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兵器全集,現代迫擊炮發端,出色的法國 81毫米勃蘭特迫擊炮

2021-01-18 騰訊網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斯託克斯」迫擊炮奠定了現代迫擊炮結構與外觀的基本形式,但總的來說這是一型粗糙的武器,也就是一根管子用簡單的框架支撐著,末端墊了一塊座板用來吸收後坐力。戰後法國勃蘭特公司從設計到彈藥進行了全面改進。改進後的火炮初看可能感覺不到與「斯託克斯」迫擊炮有多大不同,但其實已經有很大不同了。1927年首批服役型號為Mortier Brandt de 81 mm modèle 27,1931年又對彈藥進行了改進,編號Mortier Brandt de 81 mm modèle 27/31。

早期的「斯託克斯」迫擊炮架設時需耗費較長時間,重新設計後的勃蘭特炮兩腳架架設於地面,通過調整一支腳上的槓桿機構可方便調節瞄準具。瞄準具安裝位置靠近炮口,瞄準時不必站起,瞄準具支架上有調節螺栓,可以在一定角度內改變瞄準方向。最大的改進在於彈藥,「斯託克斯」迫擊炮早期使用的榴彈被新型炮彈取代,新型炮彈外觀更漂亮,爆炸裝藥增加,射程更遠。勃蘭特公司為該炮生產了多種型號彈藥,主要分三大類,第一種是高爆裝藥,也是標準炮彈,第二種彈重量為標準彈重量的兩倍,但射程較短,第三種為發煙彈。三大類下型號眾多,比如發煙彈就按煙霧顏色分許多派生型。

mie 27/31型迫擊炮從亮相那一刻開始就影響了世界各國的迫擊炮設計。數年後歐洲和世界許多國家就按許可或乾脆剽竊mie 27/31迫擊炮的生產製造,它的81.4毫米口徑也成為歐洲步兵迫擊炮的主流口徑。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每一門迫擊炮都或多或少帶有mie 27/31迫擊炮色彩,有些就是照抄。它的設計影響了甚至德國、美國、荷蘭、中國甚至蘇聯的制式迫擊炮,這些國家生產和裝備的迫擊炮都以mie 27/31迫擊炮技術參數為基礎。

勃蘭特迫擊炮的影響直到今天仍然存在,雖然今天的81毫米迫擊炮性能遠超於它,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為出色的一型迫擊炮。

