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革命正在抵達「最後一公裡」丨田豐產業觀

2020-12-27 經濟觀察報

田豐、劉駿\文 市場永遠不會飽和,因為需求永遠在變化。

傳統汽車從設計到生產有5年周期,而汽車售出後廠家與用戶隔著幾層渠道無法掌握第一手需求反饋,與傳統汽車截然不同的是,網聯車形成需求閉環、網絡協同效應。

具有傳感器和OTA功能的網聯車讓汽車售出後,仍能形成需求反饋的產品服務閉環,從手機產業鏈的變革中我們發現Z世代消費者最喜愛持續領先的硬體與個性化軟體服務的生態創新產品,千篇一律的硬體與更新緩慢的軟體服務將徹底被新能源智能汽車所顛覆。產業網際網路滲透較慢最後兩塊價值「黃金窪地」是重資產的汽車與房地產,2020年均被蔚來汽車、貝殼找房為代表的新勢力深度改變。智能汽車、智能充電設施、駕乘用戶組成了具有網絡協同效應的三張高價值AIoT網(智能物聯網)。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全球電動汽車展望》,預計2020年全球電動汽車的保有量將近1000萬輛,同時在2019年全球已經約有730萬個充電樁。並且根據國際能源署和中汽協預測,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都將保持非常高的增速。

汽車革命的路徑

智慧型手機、智能汽車、智慧機器人引發了21世紀的三輪「AIoT浪潮 」。在「後摩爾定律」時代(相對於大型機、PC階段),計算升級通信,通信驅動產業,產業改變社會,智慧型手機主導前20年的1-4G的窄帶商業服務,智能汽車主導未來30年的5-6G超寬帶服務生態,智慧機器人引領最後50年的空天一體通信服務生態。

汽車革命與智慧型手機遵循同樣的發展路徑:

第一個階段:重構產業鏈形成新一代硬體「入口」。智慧型手機完全顛覆了整個消費電子產業鏈,取代功能機形成了80億的「手機-App」商業服務入口。以此為鑑,新能源車通過電池、電機、電控重構了傳統內燃機車的產業鏈,傳統產業鏈的技術優勢變成劣勢,呈現產業網際網路的「馬奇諾防線」效應,第一批新能源汽車廠商是按照製造業估值的硬體入口模式,在幾百億美金量級,對新一代產業鏈的控制能力至關重要。

第二個階段:智能化將「效率」提升到極致。通過智慧型手機的新入口,阿里巴巴解決了「人與商品」的實時高效匹配,美團解決了「人與服務」的自動匹配,騰訊解決了「人與人」的自動匹配,字節跳動解決了「人與信息」的自動匹配,消費網際網路新一代商業模式以倍增效率徹底改變了第三產業,網絡協同效應持續提升商業邊際效益、降低邊際成本,「網際網路+產業」使算法匹配效率產生「飛輪效應」達到極致。按照相同邏輯,新能源汽車的第二階段是比拼「出行效率」,L3級高級輔助駕駛與L4-5級自動駕駛會將公共/家庭出行、快遞物流、中短途旅行的運輸效率提升到極致,催生出千億美金市值的智能公司,按照網際網路公司模式估值,所以很難再用製造價值來評估現在造車新勢力,真正實現「智能製造」的產業升級,從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快速演進。

第三個階段:跨行業的基礎設施成熟,成為新商業服務平臺。從電商衍生出的雲計算、大數據、網際網路金融,從視頻應用進化出的機器視覺、VR/AR/5G、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所有行業的新一代基礎設施,全生產要素的產業網際網路升級蓬勃發展。所以當新入口產生、新效率躍遷之後,智能汽車將成為「智能生活基礎設施」、「移動地產運營商」,每個城市10%的道路面積升級為商業服務場景,智能汽車+餐廳、+便利店、+旅館、+展廳、+服裝店等等,形成各行各業的商品、服務的展示/營銷/服務基礎設施。按照新商業基礎設施、平臺型網際網路生態、新地產公司的估值模式,將出現萬億美金的基礎設施服務公司。

全球第一汽車大國是誰?

