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的遍及,無論男女老少,手機都是不離手的。尤其是很多年輕人走路也是戴著耳機的。
這做法到底對人體的健康是否會帶來影響呢?
近幾天,我們發現有報導一名年輕男性由於長期戴耳機,玩手機等不良的習慣而導致失聰,被確診為突發性耳聾。
而且聽力損害非常嚴重,達到了110分貝,相對於全聾型耳聾。直接佩戴聽力器都無法改善,只能做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突發性耳聾如果早期聽力下降時就及時發現治療,一般可以治癒,但如果像這男士一樣等到非常嚴重再去治療,治療的效果就會差很多。
而且突發性耳聾不單單是由於長期戴耳朵等原因導致的,還有很多原因也會引起,所以我們一定要多加注意。
一、突發性耳聾的預防
1. 避免高強度噪音的刺激
如果經常處於高強度噪音的環境中,人的聽覺神經就會被幹擾,導致聽力下降,時間長的話,就直接會導致耳聾,甚至是永久性耳聾。
如果經常用耳機、耳麥等,由於長時間處於高頻的聲音刺激中,也會導致聽力下降,長期以住,也會導致耳聾。尤其是聲音調得比較高時,更容易導致。
所以平時要避免這些高強度噪音的刺激,遠離噪音的環境。
如果工作需要,那也要做好防護,而且時間不宜過長。
如果是沒有必要時,尤其是戴耳機玩手機的這些人員,一定不可大意,不要做這些對身體有害的事。
2. 避免精神壓力過大
如果長期精神壓力過大,身體的負荷加重,體內的內分泌系統就會失去平衡,也會導致內耳毛細血管攣縮,從而影響內耳血液的供應,就會有可能導致聽力突然間受損,出現「突聾」的情況。
所以平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態度,避免過大壓力負擔,讓體內的內分泌系統處於平衡的狀態,對於身體的健康非常重要。
3. 及時治療耳部疾病
如果患有中耳炎、梅尼埃病、耳內損傷等耳部疾病時,一定要及時治療。
要不然這些炎症會損害聽覺神經,導致聽力下降,嚴重時會導致耳聾。
而且有時候感冒、鼻炎等疾病時,不及時治療,也會蔓延到耳內,引起耳朵的炎症,也有可能引起聽力下降,所以有疾病要早治療,不要拖延。
4. 避免擅自亂用藥
有些藥物會損害耳神經,有耳毒性,如慶大黴素、鏈黴素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呋塞米等利尿藥,奎寧等,不注意時都有可能導致耳聾。
所以服用藥物一定要按醫囑,平時要做好監測,如果弊大於利時,需要停藥或換藥。
二、突發性耳聾的護理
1. 遠離噪音環境
出現突發性耳聾時,一定要遠離噪音的環境,要不然會加重病情。
2. 生活規律
出現突發性耳聾時,一定要調理好自己的內分泌系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減少耳朵的使用。
同時飲食宜清淡,不要吃過鹹過於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加重病情。
3. 保持良好的心情
出現突發性耳聾時,心情會比較容易煩躁,家人要給予鼓勵與支持。
同時自己也要調理好心情,堅信可以很好的恢復,避免壓力過大。
三、突發性耳聾的高發人群
1. 生活或工作在極大噪音的人群;
2. 有感冒或急性中耳炎等疾病,卻不及時治療的人群;
3. 經常熬夜應酬、參加聚會,且不注意飲食的人群;
4. 壓力過大的工作人員或學習任務重的應屆畢業生;
5. 長時間戴耳機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