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外星人的後裔?《變異》賽博朋克風格小說帶你進入科幻世界

2020-12-24 人魚薇沫閱讀與寫作

#賽博朋克#2019年是新冠爆發的一年,曾經在年前年後,病發集中的武漢被封城一個月,好似幻想故事中的恐怖場景,超市空無一人,糧米油被搶購一空,而惶恐也遍布大街小巷。

幸好我國人民萬眾一心,在天災面前表現了出奇的團結性,戴口罩、少出門,終於在有驚無險中安然度過了一年,雖然新冠的威脅還在,但已沒有剛出現那麼可怕了。

相對比較美國和其他國家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死亡人數還在不斷攀升,而有些人依然相信自由比生命更重要。

這一幕出現在科幻小說裡,就能讓人更宏觀地看到,民眾的呼聲若是不理智將會有多麼可怕的後果。

《異變》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晨星獎盃獲得者何濤全新重磅新作,獲得多項大獎,拿到手軟的力作,是一部賽博朋克類科幻小說,非常適合喜歡科技、創新、機器人、超級英雄的朋友。

這本書向我們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呼聲:「當我們有了改變基因的能力,可以決定人類的未來嗎?」

本書延繼了何濤之前的小說《進化》的人物和故事線,以端木重甲和龍心蘭為主角,死而復生的反派三禾美智子及歐文博士繼續對人類基因改造樂此不疲,差一點就成功屠戮人類,最終被英雄重甲和龍心蘭戳破陰謀,挽救了人類,但危機遠遠沒有解除,歐文博士掌握了複製人技術,依然還是逃出了他們的掌控……

一、什麼是賽博朋克風格?

無往不克的機械臂、炫目多彩令人迷茫的電子屏、無邊無際的貧民窟,淅瀝永不停歇的小雨及霓虹閃爍的大廈,構成了不滅印象,這就是賽博朋友的萬用元素。

《黑客帝國》《銀翼殺手》都是最經典影視作品,但如果想給它一個定義,卻很難辦。

它是賽博(cyber)和朋克(PUNK)兩個概念的結合。

賽博是一個炫酷的思維,拆解開來就是:信息在人類神經中的傳遞能達到和機器同樣的效果

說人話就是人機合一,為了更清楚表達這重含義,賽博也被稱為「神經機械學」(有內味了)

至於朋克,本是一種有著叛逆精神和解放自由的搖滾樂形式,但幾經演變,已經超越原有含義,成為了一種獨立的文化形式。

將這種兩種風牛馬不相及的文化組合在一起,竟然碰撞出了強力的精神火花,很多作者和編導利用起來,在他們的作品中常常出植入晶片、機械義肢、高科技黑客等概念。

在這本小說中,端木重甲是有著各種黑科技的賞金獵人,因為和星安局(保護治安的組織,等同於公安局)中的女特工龍心蘭合作,剷除威脅人類的壞分子(擁有基因變異、克隆等技術,妄圖消滅普通人種,留存下有外星人基因的人類),整個故事中充滿了賽博朋克風格。

賽博朋克世界中描寫的巨頭壟斷、階級差距、人倫失常、宗教混亂、恐怖主義等世界的陰暗面好像我們在新聞裡在親友的議論裡不絕於耳,小說裡電影中的種種故事又好像在我們高科但混亂的身邊悄然發生。

就像我們沒法從其他文學作品中獲得這麼多關於當下社會種種問題的思考一樣,賽博朋克能帶給了我們太多共鳴太多思考,我們當下的世界線好像正向著網絡科技異常發達的賽博世界偏差,賽博朋克文化好像是預言一樣對我們充滿了新引力。

二、緊張刺激的故事情節

故事一波三折,處處充滿了轉折,已經死去的人怎麼又借屍還魂了?外星人基因真的存在於人類血液和靈魂之中嗎?星之子又是如何假借他人之手把端木重甲改裝成了超級英雄?他們對於人類又有什麼企圖?歐文博士四處散布恐怖病毒,動不動就屠城,還口口聲聲說是為了人類的發展,他到底是大善還是大惡?

人類如何在科技的圍追堵截下尋求自由,如何通過反叛探尋出路?這是本書探索的價值。

在如今,網際網路已經與生活相交整,我們分不清哪裡是現實生活,哪裡是網絡世界,線上線下的人到底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奇境般的世界不復存在,來書裡尋找官感刺激,來故事中探尋這些未知之謎吧!

