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了百姓,甜了日子,溫州扶貧果實迎來豐收季!請您嘗一嘗~

2020-12-22 溫州發布

2020年12月14日(星期一)上午,溫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民生部門專場(第一場),邀請市發展改革委(市對口辦)、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溫州扶貧攻堅方面有關情況。

聚焦產業興旺走富民增收路

2015年以來,溫州全面實施

低收入農戶高水平全面小康計劃

全力開展扶貧攻堅行動

低收入農戶增收每年均保持2位數增長

全面消除農村家庭

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絕對貧困現象

5個欠發達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實現了從消除絕對貧困

向減緩相對貧困的歷史躍遷

2019年

泰順、文成、永嘉、平陽4縣

進入全省26縣發展實績考核前八名

其中泰順、文成、永嘉

包攬了全省26縣發展實績考核前三

樂清市大荊鎮下山頭村鐵定溜溜田園綜合體 市農業農村局供圖

1

拓寬了低收入農戶的增收渠道

近年來,年均異地搬遷近2萬人

累計搬遷31.9萬人

在全省率先開展財政資金折股量化試點

累計實施折股量化項目286個

戶均年收入增加1500元左右

形成了「村集體+農戶+企業」

精準穩定持續的產業扶貧機制

引導下山移民和集中搬遷小區發展來料加工

累計帶動1萬多戶低收入農戶增收

堅持「甌越鮮風」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賦能

實施產業幫扶2.13萬戶

實現了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農戶幫扶全覆蓋

幫助勞動能力較弱的4602人實現就業

泰順縣無區域生態移民區 陳祥磊 攝

2

激發了促農增收的內生動力

堅持推動由被動輸血扶貧向主動造血扶貧轉變

堅持扶志與扶智並行

暢通資本、人才、科技下鄉渠道

盤活農村閒置農房

實現低收入農戶有薪金、有租金、有股金收入

組織來料加工競賽、職業技能培訓

特別是積極克服新冠疫情影響

開展線上培訓、專家進村入戶技術服務

指導低收入農戶23.17萬戶次

轉變了低收入農戶的「等靠要」思想

文成楊梅產業 金宏傑 攝

3

建立了掛鈎結對的幫扶機制

創新建立「兩不愁三保障」

黨政一把手背書制度

持續開展「市領導+部門+企業」

掛鈎結對幫扶活動

年均落實幫扶資金2500萬元以上

實施「千名幹部聯千村」「一戶一策一幹部」

累計選派7.73萬餘名幹部

擔任農村工作指導員、村第一書記

下派科技特派員3351人次

落實幫扶幹部1.84萬餘名

帶動116支義工隊伍、2.7萬名義工隊員

開展社會扶貧

楠溪江灘地公園「楠溪嘉夜」 陳翔 攝

4

強化了「山海協作」的項目支撐

5個經濟強區(市)和5個加快發展縣

「一對一」結對

81個山區鄉鎮與經濟強鎮、市級國有單位

建立「雙結對」

近3年建成產業合作項目192個

省級山海協作生態旅遊文化產業園5個

6個「消薄飛地」帶動近4萬群眾增收

堅持實施

「千村消薄防滑、萬元農民收入新增」行動

「五千」精準攻堅行動

「551」飛地抱團發展計劃

提前兩年實現省定薄弱村「清零」

堅持實施「十個一批」扶貧工程

累計投入各級財政扶貧資金17.2億元

累計運用央行扶貧再貸款資金45.7億元

惠及農戶48230戶

平陽南麂島與大陸聯網工程正式通電。圖為最先進的海底電纜施工船「啟帆9號」在敷設海纜。蘇巧將 王雪 李金輝 攝

5

加強了防止返貧的民生保障

堅守高水平全面小康

「一個都不少、一個都不掉隊」的底線

實施「六排查六清零」專項行動

146戶人均年收入低於8000元農戶

實現「清零」

5191戶農村無房危房困難家庭化解到位

高度關注因病致貧困難群眾

可享受而未享受社會救助政策群眾

以及零就業家庭的社會保障問題

做到應保盡保、應助盡助

全面實施

「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

率全省之先實施

低收入農戶醫療補充政策性保險

家庭籤約醫生覆蓋率超過80%

全面夯實了防止因病返貧的工作基礎

泰順生態茶園 廖玉霞 攝

6

打造了「兩山轉化」的致富平臺

近年來以西部生態休閒產業帶為主平臺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帶動西部山區綠色崛起

一大批休閒農業、鄉村民宿、農家餐飲

森林康養等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

2018年以來

建設西部生態休閒產業帶項目425個

建成鄉村振興示範帶81條

建成美麗田園46萬畝

培育56條農旅精品線

今年前三季度

鄉村旅遊接待人數達4101萬人次

實現鄉村旅遊經營總收入增長23.1%

帶動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5%

增速全省前三