新能源汽車重塑全球汽車產業鏈格局,並開啟全球新能源革命、智能出行革命。目前全球汽車市值的排行榜前十的公司裡有3家中國車廠(比亞迪第4,蔚來第5,小鵬汽車第10)、2家德國車廠、2家美國車廠、2家日本車廠、1家義大利車廠,而在TOP20排行榜上,8家中國車廠佔比40%,超過美德日陣營。每一次產業浪潮都會帶來巨大的時代紅利,以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大幅提升了中國領軍企業的比重和影響力,而智能汽車新大陸的探險才剛剛開始,中國正在從「汽車大國」升級為「汽車強國」。

從全球範圍來看,新能源汽車已成為領袖型國家的核心戰略,中國、美國和歐盟構成「新能源驅動力「:

1. 中國:2020年11月2日國務院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kWh/百公裡,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產業。」中國計劃2060年實現「碳中和」,推動清潔能源的生產與消費。

2. 美國:2019年6月、2020年7月,拜登反覆重申「(上任後)停止對化石能源提供補貼,提供4000億美元用於清潔能源技術研究與發展。到2035年實現無碳發電,到2050年實現100%的清潔能源經濟。」按此規劃,美國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到2026年至少達到25%,美國電動車年銷量將達到400萬輛。10月拜登競選團隊發布《清潔能源革命和環境計劃》,聯邦政府的採購系統(每年花費5000億美元)來實現能源100%清潔和車輛零排放。制定更加嚴格的燃油排放新標準,確保100%新銷售的輕型/中型車輛實現電動化。拜登將在上任後第一天,宣布重新加入《巴黎協定》。在2030年底之前在全美部署超過50萬個新的公共充電網點,同時恢復全額電動汽車稅收抵免。美國超過35個城市設定了到2050年減排80%的目標,超過400個市長遵守了《巴黎協定》。除此之外,特斯拉聯合優步、Rivian、Lucid、西門子、ABB等28家公司,成立了一個組織「零排放交通協會(ZETA)」,這個組織倡導美國到2030年只銷售電動車。

3. 歐盟:到2025年,歐盟委員會要求所有在售新車中,15%為電動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低於50克/公裡二氧化碳);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達到30%。全歐盟清潔汽車採購機制正在提議中,在未來兩年有望達到200億歐元;規劃400-600億歐元清潔汽車投資動力系統方向;歐盟準備在充電系統的投資增加一倍,用於在2025年前建設200萬個公用充電樁;計劃對零排放車型免徵19-25%的增值稅。

拐點到來

在下一個十年,智能網聯車存在三個拐點:

1) TCO拐點:上汽集團預測,伴隨電池包成本的持續降低,2022年電動車TCO(全生命周期擁有成本)會與傳統汽油車一樣,消費者迎來平價純電動車,尤其是在養車成本上僅相當於汽油車的一半;

2) 動力拐點:美國銀行預測,2024年全球在售的汽車產品中新能源(電動、混動、燃料電池)佔據半壁江山(相對於內燃機),此時內燃機車廠將向新能源車廠採購可觀的碳排放積分,傳統動力是一種沉重的可變成本;

3) 服務拐點:麥肯錫預測,2030年,汽車軟體服務產業鏈規模翻倍,整車成本中電子半導體佔比接近50%,摩爾定律對汽車服務業加速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硬體走量,軟體出利潤,賣車不如賣服務。

我們預測,在智能網聯車的十年變局中存在三大發展趨勢:

1) 產業鏈新基建:5G、雲計算、晶片、自動駕駛已成為汽車產業新一代基礎設施。

2) 軟體定義汽車:硬體模塊化,軟體標準化,OTA、車載OS、應用市場將實現私人定製的個性化效果。

3) 感知網絡:未來全球最強大的傳感器網絡,將由3000萬輛智能汽車組成,數字孿生世界呼之欲出。

用科技變革的「S曲線」來分析,2020年新能源汽車在全球乘用車銷量中佔比3%,正處於汽車革命的第一階段「導入期」;2022-2023年預計佔比接近10%,將迎來指數級成長階段;當佔比超過40%時,智能網聯車的全球服務市場將成為主流,想像空間巨大。

產業鏈如何分工?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呈現出與半導體產業鏈類似的「設計-製造分離模式」(Fabless-Foundry)和「全棧研發模式「(IDM)。首先,半導體產業鏈Fabless-Foundry模式中,上遊晶片設計商與下遊製造代工廠完全分離,例如「華為海思-臺積電」產業分工;而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實現「服務-軟體-硬體-模組」的專業化分工,例如「蔚來-江淮-寧德」、「小鵬-海馬-寧德」等,上遊從服務出發進行整車設計,下遊則專注於硬體製造、質量提升。其次,半導體行業中貫穿「設計-生產-檢測」的全能型IDM模式也曾經風靡一時,例如Intel,而目前特斯拉正在採用「設計-製造」一體化模式,自研電池組、FSD晶片與自動駕駛算法,形成全棧核心競爭力。產業鏈進一步細分,有助於新勢力的輕資產模式創新、汽車服務業興起、傳統廠商的產能共享,每一個產業環節都能發揮出自己的獨特優勢,網聯的歸網聯,智能的歸智能,造車的歸造車,能源的歸能源,自動駕駛服務商、新能源電池供應商、車載作業系統服務商、充電樁/換電站服務商帶來了巨大的汽車服務業新市場空間。

