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在武漢被我抱在懷裡的寶寶,現在已經會走路了

2021-01-18 澎湃新聞

今天,想給你分享一個好消息。

還記得半年前,疫情期間曾接受採訪的那些志願者、醫生、援鄂護士和普通病人嗎?那時候,他們都很難。

半年後的國慶,想知道經歷過疫情的人,現在過得怎麼樣?

看到這些近況,你一定會很開心。

1、我和支援武漢的「隊友」,扯證了

@嚴星 | 31歲,搬運物資志願者

疫情時:

我幫忙搬運外地捐贈的一批蘋果,搬完就凌晨 3 點了。

那天是情人節,有個男生車上,剩了幾枝玫瑰花,給醫護人員準備的。

現在:

武漢重啟那天,當時一起做志願者的胡先生向我求婚。我答應了。

說起來,我們只用了短短兩個月,就確定了關係。

9 月 15 號, 我把當初一起援助武漢的「戰友」約出來,吃火鍋重聚。

因為這天,我和他扯證了。

一起拼過命的人,餘生也一起度過吧。

2、被我抱在懷裡的寶寶,現在會走路了

@周杰 | 24歲,「奶爸」志願者

疫情時:

初見「小格格」,她才 11 個月大。她的家人都被確診,我接手當了她的奶爸。

她喜歡公主抱,不喜歡一動不動。坐著會哭,也不能放床上。

有天夜裡我哄她睡覺,哄著哄著我倆都睡了。這張照片是她爸爸拍的。

現在:

疫情結束後,我回漢口,孩子回武昌,見面機會不多。

前兩個月,我實在忍不住想要去看她。

沒想到,才半年,曾經在我懷裡睡著的嬰兒,現在已經會走路了。

好久沒見,孩子對我有點陌生。逗了她一會兒,「小格格」就「咯咯」笑起來。

我抱她,發現她還是喜歡「公主抱」。

△疫情時的合照

很開心,曾經陪你一起長大。

3、走之前,我把所有財產交給她,回來後,我們成了三口之家

@曹旭 | 28歲,援鄂護士

疫情時:

我和丫頭在一起 8 年了。

2 月 4 號,我跟援鄂醫療隊來到武漢客廳方艙支援,只來得及用微信通知她一聲,把自己所有財產信息發給了她。

當我見過太多妻離子散,陰陽相隔時,餘生我只想珍惜眼前人。

現在:

「 520 」那天,我們領證了。

她懷孕 5 個月,我一直念叨,等孩子出生,一家人去武漢。

災難結束後,要穿越人海去擁抱我愛的人。

4、熬過火神山的夜,才知道什麼叫幸福

@程天宏 | 39歲,火神山的吊車司機

疫情時:

大年三十在家看春晚時接到電話,說火神山那邊開弔車缺人,我去了。

5 天 5 夜沒下車,累了就在車上睡會兒。每天都很崩潰。

現在:

疫情後的第一件事:回家。

打開門的老父親看著我,反覆說了一句話:「回來就好。」

6 歲的兒子說:「爸爸,我要吃你做的菜。」

後來,方艙醫院拆掉了,很高興,疫情控制住了。

像是一個好久沒人去的貨場,整齊碼放的貨櫃,空空蕩蕩的。

現在學會更加珍惜生活了吧,以前哪會有這種感覺。

火神山就是戰場,這裡只有戰士,不分男女。

5、疫情前,面對病人很無力;現在,我什麼都不怕了

@姍大王 | 25歲,一線護士

疫情時:

一個七十多歲的爹爹(爺爺)突然病情惡化,立馬推到搶救室除顫,還是沒救回來。

那一刻,有種深深的無力感。

現在:

我和男朋友領證了,明年辦婚禮,國慶去拍婚紗照。

之前在家人眼裡我都是小孩子,現在他們拿我當大人了。

即使工作差不多到 10 小時,我也不覺得累。

因為,沒有什麼能夠難倒我了。

△ 疫情之後,和同事一起去玩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6、以前,我活得很自我;現在,沒什麼比家人更重要

@nana | 33歲,國企員工

疫情時:

疫情之前,和朋友聚會、獨自旅行,從來都覺得,只要開心我就去了。

直到老公發燒到 38.8 度,一個人在書房自我隔離,剩下我照顧 6 歲的女兒。

我很怕失去他,等他那十幾天,簡直度日如年。

現在:

