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陪女兒去看了《少年的你》。不免想起自己曾經的校園生活,許多思緒和想法也接踵而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所以有了這一篇。也許有點雜亂~
雖然,這部影片的原著《少年的你如此美麗》是一部抄襲融梗作品,也深以為同為文化行業也有版權之說的電影,卻去翻拍一部已經侵犯了別人版權的抄襲融梗作品,怎麼說都是難登大雅之堂的行為,也可見劇組對演員的不甚愛惜!
但是,不能否認就單純電影本身來說,它是成功的!兩位主角的出色演繹,尤其易烊千璽的表現讓人驚豔;更重要的,作為一部反映「校園暴力」的影片,儘管反映得並不透徹,至少,它讓更多人開始關注「校園暴力」這個話題。
雖說這幾年關於校園暴力事件的報導並不少見,但還是第一次如此直觀地面對這觸目驚心的畫面…
如果說施暴者的肆意妄為讓人痛恨,那麼旁觀者的麻木不仁更讓人痛心!正如陳念在接受審訊時的詰問:「誰能幫我?錄我視頻的人嗎?站著看熱鬧的人嗎?還是那些問為什麼只有你被挑上,別人就沒事的人?一般人眼裡報復是正常的,像我們這樣一直忍耐,一直忍耐只想熬過高考的人,我們這樣是有錯嗎?如果這個世界真的是這樣的話,你放心把你孩子生出來嗎」?
搜一下網絡上關於校園暴力的案例,真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讓人揪心的同時,也不免疑問:本該是最單純最真誠的校園同窗情,為何會演變成這樣?!
坦白的地說,「校園暴力」對我來說,一直都只是聽聽而已,從來沒有去關注過這個話題,甚至在我的感覺裡,學生之間的爭吵打鬧稱之為」暴力」都有點誇張…因為在我本人的整個求學生涯中,真的從未看到聽到過此類暴力的事件。突然感到自己是如此幸運!
印象中,小學時最多的是一些調皮的男生會捉弄女生,但是這種捉弄從來沒有針對性。這次可能是這個男生抓了只蟲子放你課桌裡,下一次可能是另一個男生把她的鉛筆盒藏起來…看到女生害怕蟲子的尖叫或者找不到鉛筆盒的著急,幾個知情的男生就一起鬨堂大笑,往往班裡的那個好學生小幹部就會站起來指責這些男生,接著就去叫老師來,男生們嘀咕著「就會打小報告」也就沒了聲…老師批評男生幾句罰個站,也就過去了。
倒是中學時,每個年紀都會有一些學習差的老留級生,他們往往都長得人高馬大,喜歡拉幫結派,一個小群體的人常常來自不同班級不同年級。但是這部分學生似乎和一般普通學生之間有一道很明確的界線,他們的小群體之間也有打架鬥毆類的事情,記憶中有不少人為此受到過大大小小的警告處分,但是沒有聽說過重傷甚至命案。而他們不會去冒犯不屬於他們群體的普通學生,也從來沒有聽說過專門針對某一個人的這種欺凌行為。
然而,看到影片裡被欺凌的胡小蝶如此隱忍,直至跳樓自殺,現在再回頭想想,其實我也無法確定當年我所在的學校是真的沒有這種事,還是只是我不知道而已?但是無論如何,對我個人來說,我是幸運的!
因為自己的不關注,女兒的學生時代雖然都是我在陪讀,卻從來沒想到過這方面的問題,而女兒也從來沒有跟我說起過這個話題…
出了影院,我忙不迭的問女兒:
你上學時有遇到過類似的事嗎?女兒搖頭;
那學校或者班級裡有這樣的事嗎?算有吧,那時候有幾個男同學總是欺負那個新轉學來的同學,但是好像沒這麼嚴重;
怎麼個欺負法?他們會扔他的書包,撕他的作業,拿他的學習用品,放學要他買零食給他們吃~但是沒有看到過打人,有時候看他好像還蠻喜歡跟他們一起玩;
其他同學都不幫他嗎?怎麼幫?我們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扔他書包啊,他下樓去撿我們才知道,撕作業也是,老師問他怎麼不交作業我們才知道啊~
老師知道嗎?老師知道一點吧,就像作業被撕了沒法交了,老師肯定要問啊,知道了也會批評那幾個男生;
批評了有用嗎?他們會去找他麻煩吧?這個我也不知道了,反正撕作業後來不撕了,容易被老師發現吧…
看來女兒曾經的校園生活,也多少存在著這樣的欺凌現象。校園暴力,可能就在我們每個人身邊,可怕的是我們卻不為所知甚至不以為然~
同為一個班的同學,為何某個人會成為被個別人欺凌、被大部分人漠視的對象?
我知道,對被欺凌者說「為什麼是你而不是別人」是很傷人很殘忍的事,但是,我還是覺得,在無論怎樣欺凌者都必須嚴懲的前提下,這個問題還是很有必要弄清楚的。
從被欺凌者本身來說,能弄明白「為什麼是我而不是別人」,難道不是找到對策避免二次、三次、重複被傷害,尋求自我保護的前提嗎?
從老師、家長作為最近距離的保護者角度來說,搞清楚「為什麼是他而不是別人」,找到這些被欺凌的學生的共性,針對他們的弱點對學生進行引導,教會學生自我保護,避免更多的學生陷入受欺凌的困境。
最後想說的,是由影片中的情節聯想到的一個問題——
影片中,陳念之所以成為魏萊幾人的欺凌對象,起因是她為跳樓自殺的胡小蝶蓋上了衣服,並且被警察找去談過。
但是,真正讓她被全班同學嘲笑、孤立的原因,是因為她的媽媽是一個賣假貨而被很多人追債的騙子。
由此,我想到了曲婉婷,因為她母親的錯而被遷怒,被網友怒罵為吃人血饅頭~
當然,我知道曲婉婷母親和劇中陳念母親的錯,不管從金額還是後果來說,都不可相提並論。但是性質是一樣的,不是嗎?
那麼,同樣都是母親的錯,同樣子女都受到牽連,為什麼網上罵曲婉婷是公認的「正義之舉」,而劇中同學們嘲笑孤立陳念就是「冷漠麻木」了呢?
這個問題又該如何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