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歌舞伎,能抓住中國觀眾的心嗎?

2020-12-22 李起ANLL

松竹是日本著名的大企業,旗下有三個產業:影像、演劇和不動產。影像包括電影、電視劇的製作,演劇則側重於歌舞伎座的運營和演員的經紀事業。

而作為松竹演劇業重頭的歌舞伎,近年來也越來越有「大眾化」的趨勢。松竹社長迫本淳一順應這一潮流,再開京都南座,收益也與以前相比節節攀升。

在迫本淳一看來,松竹存在的理由只有兩個:一是將日本文化發揚光大,使其對世界文化有所貢獻;二是對日本不同時代人群的需求做出判斷,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 迫本淳一,松竹株式會社社長

從經營者的角度,您怎麼看待松竹與歌舞伎之間的關係?

迫本:從前輩們留下的業績來看,可以說沒有歌舞伎,就不會有今天的松竹。這些年對於松竹來說,歌舞伎隨著愛好者的增加也的確有所創收,但在歌舞伎低谷時期,我們只能用電影、房地產來彌補這部分的營業收入。歌舞伎演員無時無刻不在嘔心瀝血地為如何展現出一部好戲而奮鬥,而松竹能做的無非就是為他們提供一個舞臺、一片天地。

△ 京都四條南座劇場

歌舞伎發展至今,歷經四個多世紀的風雲變幻,是老百姓們的民間藝能,也是見證日本發展的標杆。在松竹介入歌舞伎發展歷程當中後,我們便以統籌各座各流派之間的相互關係為目標,追求歌舞伎的整體性,以期能夠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現如今,電視與網絡的普及給我們帶來了更多元化的娛樂方式,在這樣的潮流當中,歌舞伎的整體性、柔韌性、規範性才是傳承過程中的重要坐標。

歌舞伎是日本非物質文化遺產,松竹卻將它帶入了商業運營的軌道。應該如何權衡這兩者的利益關係?

迫本:如何衡量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如何定奪,說到底取決於顧客、市場供給與需求趨勢。對於所有肩負文化傳播這一重大責任的企業來說,傳統文化是否該商業化、是否能夠商業化,永遠都是值得深思的課題。相信不但中國是這樣,日本是這樣,全世界都曾面對或正在面對此類問題。

不是每一顆鑽石都會寄託一份愛情,成就一段佳話。因為很多散落在大眾文化塵埃之下的傳統文化,即便有其深厚底蘊,也需要梳理成形、重新包裝,才會使人眼前一亮,再次恢復所謂的往日輝煌。

歷史留給我們無數文化財富,與其說創收,更多的應該是如何使消費市場接納,如何創造出可持續的發展空間,這才是我們作為企業的首要任務。

話雖如此,企業的發展理念與戰略之間的關係猶如人的精神與行為之間的關係。從商業角度來分析,「叫好」與「叫座」這兩者可以排列組合成四種可能性:叫好又叫座當然是理想狀態、最高境界;不叫好也不叫座說明決斷錯誤、操作錯誤;不叫好但叫座是企業生存之計,可以摸索,不斷改進,拓寬未來市場;而叫好不叫座,有時也要堅持,因為那是企業的生存之道,理想在前方,腳下只有路,想要不走彎路,與將來接軌,方向就顯得尤為重要。

2017年3月你們於中國北京開展了「松竹大歌舞伎北京公演」,作為主辦方,松竹在這次公演當中感受到怎樣的中國?

迫本:這次北京公演是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以表達中日友好關係為目的,而且得到了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的全方面資助。

從整體效果來看,可以說松竹傳達了想要傳達的境界;從藝術傳播角度和世界和平角度來看,這次公演無疑是一縷陽光、一個文化層面的契機,為我們今後更進一步與中國共同合作、共創輝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次公演對於我們也是一個挑戰,說實話,在此之前我們並不是十分了解中國人心裡對歌舞伎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印象,所以要借用這次敲門磚,摸索我們以後需要努力的方向。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方便中國觀眾理解內容,我們改進了以往只有字幕的形式,配備了耳機解說,達到了音形義統一。

雖說歌舞伎愛好者對歌舞伎的詮釋十人十色,各不相同,但在這種非日常性空間當中大家都不是用知識用大腦用理性去判斷,而是用氛圍用五官用感性去體驗,對我來說這是歌舞伎的最大魅力

歌舞伎之所以可以發展到現在並不是單純因為歷史人物的豐功偉績,也不是因為故事情節,更多的是因為歌舞伎的自由性。它可以與各種流行文化要素結合,也可以創造出更多新興娛樂。

在中國市場我們首先要明白,中國觀眾可以準確清晰地理解歌舞伎作為國粹的古典美,那麼下一步就是如何表達歌舞伎的自由美。希望有朝一日,在日本上演的歌舞伎《航海王》也能展現給中國觀眾,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歌舞伎。

