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貝多芬最有名的小提琴奏鳴曲到底有怎樣的隱情?

2020-11-18 澎湃新聞

原創 乘以0 經典947

《947愛樂廳·歐洲現場》將繼續為你播出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系列之小提琴奏鳴曲與大提琴奏鳴曲。

在如今的音樂會舞臺上,除了上一期說的《》頻繁亮相外,貝多芬另一部受到高度關注的小提琴奏鳴曲便是《A大調第九小提琴奏鳴曲「克魯採」》了(Op.47)。

此曲龐大的結構冠絕貝多芬的全部十首小提琴奏鳴曲,無出其右者,也表現出巧妙的動機發展與戲劇化的和聲變化。

在作品出版時,貝多芬在封面寫道「本奏鳴曲是以協奏風格手法,為鋼琴和小提琴助奏而創作,幾乎是協奏曲」,但從實際情況看,小提琴遠不限於「助奏」,比重幾乎與鋼琴持平,兩者時而互動時而競奏,好生熱鬧華麗。

按照貝多芬本人的說法,此曲是為小提琴名家和卓越的鋼琴家在音樂廳演奏給大眾欣賞而設計的,不是供貴族社交娛樂之用。

標題中的克魯採,即巴黎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魯道夫·克魯採,他的演奏風格給貝多芬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

但令人意外的是,這部作品起初的題獻對象另有其人,而克魯採本人也因為覺得此作不適合自己而終生未演,音樂之外的故事也充滿著種種陰差陽錯,戲劇感十足。

克魯採(1766-1831)

原本,貝多芬將《A大調第九小提琴奏鳴曲》題獻給非裔波蘭籍小提琴家喬治·布裡奇託爾。他的父親曾服務於埃斯特哈齊宮廷,因而也有機會讓他長期浸潤於宮廷樂隊的藝術薰陶中。

1789年,11歲的布裡奇託爾首次在巴黎亮相,後又在英國演出,得到了王儲喬治·奧古斯塔特·腓特烈(即後來當選為國王的喬治四世)的大力贊助,並進一步推動了他的音樂學習。後來他入選皇家音樂家協會,獲得劍橋大學音樂學位,並成為皇家愛樂協會的首批成員之一。

喬治·布裡奇託爾(1778-1860)

1802年,布裡齊託爾離開英國前往德勒斯登探望母親,後被邀請至音樂重鎮維也納,很快與貝多芬結識為好友。受他演奏風格的啟發,貝多芬寫下了Op.47。

首演中,他的才華彰顯得淋漓盡致,一度讓貝多芬從座位上站起身來去緊緊相擁,興奮說道:「再來一次,我親愛的孩子」。

但後來因為一些不可調和的原因,兩人交惡,唯有原稿右上方貝多芬親筆致以的「偉大的混血作曲家和瘋狂的人」,才讓我們有機會回顧這段曾經的歷史。

貝多芬的十首小提琴奏鳴曲從創作時間上看很有意思。前九部集中於1797年至1803年間完成,其中第一至第三首(op.12)獻給了自己的老師薩列裡,承襲傳統的同時又能看到藝術格局上旭日初升的態勢。

放眼望去,在貝多芬的一生中,鋼琴工藝的發展提升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他的創作,小提琴又何嘗不是?

在早先的16、17世紀,義大利不僅是小提琴的發源地,也在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方面遙遙領先於其它國家。後來,出生於義大利的作曲家、指揮家呂利移居到了法國,他倒並沒有特別專注於小提琴音樂,但在對樂隊的指導中,法國小提琴家的技藝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加之像斯特拉迪瓦裡、瓜奈利等制琴家族的努力耕耘,一些小提琴傑作和優秀演奏家應運而生。

到了18世紀,隨著義大利人喬瓦尼·巴蒂斯塔·維奧蒂的到來,很大程度上為法國小提琴演奏和教學方法的系統化奠定了基礎。他的演奏形象讓人聯想到巴洛克時期義大利著名小提琴家科雷利的精湛技藝,音樂中充滿了表現力和歌唱性,有力而飽滿。他的幾個學生也個個才華出眾,其中就包括魯道夫·克魯採、皮埃爾·羅德等。

貝多芬的最後一部小提琴奏鳴曲寫於1812年,與前階段的9部整整相隔了9年,題獻對象之一正是皮埃爾·羅德,田園風般的樂思及內斂的和聲色彩、即興的幻想風格搭配變奏曲式,並加入賦格技法的創作,展現了貝多芬晚期創作的自由風格,痛苦和掙扎被親切和溫暖取而代之。

