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演員實驗教室

2021-02-11 之間語文

付文芯

(戲劇導演、編劇。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博士,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四川大學影視與戲劇系教師)

2019年9月29-30日,金士傑老師導演的《演員實驗教室》到成都演出,此次為大陸巡演的最後一站,也是這部劇的收官之作。因為蘭陵劇坊這群演員們,各自有各自的事業,要聚在一起很不容易。比如其中一個演員鄧安寧,他是臺灣的電視臺導演,他一旦參與這個演出,他在臺灣的整個劇組就要面臨全部停工。比如其中的演員馬汀尼、劉若禹,是臺灣表演藝術界的大咖,包括金士傑老師自己,也有很多的工作安排。所以這次蘭陵劇坊的紀念演出,是第一次讓大陸觀眾見到,卻也是最後一次。在這部劇裡,演員們以一個平凡人的角色出現,在舞臺上交出最真實的自己,同觀眾分享著自己人生道路上某個不起眼但很重要的小故事,丟臉、恐懼、懷恨、孤獨、假裝、理解……故事與故事間,穿插著表演訓練的場景。整個舞臺處理方式乾淨、簡單。這些分享,是演員們同當初的自己一個跨時空的對話,是進入生命倒計時的時候對人生的回顧、思考。劇裡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導演有深意的處理,比如讓演員的女兒演她媽媽演員的兒子演她爸爸,是隱喻著傳承;比如從頭到尾打赤腳,是為真實還原表演課的場景,因為在表演課上有許多的形體動作,打赤腳是為了安全;比如……從金士傑老師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作為演員,應該是專注、真誠的;作為導演,應該在作品中潛藏更深層次的含義。

我們都是主角

 陳梅

(川師附中英語教師)

你,有沒有被一個表情,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打動過?

機緣巧合,有幸去四川大劇院看了一場話劇,來自臺灣金士傑導演的《演員實驗教室》。這題目挺怪的。

「講什麼的呀?」我問朋友。

「自己百度。」朋友斬釘截鐵地說。她多年前曾是金士傑導演的學生,極力推薦去看。

一百度不要緊,豆瓣評分快接近滿分了。果斷決定,去!(訂票之前啥事沒有,買票之後,約飯,聚會……不是沒有搖擺過,但最後還是決定帶孩子赴一場話劇之約!)

此刻夜深人靜,看完話劇回家的我,情緒還久久沒有平息下來。今晚話劇裡講述的那些精彩的小故事,小片段,縈繞於腦海,久久不散。

今晚的話劇,有濃濃的化不開的臺灣情結。臺灣人的文藝修養,臺灣人的生活經歷,臺灣人的鄉愁……幸好去年自由行環遊臺灣,演員們提到的地名,他們的臺式普通話,今晚,並不陌生。

我們是餓著肚子趕過去的,沒有遲到。進入到才投入使用的劇場,看著裝飾得非常非常簡單的空曠的不算大的舞臺,舞臺上除了後面大屏幕可以投影,四周就只剩被純白的布景牆圍著的灰色空間了,演員們身著生活裝,打著赤腳,幾乎全上了一定「年紀」。老實說,我心裡沒底。

金導演的開場白就像拉家常,他靜靜地站在幾乎空無一物的舞臺中間,娓娓道來,從他家上有103歲的老人到下有4歲小孩,偶爾需要到大陸工作養家餬口開始。60歲的金導,瘦高個,聲音好聽,普通話很大陸,鄰家大叔一枚,接地氣!

