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捷效應陰魂不散 臺灣反思「這個社會怎麼了」?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鄭捷效應陰魂不散 臺灣反思「這個社會怎麼了」?
2015-07-23 09:42:49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文蕾

2015年07月23日 09:4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

(

)

  7月20日晚間,27歲的郭彥君在臺北捷運中山站用水果刀砍傷4人。兩小時後,新北市一名15歲的中學生又持菜刀砍傷路人。兩起案件都令人想起去年5月發生的臺北捷運隨機殺人案。惡性事件頻發,臺灣輿論質問「這個社會怎麼了」?

  20日晚8時57分,男子郭彥君在捷運入口搭乘電梯下來,持一把在超市偷來的長水果刀,朝乘客隨機亂砍,造成1男3女受傷。所幸傷者送醫後無生命之虞。

  當天是郭彥君27歲生日。他從小遭父親遺棄,跟著遠嫁的母親遷移日本,近年才回臺灣,做過保安,長期失業,這幾天一直睡在公園。據稱他神情恍惚,有吸毒前科。

  無獨有偶,當晚11時許,新北市一名15歲的中學生持菜刀攻擊路人,並喊叫「我要學鄭捷」,將一名女子手臂砍傷,路人紛紛躲進超市內求救。該少年據說學習成績不錯,父母在外經商,家境富裕。少年被捕後供稱就想被關進監獄,「這樣人生比較輕鬆」。

  去年5月21日,臺北大學生鄭捷在臺北捷運隨機砍人,致4死22傷。臺灣媒體統計,從鄭捷案到現在才14個月,已發生16件恐怖事件,20日晚的砍人事件,亦被輿論歸結為鄭捷效應。

  為什麼冷血殺人魔鄭捷竟會成為榜樣?臺北市「立委」候選人、精神科醫師潘建志發文稱,這些兇手的背景符合「無差別傷人案件」的特徵:20—40歲之間,幾乎全是男性,物業或工作不穩定,強烈挫折與自卑感,沒朋友,和家人不親,部分有精神疾病或吸毒。無差別殺人犯痛恨社會,皆有殘忍行為讓自己得到虛假的自尊與發洩。

  有人歸結為臺灣死刑執行不力,導致風氣墮落。鄭捷今年3月一審被判死刑,5月二審仍未塵埃落定。砍人案再發令網友廢死刑熱議再起。臺灣知名藝人劉至翰在臉書上發表看法時就提到,「鄭捷案是個本當立決的刑事案件卻決而不決,我不懂,為何犯罪事實明確的案件不立即有個痛快的結果以正視聽」。律師吳漢成則建議效仿新加坡,設立鞭刑。

  臺北市政府21日一早就捷運砍人案召開記者會。市長柯文哲表示,臺北市的監視器、警網密布,重大案件的事後處理沒有問題,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防範事件發生。柯文哲說,犯案者都是社會孤立分子,是「宅男」,和外界沒有密切往來,以目前的社會安防體系無法把他們找出來。這個安全網的漏洞有待補齊,需要當局與民間共同思考。(閔 喆)

