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史 決戰中的決戰!淮海戰役的重大意義,你知道嗎?

2021-03-05 平局

  平史  | 為孤單的歷史平反 點名關注

相信很多七零後、八零後的朋友小時候都看過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戰爭巨片《大決戰》。不過,據說這部電影當時在香港是作為三級片上映的,難道……?你想多了!當時之所以這麼做,正是不想放棄在香港上映的機會,因為這部電影的「暴力鏡頭」實在太多了,根據香港電影分級規定,無奈之下只能將其劃為三級片了。

確實,這部電影的「暴力鏡頭」多了一點兒。而現實中的大決戰(三大戰役,即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個戰略性戰役),其「暴力鏡頭」、其慘烈程度,比電影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三大戰役中,淮海戰役是國共兩軍傷亡最大、戰鬥最為殘酷的一個。

雖說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的失敗極大挫敗了國民黨軍隊的軍力和軍心,但只要能在淮海戰役中獲勝,國民黨或許仍能守住半壁江山。因此,可以說,淮海戰役的慘敗宣告了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徹底崩潰,淮海戰役是決戰中的決戰。

淮海戰役開始於1948年11月6日,直至1949年1月10日結束,歷時66天。

1948年9月底濟南失守後,國軍總部以為華東野戰軍會在山東休養生息一段時間。粟裕將軍也特意在山東利用電臺發出指令,讓國軍以為他們仍然留在山東,這也讓徐州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劉峙沒能及時調動兵力、部署戰術。而實際上,因為在濟南會戰中損失不大,華東野戰軍早已悄悄南下向徐州進發。

11月1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派遣中原野戰軍七個縱隊及部分地方部隊同華東野戰軍(兵力共計60萬人)一起,共同投入淮海戰役的戰鬥。他們從不同方向秘密夜行,在國軍毫無防備之時進攻徐州。

(淮海戰役總前委合影。自左向右: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

劉峙之前就錯過了調兵布陣的機會,再加上指揮不力,與解放軍作戰時被輪番攻擊,始終處於被動局面。

11月5日,劉峙遵從蔣介石命令,將徐州周邊的黃百韜第7兵團、李彌第13兵團、孫元良第16兵團、邱清泉第2兵團全部向徐州集結,然後再統一聽從指揮向淮河一線撤退。

11月6日,國軍又調動華中剿匪總司令部的12兵團增援劉峙,於是徐州、蚌埠戰場國軍兵力增加到了70萬人。

(這五個人被稱為國民黨中央軍「五虎上將」,左起第一個便是劉峙。另四人自左向右為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誠)

按照計劃,華東野戰軍將在11月6日夜間發起淮海戰役。但他們發現國軍正在向徐蚌地區集結,隨即開始追擊。黃百韜第7兵團因延誤了撤退時間,後邊的兵力被華東野戰軍迅速殲滅。黃百韜希望李彌第13兵團協助其撤退,而李彌卻以劉峙有令為由拒絕增援。

11月8日,防守運河一線的第三綏靖區四分之三以上官兵在中共地下黨員、綏靖區副司令官何基灃、張克俠策劃下舉行起義,解放軍迅速通過該防區,一舉殲滅了第7兵團的先頭部隊。後來,第7兵團最後雖然勉強渡過了大運河,還決定與解放軍大幹一場。可解放軍行軍神速,11日華東野戰軍便將第7兵團死死包圍了。

由於劉峙指揮不力,11月10日蔣介石把杜聿明調到徐州剿匪總司令部任副總司令兼前進指揮部主任,具體負責指揮作戰;同時命令邱清泉第2兵團和李彌第13兵團幫助黃百韜第7兵團解圍。至此,徐蚌戰場國軍兵力增加至80萬人。

解放軍經過戰略戰術部署,最終於11月22日全殲第7兵團10萬兵力,司令官黃百韜也同時陣亡。


(當年黃百韜陣亡後國民黨報紙的報導)

李延年第6兵團、劉汝明第8兵團看到第7兵團被殲,十分擔心自己也被解放軍攻擊。於是故意拖延了向北的進軍速度,造成了黃維第12兵團所在的宿縣位置孤立,3個兵團無法靠攏聯結,戰場形勢極其不利。

11月23日,為便於圍殲黃維兵團,解放軍轉入一個比較隱蔽的小山村——小李家村。11月25日,中原野戰軍七個縱隊將黃維第12兵團包圍。11月27日,黃維第12兵團企圖突圍,但第85軍第110師師長、中共地下黨員廖運周策划起義,使黃維的突圍計劃宣告失敗,一時間第12兵團軍心渙散、士氣不振,只能坐以待斃。