沒想到接下來,一個個非常精彩、自然,接近真實生活的故事就此點點滴滴展開。舞臺那麼小,我們的想像力卻像長了翅膀,跟著他們一起飛越千山萬水,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唱,好像自己也化身為其中之一,不能自拔。

13個小故事,從他們五六十年的人生之旅提煉出來,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卻又是永生難忘的。中間還穿插了幾個有意思的團隊exercise:信任練習,原始吶喊,鏡子練習,人行道移動,魚群移動。(原來赤腳是為了表演時安全,同時輕巧的腳步在舞臺上有一種自然的原始的美!)他們都是一群年過半百的蘭陵人,曾經分開,如今又因為共同夢想走到一起。他們偶爾的道具只有幾把普通椅子。特別之處,這個劇竟有一個現場樂隊,就在舞臺右下角,距離第一排觀眾幾步之遙。樂隊大概有兩個人,一臺鋼琴,一把小提琴,幾個鼓之類的打擊樂器,也弄得熱熱鬧鬧的,恰到好處地配合著臺上的表演。

與其說是表演,不如說是在舞臺環境裡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童年趣事,小孩子錯過交通車玩海水,弄得褲子都沒得穿;因為家庭變故,不得不四處搬家,經歷追債的少年;不打不相識的少年哥們,回味甜甜的甘蔗,誘惑著觀眾的味蕾;四個朋友的徹夜暢談,回不去的青春,歸來仍是少年;不會罵髒話的演員如何去演吵架,任情緒撒野,還是隱忍克制?婚姻裡的故事,什麼樣的相處才能永遠彼此陪伴?感覺憋悶的乘機體驗,生活有時就是煉獄,成就你的鳳凰涅槃;媽媽的相簿,滿載母愛,回憶永遠溫暖;受氣包怎樣練就不生氣,他人的包容讓人生更有寬度;將軍外公的黃昏之戀,孤單,需要理解;喜歡唱歌演戲的小女生逃脫父親的禁錮,追夢的腳步無法阻擋;母親帶著兒女演的反串角色,換位體驗引人深思……

每個人的故事裡,或多或少,都有我們自己的影子。每個故事,就像一篇散文,娓娓地傾訴,任性地表達。其間,觀眾們特別安靜,沒有手機刺眼的光,沒有人拍照(我是謝幕時拍的)。突然地,又會自發地響起掌聲,或聽到悄悄抽泣的聲音。不管是哪一種聲音,感覺都是幸福的,喜悅的,感動的。這就是共鳴罷!

其中有一個場景,臺詞是「請你們閉上眼睛,想像你是在母親的體內,在襁褓裡,然後呼喚媽媽」……我當時竟情不自禁閉上眼睛,嘴裡一遍一遍地喊著「媽媽」……當一行清淚湧出眼角,旁邊的老公拍醒我,問我:「你在幹嘛啊?人家是舞臺上演戲呢。」我才發現自己失態了,幸好聲音比較小 ,沒有驚擾到旁人。難道這就是話劇的潤物細無聲的代入感?

曾經,我也看過華麗的表演,誇張的表情。今晚,這群演員卻是一群真實的路人甲,路人乙。他們年齡不小了,沒有顏值,沒有身材,有的人聲音沙啞,頭髮也掉了很多。可是,我被他們打動了。他們講的是真、善、美,也提到一些親情,友情,愛情這張生活之網的遺憾。很幸運,今晚,孩子和我們一起沉浸其中。之前朋友擔心小孩子看不懂,我卻發現,餓著肚子的兒子一直都很專注,時不時還和我們眼神交流,若有所悟。也許他暫時不能理解某些故事,但能隱隱約約感覺到,他,也是被打動了,也是有了一絲微光指引吧!

俗語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他們在舞臺上「演」的其實就是我們在生活中的樣子。每個人如何「演」好自己的角色?如果「演」砸了,可以重演嗎?他們在回頭看走過的路,我們,現在是往前看,還是往後看呢?總之,都是要繼續的。

詩意一點,還是樸實一點?

