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傑:《演員實驗教室》是對青春的一次回看

2021-02-11 好戲

太誇張了!23日晚上,金士傑老師擔任導演、編劇統籌的蘭陵劇坊40周年紀念作品,《演員實驗教室》在烏鎮戲劇節首演,時間剛剛到中場,我的朋友圈中大家已然哭作一團,有朋友激動地說這戲是2018華語戲劇最佳!隔天冷靜了一下再發朋友圈,說昨天不客觀,應該是2018戲劇最佳

首演當天的豆瓣評分是史無前例的10分滿分,截止發稿前,這個數字也只下降了0.1。

於是我只能儘量提醒自己管理好期待,並且誤以為這是一個驚濤駭浪般使勁兒的大招,結果,我看到的是一部極其克制、又出離動人的作品。在這部戲中,我看到了所有自己喜歡劇場的理由,散場時,哭滿——說哭不準確,是靜靜淌眼淚——兩個小時的我,帶著濃厚的鼻音給朋友打電話:

「我沒辦法和你客觀評價了,這是活到現在看過最觸動我的戲。」

《演員實驗教室》11月16、17日還會在中國國家大劇院演三場,我寧願你現在就關掉這篇推送去買票,什麼功課都不必做,帶好紙巾,就可以去劇場了。

 

 ▲ 《演員實驗教室》劇照,下同

到底是個什麼戲呢?還得從「蘭陵劇坊」說起。

 

蘭陵劇坊前身是耕莘實驗劇場,成立於1980年,是臺灣的第一個實驗劇場,運行了10年時間。他的產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後來為人熟知的幾乎所有臺灣劇團,比如優人神鼓、表演工作坊等等。那些老一輩蘭陵人:金士傑、卓明、李國修、劉若瑀、馬汀尼、楊麗音,每一個都是臺灣戲劇中流砥柱的人物。

第一版《演員實驗教室》首演於1983年,導演金士傑當年並未登臺,他帶著一幫20-30歲、青春無敵的藍陵人,將一個個演員們的親身故事串聯起來,串成了一出真摯的好戲。

此次再上陣,演員們人人都加上了35載沉甸甸的時間,拿導演的話說「大家都不約而同的鬆了、疏了、起皺了、下垂了,梁山好漢來聚義廳重聚,和和樂樂,嘻嘻哈哈,那滋味我真不會說。」

金士傑老師告訴好戲,如果不是約定好的演員生病住院,這次他也並不打算上場,只想在幕後看著演員們,也算向自己的青春望一眼,還說如果不叫當年的劇名,就該叫《別的那呀喲》,這是《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的副歌。

他本希望全劇從一個夢的故事開始,從夢到童年、青春期、初入社會、結婚生子,一樁樁一件件,娓娓道來,不疾不徐。現在開場有所更改,從金寶(金士傑老師在蘭陵的名字)的故事開始,更添了幾分真誠。

 

這是一個用40年煉成的戲,導演卻有意要保持劇中的「粗糙性」。比如劇情所及都是人生小事,沒人說生離死別,沒人宣揚自己的傳奇故事;再比如演出開場,所有人赤腳上陣,就像是來到排練場開始熱身,玩的是今天的劇場愛好者可能都見過的「信任練習」,兩人一組,一個人閉著眼睛任由另外一人引導著在劇場中走動,引導者保護著同伴不碰到其他人。

 

遊戲過後,演員金寶走到臺中,大家圍攏一圈,任由他倒向360度任意方向,都有同伴的手穩穩接住,之後,大家輪番上場,土司(王仁裡)講了自己9歲的故事,十七(邱俊龍)和順子(遊安順)講了中學時代的故事……

 

期間穿插著兩三劇場遊戲,時刻將你從一出編排完整的戲中抽出來,告訴你《演員實驗教室》就是一個邊遊戲邊排練的過程。

在今天下午剛剛結束的小鎮對話《紐約實驗劇場》中,賴聲川老師說:看過《演員實驗教室》就會知道,實驗劇場的形式可以非常簡單,但內容一定是藝術家的人生,對於本劇來說,正是蘭陵人40年間的人生。就像金老師說過的,蘭陵劇場就像是臺灣現代劇場的老大哥,但這個老大哥不必多高多大,只要溫暖,就足夠了。

 

採訪約在散場之後,我哭得眼睛紅腫緩不過來,看到他亮亮的眼睛和笑起來的魚尾紋,眼角又酸了,趕緊裝出鎮定的樣子問出第一個問題:去年的網劇場觀眾席,第一排距離舞臺大概有兩米,但這次,第一排觀眾放鬆坐好,腳尖就會抵在臺邊上,這是刻意為之嗎?導演表示,當然了!在臺北的演出和即將開始的北京場,都因為劇場的限制不能離觀眾太近,但他希望這個戲可以「非常近,非常溫暖」,於是就有了烏鎮版這個大家團團坐的氛圍。

