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篇文章存在一定劇透
電影簡介:電影改編自真實的歷史事件。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德國戰敗,大批被捕的德國士兵成為了俘虜。戰爭期間,德軍曾在丹麥西海岸埋下了超過一百五十萬枚地雷,而其中一些被俘虜的年輕德國士兵,則被迫成為了活體地雷探測器。在丹麥軍官卡爾(羅蘭德·莫爾 Roland Møller 飾)的帶領下,那些尚且只是孩子的俘虜們開始了排雷行動,他們用雙手,用雙腳,甚至用生命,一步一步的淨化著長長的海岸線。然而,當任務結束之後,當倖存的孩子們滿心歡喜的以為他們終於逃脫了死神的手掌可以回到故鄉之時,等待著他們的,卻是另一項同樣殘酷的任務。
《地雷區》無疑提供了展現後戰爭時代的另一視角,一群年輕的德國小夥子,在海邊一個個拆除他們父輩買下的地雷。而這種生存困境的原因,並不在丹麥,而在於戰爭本身。影片不對雙方進行深度的是非判斷,而是呈現一種難解的處境。一種由戰爭本身,而非戰爭中的某一方,或某個個體造成的困境。
《地雷區》裡鏡頭常常是遠景,安靜的海灘上,孩子們匍匐在地,用小棍子輕輕戳沙子,慢慢尋找地雷。但是看電影的人是繃緊神經的,不知道接下來什麼時候就會剛好有一個可憐蟲剛好引爆某顆地雷。於是前一刻還靜謐著的遠景畫面上會出現一股黑煙,拉近鏡頭,一片皮開肉綻。
小演員們的演技也在電影裡得到了表現,那種從眼神中透露出的對未來的恐懼與不安深入人心。
電影的另一條線是丹麥軍官卡爾的對待年輕德國士兵的態度的改變,從一開始卡爾對納粹的極度仇恨甚至對拿著丹麥國旗的德國戰俘拳打腳踢到給這些年輕德國士兵提供水和食物,帶領他們進行休息活動,直到最後違背命令幫助最後倖存下來的四個孩子逃回了德國,卡爾也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這是一部反戰題材的電影,我們能夠通過影片感受到人性的光輝,不需要宏大的戰爭場面我們仍能感受到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疾苦。戰爭受難的永遠是平民。
這部電影十分值得去觀看,能夠讓我們看到丹麥與德國客觀的承認歷史,撫平雙方的傷口。反思戰爭,嚮往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