11月28日,蔣介石命徐州剿匪總司令官劉峙離開徐州,調至蚌埠指揮李延年第6兵團、劉汝明第8兵團;州剿匪副總司令杜聿明則指揮30萬兵力防守徐州。華東野戰軍迅速發現國軍有撤走跡象,隨即以七個縱隊30萬兵力追擊攔截,同時還從南線抽調三個縱隊加入北線對杜聿明予以圍攻。此時杜聿明接到蔣介石命令,去解救黃維第12兵團,於是邱清泉第2兵團、李彌第13兵團、孫元良第16兵團不得不轉攻東南,最終於12月4日被華東野戰軍包圍。

12月6日,孫元良第16兵團竟擅自發起突圍,結果大部分兵力被華東野戰軍殲滅。同時,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還對黃維第12兵團全線發起攻擊,至15日共殲滅國軍12萬人,俘虜了第12兵團司令黃維。

(黃維被俘後,於1975年作為最後一批戰犯被赦,後任政協委員,致力於軍史研究。圖為晚年時的黃維。)

此時,杜聿明集團也插翅難逃。不過,為配合平津戰役對傅作義集團的包圍,避免傅作義沿海路南逃,此時解放軍暫緩了對杜聿明集團的攻擊,開始邊休整邊向杜聿明發起心理戰。雖然杜聿明負隅頑抗、拒絕投降,但解放軍的心理戰還是瓦解了國軍官兵的士氣。12月19日被圍的國軍曾策劃在空軍掩護下突圍,但由於軍心大動,根本回天無術。

待平津戰役完成了對北平、天津等地的分割與包圍之後,1949年1月6日,解放軍終於向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1月10日戰鬥結束時,國軍大部分兵力被殲,杜聿明被俘,第2兵團司令官邱清泉陣亡,第13兵團司令官李彌逃脫,李延年第6兵團、劉汝明第8兵團撤往江南。至此,淮海戰役結束,解放軍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

(杜聿明被俘後,於1959年12月4日作為第一批特赦戰犯受到特赦。杜聿明對自己的一生進行了深刻的反思,1978年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第五屆常委和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軍事組副組長。圖為杜聿明曹秀清夫婦晚年時照片。)

說實話,國軍在淮海戰役中也算是蠻拼的,蔣介石嫡系部隊基本上都戰鬥到了最後。當然。解放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淮海戰役陣亡25954人、受傷98818人、失蹤11752人,傷亡人數比其他兩大戰役加起來的總和還多。

那為什麼最終解放軍能贏得戰爭呢?說到底,人民群眾才是真正的銅牆鐵壁,千百萬真心實意擁護解放軍的人民群眾才是解放軍勝利的根本保證。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在讚嘆淮海戰役官兵赫赫戰功的同時,千萬不能忘記把讚歌也唱給廣大人民群眾。直到今天還有人在感嘆遺憾國民黨輸掉內戰,其實他們都沒有搞明白最重要的一點,正是因為國民黨脫離了人民群眾這個最堅強的後盾,最終才會潰不成軍、狼狽逃竄的。

在國民黨的歷史教科書上,淮海戰役被稱為「徐蚌會戰」。據說在一些臺灣同胞的要求下,南京市旅遊委曾讓導遊在向臺灣遊客介紹時將「解放後」改為「1949年後」、將「淮海戰役」改為「徐蚌會戰」。看來,現在有些「臺灣同胞」也只能靠這點出息聊以自慰了。

★:長期歡迎大家給周小平微信平臺投稿,一經選用,有稿酬。信箱:zg5201949@qq.com | 本平臺稿件歡迎轉載,但須標註:來源 | 周小平同志公眾號(zg5201949) 否則,侵權必究。| 往期內容點請頁面最左下方「閱讀原文」

點☞(更多小平經典、解氣、精彩文章)

中美博弈|世界格局|謠言破解|真相揭秘

家國情懷|中外爭鳴|歷史平反

點☞(招賢:周小平團隊長期招募人才)

選擇一份工作 | 選擇一種理想

點☞(小平推薦圖書、文化創意小網店)

