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供給側與消費側 富森美打造「家消費」生態產業鏈

2020-12-28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舒婭疆

7月22日,《證券日報》記者從成都富森美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森美」)獲悉,由北京商報社、富森美家居聯合主辦的「中國家居品牌大會路2020成都峰會」近日在成都順利舉行,富森美、帝歐、帝標、掌上明珠、雙虎等16位川派和川外家居企業大咖圍繞「出川入川:家居品牌的機會與挑戰」的主題,共議成都大家居產業帶的整合、抱團和發力。

在本次活動現場,多位行業代表和嘉賓紛紛發表當前對於行業、產業觀點。成都市家具行業商會會長古皓東表示,要圍繞消費需求研製產品,賦能經銷商;帝歐家居總經理吳志雄指出,疫情下專注品牌力與產品力建設;掌上明珠零售事業部總經理王佔強介紹,要補齊產品品類,用「成品+定製+軟裝」滿足消費需求;TATA木門成都總經理賈琦認為,真正的「新零售」是客戶滿意度。

據介紹,作為中國家居行業在專注和保持戰略定力方面的代表,富森美20年來始終在做一個連結性的平臺。在平臺的打造上,公司從產品結構到業態上都體現出差異化,以更有效的連結供給側和消費側。

富森美表示,未來,在體驗上,公司將提供更好的店面、更好的設計和更好的產品;在資源上,公司將依託供應鏈的優勢——目前有一萬多個工廠、三千多個服務商以及成都家居產業帶、門窗廠產業帶,可以利用新店態、新模式、新零售進行複製;在全渠道和全域的運營上,富森美家居還將不斷探索,依託供應鏈優勢,以數位化升級為紐帶,打通「人-貨-場」的消費鏈路,重新定義家居新零售的家居業態。

(編輯 沈明)