每天下班,我只想著回去給他們做點什麼好吃的。

8 月底,我們去了廈門,這是一家三口的第一次旅行。

只有老公孩子在身邊,我才真正踏實。

沒有什麼比家人更重要。

7、國慶,我想讓她回武漢來看看

@高上元 | 53歲,援助醫生的志願者

疫情時:

剛開始上崗,穿防護服、消毒要弄很長時間。

旁邊一位年輕女醫生,連飯都顧不上吃,卻還是耐心地教我們怎麼穿防護服。

後來才知道她是援鄂醫療隊的,從貴州來,名叫葉倩。

現在:

前幾天,我給她發了很長一段微信,想請她國慶節回武漢來看看。

我計劃好了,帶她去看黃鶴樓,嘗嘗武漢小吃。

她答應我,忙完這段時間,她一定會來「再見武漢」。

每一個關心過這座城市的你,歡迎回家。

8、疫情許下的願望,還差一個就實現了

@尹煥章 | 29歲,武漢某煙廠工人

疫情時:

2 月 20 日,女兒出生了。我急急忙忙的,慌手慌腳。

老家的父母過不來武漢,我一個人照顧母女倆,忙得每天晚上沒法睡覺。

那時候,我許下兩個願望:

一是帶孩子回家看爺爺奶奶,二是帶老婆去吃她最喜歡的烤肉。

現在:

我不但可以熟練地給女兒換尿不溼、兌奶粉,還解鎖了新技能——剪頭髮。

因為工作忙,第二個願望還沒完成。這個國慶節,烤肉,一定得給老婆補上。

等孩子長大,我要告訴她,出生這年多不平常。

9、記錄武漢這件事,我會一直做下去

@武鍋小霸王Chessy | 25歲,vlog 博主

疫情時:

我是一個視頻博主。

記錄過武漢封城時,長江大橋空蕩蕩的樣子。

也拍過一對夫妻,丈夫是警察,妻子是感染了肺炎的醫生。

丈夫主動報名了武漢中心醫院附近的值守工作,他說:

「我每次巡邏從那邊走的時候,都會想到我在守護我老婆。」

現在:

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我想快點去做想做的事。

去東湖,去江邊,武漢秋日無多,我想捕捉一些美好時刻。

最近還聯繫過一個記者朋友,約好了要來武漢。

現在的武漢,真好。

武漢的秋天來了,我想拍下給你看。

聲明: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新世相(ID:thefair2),在此致謝!

