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學校周邊的「五毛零食」你家孩子還在吃嗎? 味道刺激包裝形式多樣 記者品嘗:鹽重 油重 齁甜
近日下午4點,昆明一小學放學後,記者在該校附近的路上看到在不少學生丟棄的零食袋子上,充斥著「老鐵牛肉」「街邊攤」等字眼,讓人不禁想起這些原本也屬於80後、90後的童年記憶。如今,這些5毛錢起步的小零食仍然「蝸居」在學校周邊的小超市,學生花上幾塊錢就能買到多種不同口味和種類的零食……而這些售價五毛、一元、三元不等的零食,被孩子們叫做「五毛零食」。
3.5元買到的5種零食
鏡頭
辣條 炸洋芋 快搖奶茶很流行
文林街附近有雲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文林小學等多所學校,零食店、餐館一家挨著一家。放學時段,記者在學校附近觀察了約半小時發現,學生手中拿著零食者十有三四。冰淇淋、薯片、辣條、巧克力等含反式脂肪酸較多的零食,頗受學生們喜愛。
雲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門口,兩個小朋友索性坐在灰灰的地上,地上放著兩份炸洋芋、兩袋牛奶,兩人對坐而食。為了保持平衡,他們一會將手杵在地上,一會用杵在地上的手抓東西吃,吃得津津有味。
虹山小學附近,在學生中,一款簡易塑膠袋包裝的速溶奶茶比較流行。只要擰開包裝上的瓶蓋,往袋子中加入開水,搖晃約半分鐘即可飲用。因為食用方便、快捷,學生們爭相購買。
流動攤位 製作熟食 灰塵四起
傍晚6點,西山區福海中學正值放學時段。記者在學校東北門外20餘米遠的人行道上發現了7個攤位,製售烤串、炸洋芋、灌餅等熟食,每個攤位前圍滿了學生。
學生們一拿到食品便大快朵頤起來,而記者看到,不到100米外的滇池路上正在露天施工,車流不息,現場灰塵較大。同時,現場的流動攤位上也沒有任何經營許可證或者營業執照。攤主們有的佩戴了口罩,有的沒有戴;有的攤主烹飪時戴有一次性手套,有的則直接徒手抓做菜;各種調料被裝在敞口的飲料瓶、玻璃罐、不鏽鋼碗中;有的攤主用儲物箱盛放食材,有的直接裝在塑膠袋中,基本都是敞口放在攤位上。
現場,一個由電動車改裝的烤串攤位格外引人注目,電動車後半部分的座椅上放著塊約一平方米的鐵板,上面焊接著一個長方形炭烤爐,烤爐周圍露天放著葷素食材,每串1元到3元不等。攤主直接倚在電動車上,邊烤串邊保持攤位平衡。該攤吸引眾多學生圍觀,邊聊邊等。
文林街上邊吃邊走的小學生
體驗
5種「五毛零食」:鹽重 油重 齁甜
在紅旗小學附近的一家商店內,記者觀察了20分鐘發現,10個孩子中,有8個都是直奔零食貨架,汽水糖、粘醬棒、乾脆麵、素肉、辣條等小零食頗受歡迎。「我們都愛吃這個厚切牛肉片味的辣條,你也可以嘗嘗,真的很好吃。」一位正在買零食的小學生向記者強烈推薦這款零食。
記者購買了該零食,包裝上印著的大塊烤制牛肉圖片引人垂涎,圖上小字描述為「圖片僅供參考」,一眼看上去仿佛是真的牛肉片。零食的口味類似於網紅零食「辣條」,滿嘴油膩的同時,大豆做的素肉片裹挾著重重的鹽味、辣椒味、味精味、孜然香味充滿整個口腔。吃完整整一包零食後,記者感覺十分口渴,需要飲用大量礦泉水來解膩解鹹。
接著,學生們又給記者推薦了一款名為「啤酒豆」的零食,綠色的塑料小瓶形似普通啤酒瓶。配料中除了小麥粉、香辛料、油等,還標明了有啤酒。記者品嘗後發現,該零食味道中略帶一丁點啤酒味,香甜、微辣的口味瞬間讓口腔不自覺地分泌了大量唾液,讓人慾罷不能。
除了香辣的各式零食,糖果方面,有造型可愛的橡皮糖,既能食用又能拼接成可作為粘粘手玩具的凝膠糖,口味獨特的汽水糖也頗受學生們歡迎。這些糖果原料中,不僅有葡萄糖,還有白砂糖,甜味十足。
在該店,記者試吃了學生們最喜愛的5種零食,最後結帳時才花了3.5元。聽到學生們說的最多的,是「那個吃著味道不錯」「這個最爽了」「吃著特別香脆」。學生們大聲討論著某款小零食好吃,並相互推薦,相互試吃。
聲音
有學生將零食當晚餐家長反對卻難以禁止
福海中學旁,學生家長楊先生拉著兒子快速穿過「小吃街」,兒子的目光卻一刻也沒有離開過旁邊攤位上的美食。
楊先生告訴記者:「我是絕對不會讓我的兒子吃這些小吃的。現在的生活條件不錯了,家裡的夥食也不差,我買菜都是精挑細選,買質量好的食材來做飯,家裡自己做的哪樣不比這些東西健康?」
在昆明某私立中學上學的小吳,由於學校不提供午餐,他基本都是在校外小攤、餐館解決午餐,有時候則用泡麵或者零食代替。因此,小吳媽媽便和其他幾位家長一同出錢訂了熱食,專門配送給小吳和他的同學作為午餐。小吳媽媽告訴記者:「看他成天吃小攤攤、零食,甚至拿泡麵當飯吃,而且開銷不小,整天借著吃飯的理由來要錢吃零食,我感覺這不是長久之計。學校門口的東西沒有衛生保障,孩子吃多了,不僅回家後不好好吃飯,還會容易長胖。」而另一位家長趙女士也坦言,家長一萬個不願意孩子吃小零食,卻難以做到完全禁止。
在紅旗小學(靖國校區),一個端著泡麵邊走邊吃的小學生引起了記者注意。他告訴記者,爸爸媽媽下班後到家都已經晚上7點多了,自己扛不住餓,家裡就給了零花錢讓自己解決晚飯。自己很少去吃飯,都是換著花樣吃各種零食。
虹山小學附近小學生在選購零食
標準
兒童零食通用要求應該少添加油糖鹽
5月15日,中國副食流通協會等機構聯合發布了《兒童零食通用要求》團體標準。作為國內首個針對兒童零食的標準,標準將零食定義為正餐以外,用於補充能量、平衡營養或增加水分,能夠放鬆悠閒、愉悅心情的食品。
該團體標準要求零食原料中的油脂不應含有反式脂肪酸,應該少添加油脂、食糖和食用鹽。標準對零食中的鉛、鎘、硝酸鹽、亞硝酸鹽、黃麴黴毒素、微生物指標等也作出了規定。
雖然標準已出,但記者發現市場上零食的口味基本偏香辣,重油、重糖、重鹹的零食很常見。某些辣條不小心粘在衣物上,便能瞬間攤開一片油汙;而一些既能吃又能玩的零食,如「凝膠糖與粘粘手」,記者很疑惑:如何才能在徒手玩過後,還能保證零食乾淨衛生。
此外,記者發現「五毛零食」的品牌也十分雜亂,少部分是知名大廠,大部分還是廣東一帶的不知名廠商,它們共同特點是價格便宜。對於一些零花錢「拮据」的小學生來說,很具有性價比。(記者 張田睿 夏葦 攝影報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