相關焦點

  • 港媒:鄭捷地鐵殺人案警醒臺灣社會
    港媒:鄭捷地鐵殺人案警醒臺灣社會 2014-07-22 13:49:1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吳合琴香港《大公報》22日評論稱,對於鄭捷將受到何種法律懲處,島內司法部門自會裁定,但可以預料的是,鄭捷持刀殺死4人、刺傷22人,勢必難逃重刑。鄭捷殺人案不僅給臺灣社會帶來反思和啟示,也提醒了天下所有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多關心青少年的心理問題。  文章摘編如下:  回想起兩個月前發生的臺灣捷運首宗隨機殺人案,島內不少民眾至今仍心有餘悸。
  • 中國時報:臺灣社會對「鄭捷們」了解多少
    中國時報:臺灣社會對「鄭捷們」了解多少 2015-07-22 14:21: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陳君瑋攝)   中新網7月22日電 近期臺灣地鐵再次發生砍人傷人事件,對此,臺灣《中國時報》22日刊文稱,行兇者郭彥君絕對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縝密安排的結果。他砍人、等著被捕、露出笑容,顯示他預謀,更顯示他對所作所為不在乎。那麼臺灣警方、檢方、法院乃至整個社會,在臺北第一次殺人事件之後的14個月,更了解鄭捷了嗎?
  • 鄭捷伏法後 臺灣社會更需修復
    2014年5月21日臺灣發生了駭人聽聞的臺北捷運鄭捷無差別殺人案件,兇手鄭捷在犯案後當場被逮捕,該案件也隨即進入司法程序,臺「最高法院」於歷經第一、二審法院的審理後,在2016年4月22日以判決駁回鄭捷之上訴,該案件在司法程序上即告定讞,「法務部長」依程序批准鄭捷死刑之執行,並於5月10日執行鄭捷的死刑。
  • 臺灣地鐵殺人案遇害者家屬:鄭捷父母還欠個道歉
    臺灣地鐵殺人案遇害者家屬:鄭捷父母還欠個道歉 2014-05-27 09:22:4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丁文蕾 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5月2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今天是臺北捷運隨機殺人案遇害者頭七,雖然多數家屬選擇原諒,期待社會趕快走出創傷,但幾乎都對兇手鄭捷的父母不滿,表示至今欠家屬親口說聲道歉。  成大碩士生張正翰的父親張振源坦言,他不希望鄭捷到兒子靈前道歉,「因為他對我兒子做這種事,我很難原諒他。」
  • 臺灣隨機殺人案件:我們對鄭捷們了解多少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郭彥君以這種方式過27歲的生日,絕對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縝密安排的結果。他砍人、等著被捕、露出笑容,顯示他預謀,更顯示他對所作所為不在乎。這位沒有前科的長期失業青年,年紀與背景有些類似54天前砍殺女童剛剛被求處死刑的龔重安,龔重安與鄭捷都成為他參考的對象。
  • 「我要學鄭捷殺人!」臺灣媒體集體製造驚悚標題
    初三生持刀隨機亂砍,大喊:「我要學鄭捷殺人!」    多麼驚悚的標題!你懷抱著沉痛的心情,看著網路和電視新聞把這個15歲的孩子描述成另一個鄭捷。但是真是如此嗎?你看到的標題,只對了一半,另一半是錯的,那句驚心動魄的吶喊,其實沒有發生。    三峽一名初中生在7月20號晚上十點多,持刀在路上隨機傷人,造成一人受傷,孩子隨即被制伏偵訊。
  • 臺灣隨機殺人犯鄭捷被槍決 加國史上最狠殺手皮克頓吃香喝辣還出書
    在政權交接之際,鄭捷遭判處死刑定讞19天後,羅瑩雪今天火速籤下鄭捷執行令,鄭捷於晚上8時47分在臺北看守所槍決伏法,目前臺灣待槍決死囚剩42人。身為佛教徒的她,在鄭捷死刑執行完畢後,接受訪問時表示,心情一如往常平靜,會依慣例打坐多回向給遭槍決的死刑犯,因為佛教說打坐回向給冤親債主,是指回向給跟自己相關的人。 她說,鄭捷在光大化日下行兇,對社會影響重大,導致原本舒適安全的大眾運輸帶給民眾驚恐丶傷害,連主張廢死的法官都判他死刑,如今社會需要修復,讓大家知道社會是有秩序規範。
  • 鄭捷父母到底該怎麼做?臺灣地區網友筆戰熱議
    華夏經緯網5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地鐵殺人事件後第七天,鄭捷的父母昨天現身下跪道歉,引起臺灣地區網友關注熱烈討論,對於鄭捷父母應該怎麼做,網友意見分歧,也造成網絡上一股討論大戰。    據報導,鄭捷父母在神隱多日後出面道歉,引起島內民眾關注,有媒體報導,鄭捷父母昨天道歉後先是搭乘計程車亂繞,再轉搭上事先安排好接應的摩託車,試圖躲避媒體,整個場面宛如電影情節。
  • 臺北地鐵隨機殺人案 臺灣"最高法院"判鄭捷死刑
    鄭捷 臺灣「最高法院」判死刑定讞。記者王騰毅/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4月2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地鐵隨機殺人案造成4死22傷,臺灣「最高法院」開庭生死辯論後今天宣判,合議庭依4條殺人罪、22條殺人未遂罪,判處鄭捷死刑、剝奪公權終身確定。鄭捷成為第42名待執行槍決的死囚。
