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田丹 實習生 楊鳳嬌 文/圖)「冬品橘柚夏嘗李,春賞玫瑰秋採菊」。位於黔江區西部的沙壩鎮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境內多以坡耕地為主。近年來,沙壩鎮不斷提檔升級水果、花卉等特色產業,不僅綠了山坡,富了百姓,還確保農業長久增效,實現可持續發展,有力助推鄉村振興。
近日,記者在沙壩鎮萬慶村的青脆李基地看到,果園依山而建,一棵棵李樹分布在梯田型的基地裡,整齊排列的樹上青紅相見的李子散發著誘人的果香。三三兩兩的市民正在挑選李子,體驗採摘樂趣。
據了解,在培育增收產業過程中,當地政府因地制宜,在沙壩鎮萬慶村利用坡耕地成規模種植了300餘畝青脆李,如今全鎮青脆李已經發展到450畝,其中有200多畝已經掛果盛產,青脆李已然成了當地村民脫貧增收的支柱產業之一。今年萬慶村的清脆李迎來了大豐收。這段時間,青脆李掛滿枝頭,市民紛紛利用空閒時間,帶著家人來此體驗採摘的樂趣。
「早就聽說這裡的青脆李熟了,一直想帶孩子來摘。據說這幾天青脆李的採摘已經進入了尾聲,還好我沒錯過,來得正是時候,要是來晚了摘不到就太可惜了。這李子口感很不錯,家裡人都喜歡。」當日正在基地裡採摘的市民黃華開心地說。
「一斤價格12元左右,一棵樹的產量一般都在40斤以上,收入還是相當可觀的。僅我們萬慶村李子基地的產量就達8萬斤左右。直接帶動25戶農戶增收,其中有5戶貧困戶,戶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基地負責人龐一平表示,隨著特色水果產業的壯大,到這裡遊玩的遊客人數陡增,鄉村旅遊也火爆起來,農戶不但可以賣水果增收,還能經營農家樂賺錢。
萬慶村青脆李的發展,只是沙壩鎮近年來特色水果產業發展成功的縮影之一。近年來,沙壩鎮圍繞「發展特色水果,打造城郊鄉村旅遊」的思路,積極推進水果產業標準化、規範化、示範化建設,目前已建成青脆李、脆紅李、枇杷等多個特色產業示範基地,特色水果體驗採摘和鄉村旅遊融合發展的態勢初步形成。
當地水果種植大戶鄧光福告訴記者,在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栽種了水果,除了青脆李,大家還種植了脆紅李、枇杷、柑橘、草莓、柚子等特色水果,可以說,一年四季都是豐收季,這些水果給村民帶來了良好的收益。外出打工的村民也越來越少,村子裡到處都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近年來,沙壩鎮大力發展枇杷、獼猴桃、青脆李、脆紅李、藍莓等各種特色水果1萬餘畝,涉及果農1000餘戶,其中建卡貧困戶有300餘戶,實現了戶均增收3000元的目標,全力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該鎮黨委宣統委員雷丹告訴記者。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