瑞安曹村田園綜合體 市農業農村局供圖

7

夯實了共同富裕的發展基礎

累計建造「四好農村路」1.4萬公裡

創建美麗經濟走廊4065公裡

文泰高速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330洞頭段全線通車

同步推動農村電、氣、通訊、物流等

基礎設施全面提檔升級

全面完成

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三年行動任務

新增受益人口174.8萬人

建設投用公辦幼兒園177所

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

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村寄宿制學校

改造提升98所

每學期資助學生16.2萬人次

發放資助金2.16億元

洞頭兩岸同心鄉村振興示範帶 市農業農村供圖

聚焦精準救助走政策惠民路

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近年來,全市民政系統

不斷推進社會救助機制改革創新

健全完善「大救助」體系

織牢編密基本民生保障網

市民政局供圖

1

政策體制機制不斷健全

以「1+8+X」大救助體系建設為重點

建立了低保標準與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掛鈎的動態調整機制

全市平均低保年標準首次突破萬元

達到10200元

制定出臺《關於進一步健全完善

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

全面實施低保漸退期、重病重殘單獨施保

「一事一議」等制度

將特困供養覆蓋的未成年人年齡

從16周歲延長至18周歲

全面落實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

樂清市成立全省首家縣級大救助服務中心 市民政局供圖

2

智慧救助水平不斷提升

依託省、市「大救助」信息平臺

推出社會救助申請「三統三辦」服務

率全省之先實現市域內民政救助事項

「一證通辦」「異地可辦」「代跑幫辦」

通過社會救助信息化建設

強化救助對象動態管理

據統計,近三年來

全市累計取消不再符合救助資格的對象

7.75萬戶、16.18萬人

累計新增救助對象2.72萬戶、5.71萬人

通過關愛探訪服務

分層分類建設資料庫

並進行跟蹤回訪

截至目前

共定期走訪困難群眾37.41萬人次

圖為溫州市大救助平臺操作頁面 市民政局供圖

3

疫情防控期間兜底保障有力

據統計,疫情期間

全市新增低保對象1117戶1916人

救助外來流浪乞討、生活無著人員338人

向困難群眾發放防控口罩114.5萬個

發動591家社會組織、近萬名志願者

參與救助幫扶工作

累計服務困難群眾25萬餘人次

社會組織活躍在戰「疫」一線 市民政局供圖

4

改革創新亮點紛呈

今年,我市探索打造

「真愛到家·救助服務聯合體」

在愛心驛站、救急難基金等

現有基層救助平臺基礎上

引導更多的慈善組織、愛心企業和個人

參與到社會救助中來

構築一個有效滿足困難群眾多元化需求的

民生保障創新平臺

同時全市各地救助改革創新不斷推進

「真愛到家·救助服務聯合體」手機端操作頁面 市民政局供圖

聚焦就業創業走穩業脫貧路

1

持續推進穩就業促創業

「十三五」以來

我市城鎮新增就業60.54萬人

幫扶失業人員實現就業10.87萬人

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2.77萬人

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

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維持在2%以下

處於全省較低位置

市人力社保局供圖

全力構建「全就業鏈」政策扶持體系

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就業創業扶持政策

涵蓋就業補貼、惠企穩崗、鼓勵創業

加強培訓、就業幫扶、優化服務等

全力幫扶困難群體就業

持續開展

「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系列活動

累計開發公益性崗位近5000個

發放崗位補貼3786萬元

發放兩困靈活就業社保補貼

8900萬元、惠及1.9萬人次

溫州市產業政策獎勵兌現系統手機端截圖

全力推動創業帶動就業

連續5年成功舉辦溫州創業創新博覽會

今年升級為長三角·溫州雙創大會

吸引了長三角三省一市和福建省寧德市

200多家企業前來參展

現場達成籤約和合作意向500多個

涉及資金2.5億元

制定出臺創業擔保貸款實施辦法

累計發放

創業擔保貸款2444筆、金額8.01億元

帶動近1.9萬人創業就業

雙創會組委會供圖

全力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

「十三五」以來

共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

