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儀軌
皈依文(三遍)
皈依上師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發菩提心文(三遍)
諸佛妙法眾中尊 乃至菩提我皈依
我行施等諸資糧 為度眾生願成佛
四無量心文(三遍)
願諸有情具足安樂及安樂因(發慈心)
願諸有情永離苦惱及苦惱因(發悲心)
願諸有情永不離失無苦惱之妙樂(發喜心)
願諸有情遠離愛惡親疏常住平等舍(發舍心)
(以下佛號各三遍)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能摧金剛藏如來
南無寶焰如來
南無龍自在王如來
南無勇猛軍如來
南無吉祥喜如來
南無寶火如來
南無寶月光如來
南無不空見如來
南無寶月如來
南無無垢如來
南無吉祥施如來
南無清淨如來
南無清淨施如來
南無水王如來
南無水王天如來
南無賢吉祥如來
南無旃檀功德如來
南無無邊威光如來
南無光德如來
南無無憂德如來
南無無愛子如來
南無功德華如來
南無清淨光遊戲神通智如來
南無蓮花光遊戲神通智如來
南無財功德如來
南無念功德如來
南無善名稱功德如來
南無上自在幢(chuáng)王如來
南無善能鎮伏功德如來
南無鬥戰勝如來
南無善能鎮伏功德逝如來
南無普照莊嚴功德如來
南無寶蓮花善能鎮伏如來
南無應正等覺寶蓮花善住覺山自在王如來
南無善名稱吉祥王如來
南無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
南無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
南無無憂最勝吉祥如來
南無法海雷音如來
南無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佛頂珍寶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文殊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彌勒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金剛手菩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
南無虛空藏菩薩
南無除蓋障菩薩
不動如來咒語 ( 七遍)
南無熱拿札呀呀 嗡剛嘎呢 剛嘎呢 汝雜呢
汝雜呢 珠札呢 珠札呢 札薩呢 札薩呢 札得哈哪
札得哈哪 薩哇嘎瑪巴冉巴熱 呢美薩兒哇薩埵
南雜索哈
佛頂蓮花如來咒語( 七遍)
嗡 拜母額呢哈 布瑪裡吽呸
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一遍)( 見第3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bō)若(rě)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掛礙 無掛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達雅他 嗡 嘎帝 嘎帝 巴ra嘎帝 巴ra森嘎帝 波帝 索
普賢行願品( 一遍)( 見第105 頁)
《普賢行願品》
回向偈( 一遍)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嘆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阿旺嘉措金剛上師:
放生是長壽的因,要經常放生,還要不殺生
得到暇滿人身,不但今世可以獲得長壽、富貴,也可以成就來世。
如果今世要做一個富貴的人,可以用此身來成辦,比如通過修曼札,供曼札是累積福報最快、最好的方法。如果想健康、長壽,只要有長壽的因就可以,比如修長壽佛、放生等等。來世想要像大自在天王一樣,成為一個世間大神,用此身也可以做到。暇滿人身都能種下成就這些果報的因。
這個很重要:造什麼業,結什麼果。比如,我們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我們;我們罵人家,人家也反過來會罵我們自己。布施就會得財;放生就會長壽,因為放生是救了其他眾生的命,所以果報就是會長壽;殺生會短命,是因為殺生損害了其他眾生的性命,所以會短命;偷東西一定會窮;挑撥離間會被親朋好友疏遠。
