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犀牛日」:野生犀牛為何從中國消失

2020-12-24 澎湃新聞

腳下的徒弟曾經是曾經犀牛的王國。

如今,野生犀牛在中國早已蹤跡難尋。但古籍中卻有不少關於它們的描述,化石挖掘更顯示,這些身披「鎧甲」的巨獸曾遍布中國。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讓我們探尋野生犀牛從中國消失的原因。

一、 曾經繁盛的犀牛王國

如同鯨魚不是魚一樣,被我們習慣性稱為犀牛的動物也和偶蹄目的牛沒什麼瓜葛,而是和馬同屬於奇蹄目。

化石記錄顯示,最早的犀牛出現在始新世時期(5600萬~3390萬年前)的北美。在此後的5000多萬年裡,它們首先在海平面下降時期,穿過白令陸橋(位於白令海峽上連接亞洲和北美的冰橋)進入歐亞大陸,隨後又在地球板塊運動,歐亞大陸和非洲大陸相連之後來到非洲,先後發展出50多個屬種。其中有不少分布於中國,比較著名的種類有大唇犀、甘肅黑犀、披毛犀、中華板齒犀、印度犀、爪哇犀、蘇門答臘犀等,從東北的林海雪原到南方的熱帶林地、從黃土高原到海南島,華夏大地的版圖上幾乎到處都有它們的蹤影。

不過,正如很多曾經繁盛的動物因不適應氣候變化而消亡一樣,犀牛王國也在環境的巨變中遭遇了沉重打擊。

嘴唇凸出的大唇犀(圖片來源:化石網)

中華板齒犀(圖片來源:北城百科)

二、 氣候變冷,數量銳減

古生物學家結合犀牛化石所在的地層發現,曾經廣泛遍布歐洲大陸的犀牛沒有一種存活到全新世,亞洲也只有區區3種熬過了更新世(距今260萬~1.2萬年前)。

現有研究認為,氣候的急速驟變是造成犀牛數量銳減的主因。從距今約1.8萬年前的更新世末期開始,氣溫持續驟降,特別是距今1.28萬年前,一顆彗星和地球發生摩擦,導致全球的溫度在短短10年內下降了8 ℃。

如此快速的下降導致歐亞大陸的北方地區大部分被冰雪覆蓋。植被要麼被凍死,要麼被掩埋在厚厚的積雪之下,這對於體型龐大的犀牛來說無疑是致命的,為了填飽肚子,它們不得不邁著短粗的四肢在雪地上艱難跋涉,很多犀牛因此被活活餓死。再加上人類的捕殺,犀牛王國的衰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 人類統治下的中國野生犀牛

距今1.2萬年前起,隨著最後一個冰期結束,終於轉暖的地球進入了全新世,也就是我們現在依舊在經歷的時代,隨著製造工具技術的不斷成熟,人類一步步成為了地球的「主宰」。而江河日下的犀牛家族卻只剩下4屬6種,其中就包括生活在中國的2屬3種,即獨角犀屬的印度犀、爪哇犀,雙角犀屬的蘇門答臘犀。

人類統治下中國境內三種犀牛的對比(圖片來源:化石網)

雖然物種的多樣化程度已經嚴重下降,但在全新世的早期,中國犀牛的數量還是很多的,分布在華北南部及南方的熱帶、亞熱帶地區。考古學家在距今7000~5000年前,河南仰韶以及浙江河姆渡等多個中原及南方的原始社會遺址中都發現過犀牛骸骨。

犀牛骸骨在人類遺址中大量出現,說明早在原始社會,我們的老祖宗就已將它們視為主要的狩獵對象。而隨著農耕文明的不斷發展,人們獵殺犀牛的目的也從吃肉變成了對其相關製品的追求。

(一)、 犀牛皮做鎧甲

早期的生物學家,曾把犀牛、大象、河馬等看上去身體非常結實,皮膚很厚很硬的動物統稱為「厚皮目」。雖然從現代的角度看,這個分類單元不夠科學,但也從一方面反映了犀牛皮厚的事實。