參數

型號:Mortier Brandt de 81 mm modèle 27/31

口徑:81.4毫米

尺度:炮長1.2675米,發射段1.167米

重量:戰鬥狀態重59.7公斤,炮管20.7公斤,兩腳架18.5公斤,座板20.5公斤

仰角:45度到80度

射界:8度到12度

最大射程:標準彈1900米,重型彈1000米

彈重:標準彈3.25公斤,重型彈6.9公斤

相關焦點

  • 法國軍工的精工產品!120毫米迫擊炮性能出色,連美軍都上門求購
    如果談及美國軍工產品的話,也許很多人感覺美國都是自產產品,其實在某些裝備領域還是存在不足,比如:迫擊炮。別看美軍軍工技術一流,唯有在120毫米迫擊炮這一領域尚不及法國造,只能上門求購了。 法制M0-120-RT-61迫擊炮120毫米迫擊炮,也許在技術上幾十年沒有什麼發生變化,但是在現代陸軍當中地位相當高,屬於標準的營級支援火力,幾乎每一個機械化步兵營都配備有一個120毫米迫擊炮,區別也就是:牽引式,還是自行式的問題了
  • 遊擊隊的剋星2S9秋牡丹120毫米自行迫擊炮: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71期
    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71期 遊擊隊的剋星2S9秋牡丹120毫米自行迫擊炮: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71期 在二戰期間,蘇軍手中的殺手鐧,就是各種口徑的迫擊炮,尤其是大口徑迫擊炮。 蘇軍裝備有34.8萬門是迫擊炮,同期的德軍迫擊炮產量只有6.8萬門。 迫擊炮的威力相對較小,所以蘇軍官兵非常喜愛團一級的120毫米 PM-38迫擊炮。
  • 二戰中日軍研製和裝備的迫擊炮
    真開炮後果嚴重二戰後擲彈筒遭到淘汰,但其設計思想並未消亡。法國LGI Mle F1和國產QLT89式榴彈發射器都可以看做擲彈筒思路的延續。2、十一年式曲射步兵炮九四式輕迫擊炮線圖九四式輕迫擊炮口徑為90.5毫米,系仿製法式布朗德81毫米迫擊炮,並增大口徑製成。因為口徑與後坐力增加,同樣安裝了駐退復進機構,全重159千克。該炮最大射程3800米,射速20發/分。
  • 迫擊炮
    迫擊炮能射擊遮蔽物後方的目標。自問世以來就一直是支援和伴隨步兵作戰的一種有效的壓制兵器,是步兵極為重要的常規兵器。如今,走過百年的迫擊炮更像一個頑固的"老人",冷眼看待各種高新技術兵器爭奇鬥豔,而自己卻靜靜地佔據著陸軍裝備的一席之地。迫擊炮是對遮蔽目標實施曲射的一種火炮,多作為步兵營以下分隊的壓制武器。
  • 擊斃阿部規秀的「功臣迫擊炮」的出身之謎
    60毫米至100毫米口徑為中口徑迫擊炮。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史上,20式82毫米迫擊炮在中國軍隊中使用歷史悠久也最為常見,直到現在82毫米迫擊炮也是我軍的一種制式裝備。因此,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擊斃阿部規秀的迫擊炮也是82毫米口徑。但經過軍事博物館文物研究人員多次測量,確定館藏的這門迫擊炮是並不常見的75毫米口徑。
  • 迫各國迫擊炮的最遠射程是多少?法國人的迫擊炮很有發言權
    迫擊炮炮身短於其它的火炮,又不重又較小,帶起來很便利,小體格讓它藏起來也不容易被發現。一人使用也是沒問題的,設置好,觀察目標,準確射出炮彈。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一根炮管也能成功射擊炮彈。現代迫擊炮的型號很多,各不相同,各有優勢可言。又是那種迫擊炮拔得頭籌,在士兵們心中地位最高呢?迫擊炮裡的「大哥」又是哪個國家的呢?二戰戰場上,迫擊炮和擲彈筒使日軍的戰力提升了好幾個水平。
  • 二戰中,日軍的97式迫擊炮,為何前線戰士認同,軍方高層卻反對
    81毫米迫擊炮,日軍為何稱之為曲射步兵炮,實則是日軍步兵、炮兵之爭。日軍的97式81毫米迫擊炮,在日軍的官方稱呼中,稱其為81毫米曲射步兵炮。二戰中,日軍野戰部隊的步兵大隊通常追加裝備2門這型曲射炮,這種曲射步兵炮實際也是迫擊炮,但日軍把90毫米以下口徑的迫擊炮歸類為步兵曲射炮,屬於步兵武器,90毫米上才叫迫擊炮,屬於炮兵武器。
  • 二戰蘇軍的火力支柱,120毫米重迫擊炮,德軍大量仿製使用
    二戰前的蘇軍就高度重視火炮部隊的建設,不僅身管火炮種類齊全,在迫擊炮方面也同樣豐富。這其中最受歡迎的是120毫米口徑迫擊炮,不僅蘇軍多個兵種使用,德軍繳獲後也稱讚有加,並進行了大量的仿製。迫擊炮戰前蘇聯就已經有了50、82、107、120以及160毫米這樣的多種口徑的迫擊炮,能夠為連、排單位到師級單位提供必要的炮火支援,當然也有工兵鍬式的37毫米特種微型迫擊炮。
  • 二十式82毫米迫擊炮 擊斃「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圖)
    南理工兵器博物館收藏的蘇羅通機關炮為迎接抗戰勝利70周年,南京理工大學兵器博物館最近盤點了館藏抗戰兵器,挖掘了它們後面的故事。現代快報發現周刊記者獲悉消息後,先行「探營」,一睹為快。在兵器專家的介紹下,這些兵器背後的故事一一展現。據介紹,南京理工大學兵器博物館收藏的抗戰兵器,主要來源於南京理工大學籌建之初。「1952年,中央任命陳賡創建一所陸海空軍綜合性的軍事工程技術學院。
  • 中印步兵重武器比較之迫擊炮
