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女性榜樣到被罵「蕩婦」,她犯了什麼不可饒恕的錯?

2020-09-05 李筱懿

本文配圖選自電影《放射性物質》劇照及相關人物圖片。



她是我的偶像。


不僅是世界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而且是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一人,還把自己的女兒培養成了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二位女性。


她所開創的放射性理論,發現的兩種新元素釙和鐳,拯救了數以千萬的人,被廣泛應用於治療癌症。


即便如此,她還是因為一段不光彩的戀情,背負了百年的蕩婦罵名,甚至今天,她為世人所熟知的稱呼,也充滿了道德綁架的惡意。


她是居裡夫人。


86年前的今天,因為在研究過程中長期遭受放射性輻射,患上惡性白血病去世。


她成年後的兩個至暗時刻,都和感情有關。

第一次是她和丈夫皮埃爾·居裡共同獲得諾貝爾獎的第四年,皮埃爾遭遇車禍去世,留下她獨自撫養兩個尚且年幼的女兒。


▲志趣相投的夫妻,閒時最愛一起騎自行車去鄉下郊遊

第二次是丈夫去世5年後,她和皮埃爾的學生,夫妻倆共同的朋友,小她4歲的朗之萬日久生情。朗之萬也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兩人惺惺相惜,墜入愛河。

為了便於幽會,朗之萬甚至在巴黎索邦大學旁邊專門租了套房子,瑪麗稱之為「我們的地方」。兩人的感情不斷升溫,從瑪麗寫給朗之萬的情書片段中可見一斑,她寫道:


「我們兩人極有緣分,只要有一小塊肥沃的土地,便能發展出來。過去我們有時也感到此點,可是直到我在悲嘆自己塑造的人生時,我倆面對面單獨相處,才充分體會到這一事實。那時你也才找到在你家裡完全找不到的感覺。」

「把我們倆拉合在一起的是一種強烈的本能。你覺不覺得,毀滅一份真摯而深刻的感情,像是令自己珍愛的孩子死去一般?我們眼看著那份感情滋長,有時候毀掉它比失去孩子更加不幸,不是嗎?」

「萬事萬物,不都是從這樣的感情來的嗎?我認為這是我們所有一切的根源——和諧的工作關係、密切堅貞的友誼、生活的勇氣,甚至最美的愛情。」

看似一段你情我願的佳偶天成,卻因為朗之萬早已有家室,而變得不堪。朗之萬出軌,瑪麗成為第三者,都是不爭的事實。

但朗之萬不但沒像承諾的那樣離婚,還被強悍的妻子拿到了瑪麗的情書,將之公之於眾。


▲前排分別是瑪麗·居裡和朗之萬

一時間,巴黎的各大報紙都刊出了諸如《愛情故事:居裡夫人與朗之萬教授》之類的頭版頭條,爭相爆料,添油加醋:「鐳之火點燃了一位科學家的心頭之火,而這位科學家的妻兒如今卻在以淚洗面。」

瑪麗·居裡頓時成了所有法國人的眾矢之的,記者把正在比利時參加學術會議的她團團圍住,問她被稱作「拐走別人丈夫的人」有何感想。媒體甚至開始胡亂造謠,瑪麗和朗之萬的戀情是在皮埃爾去世前就有了苗頭。


被教唆的憤怒人群聚集在她家門口,往裡投擲石頭,大罵她「偷夫賊」「波蘭蕩婦」,要求她滾出法國,甚至發出死亡威脅。


就連那些擁護過她的科學家都聯名寫信,要求她離開法國。

這段婚外情的結果,是朗之萬與妻子達成協議:妻子同意郎之萬重新找個女學生成為他的情人,還為他生下一個兒子。


而瑪麗則在這場聲勢浩大的醜聞中,身敗名裂,眾叛親離,以至於精神頻臨崩潰,不得不住進療養院,還差點失去了第二次諾貝爾獎。


▲瑪麗·居裡

當時獲獎通知已經發布,某位著名科學家竟然寫信,讓她主動放棄領獎。


瑪麗拒絕了,她坦然回信:「該獎是為鐳和釙的發現而頒發的,……我相信,我的科學工作與我私生活中的一些事實並沒有什麼聯繫。」

瑪麗的一名女學生為她抱不平:「如果瑪麗·居裡是一個男人,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是啊,看看朗之萬就知道了。


▲著名的1927年索爾維會議,集齊了全世界最聰明的大腦。居裡夫人(前排左三)是唯一一位女性,愛因斯坦(前排居中)和朗之萬(前排右四)在列。

顯然,朗之萬隻是短暫的失去了愛情,儘管兩人的共同好友愛因斯坦聲援「如果他們相愛,誰也管不著」,瑪麗卻因此背負了一生的蕩婦罵名,此生再也沒敢愛過。


回看居裡夫人的一生,她培養和啟發了一代又一代物理化學家們,無私的貢獻出畢生所學所得,即使常常為研究經費發愁,一輩子都過得摳摳搜搜,卻無論如何不肯把鐳的提取方法申請專利賺得商業收益,她堅持鐳是屬於全人類的。

