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睡覺有聽音樂的習慣嗎?
睡覺聽舒緩的輕音樂,是能夠放鬆身心,提高睡眠質量。
但睡覺聽音樂也有幾個需要注意的事項,需要提醒大家哦~
01禁睡覺帶耳機
第一個就是睡覺戴耳機的習慣,早幾年,藍牙耳機還沒有那麼成熟的時候,大家都習慣用有線耳機。把耳機插入手機,然後打開音樂,再把耳機塞入耳朵中,就像是與世隔絕一樣,沉浸在音樂的世界。
這樣想想是不是感覺很美好的畫面,但等第二天起床,你就會發現,被鎖喉了……耳機線繞著脖子和胳膊,把自己綁著緊緊的。
所以,建議大家不要使用耳機聽音樂(不僅僅是有線耳機,還包括藍牙、頭戴式耳機等),而是選擇外放的方式。
因為很少有人睡覺途中能夠一直保持著一個姿勢,在這個翻動的過程中,不僅會被耳機繞脖,還會磕碰到耳機,對耳機造成一定的損壞。
02禁長時間播放
當改變了睡覺帶耳機這個陋習後,下一步需要注意的就是播放時長。大家聽音樂,很容易就播放一夜的時間,但其實這樣根本是沒有必要的。建議睡覺前外放音樂後,定時0.5-1小時左右的時間即可。
因為耳朵和大腦也是需要休息的,如果人睡著了音樂還在播放,會讓聲音一直刺激大腦,使我們一直無法安然入睡。
醒來的時候會無精打採,精神萎靡,會有一種很累的感覺。長期以往,聽覺就會出現疲勞、損傷,人本身也會出現頭暈、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思維反應遲鈍等情況,對身體健康十分有害。
03禁聲音過大
這裡指兩個方面,一個是睡覺,一個是日常。
睡覺聽音樂選擇外放,聲音本身也不適宜過大,一是無法讓人進入睡眠狀態,二是也會對周邊的人造成困擾。
而在日常戴耳機的情況下,耳機開的聲音大,首先是對耳機有損害。耳機中的振動膜是很薄的,聲音的增大會使振動的幅度變大,致使振動膜的外圍變松,損壞了耳機的質量。
其次就是對耳朵本身造成危害,因為過大的聲音,會刺激造成耳蝸內負責感受聲音的毛細胞和螺旋神經損傷,造成噪聲性耳聾和耳鳴。最常見的現象就是,當別人跟你說話,需要說多次才能夠聽清。
除了教授說的耳鳴、頭暈等輕微危害外,還很有可能會危害到人的生命。在2018年,就有一起悲慘的事例,一位16歲少年在睡覺的時候聽音樂,因為漏電,結果在睡夢中被電擊身亡。雖然這種事件發生的概率很少,但畢竟是與生命相關聯的,千萬不要抱有僥倖的心理。
另外,睡覺聽音樂,建議選擇舒緩的,這樣才能夠放鬆下身心,消除身體和心理的疲勞,有助於睡眠。在音樂APP上都有專門的睡眠頻道,都是非常合適的。或許下載一個白噪音軟體,聽聽風聲、雨聲等也是不錯的。
大家都有睡前聽歌的習慣嗎?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聊聊~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