相關焦點

  • 賽博朋克36年:從科幻先鋒到科幻懷舊?
    除了明顯的30年代雷蒙·錢德勒的硬派偵探小說以及後來的黑色電影情節,1956年阿爾弗雷德·貝斯特以《基督山恩仇記》為藍本創作的科幻小說《群星,我的歸宿》被賽博朋克核心作家威廉·吉布森視為個人科幻創作的起源;1968 年菲利普·K·狄克在《銀翼殺手》原著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當中已經鋪陳出大企業掌控社會的景況,以及人類社會乃至自身身心的人造曖昧處。
  • 賽博朋克2077要來了?不如先看幾本賽博朋克風小說
    賽博朋克2077馬上要發售了,有個問題上了某乎熱搜:看來即便經歷了跳票,很多遊戲發燒友還是很期待啊[狗頭],今天章魚哥想給大家帶來一篇賽博朋克科普文,最後推薦幾本賽博朋克風小說。賽博朋克描繪了不久的未來世界,人類科技高速發展,電子產品日新月異,仿生人和機械義肢已經普及,馬太效應作用之下,高科技巨頭壟斷,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並沒有提升,科幻作家布魯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將賽博朋克的核心精神高度概括為「高端科技,低等生活high tech low life」。
  • 《西部世界》續訂了,國產的賽博朋克去哪兒找?|科幻迷
    是人們最早熟知的涉及賽博朋克的科幻小說,由它改編而成的《銀翼殺手》更是與威廉·吉布森的科幻小說《神經漫遊者》一起,成為了20世紀80年代賽博朋克發展史中最為輝煌的兩顆星辰。不過,賽博朋克自誕生之日起,也面臨著定義不明的先天困境。觀眾或許能識別出一部影視作品是否為賽博朋克風格,可要完整地表述出來卻是比較困難的。
  • 賽博朋克是一種什麼風格?(附彩蛋)
    1984年,威廉吉布森在他的《神經漫遊者》中,虛構了一個這樣的未來世界:政府與企業融合,網絡控制一切,世界被各類壟斷企業控制,信息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資源,巨頭需要僱傭黑客進行信息防衛戰。對於黑客來說,網絡空間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世界,他們的意識可以脫離現實,進入這個名為「賽博朋克」的科幻世界。熟悉嗎?
  • 《銀翼殺手2049》裡的賽博朋克文化,你看懂了幾個?
    賽博朋克,原本是科幻小說的一個重要部分。 隨著新浪潮的退去,20世紀後科技的飛速發展。 一些科幻小說作者用新的文學形式重新定義科幻小說的價值。
  • 《銀翼殺手2049》裡的賽博朋克文化,你看懂了幾個?
    賽博朋克,原本是科幻小說的一個重要部分。隨著新浪潮的退去,20世紀後科技的飛速發展。一些科幻小說作者用新的文學形式重新定義科幻小說的價值。朋克電影有著鮮明的藝術風格和精神內核。《銀翼殺手2049》改編自科幻小說《機器人會夢見電子羊麼》?影片無疑是一部賽博朋克的永恆經典之作。
  • 2077年的世界,很賽博朋克!
    它最初是一種科幻小說的分支,其作品情節通常圍繞黑客、人工智慧及大型企業之間的矛盾而展開,背景設定在不遠的將來。影響力最為深遠、最廣為人知的此類型開山之作或許是菲利普·K·迪克的《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1982年,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改編自這部小說的電影《銀翼殺手》,則是從視覺上確立了賽博朋克美學的標準畫風。
  • 劉慈欣眼中的賽博朋克與未來
    在中國來說,現在我還沒有看到很有影響力的賽博朋克作品,中國賽博朋克的小說很多,但是現在有影響力的還沒有看到。因為現在的賽博朋克風格的東西有很強烈的西方社會的特點,這種東西如果放到一個中國文化、中國社會中,和中國文化結合會產生一個什麼樣的形式,這確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 【信口開河】賽博朋克到底是什麼
    ,科技可以輕易摧毀文明,核能、人工智慧、基因工程、賽博空間等等賽博朋克內核事物都是具備摧毀人類文明的能力,所以在賽博朋克題材中,人類對科技是持警惕和悲觀態度的。真空管朋克,也就是電子管時代不走電晶體路線直接進入信息社會,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人們所暢想出的未來世界,是蒸汽朋克之後、賽博朋克之前的幻想世界。
  • 賽博朋克2077:硬科幻和反烏託邦文化是如何滲透遊戲的?