相關焦點

  • 日本歌舞伎和藝妓有關係嗎?
    今天仙貝君想給將要來日本旅行的小夥們講講日本的傳統藝術歌舞伎,眾所周知,日本的歌舞伎就像中國的京劇一樣,是著名的傳統藝術,仙貝君就帶大家一起走進這個神秘而又極具特色的歌舞伎世界
  • ​梅蘭芳與日本歌舞伎(一)
    年與1930年則是赴美演出時往返路經日本,梅蘭芳因此而與日本傳統戲劇的歌舞伎結下不解之緣。這就是說,梅蘭芳在赴日之前,已經取得了與歌舞伎改良類似的藝術經驗。不過,或許是受到邀請方的影響,梅蘭芳赴日演出仍是以傳統劇目為主,僅輔以《天女散花》、《黛玉葬花》、《嫦娥奔月》等數出古裝新戲。梅蘭芳因而迅速被帝國劇場的傳統派歌舞伎藝術家與觀眾引為知己,受到了異乎尋常地歡迎。
  • 歌舞伎來中國了——帶你了解日本的的經典傳統藝術
    2017年3月18號到20號,日本的著名歌舞伎演員中村雁治郎等率團訪問北京,給中國的觀眾帶來一場歌舞伎演出,以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
  •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七)歌舞伎
    發展在日本,像中國的京劇一樣,歌舞伎也面臨著如何發展的問題。共通的課題是:理解和觀賞歌舞伎的年輕觀眾越來越少。因此,日本文化藝術界也提出了歌舞伎改革的問題。評論家指出,歌舞伎的改革,一方面要保存古典中的精髓部分,否則就不能稱為歌舞伎,而是新劇。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和觀眾的要求,各種新流派的歌舞伎的出現將成為必然。歌舞伎與能、人形淨琉璃(「文樂」)並稱日本三大國劇。能(のう):能是起源於14世紀的歌舞劇。自16世紀形成以來,上演至今。能原本是寺院裡敬神及祈禱農作物豐收的舞蹈。上演的大約有240種,多以佛教思想為背景的。
  • 日本的國劇「歌舞伎」,你有聽說過嗎?
    如果說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傳統戲曲形式是「京劇」,那麼對日本來說就是「歌舞伎」了。如同京劇一樣,歌舞伎也是以音樂和舞蹈為中心,由臺詞、歌曲、武打場面等構成的綜合舞臺藝術。可能有人會誤會「歌舞伎」指的是藝伎、舞妓之類,事實上歌舞伎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戲劇。一般都認為歌舞伎起源於17世紀。
  • 日本歌舞伎妻子的悲慘生活
    今天我們聊聊做歌舞伎的妻子的必須技能?不會的話到底有多慘?要知道人們每次看到國粹的藝術美會感動,就像中國的京劇相聲,所以日本歌舞伎表演者的收入是非常豐厚的,優秀的表演者更是被稱為國寶,能夠觀看歌舞伎表演的也都非富即貴,所以一般歌舞伎家族相當於是日本的豪門貴族。
  • 歌舞伎組合:日本女人也能打!
    因為我們是日本人,在語言方面有著先天性劣勢,所以我們必須要更善於抓住機會,我們必須確保我們的表現要更出色,不輸給美國摔角手。」在美國很少有日本菜。而兩年前我去新加坡的時候嘗到很多亞洲菜,非常好吃!」寶成海裡與男友最近完婚,而在錄製完畢摔角狂熱的比賽後,她將回到日本將渡過一個月的蜜月假期。在摔角狂熱大賽上,日本組合「歌舞伎」雖然輸掉了雙打腰帶,不過也順利地讓寶成海裡回國度假。
  • 【獨家】日本歌舞伎將赴華公演紀念邦交45周年
    由日本國際交流基金主辦,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承辦的日本傳統經典歌舞伎演出團將於今年3月18日至20日赴北京公演。這也是時隔十年之久,日本正統古典歌舞伎再度赴華公演。以中村鴈治郎等名家領銜的演出團規模達近百人,創下日本歌舞伎赴華演出之最。在2月7日東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主辦方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理事長安藤裕康介紹說,此次歌舞伎赴華公演是為了紀念今年的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也拉開了日方在中國展開文化交流紀念活動的第一幕。這也是時隔十年來,日本正統古典歌舞伎名作再度在中國公演。
  • 你了解日本的歌舞伎文化嗎?
    1889年(明治二十二年) 11月10日,歌舞伎座在東京都中央區銀座落成,並舉行落成典禮。歌舞伎座是上演歌舞伎的劇場。歌舞伎有日本國劇之稱,它與能、文樂一起,被稱為代表日本的傳統舞臺藝術之一。歌舞伎起源於17世紀初,即江戶時代初期。