在她的中國學生施士元(「東方居裡夫人」吳健雄的老師)的回憶中,居裡夫人處處精打細算,注意節約每一分錢,在實驗室日常穿著的黑色衣裙,至少已有10年歷史,早已陳舊不堪。


但另一方面,她卻是那樣慷慨大方,把自己花了十幾年時間從幾噸廢礦渣中提煉出來的將近1克,價值10萬美金的鐳,無償獻給研究所,用來製造氡針,送給醫院治療惡性腫瘤。

她更是在戰爭期間,親自開著自己設計的搭有X光儀器的改裝汽車,帶著女兒在前線日夜奔波救治傷員,培訓了上百名熟練掌握放射醫學器材使用的女護士,幫助超過100萬士兵接受X-射線診療,拯救了大量瀕臨死亡的人們。


▲居裡夫人在戰時培訓X-射線診療護士

即便這樣偉大的女性科學家,當年人們在談論她時,仍然會以私生活的是非對錯來判定她一生的功過得失,她甚至因此不配擁有自己的姓名——居裡夫人並不是她的名字啊,人們希望她永遠記得愧對丈夫,輕蔑地叫她「居裡夫人」。

而相比之下,瑪麗·居裡的好朋友,同樣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他那混亂不堪的私生活,走馬觀花式的婚外情,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的風流史,卻對他的成功和聲名沒有絲毫的影響,甚至成為「科學家也可以浪漫」的談資。


▲瑪麗和愛因斯坦


當年最大的諷刺是,人們在評價一個女人,更多時候不是以成就,而是以個人私生活或者情感經歷來定義。仿佛男人的成就可以掩蓋一切私德和人品的不堪,而女人的私生活如何,卻始終擁有對她整個人生的一票否決權。


甚至於張愛玲在《傾城之戀》裡有句流傳很廣的話,「一個女人,再好些,如果得不到異性的愛,也就得不到同性的尊重。」



真的是這樣嗎?一個人的私生活和貢獻難道不應該是區分開的?


這是評判是非功過的兩個維度,既不能彼此掩蓋,也不能相互抵消,感情失敗不代表人生就是失敗的,有所成就卻是成功的一種。


就在昨天晚上,72歲的超級網紅梅耶·馬斯克和鄧文迪同框直播,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經歷。


▲鄧文迪和梅耶·馬斯克


她15歲第一次登臺,22歲結婚,飽受9年家庭暴力之苦,31歲成為破產的單身母親,隨後輾轉於3個國家9個城市開展自己的事業,也曾在職場中遭遇歧視和重重障礙。


現在,她接受了自己的感情失敗,也經受住了人生考驗,不僅獨立培養出埃隆·馬斯克在內的3個出色子女,獲得了兩個碩士學位,還在60多歲重返模特舞臺,69歲照樣拿下美妝代言,在時代廣場獨佔4個廣告牌。


這樣堅韌、自信、生機勃勃的梅耶,連鄧大姐都羨慕的不得了,誰還會用她從前私生活來評判她的人生呢?



什麼叫做蕩婦羞恥(slut shaming)?在維基百科中,就是因為女性的性經歷、性行為或者性慾不符合社會期待,去貶低、嘲諷、侮辱她。


幸運的是,「蕩婦羞辱」在我們的時代正在逐漸減少,我們活在更加多元開放的空間裡,情感和愛欲終於不再是衡量女人成功與否的唯一標尺,更不是謾罵女人的理由。


▲瑪麗(右二)和兩個女兒伊雷娜、艾芙,在友人陪同下拜訪美國。


感謝瑪麗·居裡,這個偉大的女人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人類進步,當年,她在實驗中由於缺少周密的防護而染上惡性白血病,去世時67歲。


今天,她不僅是「居裡夫人」,不僅是某個男人的妻子,請稱呼她的名字——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居裡。


▲瑪麗和獲得諾貝爾獎的女兒女婿,最終都因放射性物質輻射過多而患病去世。


今日互動


說說你心目中的女性榜樣是誰那樣的?