三項社保費87.5億元

完成社保費返還33.5億元

惠及企業13萬家、職工164萬人

發放穩崗補貼4.25億

惠及企業3.38萬家、職工149.89萬

全力做好勞務扶貧對口支援工作

幫助浙江省對口幫扶四省

(四川、貴州、湖北、吉林)建檔立卡人員

到我市實現穩定就業12.2萬人次

2月23日,溫州首批兩趟高鐵「復工專列從貴陽開來的G4308/5和從成都開來的G4983次列車,載著1800多位返崗員工回家。趙用 攝

2

持續推進職業技能培訓

「十三五」以來

全市培訓技能人才40萬人次

發放補助資金2.2億元

截至2020年11月底

全市技能人才達131.85萬人

完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

出臺《溫州市高水平打造

高技能人才隊伍實施細則》

共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等技能培訓

9萬人次以上

開展技能扶貧活動

為貧困家庭勞動者和低收入農戶家庭勞動者

提供免費職業培訓,實現技能就業

脫貧攻堅技能培訓補助人數6399人

發放補助金額384萬元

指導技工院校提供免費技工教育

全市6所技工院校接收「建檔立卡」

低收入家庭學生數2097人

深入開展高校畢業生招引「510計劃」 市人力社保局供圖

3

持續推進社保體系建設

不斷推進全民參保、社保惠民工作

持續健全社會保險政策

逐步建成了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覆蓋城鄉的多層次社會保險體系

社保覆蓋範圍持續擴大

實現了從城鎮到農村

從企業職工到全社會各類人員

從就業群體到全體居民的延伸

基本做到了應保盡保

截至今年11月

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583.72萬人

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336.71萬人

較2015年增加79.77萬人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216.7萬人

較2015年增加5.41萬人

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參保人數

分別達到311.19萬人、143.14萬人

較2015年分別增加71萬人、32.34萬人

人社專員上門提供辦理服務 市人力社保局供圖

社保待遇水平持續提高

「十三五」期間

全市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從月人均2381.56元提高到2699.16元

全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基礎養老金標準由每人每月120-150元

提高至195-245元不等

工傷保險待遇、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

大幅度提高

失業保險金發放標準

從2015年每月1052.25元

提高到1458.66元

溫州城鄉居民參保「一件事」聯辦 市人力社保局供圖

聚焦結對幫扶走互助共建路

溫州市目前結對6省,9個地區

分別是對口幫扶的四川阿壩州

阿壩縣、紅原縣、壤塘縣、南充市南部縣

對口支援的新疆拜城縣、西藏嘉黎縣

青海格爾木市、重慶涪陵區

對口合作的吉林省吉林市

全面落實好助力對口地區脫貧攻堅的

具體任務和推進措施

2020溫州文博會 潘祝平 蔣文廣 金魚 攝

阿壩州阿壩縣政府組織企業積極參加溫州文博會,藏區風情文化精品頗受溫州市民青睞。圖為祖傳藏香製作手藝人德金。資料圖片 潘祝平攝

1

強化資金支持,堅持加大投入

保持幫扶資金逐年遞增

「十三五」期間

累計向對口幫扶地區

投入財政援助資金18.37億元

實施援建項目314個

重點幫助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等突出問題

加大易地搬遷安置後續扶持力度

配套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

藉助社會捐贈、幫扶支持資金

幫助貧困家庭享受到

家具、家電、衣被等眾籌「安居夢」

2018年6月,溫州—阿壩州紅原航線開通 圖自:阿壩紅原機場

積極在那曲市和阿壩州的高原藏區縣

實施「菜籃子」項目

讓高原群眾吃上本地蔬菜

基本消除了義務教育輟學現象

全面補上了貧困縣鄉村醫療機構和

醫務人員「空白點」

成功幫助所有對口地區實現脫貧摘帽

「山水相連 感恩永遠」那曲市匯報答謝演出活動在溫舉行 陳翔 攝

2

開展智力幫扶,增進交流交往

近三年來,共派出了黨政幹部28名

衛生、教育、農業等專業技術人才631名

赴對口地區開展支援服務活動

湧現出一個又一個感人事跡和幫扶故事

幫助當地培訓黨政幹部5177人次

培訓專業技術人才7698人次

為當地鍛造了一支

帶不走、能戰鬥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充分發揮溫州支教教師、支醫醫生的「種子」作用

