漢,他們有的穿梭在美國最繁華的地方,卻漂泊無依;



他們也讓人想起徘徊在深圳人才市場的「三和大神」們,其中的冷暖酸甜只有自己心裡明白;



他們也讓人想起夜晚在麥當勞、肯德基過夜的「難民們」,不僅有一個個「受傷」的靈魂,更多的是說不出的酸楚。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而那些日復一日生活在網咖中的年輕人,他們曾說——


「我生活在惡性循環裡,我付得起今天的飯錢、也有錢找到睡覺的地方,但沒有多餘的錢去擁有希望展望未來」。


只要有希望,就要勇敢的走下去。


ref: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01/30/c_1122340622.htm

http://www.twoeggz.com/news/6835614.html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bl/2007-08/06/content_6013466.htm


15歲英雄華裔少年蓋美國旗軍禮下葬,他同學白宮請願追頒總統自由獎


圓明園「龍首」驚現巴黎?開裂褪色損毀,被搶走的國寶受如此虐待


章澤天:劉強東不值得


12歲男孩殺死親生母親,卻說:「我殺的又不是別人,她是我媽啊」


相關焦點

  • 中國人鄙夷的網咖,日本人拿來當家
    但在日本,網咖卻是一個心靈庇護場所,這是個私密的空間,有吃不完的零食、看不完的漫畫、超高速網絡……在這個小房間裡,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煙火。為啥日本人會把網吧當家?一起跟著作者的介紹來看一看。而他所逃往的目的地,是日本的網咖。在日本,藏著一個龐大的「網咖住民」群體。數以萬計的成年人在網咖裡渡過日夜,那些狹窄的格子間,被認為是迴避壓力、逃離現實的好地方。△Aya和母親在在2011年的海嘯和地震中失去了家園,住在了網咖 / 視頻截圖據東京都政府調查,東京都內工作日期間每天約有1.53萬人在24小時營業的網吧、漫畫咖啡店、膠囊旅館等簡易住所裡過夜。
  • 日本式貧困:麥當勞難民
    今天在推特話題榜上看到一個關鍵詞:麥當勞難民(マクドナルド難民)。周刊《SPA》的一篇關於「麥當勞難民」的報導引發網民熱議。10年前,日本的麥當勞尚未普及24小時營業制的時候,還流行「網咖難民」的說法。網咖店的個人小包間,有電腦上網,漫畫書隨便讀,一張大軟椅子。
  • 2500塊一晚的日本網咖竟然長這樣
    或者也是一些人的艱辛歲月(當經濟非常窘迫的時候睡網吧的經歷) 網咖其實是網吧的升級版,現在的網咖不僅可以上網,還有豐富的服務項目,如:提供飲料、簡餐、棋牌室、休息座談室、桌球廳及其他娛樂設施。 Ryu和Yuma帶你日本網咖一看究竟 日本的網咖有很多類,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晚2500日元的高級網咖Hailey『5 Cafe『 (一般的網咖都不能預約,但是這裡可以預約哦)
  • 談影說地丨那個最會賣房的日本女人回歸 這次她又提高了地產銷售門檻
    鯰魚效應加上熱門話題,在剛播出三集裡就涵蓋了當下社交網絡探討最多的詞彙和現象,網紅、LGBT、網咖難民,並且涉及老人真正的養老需求。銷售秘訣也從手段升級為心理戰,究竟什麼樣的房屋銷售能在日新月異的買方時代裡突出重圍呢?通過本劇,談影說地梳理了一些答案。
  • 日本國內戰後照片,圖7的鬼子像群難民,圖9是日本男人的恥辱
    下面的一組照片,真實記錄了日本戰後老百姓的生活,無數次在中國上演的悽慘情景,同樣在日本國內上演,很多日本民眾體驗了中國百姓的苦難。照片上是一群無家可歸的孩子聚在一起取暖。他們的父母都在戰爭當中死亡。
  • 日本沒你想像中發達?實錄300萬女性下班去處 華麗背後太殘酷
    日本一向給人具有競爭力、生活繁華進步的印象,但最近日本電視臺NHK拍攝了一支紀錄片《女性貧困:新興連鎖的衝擊》,揭露了國內300萬名貧困女性的悲慘困境
  • 我們去網吧開黑,日本人把網吧當家~帶你了解日本網咖
    「網吧難民」一詞,最早來源於NNN電視臺(日本電視臺)2007年的一部叫做「網吧難民,漂流的貧苦人」的報導。當時,採訪完長期居住在網吧裡的人之後,記者水島聯想到了自己以前採訪過的難民營:生活在網吧裡的這些人,他們和難民同樣沒有未來,生活看不到希望。因此記者水島給他們起名「網吧難民」。
  • 日本「動畫難民」現象解析
    這兩年,經常關注日本動漫資訊,或是混跡於NICONICO等日本視頻網站的朋友或許聽說過一個詞——「動畫難民」。
  • 日本大學生就職環境——《何者》背後的真實與虛擬
    本作以日本大學生畢業前的就職活動為背景,描寫了在SNS(社交網絡服務)逐漸普及的社會中,幾個處境相似的大學生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而走到一起,商量對策、彼此鼓勵的故事——看似溫馨熱血的設定背後,作者將鏡頭對準的卻是網絡普及的社會中,個人虛擬形象與真實自我之間的斷裂。
  • 真實日本--繁華背後一群生活在新宿歌舞伎町網吧裡的單身女性!