  • 我們與惡的距離李曉明原型 2014臺灣鄭捷殺人案件真實動機過程
    鄭捷殺人是在2014年發生的,在臺北他殺死了4個人,並且使得24人受傷,主要的犯罪現場就是鄭捷帶著槍到電影院掃射發生的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李曉明為什麼殺人?  我們與惡的距離李曉明的原型是誰?
  • 造成4死24傷,北捷殺人案鄭捷終於伏法了
    終於,昨晚一聲槍響,這個殺人惡魔的一生,結束了。▲負責執行鄭捷槍決的檢察官錢漢良,在刑場外用紙條寫下一段話。槍決消息一出,外界譁然怎麼那麼快?但看慣死刑執行的錢漢良卻一點也不驚訝,畢竟是「遲早的事」,只是在看守所裡等待鄭捷期間,他隨手拿了一張紙條寫下「法律的精神在於社會正義,而正義是基於良知的正道,正道的理想必須具備實現,社會正義才有落實的可能。」錢漢良強調,紙條上這段文字,是他對自己的期許,堅持做對的事。
  • 校花陰魂不散來復仇!畫面恐怖膽小勿進!
    校花陰魂不散來復仇!畫面恐怖膽小勿進!     《我死在去年夏天》是一部泰國恐怖電影,電影中美女帥哥雲集,演員顏值很高。雖然很驚悚,但還有溫情的一部分,如果你想看美女帥哥又期待影片刺激恐怖,這部電影是你的首選。
  • 深度丨從德國納粹到日本兵 侵略者緣何在臺陰魂不散?
    事實上,這已不是第一次有臺灣學生模仿納粹德軍的行為了。早在2006年,就有一群臺灣學生打著組織「國家社會主義學會」的名義宣揚納粹主張,而遭到來自以色列「駐臺辦事處」的關切。評論:從德國納粹到日本兵,侵略者緣何在臺陰魂不散?  新竹光復高中一班級在校慶活動上,竟身著納粹軍裝遊行,引發輿論譁然。
  • 臺灣少年模仿鄭捷持刀隨機砍人 稱進監獄人生比較輕鬆
    鄭捷地鐵隨機砍人案件的陰影仍然籠罩著臺灣。就在昨晚深夜,臺灣接連發生兩起隨機傷人事件。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昨晚11時許,臺灣新北市三峽區大觀路附近傳出路人遭砍傷。15歲倪姓初中生行經大觀路時,持菜刀隨機攻擊路人,行兇過程大喊:「我要學鄭捷殺人」。1名女子左手臂遭砍傷,警方獲報後,在離案發地1公裡外逮捕該少年。少年供稱,想被關進監獄,這樣人生比較輕鬆。
  • 長得像「鄭捷」!臺灣高雄男吵著要整型大鬧「家庭革命」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長得像「鄭捷」!臺灣高雄男吵著要整型大鬧「家庭革命」。(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6月7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高雄一名高三學生因覺得自己長得像「鄭捷」,無心念書,向爸媽吵著要整型,不惜鬧出「家庭革命」,在整形科醫生的溝通協調後,先進行了雙眼皮手術,男子才重拾自信,之後學業、人際關係也越來越好。
  • 判死定讞後第19天 臺北地鐵殺人案兇手鄭捷伏法
    圖片來源:臺「中央社」   華夏經緯網5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政權」交接之際,臺「法務部」10日批准執行死刑犯鄭捷死刑,這是他遭「最高法院」判處死刑定讞後第19天,臺北看守所10日晚響起3聲槍響,鄭捷伏法。
  • 鄭捷父母道歉:最嚴厲的制裁也無法彌補他的大錯
    鄭捷父母的道歉信裡字字句句辛酸,看得出已對兒子的判決有最壞打算。(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  中國臺灣網5月24日消息 臺北捷運通車18年來首度傳出喋血案,21歲大二男生鄭捷在車上持刀砍人,造成4人死亡20多人傷。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此前曾有消息稱,鄭捷父母要出面開道歉記者會,不過後來選擇缺席,委託新北市議員林國春代為宣讀書面信道歉,表示說再多對不起,也無法彌補受害家屬痛苦。
  • 鄭捷 等:循序漸進是否促進協作 | 清華經管說
    作者:葉茂亮,鄭捷,Plamen Nikolov, Sam Asher發表期刊:Management Science (2020年1月)團隊協作是在社會經濟活動和組織管理與運行中繞不過的話題,而高效率的協作離不開良好的協作機制。協作機制研究也是組織管理領域、頂尖商業期刊的常青主題。
  • 我們與惡的距離李曉明原型 2014年鄭捷殺人案件實情
    我們與惡的距離李曉明的原型:據了解,這部電視劇是根據臺北發生的真實社會事件拍的,在劇情中幾乎沒有多大的改動,基本還原了當時受害人以及殺人犯之間的種種故事。很多人想知道的李曉明原型就是臺灣的鄭捷,鄭捷殺人是在2014年發生的,在臺北他殺死了4個人,並且使得24人受傷,主要的犯罪現場就是鄭捷帶著槍到電影院掃射發生的悲劇。
  • 臺北地鐵殺人案:鄭捷當庭向老師道歉 稱讓其失望
    鄭捷臺灣「中央社」資料圖片  中新網8月18日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地鐵隨機殺人案,高院今天傳訊鄭捷的高中女導師作證,導師證稱鄭捷外表很酷,但卻會跟同學參加表演活動時搞怪,他很愛寫詩,也會在博客寫「七言絕句」,只是用字方面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