無論怎樣,生活大舞臺有了你,我,他,我們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人生充滿無限可能。

樸質、細碎、真實的蘭陵。一群50、60歲的人,雖然鬆了、垮了、皺了,但還活得如此澎湃。喜歡那被甘蔗打,但嘴巴卻感覺甜的瞬間,喜歡老將軍長嘆三聲「孤獨啊」的迴響,喜歡媽媽在女兒照片上寫下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是幸福的」句子,喜歡海浪把褲子吹走的那個彷徨而又自由的下午……點滴匯聚起來的13個片段就是蘭陵的《演員實驗教室》這部話劇的內核。它不像劇,像拉雜的閒聊、八卦、出糗…….但又特別像劇,因為真誠的可怕,赤足而上的演員們把人生半圈的感悟明晃晃地傾述出來……那種單刀直入,讓你猝不及防地想抱緊那個曾經脆弱的自己,在又哭又笑的起伏裡。

沒能說出口的愛,留在心底的遺憾,流逝的時光和回不到的過去。「不論你做錯什麼,遇到什麼挫折,就像窗外的綠葉,生命總是會go on,只要還在go on,就已經很好了」……

而結尾看似幼稚的《謝飯歌》:

「一粒米從稻穗長成的時間

一個人做豆腐  做泡菜的時間

做醬油  做醋需要的時間

還有煮一頓飯  所花的時間」

是神來的點睛,如「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的體悟,原來時間沉澱下來的是簡單的道理……

只要go on,一切都會好的,好好吃飯吧!