    在你的印象裡,日本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可能 很多人對日本的印象都應該是,家家有車,戶戶別墅,可以經常出國旅遊吧。其實哪個國家都有光鮮亮麗的一面,也有不為人知的灰色地帶。今天,小愛給大家講述的是一群」住在東京市中心,新宿歌舞伎町網吧裡單身女性們的故事。。。 全亞洲最大歡樂街,燈紅酒綠的新宿--歌舞伎町!
  • 葉根友字體│乾淨繁華,日本首都「東京」字體設計
    東京護城對岸矗立著幢標誌性建築,飛簷閣,白瓦,精巧的建築連同濃鬱的日本民族風格一起半掩半映在綠樹叢中,加上氤縈繞的氛圍,使皇宮更顯得幾分神秘。仿佛整個東京僅存的一丁點文化底蘊都藏進了對岸的樹叢。市中心的丸之內是東京銀行最集中的地方,樂町區劇場和遊樂場所多,銀座區的商業因世界百貨總匯而聞名,這三個區是繁華東京的縮影。東京僅是當代亞洲流行文化的傳播中心,亦為世界流行時尚與設計產業重鎮。「東京」狹義上指東京都、舊東京府或東京都區部(舊東京市),亦可泛指東京都市圈。東京是江戶幕府的所在地,江戶在慶應4年7月(1868年9月)改名為東京。
  • 日本電影:離不開的「忠臣藏」
    :每當遭到民族危機或者社會動蕩時,日本的文人們會重新拾起「武士道」的思潮,電影人會把「忠臣藏」的故事拿出來翻拍。忠臣藏,源自德川幕府的真實故事——赤穗四十七義士忍辱負重,為主復仇的故事。故事不複雜,用現代的美學來看,它崇高的集體主義碰撞的軍國思想,甚至會遭到文化學者的強烈批判。
  • 疫情之下,越來越多的日本貧困女性投入AV行業
    東京新青年 沒有人比我們更了解日本 最近日本搞笑藝人岡村隆史,在節目中聲稱要努力工作攢錢,因為疫情過後會有很多可愛女生去賣身。
  • 疫情之下,越來越多的日本貧困女性投入AV行業~
    最近日本搞笑藝人岡村隆史,在節目中聲稱要努力工作攢錢,因為疫情過後會有很多可愛女生去賣身。雖然岡村隆史為自己蔑視女性的錯誤觀點,進行了公開謝罪。但事實上,因為疫情而陷入貧困的日本女性被迫投身風俗業的不在少數,更催生出一批小成本「單人AV公司」。
  • 為什麼日本人寧願自殺,也不願意辭職?!
    跳軌自殺在日本實在太過尋常,甚至多到都不足以成為一個熱點新聞被報導的地步。人們習以為常,環境也習以為常。這一部分人因為無力支付公寓的房租,只好搬到低廉的網咖裡生活,成為我們所說的「網咖難民」。也就是說,一方面日本企業在大量的減少終身僱傭制的正社員,並且增加非典型勞動者的佔比,增加勞動力的流動性,減少人件成本;而另一方面,日本環境的方方面面卻沒有提供給非典型勞動者一個保障,並且現存的社會制度就是在自動排除這些沒有正職工作的人
  • 這家中國人遊日本常住的酒店,背後竟然有一個軍國主義招魂團!
    每天都有無數中國、韓國遊客入住這家酒店,但直到現在,才被人發現……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本書的背後到底藏著怎樣的勢力!一名赴日旅行的中國遊客本月12日在微博發布消息稱:在其居住的東京APA酒店客房中,放置大量由該酒店集團CEO元谷外志雄所寫的右翼書籍。以上視頻便是書中的部分內容。
  • 起底洪素珠:她不是一個人 而是一群人
    這些視頻中,她反覆挑釁、窮追猛打,言語荒唐卻「義正辭嚴」——「我們是日本人的孩子,為什麼會變成中國人」「『中國難民』來臺灣被我們養了69年,伯伯趕快回去 據臺灣媒體起底,洪素珠自詡的組織身份——「臺灣民政府」,是一個主張臺灣由美國軍事佔領與「日本屬地」的民間組織。該組織既不承認國民黨,也不承認民進黨,更不承認大陸。
  • 日本女星加藤紗裡45公斤挺G罩杯 整形史遭起底
    騰訊娛樂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33歲日本諧星狩野英孝(又名50TA)以一招「我是大帥哥」裝帥紅遍日本,在綜藝節目《男女糾察隊》走紅,還以整人單元當作契機出唱片。不過近幾年,他一直劈腿,負面新聞不斷,因此被封上「渣男」的稱號,即便這樣加藤紗裡仍跳出來強調自己才是正宮,不過近來女方卻被起底整形史。
  • 如果日本沉沒,你會接受一億日本難民嗎?這位阿姨的回答讓人深思
    《日本沉沒》是前幾年日本拍攝的一部末日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名日本地質博士,無意間發現了日本附近海域中出現了一條海溝,研究後他們發現,日本將在一年內沉沒。之後日本就接連不斷的發生自然災害,這部電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人身處島國那種特殊的恐懼。
  • 1945年8月14日,日本難民遭遇蘇聯紅軍的葛根廟事件
    撤退中的1400名日本開拓團難民在這裡遭遇14輛載滿蘇軍士兵的機械化部隊,據日方倖存者回憶,蘇軍先是機槍掃射,然後坦克和卡車碾壓,最後步兵跳下卡車擊斃受傷的難民,此事件共造成約一千名日本難民死亡,倖存的日本孤兒被送到附近市場拍賣,男孩300元,女孩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