 

聊著聊著,金老師突然一個反問「你還沒告訴我你為什麼哭呢?」

 

「大概是我的人生中也有很多這樣的瞬間,我感受到了某種無法形容的、來不及仔細想的情緒,而在這個戲中,演員們就把這樣的瞬間明明白白地演出來了。」

 

這就是蘭陵式的溫暖,沒有歇斯底裡,也沒有驚濤駭浪,在編創初期作為編劇統籌,金老師甚至刻意將情感過於外放的對白和場景都刪掉了,因為所有故事都是演員的親身經歷,偶爾會有演員抗議「當時就是這樣啊,不說這句不行」,但金老師堅持「只要溫暖就夠了」,感謝這樣的堅持,才有了這樣的場景:每一個演員的段落結束,暗場,觀眾們在掌聲中從包裡摸出紙巾,將靜靜淌出來的淚水拭去。

 

話說到這份上,想私心分享我哭最慘的瞬間,害怕被劇透的觀眾請跳過!

35年前,1983年4月3日,王耿瑜在南海藝術館看了《演員實驗教室》的首演,三個月後,她通過面試加入蘭陵劇坊,第二年,以先斬後奏的形式做了人生中第一個自主決定——從輔大德語系大四降級轉學到文化大學影視劇系,她的媽媽在看到文化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後哭了幾個月,覺得「怎麼這麼另類啦」。

後來喜歡攝影的她開始參與臺灣新電影的拍攝,還用相機記錄下了侯孝賢等導演年輕時工作的歲月……

去年,她的母親病逝,她回到故鄉,發現母親用女兒最愛的方式將從前的照片整理成冊,還配上了批註,在一張照片旁邊,母親寫道,是女兒讓她明白人能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是最幸福的事。

 

王耿瑜盤坐在地上,抬頭看著天對母親說:你的話我都看到了。

人啊,總是會在在劇場找到自己的瞬間,淚水決堤。

 

而這樣珍貴的人生一瞥,劇中共有13個。每一位演員都已經有如此資歷,卻各個都像孩子一般真摯。即使是只衝著金士傑老師的名字買票的觀眾,當你進入《演員實驗教室》的情境之中,也不會在心中苦苦盼著他登場,你會發現當時間的重量疊加在每位蘭陵人身上,那份動人都恰如其分,不多不少。

 

採訪結束,金老師要趕去和劇組的同伴們聚餐,他邊走邊點起一根煙,不自覺地哼著《演員實驗教室》的謝幕曲《謝飯歌》,我感嘆: 「這首歌好好哭哦!」在一旁的工作人員們大笑,金寶彎起眼睛向我眨了眨:

 

「可是裡面連一句煽情的歌詞都沒有哦。」

 

