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剛
迫擊炮作為一種現代化裝備,已經有了百年的發展史。從它二十世紀初誕生至今,參與過世界上所有的重大戰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人們不僅僅看到塹壕戰的慘烈,也看到了迫擊炮的威力。而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期間,迫擊炮經過不斷地發展和改良,射速、結構和威力上都大大提升,並且已經成了步兵的基本配置。直到今天,在世界範圍內的局部衝突中還是能看到迫擊炮的身影。縱觀人類武器發展史,武器裝備淘汰了一批又一批,更新速度更是只快不慢,為什麼迫擊炮這樣古老的裝備依舊能在活躍在現代戰爭中?中法美中型迫擊炮射程公開:美國3600米,法國4600米,中國是多少?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聊這個問題。
迫擊炮是塹壕戰的產物,迫擊炮的雛形來自於1904年的日俄戰爭。當時堅守待援的俄軍雖然有戰壕和堡壘作為掩護,但面對人數優勢的日軍發起的多次集體衝鋒,依舊缺乏有效的打擊手段。步槍和輕重機槍都難以保持命中率,而火炮的攻擊距離又太遠。此時,俄軍一名海軍上尉創造性的把艦艇上的中型海軍炮卸下,配備大口徑的榴彈,再將炮口仰起發射,而榴彈在空中畫出一條極高拋物線後,成功擊中了對面塹壕裡的日軍,使得處於防守方的俄軍挽回了局勢。
迫擊炮的主要目標是攻擊近距離或者躲在障礙物後的敵人,並能直接摧毀輕型工事和建築,此外,也可以用它來發射煙幕彈和照明彈。迫擊炮由於炮身短、射角大,且射程較近,所以能直接大範圍打擊近距離的敵人。因此整個二戰期間,所有地面部隊的傷亡的50%以上都是由迫擊炮造成的。除了威力之外,迫擊炮還有輕便靈活的特點,各種惡劣氣候和複雜的地形都難以限制到迫擊炮的作用。
有人會問,現代戰爭不僅有武裝直升機和固定翼戰機等多種空中支援,還有火箭彈和反坦克飛彈等諸多地面火力支援,相比之下,以迫擊炮的殺傷力不應該早都被淘汰了嗎?
迫擊炮能不斷發展至今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迫擊炮作為步兵必須配備的基礎裝備,靈活的拆卸攜帶,能完美契合高地攻堅防戰,陣地戰,殲滅戰等多種陸地戰爭類型。其次,快速而靈活的瞬間火炮傷害,很容易限制敵方步兵的行動。並且,短時間內破壞敵軍的防禦工事,也能給步兵減少進攻阻力。而戰鬥機直接給予地面部隊火力支援,需要地面部隊配備專用的聯絡電臺,此外還要約定聯絡信號以及敵我識別標誌。在這些條件都未達到的情況下,各種重火力支援難以實時支援。這也是為什麼這種古老的武器到現在都沒有被淘汰的重要原因。
美國的224式60毫米迫擊炮,是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研發和完善的,距今已經有40年的歷史,卻是服役於美國陸軍非常廣泛的一款武器。儘管這款迫擊炮的研發時間較早,但其性能卻依然是世界範圍內比較先進和全面的一款中型迫擊炮。美國專家透露,它的射程可以達到3600米。
接著說說法國,法國擁有世界範圍內威力強勁的中型迫擊炮,在20世紀,法國都能製造出近4000米射程的遠型迫擊炮,射程在當時是世界第一。而法國的60毫米迫擊炮是法國初代的迫擊炮,也是法國本土現在應用最廣的迫擊炮之一。這也是在所以北約國家中,射程最遠的中型迫擊炮。法國專家透露,他們的60毫米迫擊炮射程能達到4600米。
中國一直「陸戰之王「的美稱,所以我們最後來講一講我們中國自主製造研發PP93式迫擊炮,這款迫擊炮是我們人民解放軍中的中型迫擊炮,是我軍的理想的壓制性火炮,其各項技術指標都已經達到或超過世界同類武器的水平,最大射程有5562米。它的研製成功,標誌國產迫擊炮的研製開發能力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