業報的不做無報性:不做惡業不會有惡報,不做善業也不會有善報。同樣,不布施不會有財富,不放生也不會有健康長壽的因。「不做無報性」也提醒我們,學佛一定要精進。不造惡業雖然不會有惡報,但是不做善業誰會給我們福報呢?祖師大德都是刻苦修行才成就的,沒有不勞而獲的事。不努力的話,佛菩薩再怎麼加持也沒用,菩提要是能送的話,佛早就給眾生了。所以,應當精進修行,自種善因,才能收穫相應的福德。
身體健康的因就是好好念經、經常放生,還要不殺生。緣就是吃藥、及時看病,在生活上多加注意。如果沒有健康的因,身體不好了,再好的醫生也不一定能醫好。
放生同時具備三種布施,得健康,得財富,開智慧
放生就是無畏布施,而且是最好的無畏布施。特別的是,放生同時還具備三種布施。
放生時需要念經、念放生儀軌,就是法布施。念放生儀軌時,最好是念藥師八如來、三十五佛、八大菩薩的聖號,然後再念七遍超度的咒語,特別是要念不動如來的佛號。眾生只要聽到七遍不動如來的佛號,一定會種下解脫的種子,還會脫離三惡道,得到人天果。然後再念一遍心經,聽了心經,就種下了八萬四千法門的種子,是非常殊勝的。念經是放生最大的意義所在,同時也是法布施,所以放生時必須要念經。
如果放生的動物是用錢買來的,這就是財布施。放生救了眾生的命,就是無畏布施。
放生後的回向也非常重要,特別是如果能回向自己的上師或大成就者,能夠永久住世,功德會非常大,會有極大的福報。
行三種布施,會得到不同的果報。行財物布施會得到財富,行法布施會開智慧,行無畏布施會健康長壽。
多放生可以消除怨憎會苦
(怨憎會苦:不想遇到的事,不想遇到的人,卻常常會遇到)
平時要認真學習佛法,堅持修行,多做放生、布施,再將修行的功德回向。消除了和眾生間的業障,也就消除了這種苦。
多放生,可以挽救已經出現的惡報(如絕症)
因果不虛,會公平對待每一個人。學佛的人、善良的人,也會受惡報,這是以前的惡業,導致了現今的惡果。所以我們不要懷疑學佛,不要因為學佛也會受報,就認為學佛沒用。學佛的人,即使出現了惡報也有得救的機會。比如說,很多人得絕症後,通過念佛、做大禮拜、放生等,最後得以痊癒。還有些善良的人,前世的業力使其今生貧窮多病,學佛後通過三寶的加持得以消除苦難,往生淨土。
多放生,多積各方面的福報,是證悟空性的緣
證悟空性需要上師和諸佛如來的加持力,消業障需就要多念金剛薩埵或者三十五佛懺悔文,還要放生、供曼扎、修七支供養法,多積各方面的福報。然後多多看書,多聞法,空性的法門多知道一點。聽聞空性的法門就是成佛的種子,讓這個種子發芽的方法就是這三個:修上師瑜伽,積福報,消業障。因緣結合了果報就是證悟了空性。要多看書,多聞空性的法門,這個是空性的種子。如果沒有這個種子,再積福報,再怎麼修,都證悟不了空性。種空性的種子,最起碼也要多念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多放生,相當於埋下一個寶藏,今生和來世都能受用
我們對財物要有正確的觀念,該花錢時不要吝嗇;不該花的也不要亂花。錢要花得有意義,做慈善、供養三寶、放生,都是應該做的善業,這時不要吝嗇,這樣做功德很大,相當於埋下了一個寶藏,今生和來世都能受用。
他人放生多多隨喜,發心越大,功德越大
隨喜佛菩薩、諸佛如來、所有菩薩、阿羅漢(聲聞阿羅漢和緣覺阿羅漢)的功德、隨喜有學(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的眾生就叫有學)的功德、隨喜無學(解脫者)的功德,還有隨喜我們凡夫的功德。別人放生放了一個億,哇,多好啊,心裡發起歡喜心,我隨喜這個放生的功德,隨喜他人得到了這個福報。有人放生放了一百條魚,那我們就很歡喜地隨喜,如果我跟行善的人發心一樣的話,我完全得到他的全部功德。如果我的發心比做功德的那個人更大更廣,那我隨喜的功德就會超過那個做功德的人。卓瑪點了一個燈供佛,我看到卓瑪點燈,我就心裡想:多好啊,多好啊,深深隨喜一下。卓瑪的發心差一點,我的發心更好一些,那我隨喜的功德超過卓瑪點燈的這個功德。
吉祥日殊勝日多放生,功德很大