相關焦點

  • 從女性榜樣到被罵「蕩婦」,她犯了什麼不可饒恕的錯?(1291期)
    她是我的偶像。不僅是世界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而且是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一人,還把自己的女兒培養成了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二位女性。她所開創的放射性理論,發現的兩種新元素釙和鐳,拯救了數以千萬的人,被廣泛應用於治療癌症。即便如此,她還是因為一段不光彩的戀情,背負了百年的蕩婦罵名,甚至今天,她為世人所熟知的稱呼,也充滿了道德綁架的惡意。
  • 在巴黎街頭親吻了100個帥哥被罵作「蕩婦」後,她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與每位女性有關
    所以不貞潔的女生,她不管是被性侵、被羞辱、被罵蕩婦、被罵妓女或是被騷擾,都是因為她自己的錯!不是加害者如何都是這些女生自己有錯在先!因為他們其實搞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那麼生氣、那麼焦慮,但是,他們那股焦慮又會推動著他們必須去殺掉「蕩婦」不可,所以,他們其實也是受害者。
  • 饒恕不可饒恕之人
  • 我就納悶了,她憑什麼被罵「蕩婦」啊
    父親順著她的話說下去,仍舊是批評教導:這就是問題所在啊,你為什麼記不住那個人?為什麼不避開他?為什麼要掉以輕心?千錯萬錯,都是金智英的錯,而使壞的男孩子完美脫身。之前我寫韓國女愛豆Somi被罵的事情,她被罵不是因為做了什麼錯事,而是因為開了一輛豪車。很難不氣憤。男愛豆開豪車就是霸道總裁範兒,女愛豆開豪車就是「不配」。合著我們女性不能成功唄。而在今天,更讓人氣憤的一件事出現了,其實我覺得與其說氣憤,不如說荒謬。
  • 看懂100部經典電影:《不可饒恕》
    千鈞一髮時,俠客到了。塵土飛揚的長街,俠客和惡霸面對而立,等著拔槍射擊的那一瞬間。正午的陽光照在陰影中俠客的臉:消瘦而剛毅,如刀劈斧削的皺紋,連著濃密的鬍鬚,鎮靜地嚼著雪茄……銀幕變換,開始放影片《不可饒恕(Unforgiven)》。
  • 韓國電影《不可饒恕》
    拋出一個好行為的榜樣,告訴大家這是好的,那是壞的,讓大家去學習去做吧。所以教會裡的有些真理,只是包裝了的世俗看法而已。如果一個有生命的人,內心根本不懂良善,根本沒有良善的意念,只是模仿著去做出了一些好的善行,一個生命體卻像機器這種無生命的東西一樣,做出了一些複製的舉動,有什麼意思呢?可是教會就是如此的看重這等「行為」,甚至逼迫、恐嚇、信徒去行。說:不饒恕不能進天國。
  • 借漫展偷拍事件,聊一聊蕩婦羞辱
    在漫展現場,有一位男攝影師繞到模特身後,偷拍到了她穿著安全褲的裙底照片。這件事最讓我憤怒的是,蕩婦羞辱他人的人和偷拍女孩裙底的男攝影師,都沒有道歉。而被偷拍、被蕩婦羞辱的女生卻出來道歉了。我因此想和大家好好聊一聊「蕩婦羞辱」。
  • 餘秀華不是蕩婦,談性愛並不可恥
    餘秀華與我們的區別就在於,她將性慾大大方方地表達了出來。這到底錯在哪了?只因為一個表情一個著裝,人們就選擇質疑,甚至批她是蕩婦。什麼叫殺人於無形?這些無處不在的蕩婦羞辱就是。貞潔在陰道裡。對於受到侵害的女性,社會又給予有色眼鏡,罵她們淫蕩不檢點。沒有人告訴她們,面對性慾其實可以不用這麼扭扭捏捏。
  • 【電影】獨食下菜片《不可饒恕》,比死更難的東西是什麼,是饒恕
    《不可饒恕》共兩個小時,如果光看前半部分,你幾乎看不到任何出彩的地方;如果光看前50分鐘,你會覺得不過如此了;可是當你看完結局,就會擊節讚嘆。靠最後短短10分鐘,就將前面50分鐘的平庸化成不動聲色的鋪墊,這是本片最牛的地方。   電影講述了一個關於復仇和救贖的故事,各種本應深沉的感情在其中變成復仇之火。
  • 關曉彤蹦迪,「蕩婦羞辱」何時能放過中國女性?
    看了半天,我尋思也沒有啥不能見人的違規操作啊,為什麼大家追著她罵個不停?原來在大家眼裡,穿的少等於坐檯的,蹦迪、紋身甚至燙頭這些行為都是不正經的人才做的事情。這種用來描述一個人、或者女性,認為其背離了傳統性別期待的概念稱作「蕩婦羞辱」。