未來二十年,新一代汽車是AIoT領域的最大「變量「和」入口「。從十四五規劃中能夠清晰看出,光伏、風能帶來了新能源革命的「第一公裡」,而智能網聯汽車帶來了新能源革命的「最後一公裡「,汽車的清潔能源化、智能化、服務平臺化升級是中國智能製造的核心驅動力與轉型路徑。

(田豐系商湯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劉駿系商湯智能產業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相關焦點

  • 中國晶片的短板與突圍|田豐產業觀
    來源:經濟觀察報中國晶片的短板與突圍 | 田豐產業觀田豐郭俊翔劉駿2010-2020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新商業蓬勃發展。從數字經濟體量上看,中美數字經濟產值比值為1.35:1。從「網絡大國」到「網絡強國」的關鍵環節是晶片。
  • 幾何A領銜吉利新能源 助力山西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
    幾何A領銜吉利新能源 助力山西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吉利汽車集團作為本次山西省新能源公務車推廣會的主要贊助機構,將安排吉利、領克、幾何學三大品牌旗下的多個新能源及電氣化模型,與本次推廣會的接待指定車進行現場展示。
  • 這種「新能源」加1次續航420公裡!
    近些年,大家一定聽過關於多國紛紛「禁售燃油車」一事,「禁燃」成為行業的熱議話題。加氫5分鐘 續航420公裡作為國有重要骨幹能源企業,中國石化提出打造世界領先潔淨能源化工公司的願景目標,同時,提出將構建以能源資源為基礎,以潔淨油品、現代化工為兩翼,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經濟為重要增長極的「一基兩翼三新」產業格局。
  • 一公裡費用0.35元,的哥力挺北汽新能源換電計程車
    在眾多計程車司機當中,紀師傅駕駛北汽新能源EU300換電計程車快有兩年的時間,談及此次北汽新能源推出的換電計劃,紀師傅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北京市目前的換電計程車是按照裡程進行收費的,按照一天跑200公裡來計算,換電計程車一公裡的費用為0.35元,成本是70元,而較之燃油計程車來說,同樣的行駛裡程下需要油錢大概在120元左右。紀師傅算了一筆帳,選擇換電計程車,每個月光光成本這方面就可以節省1000元左右。
  • 東風閃電回A百億押注新能源,一次革命兩面作戰?
    在這210億融資中,將有70億元將用於嵐圖品牌新能源汽車項目;22億元將用於全新新能源平臺架構項目;13億元用於氫燃料電池研發項目,合計用於新能源板塊的投資高達105億元。其實,豪擲百億資金押注新能源的背後,顯示出的是東風集團的焦慮與不安:目前公司大自主品牌發展計劃基本宣告失敗,新能源領域不僅落後於一汽、長安汽車兩大央企對手,也落後於北汽、廣汽等地方國資車企。
  • 快遞最後一公裡調查:他們的生意到底有多難?
    平日挺招人喜歡的生活好幫手,突然跨向群眾的對立面,事出反常必有妖,隨后豐巢高調宣布收購競對中郵速遞易的動作直接坐實:快遞最後一公裡將要變天。 問題來了,吃掉同行「壟斷」市場的驍勇善戰,能否促成生意場上的春風得意?向用戶伸手要錢,快遞最後一公裡的生意那麼好做嗎?
  • 讀創深度調查|千軍萬馬殺奔「最後一公裡」 盈利卻還有十萬八千裡
    據介紹,2019年,豐巢已在景苑大廈投放了3組快遞櫃,「既方便了業主,也順帶著創收,一舉兩得。」智能櫃廝殺「最後一公裡」先于格格快遞,一家零售企業設在景苑大廈的無人值守智能銷售櫃,只「堅守」了兩三個月,便悄無聲息地撤離了。
  • 靜態:飛碟締途EX新能源小卡,如何解決「快遞小哥」的最後1公裡?
    如何解決「快遞小哥「最後1公裡,是不少廠商積極探索和嘗試的解決的。顯然,在輕量化、靈活便利性、裝載能力上佔先天優勢的小卡車型,更適合」快遞小哥「快速完成最終配送任務的車型。飛碟締途EX新能源小卡,便是在不斷變換的市場中應運而生產品。
  • 白朗的1914:革命盜匪的兩種面目
    朱供認,在甘肅「回民的女人用木桿把白狼的下牙齒打落了一個,下嘴唇偏左有一小豁」——這個特徵成為後來官軍查驗白朗人頭的重要證據。朱勤明加入白朗軍隊的原因非常簡單,在安徽茶山做買賣做黃了。所以當1914年2月,白朗的隊伍抵達這裡後,朱便「投入白狼隊內」,正式成了一名「匪夥」。
  • 20臺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搶「鮮」看
