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支民兵新媒體大隊——馬欄山基幹民兵新媒體大隊。
訓練現場。
紅網時刻1月7日訊(記者 楊豔 通訊員 張貽龍 陳松華) 「訓練單兵戰術動作;練習刺殺格鬥動作;緊急集合、徒步行軍、跋山涉水、穿越叢林、按圖行進、野外生存;無人機撒放傳單……「近日,2021年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人武部開年第一篇:一套組合拳為全國首支民兵新媒體大隊「加鈣補鋼」。該人武部在提升民兵質量效能上做加法的集訓經驗,很快被兄弟單位「複製」。
2020年5月,開福區人武部精準對接國防動員任務要求,充分利用轄區媒體湘軍的資源優勢,在駐地湖南廣播電視臺、湖南日報社、紅網新媒體集團、馬欄山視頻文創園等媒體機構和文創單位,抽調業務能手、精兵強將組建了全國首支獨具特色的民兵隊伍——馬欄山基幹民兵新媒體大隊。新媒體大隊成立後,在抗洪搶險水上險情偵察、國防動員、傳播民兵好聲音等活動中發揮了較好的作用,但其基本軍事素質不高的短板,一定程度上制約該大隊作用更好的發揮。
新形勢下,推進民兵隊伍轉型建設,如何在民兵數量上做減法,在質量效能上做加法?一道討論題由人武部的黨委會,上升到開福區黨委的議戰議訓會。開福區委書記、區人武部黨委第一書記曹再興在討論中說出了答案:組建複合型、一專多能的新質民兵隊伍。
解讀開福區人武部「補鈣加鋼」的經驗,長沙警備區黨委越發看到:推進新質民兵隊伍建設,要在「合」字上提質量。發揮軍民結合、寓兵於民優勢,按照任務有需求、地方有資源、動員有能力要求,創新「特色+」「技能+」編組模式,挖掘各類「能工巧匠」為我所用,提升民兵隊伍科技含量和專業化水平的同時,通過民兵基地化訓練,集中淬火,補齊新質民兵軍事素質短板,提升民兵隊伍遂行多樣化支援保障任務的素質。
為此,開福區人武部在制定新年度開訓計劃時,依據《民兵訓練大綱》為新媒體大隊量身訂製了訓練計劃,有意識的補齊應急應戰能力訓練這塊短板,把共同科目訓練與專業訓練擺在同等重要位置。
此次訓練為期5天,以遂行作戰保障、應急救援和搶險救災等任務要求,緊緊圍繞戰場救護、越過障礙區、按圖行進、輕武器精度射擊及戰術基礎動作等綜合性科目開展實戰化集訓,突出「米數、秒數、環數」,用軍事化標準要求實行實兵拉動、全程考核,並適時組織講評、通報,提升新質民兵隊伍「兵」的屬性。
「打牢基礎、突出實戰、注重結合、增強效益」。長沙警備區司令員劉長進介紹,開福區人武部建立以基地集中訓練為主要模式,以勤代訓為重要路徑,同崗位自訓、掛鈎幫訓、聯訓聯演等有機結合的訓練體系,在抓好新質民兵網絡防護、輿論鬥爭、信息偵搜等專業訓練的同時,突出應急救援等基礎性課目訓練,打造技術與力量相結合的複合型、一專多能的新質民兵隊伍。
為擦亮開福「民兵」名片,提升新時代民兵隊伍榮譽感、使命感、責任感,開福區人武部將推出《開福區民兵優惠優待暫行辦法》,從民兵子女入學入託、家屬就業、景區免票參觀、就業創業、培養使用等17個方面進行探索,打造民兵榮譽體系,增強當民兵的榮譽感、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