首演時,貝多芬的學生、贊助人魯道夫大公參與鋼琴演奏,與羅德配合。魯道夫可謂貝多芬一生的知音,這部作品也同時獻給了他。

維奧蒂(1755-1824)

本周的節目除了呈現貝多芬的全套小提琴奏鳴曲外,在周一(7月13日)晚上,奧地利大提琴家克萊門斯·哈根與俄羅斯鋼琴家基裡爾·格斯坦一起,獻演貝多芬的全部五首大提琴奏鳴曲,這是2014年瑞士韋爾比耶音樂節上的一場演出。克萊門斯·哈根與他的家庭成員組有著名的哈根四重奏,因而對室內樂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理解。

克萊門斯·哈根

回到這五首作品上來,我們也能聽出較為清晰的風格走向,前期的兩首作品《F大調第一大提琴奏鳴曲》和《g小調第二大提琴奏鳴曲》為法國大提琴家杜波特兄弟而作。

伏爾泰曾對年輕的杜波特說:「你讓我相信奇蹟,因為我看到你能把一頭牛變成一隻夜鶯」。1796年,兩部作品在柏林宮廷演出,由貝多芬坐鎮鋼琴聲部。儘管大提琴間續演奏著華麗的旋律,但伴奏的「職責」無不體現,鋼琴則雄辯地表達著自己的心聲。從這點看,古典風格的烙印甚濃。

從《A大調第三大提琴奏鳴曲》開始,兩件樂器開始趨於平衡,貝多芬將它獻給了自己的好友、大提琴家伊格納茨·格萊辛斯坦。當貝多芬的學生和私人助理費迪南德·裡斯於1805年離開維也納時,格萊辛斯坦開始接管,協助貝多芬處理了相當多的雜瑣事務。

最後兩首大提琴奏鳴曲的由來也很有故事性。1808年,拉祖莫夫斯基伯爵要求小提琴家舒潘齊格組建「歐洲最好的弦樂四重奏」,大提琴家約瑟夫·林克也應邀加入。林克的演奏技藝無懈可擊,這支組合也完成了貝多芬諸多弦樂四重奏的首演。

上周的導賞《》中我們曾作過介紹,1808年聖誕,舒潘齊格、林克和貝多芬在贊助人埃爾多迪伯爵夫人的家中進行了鋼琴三重奏《鬼魂》的首演。無奈一場大火讓拉祖莫夫斯基的宮殿毀於一旦,家產損失無數,四重奏失去了最重要的贊助人。

好在埃爾多迪伯爵夫人聞訊後伸出了援助之手,供林克度過財務難關。後來,林克和埃爾多迪夫婦一起離開了維也納,前往克羅埃西亞,《C大調第四大提琴奏鳴曲》和《D大調第五大提琴奏鳴曲》便是貝多芬向林克告別而寫的,極具實驗性和戲劇性。

行文至此,貝多芬系列專題也將告一段落。貝多芬的一生經歷著種種坎坷,但一想到有如此多的朋友因為懂他的作品而予以贊助和鼓勵,琴瑟和鳴,不斷延續他的藝術生命,這何嘗不是一種幸運?想必對我們來說也是。

相關閱讀:

《947愛樂廳-歐洲現場》收聽方式:打開收音機,調到FM94.7經典947,或是用手機打開阿基米德APP搜索「947愛樂廳 歐洲現場」,即可收聽。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系列(九)

由經典947(FM94.7)與歐洲廣播聯盟(EBU)合作呈現,全國唯一一檔每天播出來自歐洲名家名團與音樂節最新現場音樂會實況的節目。自開播之日起就受到聽眾和業內專家的密切關注與一致好評,頗具影響力。