    在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印軍當時裝備的迫擊炮以51毫米(即2英寸)迫擊炮和81毫米(即3英寸)迫擊炮為主。印軍51毫米迫擊炮而印軍在步兵營一級配備的是英制81毫米迫擊炮,則是在輕武器中相對來說火力比較強勁的武器之一了。通常情況下,雖然81毫米迫擊炮是輕武器,但是實際上印軍將其部署在營指揮據點中,當做重武器使用。即便如此,印軍在戰時營一級也配有4.2英寸化學迫擊炮25磅加榴炮,火力均強於81毫米迫擊炮。後二者均為重武器,在此便不再贅述。
  • 日本C1運輸機空投鬧烏龍,竟然將81毫米迫擊炮丟到了樹上
    NHK報導,日本航空自衛隊的一架川崎C-1軍用運輸機在空投訓練中鬧了一個大烏龍,把一門81毫米迫擊炮扔到了樹上。日本防衛大臣巖屋毅證實,在6月18日中午12:06左右,日本航空自衛隊一架C-1運輸機來到日本陸上自衛隊的靜岡縣東富士訓練場,進行大規模空投訓練。
  • 迫擊炮:抗戰中屢創傳奇
    事實上,迫擊炮在抗日戰爭中還曾屢立奇功。那麼,這種著名的兵器有著怎樣的來歷呢? 1.戰壕戰催生迫擊炮 在20世紀的幾場戰爭中,迫擊炮伴隨步兵徵戰沙場,一直被各國視為步兵極為重要的常規兵器而廣泛裝備。直至在兵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迫擊炮依然是陸軍必不可少之裝備。
  • 「皇軍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82毫米迫擊炮一戰成名
    抗戰期間,中國軍隊手中的82毫米迫擊炮和60毫米迫擊炮並稱中國戰場兩大迫擊炮。生產於1931年的82毫米迫擊炮因為威力大,射程遠,精度高,機構簡單,造價低廉等優點成為中國軍隊首選。(圖中中國軍隊士兵正在操作82迫)82迫仿製自法國「勃蘭特式」81毫米迫擊炮,那麼為什麼要將口徑從81毫米改為82毫米?(圖中為82迫實炮,其可拆分為三不部分,方便攜行機動)中日師出同門,日本人原模原樣照抄法國「勃蘭特式」81毫米迫擊炮,口徑也是81毫米。
  • 英國L16式81毫米迫擊炮
    主要改型:美 M252 式 81mm 迫擊炮。美國在 L16 式 81mm 迫擊炮基礎上改進完成的,由英國提供炮身、炮架及榴彈,美國提供座鈑、瞄準具及 M734 式多功能引信,裝備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
  • 中法美中型迫擊炮射程公開:美國3600米,法國4600米,中國多少?
    而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期間,迫擊炮經過不斷地發展和改良,射速、結構和威力上都大大提升,並且已經成了步兵的基本配置。直到今天,在世界範圍內的局部衝突中還是能看到迫擊炮的身影。縱觀人類武器發展史,武器裝備淘汰了一批又一批,更新速度更是只快不慢,為什麼迫擊炮這樣古老的裝備依舊能在活躍在現代戰爭中?中法美中型迫擊炮射程公開:美國3600米,法國4600米,中國是多少?
  • 二戰美軍單兵大殺器,幾款常用單兵火炮
    60毫米迫擊炮在20世紀20年代美軍開始試驗將迫擊炮作為輕型步兵支援武器,最後陸軍部決定仿造法國60毫米迫擊炮研發出被定型為M2型的60毫米迫擊炮。經過20世紀30年代末的測試後,陸軍部於1940年1月下達了第一批1500門M2迫擊炮的採購命令。60毫米迫擊炮用於填補手榴彈和81毫米迫擊炮之間的火力空白,通常作為步兵連的排級武器使用。相對於81毫米迫擊炮,60毫米迫擊炮更利於機動和戰場使用,因此也成為美軍步兵首選迫擊炮,是二戰中美軍值得信賴的武器。
  • 各個國家迫擊炮的最遠射程是多少?中國的數據讓人驚喜
    世界首款60毫米迫擊炮是由法國人發明的,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完成研製。這足以體現法國人有著極高的軍事造詣。這種來自法國的迫擊炮幾乎集其他迫擊炮特點於一身,這款迫擊炮的最大射程高達五千米,它的射程在當時的迫擊炮中排到了第一。但美中不足的是,這款迫擊炮在近距離射擊上比較落後,在射擊的準確率上也還差點兒,就逐漸退出了世界戰場。
  • 全面抗戰初期中日兩國軍隊火炮對比|迫擊炮|炮彈|陸軍|擲彈筒_網易...
    鑑於戰事的需要,日軍決定讓步兵炮除役並全軍改換迫擊炮。於是便自法國取得迫擊炮的授權後,在性能一般的九四式迫擊炮基礎上,改進出的一款新式81毫米迫擊炮。並於1938年8月便完成相關測試準備量產,1939年配發部隊,取代部分取代九二式步兵炮,並定名為九七式曲射步兵炮。
  • 各國迫擊炮的最遠射程是多少?
    火器中有一種武器,從一戰到現在都是一線部隊的主力裝備,它就是迫擊炮,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俄軍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門真正的迫擊炮,可見迫擊炮在現代武器中是一位很有歷史感的老大哥在如今這個武器發展日新月異的年代,依舊能夠在軍中百年堅持主力位置,這背後一定有它的獨特之處,其它到底獨特在哪,使得軍隊將其如此看重?且聽小編娓娓道來。
  • 中美法迫擊炮射程比較:法國4600米,美國3600米,中國是多少?
    因此二戰過後,美蘇推動了武器裝備的快速發展,如今現代化戰場上出現了各種先進的新式武器。先進的武器裝備能夠極大提升軍隊的作戰能力,現代化軍隊相比以前的傳統軍隊,最大的變化就是各種現代化裝備形成了體系化作戰,單兵實力的優勢在體系化作戰中能夠起來的作用變得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