以「組團式」醫教支援方式

助推當地整體教育醫療水平提升

依託5G試點城市優勢

促成前後方醫院、學校聯盟結對

開展遠程醫療會診和遠程教學

2019年7月,溫州援藏幹部進藏工作

3

立足優勢互補,創新產業合作

十三五期間

溫州抓住東部省份產業轉型升級的機遇

引導企業在對口地區落地累計162家

實際投資97.04億元

帶動貧困人口2.27萬人

以市場為導向促進合作、協作

立足對口地區特色資源開發

在紅原縣投入援建資金3445萬元

推動更攀農牧民犛牛專業合作社建設

打造「合作社+基地+產業扶貧車間+貧困戶」

扶貧新模式

更攀農牧民犛牛專業合作社 圖自:微紅原

在阿壩縣引入星級旅遊企業進駐

投資700萬元建成高端民宿

增加臨近村集體收入

在壤塘縣投資150萬元

修建佔地10畝的犛牛交易市場

推進壤塘犛牛產業市場化運作

在南部縣打造東西部扶貧工業園

累計籤約企業122家,落地投產64家

南部縣東西部扶貧工業園 圖自:南部縣廣播電視臺

4

強化勞務協作,促進就業脫貧

創新勞動力就業獎勵政策

聯合人社部門深入對口地區各個鄉鎮

舉辦「春風行動」大型招聘會

加強貧困人口就業技能培訓

出臺政策對來溫就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給予交通補助、生活補助、穩崗補助

現已累計吸納幫扶省份貧困人口

到溫州就業12.2萬人

實現了阿壩縣、壤塘縣

建縣幾十年來跨省勞務輸出的歷史性突破

壤塘縣務工人員赴浙江溫州就業 圖自:微壤塘

5

實施溫善工程,抓實社會幫扶

發揮溫州人善行天下的精神

堅持政府激勵促動

形成政府、社會、市場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

廣泛動員街鎮、村社、企業、醫院、學校等

各方力量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累計籌集社會幫扶資金1.56億元

促成東部26個街鎮與受援地23個鄉鎮結對

56個村社與受援地57個貧困村結對

467個企業與受援地358個貧困村結對

24個社會組織與受援地21個貧困村結對

154個學校與受援地123個學校結對

86個醫院與受援地94個醫院結對

鄉村結對:溫州商學院為甌海梓上村「化妝」登上央視 圖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溫州商學院

改造前

改造後

改造前

改造後

來源:溫州發布

資料:市政府新聞辦、市發展改革委(市對口辦)、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扶貧辦)