偉人薦讀|小平書單|經典文品

◆ 長年筆耕不綴,堅持原創不易 ◆

❣ 請多支持 ❣

相關焦點

  • 淮海戰役中毛澤東的全局指導
    (《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摘要]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戰略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我軍作戰思想作出相應調整的情況下,毛澤東指導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共同實施的與國民黨軍的一場戰略決戰。
  • 周恩來與解放戰爭戰略決戰
    這樣毛澤東、周恩來不僅將戰略決戰的初戰,選定在對全國戰局發展具有關鍵作用的東北戰場,而且還把初戰的勝利放在了穩妥可靠的基礎上。  戰略決戰,把第一戰場選在東北,以及遼瀋戰役的首攻錦州、淮海戰役的首殲黃百韜兵團、平津戰役的首克新保安和天津,都是毛澤東、周恩來從全局利益考慮決定的。由於正確選定了南北兩線的首戰目標,因而迅速打開了戰爭新局面,使整個決戰形勢出現了摧枯拉朽,勢如破竹之勢。
  • 戰壕裡的「生命線」:淮海戰役中的連隊政治工作
    ,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內發起淮海戰役,這是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數量最多、影響最深遠的一場戰役。此次戰役的勝利,大大加速了全國解放進程。在這場規模空前的戰略決戰中,我軍政治工作尤其是連隊政治工作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戰壕政工,激發鬥志。淮海戰役中,由於戰鬥頻繁,我軍官兵長時間蹲守塹壕,土工作業量極大,生活艱苦。在這種情況下,各連隊喊出「把戰壕變成戰士的家」「把工作做到戰壕裡去」的口號,開動腦筋,發揮黨支部、士兵委員會和互助組作用,創造了適應戰壕特殊環境的政治工作。
  • 淮海戰役國民黨軍到底有沒有翻盤的機會?
    老周 摘要:解放戰爭的淮海戰役,被稱為決戰中的決戰,是大決戰三大戰役中戰果最大影響最大的一個戰役,也是國民黨軍相對更佔據優勢,那麼在這場戰役中,國民黨軍到底有沒有翻盤取勝的機會?
  • 淮海戰役勝利,史達林知道後十分驚奇,當天在筆記寫下:真是奇蹟
    1948年9月24日,濟南戰役結束,各地國軍紛紛棄城,使得解放軍南下作戰再也沒有了負擔。美聯社也評價說:自今而後,解放軍黨要到何處,就到何處,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沒有什麼阻擋了。當天7時,粟裕上報申請,建議立即進行淮海戰役。在慎重的考慮後,第二天晚上七點,粟裕得到了答覆,認為淮海戰役甚為重要。
  • 【影評】《決戰中途島》
    但其實還有一場戰役,影響力絕不亞於珍珠港。這部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的《決戰中途島》就講了這場戰役。《珍珠港》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美國主旋律大片,但愛情戲的比重過多也成為了詬病。不過這一次請觀眾放心,對於導演艾默裡奇來說,這種擔憂是非常多餘的,畢竟他是一個冷酷無情的導演。先來介紹一下這位中國觀眾的老朋友,被稱為 「災難片之王」的羅蘭·艾默裡奇。
  • 《隱秘而偉大》之外:淮海決戰中的情報傳奇
    在電視劇中,胡仲起的行動實際上決定了後來主人公顧耀東以及他的領路人夏繼誠等人的人生命運。而這位在電視劇中出現不多卻作用極大的胡仲起檢察官,在歷史上其實是有一個真人與之對應的,這就是國民黨國防部監察局中將部員吳仲禧,請注意,他的名字都是跟劇中對應人物的名字是諧音關的。我們今天要講述的淮海戰役中那些真正的隱秘而偉大的情報故事,就要從吳仲禧說起。
  • 功德林也有三大戰役,葛優出演大特務,電影《決戰之後》故事
    剛剛完成電影《開國大典》拍攝工作的李前寬、肖桂雲夫婦看中了這本書,決定將其拍成電影,這樣一來《決戰以後 》就像是《開國大典》的續集一樣,在時間上正好可以承接,同時很多演員都可以通用,如古月、黃凱、孫飛虎、劉錫田等特型演員均在該片中亮相。
  • 功德林也有三大戰役,葛優出演大特務,電影《決戰之後》故事
    》裡本來是主角,但在該片中又讓位於杜長官。,在黃埔軍校時是林帥的班長,兩人還打過架,入黨介紹人是他們學校政治部主任,在紅軍時當過紅一師師長,你說這履歷,嘖嘖。他在淮海戰役中被俘後和黃維一樣不服從改造自暴自棄,也是最後一批特赦。
  • 《星火的啟示》《決戰》《一本書的歷史》:講清歷史與現實的關係
    《決戰:毛澤東、蔣介石是如何應對三大戰役的》一書,研究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這是全國解放戰爭時期的戰略決戰,其規模在世界軍事史上也不多見。看過本書,對毛澤東、蔣介石在戰略眼光、駕馭複雜局勢的能力以及意志力上的不同,以至國共兩黨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和人心向背等方面的差異,都會有較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 電影《決戰中途島(Midway)》
