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星報》報導,當地時間22日下午,一架載有107名乘客,7名機組人員和2名機長的客機在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喀拉蚩附近的一個居民區附近墜毀,造成人員傷亡。
最初,喀拉蚩市長此前認為機上乘客或將無人生還,但根據巴基斯坦聯邦部長的最新發言,至少一名機上乘客獲救,而此次墜機事件的錄音信息已記錄在飛行跟蹤網站上。
該音頻片段由liveatc.net(全球航空觀察者使用的知名網站)發布,錄音還原了飛行員最後一刻試圖在喀拉蚩機場降落,並與空中交通管制員之間的對話,飛行員聲稱飛機「已經失去了兩個引擎」,隨後連發三個「Mayday」的求救,幾分鐘後飛機墜機,整個過程讓人無比心碎。
對話如下:
飛行員:我們要左轉嗎?
ATC:已確認
飛行員:我們失去了兩個引擎。
ATC:確認您正在進行腹部著陸?
飛行員:(不清楚)
ATC:跑道可在2 5降落
飛行員:羅傑
飛行員:我們損失了兩臺引擎。
Maday!Maday!Maday!
很嚴重!
片刻之後,飛機直接墜入了城市的居民區中。當地媒體報導說,在墜機事故中有四所房屋被毀。
在居民拍攝的鏡頭中,墜機現場冒出滾滾濃煙,一些救護車衝入混亂的人群中,屋頂塌陷,碎片散落在街道上。
據報導,已經有兩名受傷人員被轉移到真納醫院,整個港口城市的所有醫院都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據專家介紹,這位飛行員口中的「Mayday」是國際通用的無線電通話遇難求救信號,也是飛行員最高級別的求救信號。
它意味著此時已嚴重威脅人員性命、飛行員已經無法自救的狀況,只有這時才會呼叫,專家表示,民航界對這一信號的普遍看法是:飛行員大喊三聲「Mayday」之後,基本倖存無望,能倖存的都是奇蹟。
因此面對發出這一信號的飛機,附近其它所有飛機都會按管制員要求進行避讓。
據悉,這一求救信號最早誕生於1923年,倫敦一位名叫腓特烈的工作人員被安排了一項任務,他需要提出一個簡單的單詞,給所有機組及地勤工作人員面對緊急情況時,求救使用。
在當時,由於機場航班大多往返於巴黎和倫敦之間,於是他兼顧了兩種語言。
創造了「Mayday」一詞:「救我」的法語「m'aider」,以英語發音就變成了「May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