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恥,本就讓大宋王朝顏面喪盡,但在這恥辱的一刻,沒有看到多少忠義之士出來為國死節,反而湧現出無數卑躬屈膝的奴才。
這其中,最著名的有3個,個個堪稱奇葩,人們為了「紀念」他們,給他們取了3個響噹噹的名號:
1、「六如給事」
這個人叫李鄴,當時他的官職是給事中,給事中是個什麼官兒呢?
就是專門負責審批奏摺和詔敕的,正四品,雖然實際職權不是很大,但隨時和皇帝打交道,人人都要給他們三分面子。
這個李鄴到底幹了什麼被稱為「六如給事」呢?
在金兵第一次包圍東京汴梁的時候,皇帝宋欽宗派李鄴出使金營去和談,順便了解金軍虛實。
你猜李鄴回來怎麼說?
李鄴盛讚金兵,他稱:「(金兵)人如虎,馬如龍,上山如猿,入水如獺,其勢如泰山,中國如累卵。」
六個「如」,把金兵形容得如天兵天將一樣,把大宋形容得如蝦蟹一般。李鄴真是大宋的好臣子啊,生怕大宋有個三長兩短,處處為大宋著想。
這種論調,怎麼那麼像現在的某些評論家啊!把某國誇得如何強大,軍事、經濟、貿易,樣樣都完勝我國,卻完全不提他們的短處和我們的長處。這種人,我真懷疑他是不是猴子派來的。
不是不面對現實,現實就算如此,我們要做的,是怎樣去揚長避短、像嶽飛那樣去力挽狂瀾,而不是整天在那裡唱哀歌。哭,就能哭出美好的明天麼?
2、「四盡中書」
這個人叫王孝迪,他當時的官職是中書侍郎,這在北宋末年可是副宰相之職。
這個王孝迪更了不得,在他口中,金兵比後來的日本鬼子幹壞事還嚴謹周到。
日本鬼子在侵華戰爭中不是搞了個「三光政策」嗎?燒光、搶光、殺光。
而王孝迪口中的更厲害,他在金兵圍城提出割地賠款的要求後,立即給汴京居民來了個下馬威,他聲稱:如果大家不乖乖地把家裡的錢財交出來,金兵就將來個「四盡」:男子殺盡,婦女虜盡,宮室焚盡,金銀取盡。
這話怎麼聽上去像偽軍的口吻呢?抗日劇裡面比比皆是。可是這個王孝迪是當時的朝廷命官啊!不是偽軍啊!還沒投降呢?
這個「四盡中書」,真是實至名歸!
3、「金人外公」
這個稱號就更奇葩了。金人為什麼叫他外公呢?
說白了,就是「娶」了他的女兒,然後生的孩子不就叫他外公嗎?榮獲這一殊榮的是時任吏部尚書——王時雍。
王時雍有那麼多女兒嗎?
當然沒有。
靖康之恥前,金兵提出了很多無禮的要求。王時雍不但不奮起反抗、為國盡忠,反而充當金人的走狗,和開封府尹徐秉哲一起在汴京城內大肆搜刮美女樂工,送往金營,以娛金人。
這樣看來,金人送他一個「外公」的稱號真是說的大實話啊,一點兒沒有吹捧的意思。
只不過,不知道王時雍有沒有把自己的女兒送過去,那樣的話,他這個外公當得倒是名副其實了。
可恨王時雍竟然還是蜀人,作為蜀山筆俠的我,真不想認這個老鄉,就像當年秦大士恥於與秦檜同姓一樣。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於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