還不知道這些事?快戳圖片

原標題:《那個在武漢被我抱在懷裡的寶寶,現在已經會走路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武漢兒保中心: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你家孩子多大會走路的?
    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你家孩子多大會走路的? 「我家女兒已經一歲3個月了,還不會走路,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也沒發現什麼問題,但就是不會走路。而鄰居家的兒子滿十個月的時候就已經會走路了。
  • 寶寶明明會走路,為啥總要討抱抱? 所有媽媽看完都哭了!
    隨時隨地,娃說抱就抱,說扛就扛。本以為等娃學會了走路,我們的麒麟臂就終於可以成為歷史,退下神壇。沒想到,一天天長高長大的寶貝依舊是時不時就伸出手臂,要來上一個「抱抱」。明明都會走路了,為什麼還總要「求抱抱」?如果我們總是有求必應,寶寶會不會被慣壞,變成「小霸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抱抱」的話題。
  • 「寶寶明明會走路,為啥總要討抱抱?」 所有媽媽看完都哭了!
    明明會走路的孩子,在不累的情況下,偏偏在媽媽面前「求抱抱」,心理學家把這種行為,稱為「退行」:當孩子們感到有壓力或焦慮時,就會放棄自己已經習得的技能,轉而以原始、幼稚的方法來應對。而這種情況,在二胎家庭中,尤為常見。
  • 寶寶走路早晚代表著智商高低?你家孩子多大會走路的?
    粉哥導讀:貌似從寶寶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媽媽們就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與三姑六婆、小區大媽鬥智鬥勇的勵志徵程。這不,媽媽們就帶著寶寶去小區裡溜達一會兒的功夫,一場成長大賽悄然拉開了序幕.唉呀呀,你家孩子都1歲多了吧,怎麼還成天抱在手上?
  • 為什麼寶寶會走路了反而更喜歡抱?知道真相後你會不忍拒絕
    孩子整天這樣要抱,累得大人夠嗆,真的是懶嗎?是不懂事嗎?不知道心疼大人嗎? 明明早就會走路了,卻反倒喜歡被抱著,除了是對走路這項技能失去新鮮感以外,還和分離焦慮、安全感有關。孩子慢慢長大,會走會跑了,可以和媽媽的身體分離了,漸漸明白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 寶媽秘籍|還在圖省事抱睡寶寶?長期抱娃是會影響寶寶脊柱發育的!
    媽媽就喜歡把小伊伊抱在懷裡入睡,如果媽媽發現小伊伊睡著之後,就會把孩子抱到床上,但是她又開始哭起來。媽媽索性就把小伊伊一直抱在懷裡睡覺,長時間如此,這也就導致了孩子輕微脊椎變形。寶寶們總喜歡在媽媽的懷抱裡睡覺,一旦放下便會哭鬧不停。
  • 教你一招,解決寶寶抱睡的問題!
    作者:寶寶知道 冷豔女王ye寶寶出了月子之後,睡眠逐漸減少。這時候的寶寶喜歡東張西望,奢望看盡一切新鮮事物,不再乖乖躺在床上,人小鬼大的她知道要抱了,抱習慣之後,寶寶越發得寸進尺,竟然喜歡在我懷裡睡覺,一碰床就醒。也許你會說,等寶寶睡熟之後 再放啊!
  • 明明會走路,為啥卻總是要抱抱?
    我還看到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聯合幾所腦認知研究機構和專家,招募了6個月以內的嬰兒進行了一個實驗。研究人員對比了他們在被媽媽「坐著抱」和「走著抱」時,動作、聲音、心電圖的變化,證實寶寶被抱著走的時候,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顯著升高,寶寶會感到更加放鬆。
  • 2020 因你不凡丨被「雲守護」的小石榴 已經會走路啦~
    那麼這些老朋友們現在生活的怎麼樣?他們最想對誰說聲感謝呢?今天(12月31日),央視新聞推出特別節目《2020 因你不凡》,聽我說「謝謝你」!2020年有一個小可愛牽動了無數網友的心在今年疫情嚴峻時刻在父母確診的第二天誕生於武漢的「小石榴」一出生就被轉入新生兒重症病房無數網友通過央視新聞的新媒體直播「雲守護」這個可愛的小生命
  • 4個幫寶寶走路的小遊戲!
    所以我在做兒保醫生的時候,關於一歲左右寶寶走路的問題,家長問得特別多:不知道您有沒有這樣的疑問或者困惑?今天我就來講講這個階段寶寶的走路都有哪些特點,以及你可以做什麼幫助讓他們成長得更好。根據美國兒科學會上關於走路的描述,我結合自己的工作歸納了下面五條特徵。
  • 嬰兒會被慣壞嗎?已有科學研究證明:寶寶哭著要抱是本能