  • 五記歌舞伎
    2005年,歌舞伎在其誕生400周年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和中國的京劇一樣,日本的歌舞伎產生於大眾文化高度程式化的時代,但時間上早於京劇。200多年前徽班進京被認為是京劇的嚆矢,而歌舞伎一般認為1603年江戶時代的女巫阿國來到京都表演「風流踴」贏得大眾歡迎是其濫觴。
  • 藤間齋:日本歌舞伎界世家貴公子
    正如中國有著許許多多的民族傳統藝術,日本也有其獨特的藝術。歌舞伎是日本一種典型的民族表演藝術。起源於17世紀的江戶時期,是日本獨有的一種戲劇。在日本,梨園指的就是歌舞伎梨園。與國內有段時間將梨園稱為「下九流」不同,歌舞伎在日本一直有著很高的地位。
  • 日本的藝妓、舞妓和歌舞伎的區別,究竟有關係嗎?
    在了解了「舞妓」和「藝妓」後,小編再給大家講講「歌舞伎」吧! 歌舞伎是日本所獨有的一種戲劇,也是日本傳統藝能之一。歌舞伎現代歌舞伎的特徵是布景精緻、舞臺機關複雜,演員服裝與化妝華麗,且演員清一色為男性。近400年來與能樂、狂言一起保留至今。
  • 日本新宿歌舞伎町的前世今生
    日本新宿歌舞伎町的前世今生   新宿被稱為日本的曼哈頓繁華熱鬧,時尚前衛,卻也不乏濃濃的文化和藝術氣息,獨特的魅力散發著熱情的誘惑,使之成為到日本必選的旅遊目的地之一。殊不知,這裡曾是江戶時代最有名的紅燈區,歌舞昇平,聞名海外;也是爾冬陞導演著名的黑幫片《新宿事件》的拍攝場地,電影裡許多片段都是來源於此。  歌舞伎町是日本的大型娛樂區,特別是位於歌舞伎町中的駒劇場尤為有名。
  • 不唱的日本京劇——一名現居東京的中國80後的歌舞伎體驗
    (正常的歌舞伎並不是這個畫風,具體見下文)歌舞伎是一門流傳至今的日本傳統藝術,和中國的京劇合稱為東方戲劇藝術的兩顆明珠。時至今日,歌舞伎在日本仍然有非常高的人氣。東京幾大歌舞伎劇院的定期表演票價動輒上萬日元,但是幾百人的劇場卻仍然可以連日爆滿。
  • 當歌舞伎遇上崑曲:日本「人間國寶」坂東玉三郎專訪
    7歲初次登臺,飾演《壽子屋》中「小太郎」,後被守田勘彌 (14 代目) 十四世守田勘彌收養,改名守田伸一,25 歲時正式獲得第五代坂東玉三郎之襲名。 作為歌舞伎中最著名的「女形」演員,他出演過眾多重要劇目,如歌舞伎傳統名劇《京鹿娘子道成寺》中「白拍子花子」,《鷺娘》中的「鷺精」等,在日本歌舞伎界之地位無人可及。
  • 日本國粹——歌舞伎,來一睹芳容吧
    被稱為「日本歌舞伎界耀眼美少年」的八代目市川染五郎,舉手投足間的古典氣質與精緻從容的臉。爺爺是日本藝術院會員二代目松本白鸚,父親是著名演員十代目松本幸四郎。可以說歌舞伎世家的出身對他氣質的養成有著極大的影響。「歌舞伎」一詞也於此走入大眾視線。
  • 歌舞伎不是藝伎!是日本三大國劇之一
    今天就跟著小編來了解下日本傳統文化——歌舞伎。還記得這位刷爆網絡的日本小哥哥嗎?被稱為「日本歌舞伎界耀眼美少年」的八代目市川染五郎,舉手投足間的古典氣質與精緻從容的臉,讓他在中日兩國都吸粉無數。爺爺是日本藝術院會員二代目松本白鸚,父親是著名演員十代目松本幸四郎,可以說,歌舞伎世家的出身對他氣質的養成有著極大的影響。「歌舞伎」一詞也於此走入大眾視線。
  • 這部動畫,讓我入了日本歌舞伎的坑!
    阿久津新的出現,讓歌舞伎同好會贏得了與演劇部的比試,大家也獲得了在文化祭上進行表演的資格。但是僅僅如此離歌舞伎同好會的成功還太遠太遠。歌舞伎雖美,但是因其過於傳統,年輕一代根本無法理解其中的含義。歌舞伎同好會在文化祭的演出大獲成功。來自四面八方的好評聲讓黑悟無比興奮與感慨。同好會也允許升級成為了正式的社團。
  • 日本歌舞伎和藝伎,顛覆三觀的藝術!
    在日本,有兩種傳統的技藝非常有名,一個是讓無數男人為之傾倒的藝伎,另一個就是日本的國粹歌舞伎。說道歌舞伎,很多人認為載歌載舞的藝術應該是女人來表演的吧,畢竟從古到今很少聽到哪裡舉辦宴席需要男子在上面擺動舞姿的。其實日本的歌舞伎,卻是男人裝扮成女人來支撐臺面的。
  • 東京歌舞伎町
    電影院、電玩舞廳、酒吧等等,從深夜到黎明,人群絡繹不絕,是個標準的不夜城。 歌舞伎町位於東京都繁華的新宿區中心地帶,分為一丁目和二丁目,即一條和二條。這裡緊挨交通樞紐新宿車站,是飲食店、遊藝設施和電影院等集中的歡樂街,新宿區政府就位於歌舞伎町一丁目內。為了保證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絕對安全,東京要對號稱亞洲最大的紅燈區——東京歌舞伎町出重手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