劇照提供:烏鎮戲劇節

相關焦點

  • 人間很值得|金士傑和他的《演員實驗教室》
    這一部打動無數觀眾,一座難求的演出,正是金士傑導演作品的《演員實驗教室》。金士傑結合演員訓練與個人的生命故事,以一個表演技巧帶出一段人生故事,集體創作出《演員實驗教室》。35年後,這些當年在蘭陵劇坊裡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再度聚首於《演員實驗教室》,探問生命及靈魂,回顧劇場及表演,用他們生命中的吉光片羽,召喚出集體的情感與記憶。它關於「熱愛」。時光流轉,初心常存。這些演員們,為了舞臺和藝術事業,奉獻韶華。
  • 開票丨《演員實驗教室》,金士傑與蘭陵劇坊的40周年
    導演作品《演員實驗教室》雲集一眾臺灣當代戲劇領軍人物傾情出演4月29日起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再度開班丨開票時間丨3月6日 10時丨演出時間丨4月29日-5月1日 19:30丨演出票價丨80、280、380、480、680、880元《演員實驗教室》首演於1983年,這是一出關於「時間」的戲。
  • 金士傑和他的《演員實驗教室》 ‖ 人間值得
    這一部打動無數觀眾,一座難求的演出,正是金士傑導演作品的《演員實驗教室》。「最簡單的呈現,最真摯的情感,最真實的故事,每個人用十幾分鐘的時間講述生命中的Very moment,用個人的小故事來觸及死亡、戀愛、孤獨、恐懼、出軌、懷念等一些大命題,不需要答案,但連結了每一個在坐觀眾的情感,戲劇的『共情』特性在這部劇中達到極致,酣暢淋漓。
  • 《演員實驗教室》,四十年傳奇大戲成都來襲!
    (《演員實驗室》海報)蘭陵劇坊40周年巨獻金士傑導演作品《演員實驗教室》蘭陵劇坊經典作品傳奇再現1978年,臺灣還處於「戒嚴」,那個實驗戲劇近乎荒漠的年代,金士傑接手「耕莘實驗劇團」,並從各處搜刮來第一批團員。並請來了從美國回臺不久的心理學博士吳靜吉。之後,推出蘭陵第一出作品,由金士傑編導的作品《荷珠新配》,掀起臺灣小劇場運動新浪潮,開啟臺灣現代劇場序幕。
  • 演員實驗教室
    這當中,很多人都頭髮花白,當然,也有正值青春的年輕人。15位演員,每人一個故事,著名戲劇人金士傑執導的《演員實驗教室》於9.29在四川大劇院上演。《演員實驗教室》首演於1983年,這是一出關於「時間」的戲,沒有微言大義,沒有人生哲理,只有「一群人在一段時間裡的切片」——童年糗事、青春迷惘、婚姻艱難、死亡恐懼……這些故事既不聳動,也不標新立異,卻是每位演員在舞臺上剖析自己的產物。從自己真實的經驗中尋找自我,以呈現作為「演員」的深刻思考與表達。通過表演的訓練讓演員學會與生活裡的自己相處,這樣,才能成為蘭陵人。
  • ⼈生半圈,感悟良多,這是⽼蘭陵的新故事 | 金士傑《演員實驗教室》即將開票
    對這些年輕的演員來說,碰觸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尤其是異性之間的碰觸。金士傑回憶道:「剛開始,我以為大家會害羞,可是一走進劇場,開始做按摩,性別感就不見了。」在戲劇裡,我們可以用肢體的語言自由的去表達觀點。
  • 金士傑《演員實驗室教室》來了,等什麼,去看吧
    2018年,金士傑帶著重排的經典《演員實驗教室》再次來到西安。當年的小姑娘小夥子都成了老哥們兒老姐們兒。蘭陵劇坊40周年巨獻金士傑導演作品《演員實驗教室》2019年4月28日(周日) 上午 10:00正式開票
  • 觀後感|演員實驗教室
    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博士,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四川大學影視與戲劇系教師)2019年9月29-30日,金士傑老師導演的《演員實驗教室》到成都演出,此次為大陸巡演的最後一站,也是這部劇的收官之作。因為蘭陵劇坊這群演員們,各自有各自的事業,要聚在一起很不容易。比如其中一個演員鄧安寧,他是臺灣的電視臺導演,他一旦參與這個演出,他在臺灣的整個劇組就要面臨全部停工。
  • 大麥網 | 臺灣蘭陵劇坊40周年紀念演出:金士傑作品《演員實驗教室》
    金士傑《演員實驗教室》這個名字太硬,原想改名,後來想想別改了,主要還是為了尊重和愛惜35年前它曾帶給我們那些美好的印象。沿用舊名,平添幾分懷舊之情,也正是我樂見的。當年這個戲,臺上站著的演員是20歲到30歲。此番上陣,每個人都加上35歲,他們口中說出的人生故事,與之前相較自是大不同,而這也正是我經手此戲一大動力。
  • 《演員實驗教室》:這個「丐幫劇團」見證了臺灣當代戲劇從無到有
    賴聲川說:「金士傑在舞臺上那是沒得比的,如果你此生有幸看過金士傑在舞臺上的演出,你就知道我在說什麼。」確實,《演員實驗教室》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每個人上來講一段自己的故事,在「戲裡戲外」跳進跳出,這就是個playback工作坊(一種用即興當場回演觀眾故事的方法服務觀眾的劇場形式)。