圖為尤穎老師

相關焦點

  • 演員實驗教室
    15位演員,每人一個故事,著名戲劇人金士傑執導的《演員實驗教室》於9.29在四川大劇院上演。《演員實驗教室》首演於1983年,這是一出關於「時間」的戲,沒有微言大義,沒有人生哲理,只有「一群人在一段時間裡的切片」——童年糗事、青春迷惘、婚姻艱難、死亡恐懼……這些故事既不聳動,也不標新立異,卻是每位演員在舞臺上剖析自己的產物。
  • 人間很值得|金士傑和他的《演員實驗教室》
    這一部打動無數觀眾,一座難求的演出,正是金士傑導演作品的《演員實驗教室》。這些演員,在舞臺上述說自己最私密的過往,回憶著自己在生活中的種種故事。在劇中,有的人講小時候遭遇的家暴;有的人講父親骨癌去世前兩個月自己的逃避;有的講最好的朋友各奔東西,有的講離家出走……這些生活片段,裹挾著演員最私密的情感,在劇中娓娓道來。它關於「時間」。35年前,《演員實驗教室》首演。
  • 金士傑:《演員實驗教室》是對青春的一次回看
    《演員實驗教室》11月16、17日還會在中國國家大劇院演三場,我寧願你現在就關掉這篇推送去買票,什麼功課都不必做,帶好紙巾,就可以去劇場了。 第一版《演員實驗教室》首演於1983年,導演金士傑當年並未登臺,他帶著一幫20-30歲、青春無敵的藍陵人,將一個個演員們的親身故事串聯起來,串成了一出真摯的好戲。
  • 《小豬教室》觀後感 朱青原
    《小豬教室》觀後感瑞安市玉海實驗中學 七(21)朱青原指導師:沈翔沒有食物,我們無法生存
  • 《演員實驗教室》,四十年傳奇大戲成都來襲!
    (《演員實驗室》海報)蘭陵劇坊40周年巨獻金士傑導演作品《演員實驗教室》蘭陵劇坊經典作品傳奇再現2008年,蘭陵創團30周年,這群老朋友們決定過一個生日,於是有了蘭陵劇坊30周年紀念性演出,將《貓的天堂》和《荷珠新配》再度搬上舞臺……2019年,蘭陵創團40周年,這些傳奇演員們又重新聚首,排演《演員實驗教室》。
  • 開票丨《演員實驗教室》,金士傑與蘭陵劇坊的40周年
    2018烏鎮戲劇節三場演出開票10分鐘即告全面售罄臺灣蘭陵劇坊40周年紀念演出金士傑導演作品《演員實驗教室月29日起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再度開班丨開票時間丨3月6日 10時丨演出時間丨4月29日-5月1日 19:30丨演出票價丨80、280、380、480、680、880元《演員實驗教室
  • 金士傑和他的《演員實驗教室》 ‖ 人間值得
    這一部打動無數觀眾,一座難求的演出,正是金士傑導演作品的《演員實驗教室》。「最簡單的呈現,最真摯的情感,最真實的故事,每個人用十幾分鐘的時間講述生命中的Very moment,用個人的小故事來觸及死亡、戀愛、孤獨、恐懼、出軌、懷念等一些大命題,不需要答案,但連結了每一個在坐觀眾的情感,戲劇的『共情』特性在這部劇中達到極致,酣暢淋漓。
  • 《演員實驗教室》:這個「丐幫劇團」見證了臺灣當代戲劇從無到有
    」確實,《演員實驗教室》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每個人上來講一段自己的故事,在「戲裡戲外」跳進跳出,這就是個playback工作坊(一種用即興當場回演觀眾故事的方法服務觀眾的劇場形式)。但是,在這個現場,我們見到中國人的身體,背後是聯結中國歷史的個人碎片。
  • 大麥網 | 臺灣蘭陵劇坊40周年紀念演出:金士傑作品《演員實驗教室》
    金士傑《演員實驗教室》這個名字太硬,原想改名,後來想想別改了,主要還是為了尊重和愛惜35年前它曾帶給我們那些美好的印象。沿用舊名,平添幾分懷舊之情,也正是我樂見的。當年這個戲,臺上站著的演員是20歲到30歲。此番上陣,每個人都加上35歲,他們口中說出的人生故事,與之前相較自是大不同,而這也正是我經手此戲一大動力。
  • ⼈生半圈,感悟良多,這是⽼蘭陵的新故事 | 金士傑《演員實驗教室》即將開票
    他開始鼓勵在西門町臺映試片室經常看電影的年輕人們加入劇團,這不僅僅是演戲,而是一場實驗。黃承晃回憶道:「我不知道金士傑怎麼對我發生興趣,問我要不要參加,我說好啊,反正也沒事幹。」▣ 蘭陵劇坊《演員實驗教室》劇照作為蘭陵迎來40周年的大作,金士傑選擇重排《演員實驗教室》,比起30周年的《荷珠新配》,這部戲要平凡許多。
  • 春光藝活第93場 | 第七屆開班活動,蘭陵劇坊《演員實驗教室》
    - 《演員實驗教室》活動現場視頻 -7.21【金士傑導演話劇】>《演員實驗教室》陝西大劇院「新生」7月21日晚上,小七班的寶寶們和春光師哥師姐以及藝術活動交流群的朋友們終於和金士傑老師見面啦!春光選擇《演員實驗教室》作為小七班寶寶們的暑假班開課活動,同時也是春光選擇的第93場藝術活動。