  • 漫展女孩露裙底被罵蕩婦:偷看內褲這件事究竟滿足了多少男人?
    知乎熱榜第一討論了:如何看待CP26上穿JK制服的女生被路人罵?有人從漫展出發認為女生被罵活該,有人從穿衣自由討論覺得女生被罵太冤。 這場混亂的輿論爭議,到底誰對誰錯?從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安全褲」與「漫展偷拍」這兩個話題,都在熱搜上高居不下。
  • 不可饒恕
    在線觀看▼《不可饒恕》是1992
  • 《醜聞筆記》:不可饒恕的女人
    十五歲的男孩子,正像芭芭拉說的那樣,也不像大人們想像的那樣幼稚天真,他們有的對性愛這種事很在行,這個世上多少驚世駭俗的悽美愛情都是出在這個年齡,而希芭呢,二十多年來第一次從家庭生活中走出來,這個世界的規規矩矩她是知道的,但是她這種溫室裡的花朵,還沒被這個世界殘酷的對待過,又怎麼會打心眼裡領教過這些東西的厲害,說到底,她並不曾反抗什麼,叛逆什麼,她只是,還來不及被教訓。
  • 《復仇者聯盟2》引發的案件——這種時候還要解釋「蕩婦羞辱」???
    :「他們問我,黑寡婦和鷹眼、鋼鐵俠、Bruce Banner和美國隊長都扯上過關係,你有什麼想法?我說,聽起來她是個蕩婦。」「提醒你一下」,他又說,「我說的是虛構人物、虛構行為。但是Conan,如果你跟六個復仇者裡的四個都睡過,不管你有多爽,你都是個蕩婦。只是說說而已,(如果我也這樣的話)我也是個蕩婦。」然後Conan又跟他討論了一下黑寡婦到底喜歡誰。
  • 《不可饒恕》:對傳統西部片的全面顛覆和反思
    英雄救世、邪不勝正是傳統西部片的主題也是敘事基礎,不過《不可饒恕》的敘事基礎既不是復仇、也不是正義,整個影片的情節和人物行為實際上是由一連串上不了臺面的利益動機推動。迪莉拉赫遭到毀容的起因卻是源於她對牛仔的嘲弄,因此後面的懸賞缺少了道德上正義的色彩,犯事的牛仔把他割傷迪莉拉赫的原因說成是後者偷了他的錢包,以此掩蓋和推卸法律和道德上的責任。
  • 韓國電影《不可饒恕》震撼人心的結局
    到最後才知道這是導演要在結尾對觀眾心靈上造成巨大衝擊所做的鋪墊。這也突出了片名的意義,因為他倆都犯了不可饒恕罪惡。恐怕最終也只能憎恨這該死的錢權關係下的法律制度了。這也是韓國犯罪片,一貫的風格,吐槽司法黑暗,警察無能。這個現實的社會的確存在太多的灰色事物,讓人難以衡量對錯。
  • 不被饒恕的罪---走向死亡的罪
    換句話說,在基督裡剛出生的嬰兒沒有能力犯下不可饒恕的罪,因為他們還沒有嘗過上帝話語堅硬的肉,他們只吃靈奶。只有靈裡有一定成長的人,理解了否認基督嚴重性的人,以及體驗過上帝話語堅硬肉味的人,才會犯這樣的罪。  耶穌讓我們看到了屬靈成長和肉體成長的相似點,耶穌說了,剛出生的基督徒,不會犯至於死的罪,因為他們還沒有成熟到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麼。
  • 從尋找榜樣、憤怒書寫到女性同盟:對「女性不能寫作」的反擊
    後來,一些人去文學作品中尋找事實對之加以駁斥:夏洛特·勃朗特和簡·奧斯汀都寫出了男人看不到的東西;一些人從歷史上尋找榜樣,正如在編程領域可以標舉世界上第一位程式設計師奧古斯塔·阿達·金是一個女人,在文學領域也可以找到諸多女前輩,只不過伴隨她們的還有蕩婦汙名和行為不端的指控;一些女作家開始書寫自己的憤怒;到了現在,女人則可以不再限於憤怒,女人們相互聯結,相互支持,相互欣賞,與彼此形成女性同盟。
  • 裸身死在浴缸裡,下體遺留12人的精液:「誰叫她是蕩婦」
    令人感到弔詭的是,校方並沒有對這些犯錯的男生做處理,反而將小娟單獨叫到了辦公室。校長親自上陣,質問小娟是不是早戀,並採取了毆打辱罵,逼迫小娟承認與男生發生性關係,還讓她寫下檢討書,小娟多次拒絕,但是等待她的是又一輪的毆打。小娟實在忍受不了,只能順從。然而,自己明明沒做過的事情,如何「檢討」?
  • 真男人願意饒恕所有人,但只饒恕悔改的人
    我明白他們的動機和願望,就是向世人見證基督徒的饒恕。但這並不是為神作的忠心見證。這沒有反映出神饒恕的樣式,而神的饒恕才應該是我們饒恕的模式和榜樣。理由如下:神不饒恕不願得到饒恕的人。神是這樣饒恕的:1. 神願意,準備好,並且渴望饒恕所有人。2. 神願意饒恕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