  • 「老戲骨」金士傑:歸來不忘「心頭肉」
    67歲的臺灣演員金士傑,因為這些反面「狠角色」被大眾熟知。但只要熟悉他的人會知道,他的演技和話劇創作能力是被外界低估的。  在烏鎮戲劇節上,金士傑導演的戲劇《演員實驗教室》放票10分鐘售罄,業內不少人看後感嘆:「原來話劇還可以這樣演啊!」在國家大劇院,在堪稱「國內最挑剔」的北京觀眾面前,《演員實驗教室》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 《演員實驗教室》:這是今年戲劇界的壓軸大戲,蘭陵40周年「封箱之作」,史上首部10分劇作!
    沒人不知道《演員實驗教室》和蘭陵劇坊。只不過那時太早,影像資料也少,對這部當年引爆臺灣戲劇市場的神話,我們只聽過,沒機會看。這次,機會終於來了!而且這次,除了主演,金士傑還多了一個導演的身份,不僅全程參與製作,還聚集了幾乎所有臺灣當代戲劇領軍人物,一起為觀眾奉獻這場口碑票房雙高的神仙戲!時隔40年《演員實驗教室》重排,40年前那些青澀的演員都成了老戲骨,更多的人生閱歷和更加自然的表演經驗,也賦予了這部劇更加厚重的情感。
  • 老戲骨金士傑導演的這一部話劇,可能再也不會上演了
    我們可能再也看不到《演員實驗教室》了。九月底,作為巡演的最後一站,《演員實驗教室》在四川大劇院落下帷幕,在觀眾的眼淚和歡呼中,演員們一次,又一次出來謝幕,這樣的來回有四次,臺上的人、臺下的人,都捨不得告別。但告別,是每個成年人必須學會的事情。一切心愛的人和事,正如時間一樣不可追,而我們唯一能做的,是珍惜。
  • 春光藝活第93場 | 第七屆開班活動,蘭陵劇坊《演員實驗教室》
    魏夫子與金士傑老師交流合影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想」更為具象了。金老師開始大量讀書,什麼書都看,哲學歷史宗教文學,看完之後,想得更豐富了,更多了,更有深度了。- 《演員實驗教室》活動現場視頻 -7.21【金士傑導演話劇】
  • 那個讓舒淇感動,讓胡歌淚崩的演技炸裂老戲骨金士傑要來了!
    他是金士傑。作為公認的「演技炸裂老戲骨」和「話劇舞臺上的票房保證」,在《演員實驗教室》裡依舊延續了自己強大的票房號召力,2018烏鎮戲劇節三場演出開票10分鐘即全面告罄,國家大劇院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演員實驗教室》金士傑而且這次除了主演,金士傑還多了一個導演的身份,不僅全程參與製作,還聚集了幾乎所有臺灣當代戲劇領軍人物,一起為觀眾奉獻了這場口碑票房雙高的神仙戲!
  • 金士傑、劉若瑀、杜可風……蘭陵40周年「封箱之作」致敬臺灣文藝老炮兒
    ▣ 《演員實驗教室》金士傑而且這次除了主演,金士傑還多了一個導演的身份,不僅全程參與製作,還聚集了幾乎所有臺灣當代戲劇領軍人物,一起為觀眾奉獻了這場口碑票房雙高的神仙戲!有人說起自己的家庭,有人講述了自己曾經的經歷,戲裡戲外來回跑。七年後蘭陵劇坊找到賴聲川,想要合作一部即興創作的劇時,金士傑首先就想到了《歌舞線上》,在家悶了幾天設計了「演員故事 + 課堂訓練」這樣的結構。
  • 金士傑:服務自己的興趣,無所謂報酬和評價!|人生大不同
    ——金士傑時值蘭陵劇坊建團40周年,金士傑又把老夥計們召集在一起,復排《演員實驗教室》。這一次,他是導演,也是編劇統籌。《演員實驗教室》劇照《演員實驗教室》首演於1983年,這是一出關於「時間」的戲,沒有微言大義,沒有人生哲理,只有「一群人在一段時間裡的切片」——童年糗事、青春迷惘、婚姻艱難、死亡恐懼
  • 金士傑:看著別人的故事,想的全是自己的心事
    臺灣蘭陵劇坊成團四十年,金士傑帶著劇坊的故人,帶著《演員實驗教室》來到廈門。新周刊的邱詩霖小朋友,帶我面見金士傑,聊了聊關於戲劇以及妻管嚴的問題。四十年的時間輕易會改變一些人。也有些人倔強倨傲,不願意被改變。大腦腦溝回皺褶裡的分辨不清楚的思緒,多得比星星還數不清。站上舞臺的這群人幸福嗎?可能是的,也可能不是。不過這並不重要。
  • 【大師見面】他是臺灣最好的演員,聚集臺灣當代戲劇所有領軍人物,奉獻蘭陵40周年「神仙封箱之作」!與【金士傑】暢聊戲劇人生
    然而從頭看到尾,最讓人「驚豔」的是男主角江濱柳——金士傑。話劇表演跟電影不一樣,演員沒機會NG,沒辦法藉助特效,剪輯,替身的輔助,排練後上臺,只有一次機會,是對演技的巨大考驗。所以有種說法:話劇是表演的最高峰。
  • 【大師見面】他是臺灣最好的演員,聚集臺灣當代戲劇所有領軍人物,奉獻蘭陵40周年「神仙封箱之作」!與【金士傑】暢聊戲劇人生
    然而從頭看到尾,最讓人「驚豔」的是男主角江濱柳——金士傑。話劇表演跟電影不一樣,演員沒機會NG,沒辦法藉助特效,剪輯,替身的輔助,排練後上臺,只有一次機會,是對演技的巨大考驗。所以有種說法:話劇是表演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