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理察·朱維爾的哀歌》:敘事簡潔流暢,角色臉譜化同樣明顯

2020-11-15 伏龜影評

最近看了《理察·朱維爾的哀歌》。很難想像,導演高達89歲,居然還能拍出這麼一部不錯的電影。倘若我有如此高齡,只盼生活能自理。言歸正傳,咱們還是繼續就故事性來聊聊《理察·朱維爾的哀歌》。

這個電影是真實事件改編的。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期間,一名保安發現了炸彈裝置,數以千百計的民眾因此倖免於難。不過,英雄才沒當幾天,這名保安又因為媒體的報導而被視為「炸彈嫌疑人」,人們質疑他自導自演了一場恐怖襲擊,媒體和FBI聯合施壓。與此同時,一名律師站出來幫助主角,直到3個月後才洗脫嫌疑,六年後真兇才被捕。在這期間,保安主角的生活被媒體鏡頭和民眾目光所撕裂。

僅僅是看簡介,就讓人感覺到故事味。而在實際觀影中,《理察·朱維爾的哀歌》的流暢性更是讓人印象深刻。豆瓣有網友提到好萊塢的古典主義風格,指以連貫性剪輯為主的影像風格,其影評寫得很好。當然,除了鏡頭剪輯帶來的流暢性之外,電影在故事上的敘事也是有條不紊,這點很關鍵。

起初,電影花了30分鐘的時間刻畫主角,然後才引出「爆炸案」這一激勵事件。隨後,電影又花了三十幾分鐘來轉折劇情,將主角從「英雄」推向「嫌疑犯」。接著,電影再花了三十幾分鐘來實現主角態度上的轉變,讓他從一味服從執法機構到奮起反擊。最後,電影從各個角度描述主角的反擊,直到他對FBI直接發出質疑。

可以看到,以上四部分劇情的片長控制得很均勻,同時每部分的劇情也很精簡。在第一部分刻畫主角的時候,電影通過2個「認真工作-離職」事件來表現主角的觀察能力、認真態度。在FBI和媒體的主要人物露面之後,電影在14分鐘就進入了爆炸案相關劇情。如此細數一通後能發現,《理察·朱維爾的哀歌》在第一幕的劇情幾乎沒有多餘的場景,故事節奏還是非常快的,毫不拖泥帶水。


這種劇情上的精簡,在隨後兩幕中也有所體現。在第二幕上半部分,對於「英雄就是罪犯」的轉折,主角的後知後覺、FBI的遲疑猶豫和媒體的快刀斬亂麻形成了對比,由此營造出一種席捲而來的影響力,讓觀眾更直接的感受到身處輿論漩渦中心的主角內心的壓力。尤其是主角的後知後覺,更是給電影造勢留下了不小的發揮空間,這個設計是挺亮眼的。電影當然可以設計得主角很快就看到新聞,知道自己被質疑為嫌疑人,但如果那樣設計的話,就會讓觀眾缺少緩衝時間,難以感知撲面而來的輿論壓力。

很有意思的一點是,電影第二幕下半部分的重點則放在了主角心態上的轉變,期間的遭遇都是為此而服務的。他被FBI懷疑,但他卻還為他們說好話,表示對他們工作的理解。這絲毫沒有被當成嫌疑犯的冤屈感,但愈是如此,觀眾愈是覺得他很冤。這個設計也很特別。直到主角發現這些遭遇不僅對自己,還對母親造成了影響,那一刻的下定決心也是觀眾能明顯感知的。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故事的流暢,正是通過這般目的明確、劇情精簡的故事設計實現的。再加上導演非常細膩的劇情推進(包括富有節奏感的場景轉折),整個故事的講述可謂有條不紊,觀影體驗很好。不過,為了實現這種劇情上的簡潔,電影犧牲了配角的人物形象刻畫,以致於不少角色流於臉譜化,包括幫助主角的配角。

在對抗力量中,FBI是關鍵之一。在爆炸案發生之前,FBI負責人玩忽職守,只顧看演唱、與女記者聊天。而在爆炸案發生後,整個FBI幾乎都是「疑罪從有」,緊抓著保安主角不放,從各個角度試圖讓主角認罪。在這一過程中,FBI化身純粹的壞蛋,幾乎毫無思考的過程,只是想當然的辦案。他們是身為壞蛋的「工具角色」。