廣播收聽方式:上海地區聽眾可打開收音機調至FM94.7收聽

手機收聽方式:下載阿基米德APP,搜索「947愛樂廳 歐洲現場」,進入節目社區收聽及回聽往期節目

主播/統籌:周婕

編輯製作:周婕、晨曦、小鈴、應玥、馮程、長纓

融媒體:應玥、晨曦

監製:舒強、紅柳

撰文:x0

編輯:應玥

原標題:《克魯採一生未演奏「克魯採」?這部貝多芬最有名的小提琴奏鳴曲到底有怎樣的隱情?》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貝多芬十首小提琴奏鳴曲,藏著怎樣的故事?丨揭秘
    這十位小提琴家全部是「90後」與「00後」,他們有的是音樂學院的青年教師、有的是獲獎無數的在讀學生、有的是學生樂團的年輕首席,年紀最小的只有15歲,最年長的也才剛剛步入而立之年。10月14日這場將演奏的曲目是《D大調第一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Op. 12 No. 1》、《G大調第十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Op. 96》和《F大調第五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Op.24- "春天" 》。
  • 「貝多芬馬拉松」導賞 | 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重點聽什麼?
    貝多芬的10首小提琴奏鳴曲最受歡迎、最具個人風格的,首推第五號《春天》和第九號《克魯採》這兩部最為著名。今年適逢德國偉大的作曲家、「樂聖」貝多芬誕辰250周年,2020年8月8日,中國著名小提琴家、2006年第51屆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金獎獲得者寧峰,將在長沙音樂廳現場演奏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音樂會當天分三場(下午2場,晚上1場)進行,分別演奏完成貝多芬的10首小提琴奏鳴曲。
  • 貝多芬最具挑戰性的小提琴奏鳴曲
    Hot off the press新書 出版Breaking boundaries - Beethoven’s most challenging violin sonata – the "Kreutzer Sonata"突破傳統界限——貝多芬最具挑戰性的小提琴奏鳴曲
  • D64:貝多芬《第九小提琴奏鳴曲「克羅採」》選段
    貝多芬第九小提琴奏鳴曲「克羅採」第一樂章:柔板,不間斷的,轉為急板,A大調。演奏家:安妮·索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德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  第九小提琴奏鳴曲「克羅採」是貝多芬的中期作品,在寫作此曲的同時,他還在創作英雄交響曲。
  • 樂記|諏訪內晶子演繹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
    上周,廣州大劇院2018女性藝術節系列之「諏訪內晶子演繹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如期上演,作為當今小提琴界的顏值擔當日本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諏訪內晶子攜手日本鋼琴家金子陽子在三天的時間內成功演繹了貝多芬的全套小提琴奏鳴曲,這次音樂家在國內的演出僅此一站,因此吸引了大批的觀眾,三場音樂會的門票全部售罄,小編幸運地搶到了第二場的演出門票,當天晚上的演出曲目分別是貝多芬第一、第二和第九(克魯採)小提琴奏鳴曲。
  • 寧峰聯袂黃秋寧,上演貝多芬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全集
    貝多芬的十首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與巴赫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被公認為「小提琴文獻中的三套經典作品」這一次,小提琴家寧峰聯袂鋼琴家黃秋寧在星海音樂廳精彩演繹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貝多芬250
  • 十首值得珍藏的小提琴奏鳴曲
    寫《第17小提琴奏鳴曲》時,莫扎特正熱戀著宮中一位歌手的女兒阿蕾西亞。這首奏鳴曲是莫扎特小提琴奏鳴曲中最優美的一首,其中的第二樂章在妙曼中透出高雅和深情。貝多芬的《小提琴奏鳴曲》代表了小提琴曲目單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貝多芬出版發行的十部《小提琴奏鳴曲》中,《第九小提琴奏鳴曲》也許是最為著名的一部。
  • 縱觀今年BMF一連三晚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音樂會 | FantasticClassics
    250周年: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音樂會,作為一個力推新人且創意新穎的相關節目策劃,可謂取得了令人可喜可賀的圓滿成功。縱觀剛剛過去的這三場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音樂會,首日(10月12日)當晚,由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最年輕的副教授謝昊明演奏的「貝六」小提琴奏鳴曲,全程展現出的是一派雅致的藝術修為,給人以音樂氣質高貴、典雅的感覺。
  • 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
    作品:降E大調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    作者: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演奏:安妮.索菲.穆特(Anne-Sophie.Mutter)    伴奏:Lambert.Orkis
  • 5首最著名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月光》奏鳴曲寫於1801年,當時的貝多芬已經在信中承認了他對於耳疾的恐懼和揮之不去的憂慮。第一樂章情感的表現極其豐富,有冥想的柔情,悲傷的吟誦,也有陰暗的預感。雖然伴奏,主題和力度的變化不大,但仍通過和聲,音區和節奏的變化,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心弦的波動。這首奏鳴曲包含著貝多芬最原始的構思。