吉祥的日子裡面造業,這個果報非常大,一般的日子裡面殺生,可能殺幾千條魚跟吉祥日子那天殺一條魚,這個業障是一樣大,吉祥日子裡不能造業。比如:釋迦牟尼佛成道日是四月十五號,圓寂日也是四月十五號,投胎日也是四月十五號,三個吉祥日,千萬不能造業。農曆四月初八到十五千萬要小心,多多做善事,多放生,多念經。
如果受了「不殺生戒」,天天都有放生六道眾生的福報
不受戒與受戒區別非常非常大。比如人家受戒受了五戒,不殺生這個戒,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說妄語,不飲酒,這五個就叫五戒。這裡面的第一個戒律,不殺生,兩個人,一個受了不殺生的戒律,一個沒有受不殺生的戒律,兩個都不殺生,但功德不一樣。
沒有戒律的,就是不造業,沒有造業;受了戒律的,不但不造業,他受戒的時候在佛菩薩面前,在師父面前發願發誓,我從今天起,不殺任何的人,不殺任何的動物,有這個下定決心,從他的角度來講,就放生了六道眾生,人家有這麼大的福報。而沒有受戒的人,只是不殺生沒造業,沒有那麼大的福報。
受戒律的人,不殺生這個戒律受了以後,天天都有不殺眾生的這個福報,天天都有不殺眾生放生眾生的這個福報。不但不造業,還有放生了眾生的這個福報,這個不一樣,這兩個有區別,區別很大。
心裡要時常有「放生」的念頭,不斷發心
不殺生的果報就是會健康長壽,增長福報,增長慈悲心。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不要再殺生了。想做到不殺生,首先要在心裡有放生的念頭,心裡要發願:「從今天開始,我要慈悲對待六道眾生,不殺害任何一個眾生。」經常這樣不斷地發心,心念慢慢就會有所改變。
放生要注意環境與發心,隨緣量力而行
放生需要注意這些方面:
第一需要注意的就是環境,要把物命放生在適合它生存的地方。比如海裡的魚不要放在淡水湖裡。
第二放生的發心一定要好,要真正發自內心地要救這些動物,發菩提心來放生。不能提前採購來放生,也不能不顧自己的能力來放生,一定要隨時隨緣量力地放生,這個是很重要。
放生時一定要念經,這是放生最大的意義
放生的時候一定要念經,放生的儀軌最好全部都能念,這個物命聽一點進去了之後,跟你結了法緣,你給這個物命種下了解脫的種子。救它命還不是最大的意義,它最大的意義就是種下了解脫的種子,在未來這個種子發芽,它就能真正獲得解脫。這是放生最大的意義。
那放生的果報就是健康、長壽,造什麼樣的因,得了什麼樣的果。放生就是救眾生的命,其實也是救了自己的命。給了其它的眾生健康,其實也是給了自己健康。
很多人還說放生消很多的業障,是有一點的,但是沒有那麼誇大。放生的果報就是健康長壽。
放生是健康的因,同樣要注意健康的緣
那不健康是因為什麼呢?是缺少這個健康的福報,你要放生,你要供僧,這兩個要做。你供僧也供了,放生也放了好多次,還是身體不健康,這是為什麼呢,這是缺少了健康的緣,你要緣上面多注意一下,多鍛鍊身體一下,需要吃藥吃一下藥,需要看醫生看醫生,健康的緣上面多注意一下。
因緣兩個缺少一個都不可以,因緣一定要結合,那因緣上面哪一個有問題都不可以。因有問題也不可以,緣有問題也不可以。比如說醫生是健康的那種緣,但是你找到了不好的那種醫生,這個緣有問題了。鍛鍊是健康的因,但是你鍛鍊得太過度了。這是緣有問題了,放生是健康的因,但你放生的發心不好,或者是放生得有問題,這樣的話,也會因有了問題,也不起作用。因緣就不能有問題,健康的因緣結合才能果報出來。這個大家一定要知道。
修六般若密多時,放生應具備六正六度
行布施波羅蜜多時,還要具備六正六度,這是非常重要的。六正就是所依正、物正、行為正、主法正、回向正、淨化正。
1. 所依正
以菩提心為發心行布施,就是所依正。
2. 物正
就是無保留地進行布施。
3. 行為正
布施時不是為了某一個眾生,而是為了一切眾生,就是行為正。
4. 主法正
無論行哪種布施,都要貫穿人無我智慧,不要貪執不放。對布施的財不能執著,對布施的法、對象都不能執著。
5. 回向正
將布施的功德回向解脫成佛,就是回向正。
行布施後,不能只回向「自己和家人健康長壽」,要回向「六道眾生解脫成佛,離苦得樂」。如果回向不正,功德會變小。
比如,將功德回向給自己的家人,如果家裡有五六個人,得到的功德也就那麼多。但是,如果回向六道眾生,六道有無數眾生,產生的功德也是無量的,而且回向給眾生後,家人得到的功德也不會減少。
6. 淨化正
布施是為了斷煩惱障、所知障,就是淨化正。
以上是布施的六正。布施的六正六度,是指行布施時,具備六正的同時,還要具備六度。