相關焦點

  • 美媒關注:中國推「需求側改革」刺激消費
    參考消息網12月25日報導美媒稱,中國共產黨作出的改革經濟「需求側」的新承諾令人們期待領導層會實施更能促進平等的政策,以刺激消費支出。據彭博新聞社網站12月24日報導,共產黨高層領導人本月首次使用了「需求側改革」這一表述,改變了外界過去對「供給側改革」的關注,「供給側改革」涉及產業升級和臃腫部門的產能削減。報導稱,「需求側」指投資、消費支出和貿易順差。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兩周年:成效、誤區與展望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時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兩周年之際,新產業、新消費、新模式、新投資孕育著蓬勃生機,這其中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然而一些地方或部門在執行過程中也有部分誤區尚待釐清。
  • 商道經緯丨經濟新形勢下需求側管理亟待加強
    聚焦「需求側管理」編者按2020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這是自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需求側管理。為何要在此時提出注重需求側管理?需求側管理又會對企業、產業鏈的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新形勢下又應如何開展需求側管理?
  • 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中央首提需求側管理
    會議提出,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會議還提出,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
  • 中央首提「需求側改革」!對你的錢包有什麼影響?
    一文解讀)會議內容中有這樣一段表述:「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
  • 成都推出促進新消費發展「16條」 著眼打造八大類消費場景
    成都將聚焦場景營造、企業創生、生態塑造3個方面,推出16條政策措施,著力促進新消費創新供給,形成一批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服務創新典範,推動成都成為消費新場景試驗田、消費新業態策源地、消費新模式先行區、消費新生態「培育場」。
  • 2017四川十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案例暨人物出爐
    會上,2017四川十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案例暨人物正式出爐。四川新聞網記者了解到,在推進四川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中,湧現出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為表揚先進,弘揚正氣,進一步激發全省農業系統各單位和廣大幹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經四川省委、省政府領導同意,省農業廳決定授予綿陽市涪城區人民政府「三新三化」模式推動傳統蠶桑產業煥發生機等10個單位「2017四川十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案例」榮譽稱號,授予古藺縣馬蹄甜橙專合社理事長李先華等10名同志「2017四川十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人物」榮譽稱號,授予達州開江稻法自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稻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示範園產業模式等
  • 來伊份攜手200多家合作夥伴,探索新鮮零食「供給側改革」
    圍繞推進新鮮零食品牌戰略,推動產業鏈創新升級,來自全球 200 多家行業頂尖企業分享真知灼見,共商發展大計。在來伊份戰略升級的背景下,「產業共同體」聚焦休閒食品生產模式標準化、供應鏈升級等方方面面。在專業的討論、觀點的碰撞中,新鮮「小零食」所蘊含的運營「大門道」也讓廣大從業者備受啟迪。
  • 富森美首個新零售自營店亮相 打造「中國版宜家」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舒婭疆12月12日,成都富森美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森美」)第一家線下自營店鋪在成都總部亮相迎客,這是富森美新零售自營戰略的一大突破性起點,「線下可複製,線上賣全國」
  • 國家定調「需求側管理」背後:擴大內需,有哪些攔路虎在掣肘?
    早在2015年11月,中央就指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此後,領導人又在不同場合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宗旨是「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轉變,為長遠發展築牢根基」;在「十三五」規劃裡,也提到了「使供給側和需求側協同發力共促經濟發展」的字樣。
  • 李奇霖:什麼是需求側改革?
    我們這篇文章,聚焦在「需求側改革」上。需求側管理、加大逆周期調節這些提法,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但在政治局會議層面上,提「注重需求側改革」,應該是首次。回想下2015年年底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時,一開始市場並沒有很在意,因為覺得不容易落地。
  • 需求側改革改什麼?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注重需求側管理」,亦傳遞出鮮明信號:擴大內部需求,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提到了比以往更加重要的位置。在「供給側改革」中的「三去一降一補」,以「減法」為主,減少無效低端供給,為經濟發展留出新空間。經過5年多的實踐和實施,供給側改革已取得顯著成果,虧損累累的鋼鐵、煤炭行業走出低谷,中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 風」與「變」:2020消費生態十大變化
    圖片來源:《2020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 國民可支配收入的承壓也加劇了消費力的分化:美妝、日用百貨及寵物消費呈現整體升級 生鮮電商迎來「第二春」與「下半場」 「宅家過春節」和疫情的到來為生鮮電商行業迎來需求側紅利,以盒馬為例,疫情期間線上訂單佔比由50%增長到80%。
  • 中國電視媒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探析
    中國電視媒體主導的供給側改革是電視媒體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和要求,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電視領域的落實,不同於以往傳統的電視媒體供給模式,它是從提高內容供給質量出發、擴大有效內容供給、反映時代特色的、能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需要的、不同於其他行業的、具有電視領域特點的全新供給模式。
  • 戲劇也需要一場深刻的供給側改革
    1正如同在經濟領域所需要推動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樣,我們的戲劇生產也面臨一場同樣深刻的「供給側」改革。如何在藝術基金的支持下,以產業鏈的完整構造,推動本土原創劇目的創作演出,形成社會效益與市場效益的統一,進而推動戲劇市場高質量發展,成為我們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 創新場景激活「內循環」常州實體商業以「新供給」促進「新消費」
    在新發展格局下,常州實體商業從供給側進行結構調整,一系列提高人們生活品質的新消費場景、新業態應運而生,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下為市民提供更具個性化、多元化服務,釋放內需潛力,激活市場活力,助力打造「內循環」經濟體系。
  • 需求側改革,我的幾點看法
    畢竟,5年前,另外五個字--供給側改革橫空出世,當時大家都不太當回事,後來才發現自己太年輕,不懂事,吃了大虧。 此後的十三五期間,供給側改革貫穿始終。期間,既有鋼鐵去產能帶來的超級大行情,又有金融去槓桿帶來的大屠殺。
  • 《超級驚喜》:T2O助力電視節目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改革是一個老話題了,不過在電視節目製作領域,還是個比較新的命題。近日,《光明日報》發表文章《電視綜藝節目:沒有真心話,只有大冒險》,提出「中國電視綜藝同樣需要供給側改革」,要「用優質的增量節目倒逼存量節目調整」。近年來電視節目市場也呈現爆炸式發展,2016年電視節目達到了四百多檔。「電視節目供給側改革」到底怎麼做?山東衛視周四檔播出的生活服務節目《超級驚喜》,給出了一個可能的現實路徑。
  • 「一支筆」繪出無限可能 寧波貝發攜手中小企業發力供給側改革
    原先八成產品出口的制筆業巨頭寧波貝發集團,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外需不振的倒逼下,抱團中小企業,打通創新鏈,發力供給側改革,激發內需市場,於變局中勇開新局。今年前8個月,貝發集團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8%,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頂風破浪,逆勢翻盤。
  • 吳敬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從需求側刺激的慣性還在
    後來我發現報導最多的提法是從投資驅動轉向消費驅動,這個就跟原來的意思不一樣了。就我們經濟學家文獻看,只有科爾奈的《社會主義體制》這本書裡面專門有一節,用現代經濟學的語言來解釋這個口號。一般人說法叫增長質量、增長數量,其實他的內容要用增長函數才能說得清楚。 1995年的「九五計劃」還可以,因為那個時候改革跨了一個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