  • 不可不學的5首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的鋼琴音樂作品以熱情豪放和對比強烈的交響性著稱。鋼琴奏鳴曲在他的作品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不但體現了他個人音樂創作風格的演變,而且預示了鋼琴音樂從古典主義進入浪漫主義的過程。他的32首鋼琴奏鳴曲在奏鳴曲結構上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還在鋼琴力度對比、戲劇化因素、不同音區的色彩變化上做出了重大發展,使之成為與巴赫《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齊名、在音樂史上有突出貢獻的作品。
  • 貝多芬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我一直是貝多芬作品的詮釋者,在我的演奏生涯中,曾在世界各地演奏了60次貝多芬的全套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書中對貝多芬每部鋼琴奏鳴曲的描述並不是為了進行科學分析,而是從詮釋者的角度,把每部奏鳴曲看作貝多芬人生路上的節點,從而演繹這些偉大的作品。
  • 貝多芬《悲愴鋼琴奏鳴曲》曲式作品分析
    《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導讀:在貝多芬眾多作品中,鋼琴作品佔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他的32首鋼琴奏鳴曲,被稱作鋼琴家的「新約全書」。其中第八首又名《悲愴》,是一首非常經典的作品,可以說是貝多芬早期創作的寫照,同時也是他創作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曲子突出了貝多芬同命運鬥爭及其超凡脫俗的人物個性。作品共三個樂章,本文從創作背景、曲式結構方面入手,對此作品作初步的探究。一、創作背景 《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悲愴,創作於1798年,出版於1799年,是貝多芬早期作品中最傑出的一首。
  • 貝多芬《悲愴鋼琴奏鳴曲》欣賞指南
    該曲作為早期奏鳴曲的傑作已經明顯地體現出貝多芬奏鳴曲戲劇性、英雄性、交響性的基本風格和特徵。這些新的特徵擴大了鋼琴的表現力,展現了鋼琴藝術發展的新天地。由於貝多芬對鋼琴奏鳴曲的卓越創造與貢獻,使鋼琴藝術的創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在鋼琴藝術的發展中,是一座重要的裡程碑。
  • 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首: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
    、妻子創作的一系列的小提琴奏鳴曲可以說是開創了先河。整個樂章中一直由主部主題佔據主導地位,副部主題與主部主題有對比,但是沒有激烈的衝突。整個樂章的情緒是沉著、堅定的。第二樂章,小廣板。這一樂章是典型的貝多芬抒情曲,是一種寬廣的抒情。單簧管呼應著小提琴奏出的樂句,一句一句平緩地流淌,其中間或有小提琴的快速經過句。最後,經過一個簡短的小提琴獨奏不間斷地直接進入第三樂章。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演奏:瑪西歐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12—1827.3)       1770年12月16日,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出生於德國波恩
  • 薦書|貝多芬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奧] 魯道夫 布赫賓德 著 馬莉娜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0-12 【內容簡介】 我在書中撰寫的是貝多芬的生平和他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 風格不一的《巴赫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及組曲》
    這6首奏鳴曲與組曲,巴赫設計了小提琴表達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幾乎不可能演奏的對位技巧。它們構成了巴赫小提琴音樂的顛峰。在巴赫之後,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很少有人再創作,是因為再也無法逾越這座顛峰。亞莎·海菲茲《d 小調第二號無伴奏小提琴組曲》亞莎·海菲茲(JaschaHeifetz,1901-1987),當代傑出的美籍立陶宛小提琴家。
  • 貝多芬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音樂分享會精彩上演
    溫都訊 11月11日晚,貝多芬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音樂分享會在鹿城區文化館文化驛站舉行,1個多小時的活動讓現場觀眾聽得如痴如醉,收穫滿滿。分享會上,著名溫籍留美小提琴家徐翊特和旅美鋼琴雙博士陳露雯,為觀眾們帶來了《貝多芬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no.4》、《貝多芬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no.5》等精彩片段,並做了詳細的講解,令觀眾受益匪淺。「主講人通過現場的音樂演繹,同時給予及時的解析,這樣的分享會,很享受也很有收穫。」市民林女士說。
  • 直播預告——聽小提琴奏鳴曲 尋脈貝多芬生命軌跡
    弓弦上的樂聖:寧峰、黃秋寧演繹貝多芬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專題音樂會將於1月9日19:30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上演。屆時,享譽全球的小提琴家寧峰將與留美青年鋼琴演奏家黃秋寧共同登臺,為樂迷呈現第一、二、四、八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覆蓋貝多芬早期與中期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