六度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六度,就是六波羅蜜多。行布施時,戒律要清淨,言行舉止不能亂來;還要忍辱,比如放生時,如果有人不理解,說三道四,這時要忍辱,不能吵架;還要精進,做放生不能斷,精進才能進步;還要有禪定,最起碼要有定力,做事情才會做得完整、圓滿;還需要智慧,有智慧會分辨出該做和不該做的,也會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圓滿地布施同時要具備六正六度。
具備六正六度的布施就是波羅蜜多,不具備六正六度只能稱為一般的布施,不算真正的波羅蜜多。布施的六正六度是非常重要的,我修三士道時,這部分忘修了,就接著修下一部分了。晚上做了一個夢,在夢中,博朵瓦大師對我說:「你有一部分沒修。」我說:「沒有吧?」大師又說:「布施的六正六度這部分你忘記了。」我這才想起來。
修其他波羅蜜多時同樣如此,持戒時要注意六正六度,修忍辱時也需要六正六度。
放生的錢被他人用於造業,對布施者是否有影響
沒有對自己不好,你就捐了錢,舍了這個錢。那這個錢,如果有些人沒有放生,他貪汙啦,這樣的話是他造了業,但這些跟你沒有關係。這個要知道,你要發心好就可以了。
是否有放生了什麼就不能再吃什麼的說法
放生什麼不能吃什麼是說不能吃那條被放生的物命。比如說我們在藏區放了一隻羊,你不能殺也不能吃那隻被放生的羊。但是羊肉你可以吃,除了你放的這只不能吃,其他的還是可以吃的。
你放生了魚,你放掉的那條魚不能抓回來吃,那其他的魚你還可以吃。這個很多人都分不清楚,有很大的誤解。
佛經中對於放生的說法也要區分「了義經」和「不了義經」
菩薩戒中「切莫依文莫解義」。就是說你一定要了解經文的含義,按照含義來走,你不能按照文字來走。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詞,不能咬文嚼字地來理解佛經。佛經的內容,經文的有些地方的表述要看說給誰聽的,釋迦牟尼佛說佛髻灌頂咒念七天七夜可以成佛,對方是十地菩薩的話就真的能七天成佛;剛才說的放生的功德,放一條小生命就可以把殺一百個人的殺生的業障可以全部消掉,這是指發起菩提心的人。有的經文是講給善男子善女人聽的,善男子和善女人念這些佛經或者是做這些佛事才有這個功德。念一句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哪裡有這麼簡單。這個講的是善男子善女人,不是我們這些沒有十善戒的人。經常作惡的人,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往生淨土是沒有可能的。有些佛經裡面講的是看對方的心態,比如說:你吃肉就不是釋迦佛的弟子,聽法的人是以前古印度的野蠻人,釋迦佛要徹底斷掉它吃肉的習氣,如果不徹底斷掉,他再會殺人吃人肉的。所以面對那種人的時候,佛祖說你不準吃肉,如果吃了肉,你就不是釋迦佛的弟子;對五戒居士和比丘,釋迦佛說:不能飲酒,一滴酒飲了你不算釋迦佛的弟子;對普通的在家人來說,皈依但不守戒,這些人都是釋迦佛的弟子,從這個角度來講釋迦佛沒有說他不是我的弟子。密宗修行到很高的層次,即使飲酒了,釋迦佛也沒有說飲酒了你不是我的弟子。
面對不一樣的眾生,或者因為發心不一樣,或者時間不一樣,講法的內容會不一樣,甚至有矛盾。
念咒語的功德,圓滿時代念一萬遍咒語的功德,那我們現在來說要念十萬遍或者百萬遍才有。所以經文你直接看,看不懂的,所以大家要多看後來大師們寫的論。宗喀巴的著作有十幾本,有時間多多看,佛經看不了就看菩提道次第廣論;廣論你學不了,就看菩提道次第略論;如果人老了真的沒有智慧學習,就學三士道;三士道都不懂,學佛從哪裡開始你就不清楚了。這裡講的是第三十四條,切莫依文莫解義。(菩薩戒18根本戒,菩薩戒46分支戒,點擊左側文字查看)
因緣結合順利後不能驕傲,要繼續放生行善,繼續努力
我們把善的因和緣儘量把它們兩個結合,結合了以後我們做什麼事情都比較順順利利。那這個時候我們不能驕傲,繼續積福報,繼續放生、繼續供僧、繼續布施、這個上面要多努力,這個是很重要的。
相關連結:
隨緣放生,合理放生 —— 阿旺上師分享
不智慧的放生會導致動物與動物之間的衝突
問:吃肉與放生有關係嗎?
以上根據阿旺嘉措金剛上師開示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