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語遲」和「說話較早」的孩子有什麼區別?李玫瑾:距離很大
小孩的言語發育有一定的規律,一般來說,孩子宣布的第一個聲音就是哭叫,生後一個多月,由於口形的不同,能夠分別宣布不同的元音。在6~7個月時,小孩會無意識地叫爸爸、媽媽;一歲時開端呈現第一批能夠被理解的言語,到了兩歲就能夠說出約300~400個詞和一些簡略的短語。
當然,每個孩子的言語發育有其個體差異,有的早有的晚,但如果孩子到了兩歲還不會說話,或沒有任何溝通性的言語,可能是疾病的信號。那麼會說話就代表沒問題了嗎,也不盡然,其實大部分新手媽媽很簡單忽視小孩子的說話問題。
孩子講話支支吾吾,表達能力差,分明聽得懂指令,也會眼神溝通,可就是不開口,乃至有的到了小學,才發現孩子連毛遂自薦都說得磕磕巴巴,言語表達能力堪憂。別信任什麼「貴人語遲」,這底子沒有科學依據,孩子說話遲早跟環境是分不開的,比如說過早過度給孩子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
「我最喜愛媽媽了,我每天的每天都喜愛媽媽,媽媽得有多高興呀!」「我屬山公,為什麼不會爬樹?」「我長大了想當月亮,星星,大灰狼,當什麼都行!」當孩子開端說這些話時候,他其實現已進入到一個重要的階段——言語黃金期,一般集中爆發在孩子的2—7歲。
這個年齡段家長應該開端著手豐富孩子的詞彙量,帶他們知道表達的根本規則,對於日後閱讀、表達能力的培育能夠說會打下關鍵且堅實的根底。我們都知道李佳琪,一張巧嘴圈粉無數,同樣是推薦口紅,他人只會好好看哦,但他會說:「像是有小精靈在嘴巴上跳舞。」讓我們不知不覺產生好感。
能夠這麼說,能從月薪6000的櫃員到年入千萬的直播間網紅,一大半取決於他空前絕後的言語表達能力。正如教育之父卡耐基所說:一個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託專業技能,另外85%都要求你「會說話」。
「貴人語遲」和「說話較早」的孩子有什麼區別?李玫瑾教授就表示:距離很大
想和李佳琦相同「開口贏」?信任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明星孩子往往能贏在起跑線?其實這是由於他們抓住了孩子的「言語黃金期」,懂得從小開端培育談鋒,除了時間引導孩子說話外,還會讓他們看很多圖畫書。
水兒媽媽給大家推薦一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
我家孩子在3歲左右就看了很多的繪本,其中這一套孩子是非常喜歡的,全書一共有10冊, 畫面精美、內容孩子色彩鮮豔的插畫。
在3歲左右的孩子,可以當做是漫畫書,還們可以用來親子共讀。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整套讀物共分為10冊,涵蓋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性格問題,包括膽小、自負、自卑、沒有主見,逃避問題、害怕失敗、性格缺陷等。幫助孩子克服情緒障礙,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把那些能做的、不能做的事情深刻的留在孩子的印象中。
每個故事都有不同的小動物作為主角,可愛的小動物形象更能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符合孩子的認知特點,培養孩子的良好閱讀習慣。
69.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到一包煙錢,不過一頓早餐錢,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