    《決戰中途島(Midway)》是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由伍迪·哈裡森、盧克·伊萬斯、派屈克·威爾森、曼迪·摩爾、艾德·斯克林、淺野忠信等主演的電影。影片於2019年11月8日北美和中國內地同步上映 。中途島海戰是二戰最著名的戰役之一,美軍的重大勝利一舉改變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勢,為日後的反攻奠定基礎,在1970年代也曾被搬上大螢幕。
  • 平津戰役殲敵超50萬,為什麼卻被認為是三大戰役中難度最小的?
    儘管三場戰役都有著巨大的戰略意義,但其中的平津戰役一般被認為是作戰難度最小的,為何如此呢? 從這一戰績來看,平津戰役的勝利無疑是極為輝煌的,殲敵數也超過了先前的遼瀋戰役(47萬人),僅次於淮海戰役(55萬人)。但若分析戰役進程及敵我力量對比,則能看出平津戰役的難度要比其他兩戰小得多。
  • 李雲龍主演的《決戰江橋》你看過嗎?
    沒看過沒關係,小編帶你來了解。《決戰江橋》是2015年年底上映的,至今已經過去5年,今天再次提到它也是因為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9.18是的,這是一個讓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的日子。《決戰江橋》是由李幼斌主演,張光北,劉威、施京明、米學東出演的抗日題材的電視劇。旨在讓大家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 看完《決戰中途島》,戰爭片真過時了嗎?
    戰爭電影過時了嗎?看過《決戰中途島》,這個答案首先是否定的。《決戰中途島》的切入角度,既是歷史性的,也是個人性的,既有國讎,也有家恨,既有幕後的運籌帷幄,也有戰場上的你死我活。戰爭不僅僅是雙方大人物的紙上談兵,你想像不到的是,決定這場扭轉了歷史走向的戰役,是自始至終沒有開過一槍一炮的萊頓,以及一位住在地下室、面目蒼白的密碼天才,而在
  • 大海銘記不朽——《決戰中途島》
    2019年有一部軍迷們頗為期待的影片《決戰中途島》,詳細敘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最為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 中途島戰役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戰役以美軍獲勝告終。日本海軍不僅輸了戰役,連海軍司令山本五十六也乘飛機時被美軍擊落墜亡。如果中途島海戰是日本勝利了,歷史很有可能就像《高堡奇人》被一樣改寫。
  • 三大戰役,為什麼淮海戰役是最難打?看看參戰的國軍將領有誰你就懂了
    而我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在人民的支持下,我軍戰士愈戰愈勇,因此從1947年7月開始,我軍就由戰略防禦轉入了戰略進攻,在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結束後,國軍主力幾乎已經全軍覆沒,我黨取得全國性的勝利已是時間問題。 所以,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是具有重要戰略決戰性質的三場戰役!
  • 《戎馬丹心-漢匈決戰》首曝預告:決戰蒼穹
    時間可以衝淡一切,但也可以見證經典,讓我們一起去夢回2000年前的強漢,去看看民間遊戲製作團隊尚史軒製作組潛心製作4年的《戎馬丹心-漢匈決戰》預告。《戎馬丹心-漢匈決戰》遊戲背景設定在漢武帝反擊匈奴的公元前2世紀,當時亞洲東部正處於劇烈的變革時期,石器、青銅器、鐵器相互碰撞,遊牧與農耕徵戰不斷。
  • 決戰中途島冷知識:電影改編自真實戰役,最大的投資方其實在中國
    今天來講一講決戰中途島這部電影中你有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識1電影改編自真實的中途島戰役,當時的美國企圖用掐斷日本的石油進出口道路限制日本。此後日軍殺紅了眼,對於美國的進攻愈加瘋狂之後,便展開了中途島戰役,想要在此重創美軍,取得和談的籌碼。2電影早在20年前就有計劃拍攝電影。決戰中途島是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拍攝的一部戰爭片,於2019年上映。其實在1999年,導演艾默裡奇就曾想要拍攝這樣一部中途島戰役的影片了。為什麼電影在20年後才上映?
  • 決戰中途島冷知識:電影改編自真實戰役,最大的投資方其實在中國
    今天來講一講決戰中途島這部電影中你有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識1電影改編自真實的中途島戰役,當時的美國企圖用掐斷日本的石油進出口道路限制日本此後日軍殺紅了眼,對於美國的進攻愈加瘋狂之後,便展開了中途島戰役,想要在此重創美軍,取得和談的籌碼。
  • 二戰中最經典且精彩的海戰有哪些?電影《決戰中途島》告訴你答案
    二戰中美軍利用這一重大的勝利,一舉改變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勢,為日後的反攻奠定了基礎;而在反映二戰的海戰電影中,曾在1976上映了一部《中途島之戰》,時隔四十多年後,好萊塢再度將這場戰役拍成電影《決戰中途島》,並精彩的還原了二戰歷史上最經典的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