    由美國科幻小說作者布魯斯貝斯克首次提出並以此命名其發表於 1983 年的小說,但真正讓賽博朋克概念化並為人所熟知的是威廉吉布森在 1984 年發表的長篇小說《神經漫遊者》。也就是說,早期的賽博朋克,其實是在科幻小說中誕生的。賽博朋克剛開始出現,並不是就是以遊戲形式出現的,早期的賽博朋克萌芽於人類的想像,然後用科幻的形式,展現人類對未來的暢想。
  • 史詩級賽博朋克(cyberpunk)美學風格場景設計指南
    關於賽博朋克 cyberpunk的開山鼻祖賽博朋克(cyberpunk,是cybernetics與punk的結合詞),又稱數字朋克、電腦朋克等。是由1984年威廉·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的科幻小說《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引發而來。
  • 科幻世界 x 賽博朋克2077
    是的,你沒看錯! 科幻世界 x 賽博朋克2077!
  • 亞洲特快:賽博朋克核心已死,但這是人類的幸運
    而這種侵入性人體改造與虛擬實境相結合,國內網絡上大家都常說的「腦後插管」,則在賽博朋克《黑客帝國》中也得到了完整視覺呈現 這些內容,與早期主要把視角放在對網絡時代社會展望的賽博朋克小說相結合,就構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賽博朋克」的一個科幻基調。
  • 賽博朋克是什麼意思 賽博朋克梗的含義解釋
    賽博朋克是什麼意思?最近火熱的賽博朋克2077遊戲相信大家都清楚了吧,平常我們常說的賽博朋克到底是什麼個意思,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電子、霓虹燈、機械等混亂的意思,但其實賽博朋克還有更有深層的含義解釋
  • 賽博朋克專欄① | 《電子世界爭霸戰》:賽博朋克的「初號機」
    也是那一年,電腦病毒「Elk Cloner」橫空出世,這個被譽為世界上第一個被廣泛傳播的「計算機災難」其作者竟然是一名僅僅15歲的美國高中生。Elk Cloner依託磁碟作為傳播媒介,受感染的主機每啟動50次就會在顯屏上生成一首詩,其中兩句:「它將進入你所有的磁碟/它還會滲透進你的晶片。」
  • 夜、雨天、霓虹燈,你想知道的賽博朋克
    現在賽博朋克的情節通常圍繞黑客、人工智慧及大型企業之間的矛盾而展開,背景設在不遠的將來的一個反烏託邦地球,而不是早期賽博朋克的外太空。它實際上標誌著針對以往科幻小說不注重信息技術的具體設定的缺點的改善和進步。
  • 你看不懂的下一個刷屏詞是:「賽博朋克」
    在賽博朋克的世界裡,統治階層幾乎總是那些控制著技術的巨型公司,而主角往往是遊走於社會邊緣的局外人,例如罪犯或黑色電影風格的反英雄角色。斯特令曾這樣總結賽博朋克世界的特點:「高科技、低生活。上世紀90年代初,某些著名賽博朋克小說甚至將這種現象演繹成了一種極端。在尼爾·史蒂芬森科幻小說《雪崩》的開篇,主角Hiro Protagonist帶著兩把武士刀出場,駕駛著一輛其電池能量能將一磅培根發射到小行星帶的汽車,可他實際上只是一個送披薩的外賣小哥。
  • 從《賽博朋克2077》聊起 賽博朋克與桌遊的趣味發展史
    「賽博朋克」作為科幻題材的一個分支,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1968年,美國科幻小說家菲利普·狄克(Philip K.Dick)發表的小說《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機器人會夢到電子羊嗎?》,成為了賽博朋克文化萌芽的裡程碑作品。
  • 提前看到科幻未來 平行世界中的《賽博朋克2077》
    更不用說在《賽博朋克2077》的遊戲世界裡,開放世界和高度自由的設定深刻體現在遊戲的而每一個環節裡,除了遊戲中必須要有的主線劇情,就連分支劇情都十分豐滿,每一個都十分精巧。遊戲利用了各個不同的人物描寫去豐滿了《賽博朋克2077》的內容敘事,讓玩家們還未開始進入遊戲,就已經在摩拳擦掌的籌劃著屬於自己的遊戲攻略路線。
  • 這部賽博朋克風格的黑白電影,竟然是國產片!
    1982年,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問世。率先打開「賽博朋克」題材電影先河。最後卻因主題太過前衛,劇情太過冗長而票房失利。30年後,同樣賽博朋克風格的《頭號玩家》;卻在中國狂卷14億票房。甚至還掀起了」全民找彩蛋「的熱潮……再加上近年來上映《銀翼殺手2049》《攻殼機動隊》等影片;賽博朋克風格新一輪崛起已初顯端倪。而這一風格的電影,也開始影響到了國產電影。最近,在網上看到了電影《伊阿索密碼》的幾段花絮和預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