正因為如此,在冶鐵業廣泛興起之前,由犀牛皮製成的皮革甲一度是兵將的主要防護手段。西周滅亡後,我國陷入春秋列國的分裂時期,各國之間徵伐不斷,對犀牛皮的需求暴增。根據《吳越春秋》所載:僅公元前570年的吳越之戰中,吳國軍隊中就有13萬人身披犀牛皮甲。為了獲取犀牛皮,一些地方甚至推出了上交犀牛皮可以免死的政策。

戰國時期身披犀甲的武士(圖片來源:文檔網)

(二)、 犀牛角當神藥

從秦漢時期開始,犀牛皮開始被更堅硬的鐵甲取代,但犀牛卻依舊沒有逃過被捕殺的命運,犀牛角成了人們心中可以祛除一切疾病的神藥,甚至被當成闢邪的器物。大規模的獵捕,再加上人口不斷增加、農田開墾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中國犀牛的分布區域逐漸縮小,從春秋時期遍布大半個中國到西漢末年從中原和關中地區消失;到了宋代,西南、東南、長江中下遊地區的犀牛也越來越少;19世紀後兩廣地區也消失殆盡;進入20世紀後,只有雲南西雙版納、思茅、景洪、元江等少數地區還能見到。1916年、1920年、1922年,蘇門答臘犀、印度犀、爪哇犀相繼滅絕。從此,中國境內再也沒有了野生犀牛的身影。

四、 環境變化:犀牛從中國消失的輔助因素

拋開人為因素,就像更新世末期環境突變導致眾多種類的犀牛絕跡一樣,全新世時期犀牛數量減少同樣和環境變化密不可分。對孢粉及放射性物質分析顯示,在大約8000~2500年前這段時間,我國中原地區氣候溫暖,植被較為茂盛,非常適合犀牛生存。

然而,此後的兩千多年裡,我國的氣候卻從北到南逐漸變幹變冷。犀牛雖然皮厚,但毛髮卻十分稀疏,很難抵禦嚴寒。此外,犀牛15~16個月的漫長孕期,每次只生一胎的低繁殖率,又使得它們在數量受到影響時很難及時補充「犀口」。

當然,和史前時代應該由環境背鍋不同,最近1萬年來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犀牛的全面減少,最主要的禍首的確是我們人類。

結語

目前現存的6種犀牛中,非洲北部白犀的滅絕幾乎板上釘釘,印度犀、爪哇犀、蘇門答臘犀、黑犀也都處境慘澹,而原本一度只有50頭左右的非洲南部白犀卻在南非等國的保護下逐漸恢復到2萬頭以上,成為目前混得最好的犀牛種群。這樣的對比也充分說明犀牛這一古老物種能否繼續留在地球舞臺上,很大程度要取決於人類的態度。

參考文獻:

[1]何業恆.《中國珍稀獸類的歷史變遷》.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未幾.沒有需求就沒有殺害 中國野生犀牛消亡史.國家人文地理.2018年09期