  • 《演員實驗教室》:這是今年戲劇界的壓軸大戲,蘭陵40周年「封箱之作」,史上首部10分劇作!
    但其實拋開這些,《演員實驗教室》之所以能在40年前掀起臺灣戲劇界熱潮,又在重排時票房口碑雙豐收,這部戲本身的魅力也不容小覷!時隔40年《演員實驗教室》重排,40年前那些青澀的演員都成了老戲骨,更多的人生閱歷和更加自然的表演經驗,也賦予了這部劇更加厚重的情感。有人說,在這裡看到了臺灣戲劇最初的樣子……
  • 金士傑《演員實驗室教室》來了,等什麼,去看吧
    2018年,金士傑帶著重排的經典《演員實驗教室》再次來到西安。當年的小姑娘小夥子都成了老哥們兒老姐們兒。蘭陵劇坊40周年巨獻金士傑導演作品《演員實驗教室》2019年4月28日(周日) 上午 10:00正式開票
  • 洛陽市教育局關於表彰2019年度新教育實驗榜樣教師和完美教室通報
    洛陽市教育局關於表彰2019年度新教育實驗榜樣教師和完美教室的通報快來看看有你的老師和班級嗎根據《洛陽市教育局關於評選2019年度新教育實驗榜樣教師和完美教室的通知》(洛教教研〔2020〕2號)精神,在各縣(市、區)教育局和市直各相關學校初評和市教育局專家組複評基礎上,經研究,洛陽市教育局決定授予滑彩虹老師等59人2019年度洛陽市新教育實驗榜樣教師榮譽稱號、授予「成長班」等53個班級2019年度洛陽市新教育實驗完美教室榮譽稱號
  • 親愛的蘭陵,最好的《演員實驗教室》
    賴聲川:那時候還是叫耕莘實驗劇團吧。金士傑:對。演完之後我們想離開那個地方(耕莘),因為我們要做的事情可能更赤裸裸、更違背習俗或者是一些制度上的框框架架。我們別糟蹋人家,得罪人家,牽連人家,好漢做事好漢當,我們出去自己有名有姓,如果有當局要找,找我,別找他。就開始搞了,就叫蘭陵劇坊,很年輕的故事。
  • 營造書香校園,山亭區實驗小學開展締造完美教室評比活動
    為了踐行新教育理念,創建優美的育人環境,推動教室文化建設朝著淨化、美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共建書香校園。金秋十月,棗莊市山亭區實驗小學組織開展了「營造書香校園 弘揚傳統文化」締造完美教室評比的活動。走進每個班級,感受到的都是整潔的教室環境和溫馨的文化氛圍,使人耳目一新、賞心悅目。新穎的構思,精美的設計和布置無不洋溢著濃濃的創新氛圍,教室環境布置整潔而優雅,特色文化精彩紛呈。「班名」、「班徽」、「班級公約」、「圖書角」、「衛生角」、「植物角」、「榮譽榜」、「優秀作品展」等板塊精心設計和建設正是踐行新教育締造完美教室的詮釋,學生們在創建的過程中不斷成長,收穫快樂和自信。
  • 智慧教室:大學流行升級「智慧教室」
    1、新教室注入「黑科技」走進中央財經大學的多功能互動教室,筆者眼前一亮:學生圍圈而坐,教師移動上課,完全打破了傳統教室的布局。教室內設有6臺多功能實驗臺,每個實驗臺可以坐6名學生。實驗臺配有兩塊公共顯示屏和4個信息盒。信息盒用於控制師生自帶的筆記本和平板電腦,手機可接入公共顯示屏。
  •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怎麼寫?這些寫作知識點快記下來!
    原標題:「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怎麼寫?這些寫作知識點快記下來!開學啦!2020年的新學年,來了!9月1日,在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新文化街校區,五年級學生參加升旗儀式。 據悉,北京市大中小學、幼兒園等秋季學期陸續開學。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 老師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暗殺教室動漫評析
    01《暗殺教室》米娜桑,大家好啊,我是愛動漫的冷汐兒,最近又翻看了《暗殺教室》這部動漫,汐兒啊有感而發,想起了很多已逝卻活在我們心中的人,像《未聞花名》的芽衣子,《青春豬頭少年》的芽衣前輩,《轉世史萊姆》的靜小姐,《重來異世界生活》的486,還有《暗殺教室》的殺老師,這些都是以自己的努力,對生活的熱情和對困難的勇往直前而活在我們心中,接下來,我將評析《暗殺教室》這部番劇。
  • 推進每月一事 締造完美教室——慶雲縣實驗小學新教育實踐探索
    為締造完美教室,進一步推動課堂教學常規訓練上檔次、創特色,並加強班級間的學習與交流,近日,慶雲縣實驗小學舉行以「推進每月一事 養成良好習慣 」為主題的課堂好習慣比賽。學校校長辦公室成員以及本年級各班班主任作為評委走進各班觀摩學習、評價交流,活動開展得紮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