編輯/版式:陳迪

相關焦點

  • 衢州經視丨豐收季 主播行 本地檸檬喜迎豐收 酸爽來襲!
    檸檬因豐富的維c含量和濃鬱的芳香受到大家的喜愛,衢州也有本土種植的檸檬,而且這個季節,檸檬也迎來了豐收季,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主播一起去看看吧。主持人 程文潔:今天的豐收季主播行我們來到了鬥目壠仙銘家庭農場,一來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有點疑惑啊,豐收季主播行,身後綠綠的一片,好像並沒有豐收的感覺啊,但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就藏在這一片綠當中,跟著我們的鏡頭來找一下。
  • 不管有錢沒錢,建議遇見這5種美食別錯過,嘗一嘗,味蕾不委屈
    二、溫州特色美食 桂花糕昔日宮廷美食,在車馬都慢的年代,尋常百姓往往望塵莫及,想吃到並不容易,就如這溫州特色桂花糕。傳統手工精製而成,雪白的糯米粉包裹著芝麻、花生碎等天然的食材,吃上一口米香濃鬱,軟軟糯糯,甜絲絲,卻不像蛋糕那麼鬆軟,口感很紮實,很有嚼勁,天然食材、手工蒸製,好吃不上火,老人、孩子也愛吃。我也是因為朋友旅行回來的伴手禮就是它,才嘗到它的好味道,從此心心念念。幸好網絡發達,想吃桂花糕,不用舟車勞頓去溫州,直接網上下單,直接快遞到家門口,方便又快捷。
  • 衢州經視丨豐收季 主播行|板慄熟果農笑 金秋豐收忙
    最近全旺鎮紅巖村的板慄種植戶家家戶戶都在忙碌中,享受著豐收的喜悅。主播 程文潔:跟著主播看豐收,我是衢州臺的主持人程文潔,現在啊正值板慄的豐收季,那我現在這個位置呢,就是位於衢江區全旺鎮的紅巖村,剛才在來的路上有村民告訴我說這邊有密密麻麻的一片板慄的種植林,跟著我的鏡頭我們一起去尋找一下吧。
  • 若不差錢,建議大家:遇見這5款美食嘗一嘗,味蕾不委屈
    身體不能在路上,那麼別讓味蕾太委屈,讓我們隨時來一場舌尖旅行,品嘗各地特色美食,一飽口福吧~作為好吃嘴,對美食總是興致盎然,就像小松鼠準備過冬一樣,在網上遇見銷量好,口碑好的美食總要搬回家嘗一嘗,發現下面這幾款美食回購率特別高,家人都愛吃,安利給大家,閉眼睛入手也不會踩坑。
  • 蒼南岱嶺:千畝早熟蜜柑迎來豐收季
    近日,蒼南縣岱嶺畲族鄉富源村的蜜柑基地內,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不少遊客特意從周邊趕來採摘購買。走進富源村蜜柑基地,記者看到,長勢良好的柑橘樹層層疊疊分布在山間,黃綠相間的蜜柑星星點點掛滿枝頭,散發著誘人的果香,不少遊客提著籃子穿梭在其間,一邊採摘新鮮的蜜柑,一邊品嘗果實的甜美。「馬站過來的,帶孩子過來玩,這邊嘛岱嶺橘子蠻有名的,所以說每一年都會過來一兩次。」
  • 「扶貧故事繪」讓甜桔柚成為百姓脫貧致富的搖錢樹——「甜桔柚之...
    日本柑桔專家鈴木富和牧田好高,品嘗了「志東甜桔柚」後也曾興奮地說:「甜桔柚在慶元真正找到家的感覺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藉藉無名到聲名遠播、暢銷國內……近20年來,通過農戶精心栽培、細心管護,「甜桔柚」不僅肥沃了菇鄉大片荒山荒地,一大批種植大戶的腰包,更帶動了周邊百姓在「甜桔柚」樹下增收致富。
  • 蜜薯甜 榛子香 臺安桑林邀您嘗
    蜜薯甜 榛子香 臺安桑林邀您嘗 2020-09-05 17:0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你真的不來嘗一嘗嗎?
    你真的不來嘗一嘗嗎?一聽雨小荷是來摘桃子的,村民們指著不遠處的那片桃園說:「他家桃子好吃得很,又大又甜,我們快去摘桃吃。」雨小荷興衝衝地奔向桃林,想要趕緊嘗一嘗這喝泉水長大的桃子。又一5A級景區向濟南人免票!梳理下給咱們免票的景區們Z9257 | 明天起,讓我們一起從大明湖出發去看黃河入海原標題:《飲泉水、喝香油、吃豆子長大的蜜桃!你真的不來嘗一嘗嗎?》
  • 比茅臺香比蜂蜜甜,嘗一口就「醉」了!松江醉金香葡萄上市啦~
    比茅臺香比蜂蜜甜,嘗一口就「醉」了!TA從小嬌貴從育苗到掛果到成熟要經過10幾次人工修剪、疏果 為了TA的甜度和品質每一串剪去一些果實確保有更多的養分輸送到果粒裡TA採用無核化栽培植物生長調節劑需進行3次處理
  • 甜到你心裡~嘉定竟藏著一座巧克力工廠,小嘉免費請你嘗!
    甜到你心裡~嘉定竟藏著一座巧克力工廠,小嘉免費請你嘗!政務 巧克力,被稱為「上帝的果實
  • 桃子不甜怎麼辦?如何讓桃子的果實結得又大又甜?