    把寶寶單獨放在床上的時候,用不了多久寶寶就會開始哭鬧,這時讓媽媽走過去將哭鬧的寶寶抱起來,大概30秒左右哭聲就停止了。很多時候寶寶視線內看不到媽媽就會感到不安,開始哭鬧,而當媽媽靠近並抱起寶寶時,趴在媽媽的懷裡瞬間就有了安全感。這也能解釋為什么爸爸或者其他人抱寶寶的時候,寶寶會哭,而到了媽媽懷裡就瞬間安靜,因為寶寶需要一個能給他安全感的人,這個人大多是和寶寶最親密的人,也就是媽媽。
  • 3個月寶寶脊椎變彎,醫生告誡:別再這樣抱寶寶了
    林志穎曾在微博上曬自己的雙胞胎,照片裡兩個剛出生十幾天的寶寶被林志穎豎抱在懷裡,還在評論區激起一片擔憂。剛出生的寶寶脊柱非常軟,而此時寶寶頭部的重量約為全身的1/3,柔軟的脊柱還不足以承重,豎抱易壓迫寶寶脊椎和頸椎,造成頸椎損傷、脊柱發育畸形。
  • 「孩子明明會走路,為啥總要討抱抱?」 所有媽媽看完都哭了!
    明明會走路的孩子,在不累的情況下,偏偏在媽媽面前「求抱抱」,心理學家把這種行為,稱為「退行」:當孩子們感到有壓力或焦慮時,就會放棄自己已經習得的技能,轉而以原始、幼稚的方法來應對。而這種情況,在二胎家庭中,尤為常見。
  • 抱睡會影響寶寶脊椎?專家的解答有些出乎意料,但壞習慣要抓緊改
    昨天食堂吃飯時,小飛和我們幾個寶媽坐在一起,諮詢寶寶抱睡的事宜:「寶寶現在養成了抱睡的習慣,一放就醒,家裡人多,索性都願意抱著,可我擔心抱睡時間長了對孩子脊椎不好。你們有什麼建議嗎?」01抱睡的真實影響關於抱睡對寶寶的不良影響,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兒科教授鮑秀蘭曾對此做過專項科普。正確的抱哄姿勢對寶寶的脊椎一般沒啥影響(這點家人不用太過「玻璃心」)。
  • 寶寶求抱抱也就這幾年,別再瞎掰什麼訓練獨立勇敢,錯過想抱都沒了
    ,那個小男孩不過兩歲多,看樣子也真的是累了,但媽媽堅持不抱,他只能忍著委屈,跟著媽媽往前走。最近佐羅生病了,特別可憐,我帶著他跑了兩趟醫院,扎止血哭的稀裡譁啦,大夫聽診也是快崩潰了,回家喝藥那才是撕心裂肺,一直伸手喊媽媽,都快哭背過氣了,一吃完藥我就趕緊把佐羅抱過來摟在懷裡,塞上奶安慰安慰,那依偎在懷裡各種抽搐的可憐樣
  • 男星失手摔死自己的小女兒,千萬別再這樣抱寶寶了,太危險
    林志穎曾在微博上曬自己的雙胞胎,照片裡兩個剛出生十幾天的寶寶被林志穎豎抱在懷裡,還在評論區激起一片擔憂。不可:向外坐抱可能脊柱、腰椎側彎過了月子之後,就能適當嘗試豎抱了,但可不是所有豎抱都可以。我平時在小區裡經常能看到有人採用「向外坐抱」的抱姿。這種向外坐抱的姿勢比較省力,可是也會增加寶寶脊柱的壓力。
  • 懷裡的寶寶不老實?專家有話說:正確的抱娃姿勢要「他好我也好」
    尤其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始終有兩個亙古難題未曾真正解決——如何讓自己抱孩子不累,以及如何讓孩子在懷裡舒服地待著。因為擔心突然倒手換方向太折騰寶寶,所以多數父母都會在抱孩子的姿勢上堅持再堅持,久而久之,手臂勞損性疼痛就難以避免了,加之同方向受力,頸椎也會一直偏向一側,頸椎痛隨之而來。豎抱法比起橫抱,多數有育兒經驗者更推薦豎抱,的確如此,豎抱既不會有橫抱時的「死亡視角」也不至於將寶寶的重量全部集中在大人的一側手臂上,相比較下來,豎抱確實很有可取之處。
  • 5個抱寶寶的正確姿勢(內附示意圖)抱錯嚴重影響孩子身體發育!
    如果你看到寶寶趴著的時候,可以和床面呈90°角抬頭了,說明寶寶的頸部力量已經很好了,就不用再額外扶著他的脖子了。抱寶寶的5種方法說完了抱寶寶的大原則,接下來我們說說具體抱寶寶的5個方法。但還是要提醒大家,因為寶寶的脊柱力量不足,生理彎曲還沒有形成,抱寶寶的時候,一定記得支撐住寶寶的腰背部。豎著抱寶寶,他能看到的東西更多,自然也就更喜歡。在寶寶吃完奶後,我們可以豎抱給寶寶拍嗝。當寶寶哭鬧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豎抱寶寶,來回多走幾步,寶寶也會安靜下來。
  • 哈爾濱一居民樓發生火災,一位母親把孩子緊緊抱在懷裡……
    前段時間,哈爾濱的一棟居民樓裡發生火災,一位母親把孩子緊緊地護在懷裡,用身體去替孩子擋住了大火。2020年12月15日凌晨4點多,哈爾濱市道外區長春街上的一處居民樓道內雜物起火,當消防員快速破開單元門後,看到門口的位置躺著一名女子,懷裡緊緊地抱著一個孩子。
  • 一哭就抱就餵奶?天使寶寶是這樣煉成的,安撫的6個級別你知道嗎
    韜韜爸爸逛評論經常看到一些寶媽的留言,文章建議少抱,寶媽們說不抱就哭啊;文章說不要奶睡抱睡,寶媽們說不奶睡不著啊!對於很多家長看來,天使寶寶都是別人家的,自己家孩子天生就是高需求,只能硬著頭皮熬。其實啊,天使寶寶也有很多是後天練成的,如果家長有充足的育兒知識,寶寶的安全感會逐步提升,需求也能一步一步降低,成為傳說中的天使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