相關焦點

  • 犀牛盜獵情況日益猖獗 野生救援呼籲保護瀕危犀牛
    原標題:野生救援呼籲保護瀕危犀牛 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近日發布了與電影《侏羅紀世界2》合作拍攝的公益廣告——《滅絕隻能在電影中被反轉》,旨在呼籲人們停止購買犀牛角製品,保護瀕危犀牛,避免其重蹈恐龍滅絕的覆轍。
  • 江一燕助力野生救援 呼籲保護犀牛拒絕獵殺買賣
    江一燕給小犀牛餵食江一燕撫摸野生白犀牛網易娛樂1月22日報導 近日,演員江一燕聯合野生救援協會、非洲野生動物基金會共同發起的保護犀牛公益宣傳片在央視正大綜藝動物來了節目中首發。宣傳片中,江一燕親赴非洲大草原,見到了目前世界上僅存的三頭非洲白犀牛,並探望了避難所的犀牛孤兒,在它們的墓碑旁緬懷了已逝的生命。由於日漸猖獗的盜獵和非法的犀牛角貿易,導致野生犀牛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人類的選擇決定著它們未來的命運。面對野生犀牛觸目驚心的生存現狀,江一燕在宣傳片中真誠呼籲:「拒絕犀牛角製品,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 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寶寶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正式與大家見面
    元旦將近,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這個冬天看點多多、玩法多多!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寶寶自即日起正式與遊客朋友見面啦!更有5元預訂元旦特惠票購票權、198元(原價:388元/張)超低價2021暢遊年票等您來購……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承包你的新年專屬願望。
  • 國際公益組織"野生救援"推宣傳大片《啃指甲救犀牛》
    犀牛角公益廣告原標題:國際公益組織「野生救援」再推公益宣傳大片《啃指甲救犀牛》 呼籲公眾停止消費犀牛角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楊寧):日前,國際公益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宣布,由李冰冰、陳坤和井柏然出演的最新公益廣告《啃指甲救犀牛》與同名海報在中國內地全面發布。
  • 深圳野生動物園上演「犀牛與孔雀聚餐」有趣一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陳錫明 通訊員 李木生 犀牛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孔雀為雞形目體型最大者。一段時間以來,這兩種有著「最大」不同種類的動物卻在深圳野生動物園上演了「一起聚餐」有趣的一幕。
  • 全世界僅剩三頭,它們是世界上最孤獨的犀牛
    然而對於犀牛,尤其是北方白犀牛來說,這裡是它們的出生地和噩夢之地。前不久,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的公益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與SMG網際網路中心聯合攝製了《最後的犀牛》紀錄片。從這部片子裡,有東知道了很多關於犀牛的故事……
  • 野生犀牛在中國已經絕跡,這件文物卻記載了它的最後身影
    原來,它的外形確實不是牛,根據專家判別和實物對照,它塑造的形象,應該是蘇門犀,也就是犀牛的一種。這件器物是酒器,而且是青銅尊,上面布滿了錯金銀工藝繪製的雲紋,所以被命名為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犀牛體型碩大,昂首佇立,氣勢非凡。它的四肢短小肥大,足以支撐龐大的身軀,肌肉發達,顯示出粗獷之美。古代工匠用心良苦,甚至將犀牛角的鋒利都製作得惟妙惟肖,多皺的厚皮也刻畫得生動形象。雙目圓睜,仿佛穿越時空,看待這個不一樣的世界。
  • 小犀牛看著媽媽被殺害,竟然......
    在非洲野生保護動物地區生活著很多的野生動物,雖然他們能無憂無慮的生存著。但是,也會有不少違法偷獵者去獵殺他們。小犀牛的媽媽被射殺這樣的畫面,換位思考在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就失去媽媽,那將會是多麼痛苦的事情犀牛寶寶也是一樣,它跟我們一樣感受人情冷暖,它跟我們一樣感受痛苦和悲傷。保護野生動物,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 犀牛寶寶徵名啦!贏4992元大禮+首次見面會特權
    雙角白犀牛是現存五種犀牛中個頭最大的,體型僅次於大象,共有兩個亞種,本次繁育在中國江北地區尚屬首例。小犀牛經過犀牛媽媽懷胎16個月才得以降生,在此之前,園區工作人員克服了諸多困難,保證犀牛媽媽順利生產。
