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25日報導美媒稱,中國共產黨作出的改革經濟「需求側」的新承諾令人們期待領導層會實施更能促進平等的政策,以刺激消費支出。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12月24日報導,共產黨高層領導人本月首次使用了「需求側改革」這一表述,改變了外界過去對「供給側改革」的關注,「供給側改革」涉及產業升級和臃腫部門的產能削減。
報導稱,「需求側」指投資、消費支出和貿易順差。
經濟學家戴維·曲(音)說:「短期內,目標很可能是通過公共消費和投資來促進內需。更長期的政策將旨在刺激家庭消費朝向更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的結構性轉變。」
報導稱,在本月召開年度經濟工作會議後,共產黨承諾「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一些經濟學家說,這需要政府通過稅收進行更多幹預。
報導稱,北京誓言要縮小不同地區之間在醫療和教育等公共服務的質量和覆蓋面方面的巨大差距。將政府支出轉向此類服務可以鼓勵家庭減少收入儲蓄,增加商品和服務支出。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分析師在一份關於需求側改革的報告中說:「財政上加大對社會保障體系的投入將是大勢所趨,財政支出結構將作出調整。」
報導稱,戶籍制度改革可能也會增加社會福利獲得機會。類似的改革可能減少數百萬人自己支付社會服務的費用。
報導指出,北京今年稱其將依賴「雙循環」戰略,即經濟增長將越來越依賴內需而非出口,經濟學家預計政府將保持高水平投資支出,同時將關注點從交通基礎設施和住房轉向技術和環境項目。
報導認為,任何的重點轉變都很可能是漸進的。最近這次共產黨會議稱,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將是「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