    為了更及時的閱讀到,我分享給大家的有關農業技術方面的信息,請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桃子在我國北方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水果,以其營養豐富,口感甜潤,清香,非常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種植桃子,要想獲得豐產豐收,桃子的甜度,桃子的大小,外觀是否整美觀,是消費者對桃子挑剔的理由,有的朋友種植的桃子,甜度差,外觀長得很好,有的朋友種植的桃子,甜度雖然高,外觀長得不整齊,上色差,同樣對消費者提不到足夠的吸引力,種植桃樹,要想讓桃子的果實,結得又大又甜
  • 「冬品橘柚夏嘗李,春賞玫瑰秋採菊」,沙壩鎮「水果經濟」助推鄉村...
    本報訊(記者 田丹 實習生 楊鳳嬌 文/圖)「冬品橘柚夏嘗李,春賞玫瑰秋採菊」。位於黔江區西部的沙壩鎮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境內多以坡耕地為主。近年來,沙壩鎮不斷提檔升級水果、花卉等特色產業,不僅綠了山坡,富了百姓,還確保農業長久增效,實現可持續發展,有力助推鄉村振興。近日,記者在沙壩鎮萬慶村的青脆李基地看到,果園依山而建,一棵棵李樹分布在梯田型的基地裡,整齊排列的樹上青紅相見的李子散發著誘人的果香。三三兩兩的市民正在挑選李子,體驗採摘樂趣。
  • 消費扶貧「柚」發力,帶去「柑甜」生活 | 廣東推動柑柚產銷對接...
    消費扶貧「柚」發力,帶去「柑甜」生活 | 廣東推動柑柚產銷對接「零距離 2020-12-04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香港,這些奶茶一定要去嘗一嘗!
    茶餐廳代表了一定的香港飲食文化,因為茶餐廳能夠近距離體驗香港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而茶餐廳裡的奶茶,更是一絕,最能代表香港味道。在香港,奶茶一向是香港飲品界的一大「霸主」,下面這些別具特色的奶茶,一定要去嘗一嘗!
  • 娓娓道來:信仰需要「嘗一嘗」
    弟兄姊妹,這大臣虛心來請教耶穌,但畢竟還是對主的認識很膚淺。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對主的認識就是「生前」——「趁著還在還沒有死就下去」,言外之意就是:若是孩子死了,就沒有辦法了。  弟兄姊妹,這像不像我們的禱告?我們有沒有這樣禱告過——「主啊,快點吧,不要耽擱時間了,如果你再不出手,事情就糟糕透了,我就走投無路了。」願神憐憫我們這種「小信」。
  • 除了康師傅,這4種方便麵遇見嘗一嘗,筋道好吃,錯過可惜了!
    別不知道哦,除了康師傅,這5種方便麵好吃又不貴,遇見嘗一嘗,筋道好吃,錯過可惜了~一、堪稱親媽級別的 有你一面椒麻面不得不說「酒香也怕巷子深」,逛超市時從來沒有看到過椒麻面,我還是在芒果臺《朋友請聽好》中,看見謝娜煮椒麻面來招待嘉賓們,何炅、郭麒麟等嘗到味道都讚不絕口
  • 若收入允許,這種美食要嘗一嘗,比大魚大肉香,能過足嘴癮!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地方特產:溫州桂花糕,如果大家經濟收入允許的話,建議大家一定要嘗嘗這種美食,比大魚大肉都香,真心好吃!能過足嘴癮!這兩年桂花糕可以說是賣得非常的火爆,有很多品牌的桂花糕也爭相市面上銷售著,這讓消費者挑到眼花繚亂,不知道到底該選哪一款好,如果有選擇恐懼症的朋友,看到今天這篇文章,你就知道如何選擇了!
  • 篇五【嚐糞憂心】
    「梧桐搖落故園秋」「秋水共長天一色」「金井梧桐秋葉黃」「秋入橫林數葉紅」進入正題,今天小編繼續給大家帶來傳統24孝的故事之【嚐糞憂心】吶,如果您暫時不了解什麼是傳統24孝,請戳這裡時父疾始二日,醫曰: 「欲知瘥劇,但嚐糞苦則佳.」黔婁嘗之甜,心甚憂之. 至夕,稽顙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 豐收中國·豐收頌|合川雙槐鎮:四季檸檬四季豐收
    有一種水果,四季開花四季結果;有一個地方,四季種植四季豐收。今日豐收中國·豐收頌大型公益直播活動帶你走進重慶合川區雙槐鎮,帶你走進酸酸甜甜的世界。檸檬,被稱為美容聖品。農戶在檸檬採摘園中辛勤的勞作,享受著豐收果實的喜悅。據我們了解呀,在雙槐鎮有許許多多的貧困戶都是靠種植檸檬而成功脫貧的,在鎮政府的支持下種植檸檬,擴大檸檬種植地,成立農村合作社一起進行檸檬種植,成功消除了「空殼村」的現象。小小的檸檬帶動了整個鎮的經濟發展呢!其中我們的「檸檬大戶」唐川唐大哥向我們介紹了當地檸檬與其它檸檬的不同之處。
  • 美到窒息的狗狗蛋糕甜品,好想替ta嘗一嘗
    融合了營養與美味的蛋糕,別說狗狗會流口水,就連主人也都忍不住要搶先嘗一嘗了呢!先來看看入門級別的狗狗餅乾~多種口味融合在一起,你知道這就是愛的味道呀骨頭形狀的小餅乾,咬一口香脆鮮甜咱們鏟屎官的甜鹹之爭,在汪星人眼裡都太幼稚啦~不管是什麼月餅,有肉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