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餐廳指南第一個面向大陸的版本,將於兩天後9月21日公布。
9月初起,陸續有朋友來說,是不是可以去吃新天地的唐閣。
上海的唐閣曾經挺普通的,周末很喜聞樂見地提供家庭點心自助 Brunch (現在已經全部取消了)。但周末吃完之後覺得,最近的傳言也許是真的。
確實挺好吃的:)
「艾格吃飽了」的每周餐廳評論:
貴餐廳會吃,小飯館也吃。只要好吃。
唐閣的招牌,是三蔥爆龍蝦。時價1500元一份,加10%服務費。在加上服務費的基礎上,再加6%的稅。
所謂三蔥,是小蔥、洋蔥與紅蔥頭。爆得頗香,龍蝦肉嫩且彈牙,又夠入味。作為招牌大菜,還是值得瞻仰一下的:
火候把握得很好,淋的醬油還能讓人吃得出好,也算是一絲不苟了。
但其實在唐閣是能點出一份更儉省的菜單的。
點心部分非常精彩。比如傳統蘿蔔酥,酥皮做得極佳,蘿蔔絲餡細且軟嫩,上桌又燙又鮮:
我們在包廂,離廚房顯然有距離。但點心上桌的溫度保持得很好,流程上是下過功夫的。
天鵝頸的流沙酥,酥,且流沙,鹹蛋黃的漿汁很香:
經典的蝦餃,就是很直白的好吃,從裡到外都沒什麼可挑剔的。蝦身抹了麻油,香噴噴:
一味燒鵝,還蠻美的
但還要喝聲彩的是燒鵝跟的醬汁,一種是燒鵝汁,另一種是梅醬。用燒鵝汁,是地道的做法。而梅醬也不是市面上很甜的那類,鹹味打底,微酸,很能吊鮮味。問了下,說是廚房自己調的。
燒味裡的叉燒又軟又嫩,外皮一絲不苟。乳豬也頗贊。
當天最讓大家熱愛的,是唐閣鹽香雞。想像一下現做的鹽酥雞,雞皮深受歡迎:
像是小時候電烤雞般的誘人賣相(唔這是我的私人趣味),皮脆肉嫩又入味,充滿汁水,挺美的:
服務員說餐廳裡基本都是現點現制。這半隻雞是40分鐘後上桌的。
老火湯一定不要錯過,湯有一種滑稠感,又極鮮香:
以上是我很喜歡的部分。其它也零散點了些菜,都還不錯。
前菜裡可以試試老醋海蜇頭,海蜇挑揀與收拾得很好,調味也佳。
欖菜蒸茄子估計有人會嫌油,我覺得還OK。
招牌菜裡的焗蟹蓋,蟹肉拆得倒分量十足,奶汁加洋蔥的焗法,略傳統。一個下去容易飽:
斑魚湯一大煲上來挺有誠意的。好象廣東大戶人家餐桌上四平八穩的好吃。但我覺得不見得有深刻印象。
最有趣的是這個頭抽煎炒和牛。我說,我想吃炒牛河,服務員姑娘說,我們這隻有炒和牛。
端上來,和牛肉片和芥蘭炒得都像牛河裡的,就是沒河粉。
我還是想吃炒牛河哎,但當天也有一半人覺得很好吃。
總結一下,唐閣有非常正統的美人感。環境、服務和菜品無一不在比較高的水準線上,還有一些菜品能做到令人難忘的好吃。
蠻靈的。我挺喜歡。
題外
點心只有午市有,晚餐只供應少數幾款。
大堂位置不多,包廂中午低消2千元,晚餐3千元。說實話,按人均五六百計,不難點到。加上海鮮大約800-1000元人均。如果有請客的需要,我也許會喜歡中午兩位訂一個包廂,來只龍蝦。
唐閣的厲害之處在於,它的整個流程都像是為了某個目標設計的。即使你讓現在市面上那些好吃的廣東菜館把點心的價格提到和它一樣,廚房也做不了這個質量的東西。不一定是不會,而是大部分餐廳都著重追求更大的客流,這和唐閣這樣背後有酒店在背後支撐、有「品牌需求」的餐廳是根本不同的。
本文為親身消費體驗,
艾格吃飽了與其沒有任何利益關聯。
北京、深圳、杭州、成都、南京和汕頭的餐廳
可以直接輸入地名查找
·
純粹私人的餐館、淘寶食物與菜譜推薦。
關於食物,我不是比你懂得更多一些,
只是比你花了更多的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