    12月18日,20臺「宇通」牌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運抵平定公交公司西城公交客運站,餘下10臺將於明年1月中旬到位。這標誌著平定公交向綠色公交的進程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 陝西省運會火炬到達雷丁秦星新能源汽車工業園
    本次省運會特別安排了聖火傳遞環節,聖火在鹹陽市旬邑縣馬欄革命紀念館廣場成功採集後,按照安排,8月1日起到8月16日開幕式前,火炬將先後每日在鹹陽13個縣市區及3個園區傳遞。8月13日,火炬傳遞來到了鹹陽新興紡織工業園區,這也是聖火傳遞的第13站,雷丁秦星汽車作為本站的重要傳遞方進行了火炬傳遞。
  • 車圈圈丨新能源汽車續航大幅縮水,引車主吐槽
    「實際行駛113公裡,表顯裡程掉了289公裡,實際行駛裡程僅有表顯裡程的三分之一多。」這是北京一位新能源車主本周遭遇的糟心事,但糟心的遠遠不止他一人。如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續航裡程400公裡以上已成為主流。
  • 新能源!上市時間定了
    根據規劃,項目用地面積500畝,總投資51億元,主營方向為新能源高端電動汽車天際車型的生產、銷售。明年上半年該項目生產的新能源乘用車即可交付至客戶手中,預計年產達6萬輛。
  • 豐巢讓步,快遞「最後一百米」仍未解
    豐巢讓步,快遞「最後一百米」仍未解  在物流行業,從來沒有「獨行俠  5月16日,北京市一小區門口,市民正在使用豐巢快遞櫃。記者劉婧宇攝  在我國,伴隨著電商行業蓬勃發展,快遞成為普通群眾離不開的重要「基礎設施」,而快遞櫃和代收點的出現,也較好解決了快遞到家「最後一百米」的問題。
  • 大塊頭也能玩出激情,百公裡不到5秒的新能源SUV,為何你如此暴躁
    但是新能源汽車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現在我們就來簡單了解幾臺百公裡加速在5秒以內的新能源SUV。特斯拉Model X說到新能源車,怎麼能不提到全球新能源汽車大鱷--特斯拉。特斯拉最初的創業團隊主要來自矽谷,用IT理念來造汽車,而不是以底特律為代表的傳統汽車廠商思路。因此,特斯拉造電動車,常常被看做是一個矽谷小子大戰底特律巨頭的故事。
  • 熱效率43%創世界記錄,秦PLUS或掀起「動力革命」
    在新能源領域,比亞迪就像魔術師手中的帽子,你永遠不知道裡面藏著什麼寶貝。在動力電池、雙模DM以及純電領域有著廣泛布局的比亞迪,在車市上一直有「全球新能源引領者」的稱號,而在此前的媒體技術交流中,比亞迪也坦承自己有著極深的技術儲備,只是在等合適的時機把相應的技術推向市場。
  • 廣汽新能源:8分鐘充滿一千公裡理論上可行,但會分階段實現
    「你單靠電池自身那些條件的解決,又要充電要快,續航又要上千公裡,還要便宜,那是不可能的。歐陽院士的意思是又要快充、又要續航長、還要便宜不現實,我也會說不現實。1000公裡的電池能便宜嗎?這不可能的,我也做不出來。這一點上我想應該大家很容易明白。」
  • 開年10天時間,新能源汽車領域出現兩大重磅,啟示意義是什麼?
    新能源汽車在不斷的出現奇蹟,此前一段時間也就是元旦節的當天,特斯拉直接來了個重磅,最高降價16萬元,於是網上就說當天的訂單達到了10萬輛,這個事情的真假先不說,但最起碼能說明新能源汽車還是有市場的,人們的購買慾望還是很強烈的。
  • 「最後一公裡」難解決 中消協點名快遞櫃超時收費引不滿
    北京商報訊(記者 趙述評 藺雨葳)快遞櫃是快遞行業「最後一公裡」的重要成員之一,儘管給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但超時收費一度讓智能快遞櫃的從業者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1月14日,中消協再次點名智能快遞櫃超時收費引不滿,並舉例豐巢快遞櫃。
  • 產教綜合 打通光電子晶片產業化「最後一公裡」
    原標題:產教綜合 打通光電子晶片產業化「最後一公裡」   以信息技術和製造業融合創新為主要特徵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將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但總體來說,與發達國家還存在明顯差距,特別是在測試和封裝方面,成為制約光電子晶片產業化的「最後一公裡」。   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電研究院封裝測試平臺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深入踐行產教融合,上海交通大學和平湖市人民政府合作,於2019年3月共建成立了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電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