  • 因為疫情,非洲每年200萬美元的犀牛保護費沒了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上的流行,非洲的野生動物也面臨著巨大挑戰,疫情帶來了新的警覺和新的恐懼。疫情讓保護犀牛的費用捉襟見肘遊客的減少意味著收入的減少,保護像黑犀牛這樣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變得更具挑戰性。長期以來,犀牛一直受到偷獵者的威脅,偷獵者為了犀牛角而殺死犀牛,以供應非法貿易,因為人們錯誤地認為犀牛角有藥用價值。現在有人擔心,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增加這種偷獵行為,肯亞Ol Pejeta保護區的巡邏嚮導約翰·特凱樂斯表示:「我們要更加警惕,因為也許更多的偷獵者會利用這段時間來偷獵。」
  • 井木犴為何不顧警告堅持滅殺犀牛精?
    既然犀牛精的後臺不是如來佛,那膽敢在靈山腳下假冒佛祖的,必然是連如來佛也招惹不起的大人物。  這樣的大人物,在西遊世界中,唯有兩個人。  其一,太上老君;  其二,玉皇大帝。  真正偷香油的,不是如來,不是老君,而是三界之主,高居於天庭的玉皇大帝!  為何這麼說?
  • 南非尋犀牛 體驗非洲原野風情
    南非尋犀牛 體驗非洲原野風情 2016年06月24日 16:39
  • 濟南這隻網紅犀牛寶寶在線徵名啦給它起名有機會贏取4992元大禮
    本報濟南12月12日訊(記者 夏侯鳳超) 還記得前段時間上過央視的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的網紅小犀牛嗎?可可愛愛的犀牛寶寶的起名由你來決定!還有可能贏取4992元大禮!
  • 濟南這隻網紅犀牛寶寶在線徵名啦!還有機會贏取4992元大禮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夏侯鳳超還記得前段時間上過央視的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的網紅小犀牛嗎?可愛的犀牛寶寶名字由你決定!還有可能贏取4992元大禮!10月17日,天秤座「妹妹」小犀牛從濟南野生動物世界出生,性格活潑好動的小犀牛還是媽媽的小跟班,小小年紀就登上了央視。這隻小犀牛身份可有一些不一樣,這是雙角白犀牛,是現存五種犀牛中個頭最大的,體型僅次於大象,共有兩個亞種,本次繁育在中國江北地區尚屬首例。
  • 阿里犀牛智造背後:為何以服裝業為切入點?未來如何發展?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阿里犀牛智造背後:為何以服裝業為切入點?未來如何發展?一群寫代碼的程式設計師、工程師們做起了「新製造」。近日,阿里巴巴秘密打造了3年的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平臺亮相,而被稱為「一號工程」的犀牛智造工廠也已試運營2年,於9月16日在杭州正式投產。阿里巴巴「五新戰略」中的「新製造」落地。製造業作為國家的支柱產業,直接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
  • 為什麼偏偏是犀牛?——《戀愛的犀牛》帶你一探究竟
    《戀愛的犀牛》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馬路是一個普通的犀牛飼養員,他愛上了美麗性感但性格乖張的明明。為了明明馬路願意做任何事,他不斷改變著自己,只希望明明可以真的愛上自己。主角馬路是別人眼中的偏執狂,過分誇大一個女人和另一個女人之間的差別,在人人都懂得明智選擇的今天,算是人群中的犀牛,實屬異類。為什麼偏偏是犀牛?因為犀牛的視力很差。
  • 《犀牛》:大潮中奔跑
    朵婭 走在陽光閃耀下的動物園,看著安靜的動物,奇怪它們為何如此沉默。天性愛自由的動物,久而久之也習慣了狹窄的領地。來自高原的犛牛真的能夠適應南方的氣候嗎,兩頭犛牛站在噴出水霧的茅草屋頂下,正發出細細的嘆息聲吧。大赤袋鼠隨意地躺著,不必機警周圍的動靜。
  • 限量8枚 的犀牛守護盾牌
    2020多災多難的一年也是人性盡情展示的一年這篇公眾號感覺會特別像戒魔思的年終總結但其實我們只想說說心裡話2020年4月開始發售野生動物保護主題「犀牛」的產品為了能讓朋友們記住犀牛的基礎知識戒魔思破天荒的採用考試方式發售之後我們又發售了犀牛珠的衍生產品「耳關」「耳關」裡藏著一個大秘密我們一直沒有說也沒有宣傳這個產品原計劃年底發售犀牛三通的時候
  • 霸氣的現代恐龍——犀牛鬣蜥的科普
    但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種溫順的大蜥蜴和西方龍 看起來一樣霸氣,那就是我們今天所介紹的物種——犀牛鬣蜥蜴。犀牛鬣蜥屬華盛頓公約CITESI的物種,所以家庭不能夠飼養哦。但是這樣帥氣的物種還是需要我們來了解一下,介紹一下。成熟雄性體長1.1—1.4米,成熟雌性1—1.3米。當然無論雌雄,最常見體型都在1米2左右,短程奔跑速度快。
  • 你屬於「犀牛」症候群嗎?---看孟京輝經典戲劇《戀愛的犀牛》
    孟京輝,1964年3月11日出生於北京市,中國內地導演、演員、製片人,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孟京輝早年在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繫念本科時就迷上了戲劇1987年,主演荒誕劇《犀牛》,這是他第一次走上中央戲劇學院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