哪怕只是增加一些場景,來表現這群FBI非要主角認罪的理由,那效果也比這般臉譜化壞蛋的好。在電影《正義的慈悲》中,為了安撫恐慌的民眾,警方甚至偽造證據、證人來逮捕那些看起來不像好人的黑人。這樣的理由與《理察·朱維爾的哀歌》中的FBI頗為相似,電影中其實可以更直接的表現FBI那種執著的動機。


另一個關鍵的對抗力量代表是女記者,她引發了整個事件。原本,FBI可能只是按照辦案流程審查主角。但一經媒體曝光之後,FBI不得不進一步追究主角,因為FBI不想承認錯誤。起初,這名女記者為了獲取獨家消息而不擇手段。看到主角的生活被撕裂,女記者也毫無愧疚,甚至還為自己揭露的高熱度新聞而沾沾自喜。冷酷無情、只顧輿論熱度、不擇手段等特質,在電影中表現得可謂淋漓盡致。儘管此時的女記者同樣有些臉譜化,但這一形象確實讓人印象深刻。

然而,在電影後期,這名女記者莫名其妙的關心起事情的真相。她去現場計算了距離和時間,判斷主角並非兇手。她頓時愧疚了,甚至在新聞發布會上還流淚。電影慌忙的想要洗白無情女記者,但效果上卻不成功,因為這與人物之前的行動自相矛盾。如果女記者真的有在意過事情的真相,就不會在事情查證之前就發表抹黑新聞。


既然她就是這麼一個眼中只有輿論熱度的人,為什麼不讓她的人設貫徹到底?事實上,在電影後半段,這名女記者對劇情的推動作用幾乎為零。換個角度想,如果這名女記者繼續挖掘真相,繼續帶偏輿論,那這樣豈不是既能避免人物自相矛盾,又能給主角增加壓力?

此外,由於電影非常追求精簡的劇情設計,因此諸多媒體幾乎都只是臉譜化的背景角色,唯獨這名女記者有戲份。這也造成一個效果,即電影後半段的矛盾衝突基本變成了「主角 vs FBI」,而非起初的「主角 vs 媒體&FBI」,矛盾衝突減少了。


不僅如此,只顧輿論熱度的媒體其實比FBI執法機構更適合給主角施壓,因為這種狀態的媒體可以是非理智的報導施壓(顯得更合理常見),但FBI非理智反而會讓人覺得他們蠢蠢笨笨,不會破案。即便站在主角的視角也能感受到,FBI就像沒有爪子利齒的老虎,很難讓人感受到那種威脅。同時,電影又不展示FBI非理智破案的深層動機,臉譜化反派的效果並不是很好。

一定程度上,電影自從完成了「英雄變罪犯」的轉折之後,故事的矛盾衝突基本停留在同一個水平上,矛盾衝突沒有進一步升級。儘管導演將焦點轉移到其他方面,但依舊很難掩蓋這點。因此,結局看起來稍微有些平淡。


這個真實故事天然具有諷刺意味,而電影《理察·朱維爾的哀歌》進一步放大這種諷刺性。相對而言,保安主角似乎並非電影的重點,因為觀眾的視線往往會落在媒體、執法部門、群眾謠言上。某種程度上,這個故事仿佛成了導演表達觀點的媒介。在電影中,觀眾會將矛頭指向輿論引導者的媒體和執法部門,他們無疑是導演抨擊的對象。同時,電影中有大量的細節來諷刺偏見和謠言,譬如高校校長對主角帶有復仇性質的抹黑、FBI探員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依舊固執的認為主角是兇手。這些都是導演為了表達而精心設計的。

可能會有人認為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就應該遵循事實,《理察·朱維爾的哀歌》的劇情發展很難改動。但我始終認為,藝術加工始終是必要的,否則為什麼不拍成紀錄片?同時,即便是同一個真實事件,不同創作團隊也可能拍出不同的風格,這取決於想要表達的主題。

話說回來,在《理察·朱維爾的哀歌》中,無論是配角臉譜化還是矛盾衝突未升級,這些都沒有想像中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導演想要表達的內容——包括對媒體、執法部門的批評——觀眾都get到點了。對於這個影片,觀影體驗是流暢的,敘事有條不紊。儘管《理察·朱維爾的哀歌》可能登不上頂級水準的電影梯隊,但它卻是導演充分的表達,依舊值得一看。

相關焦點

  •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上映 四大看點全揭秘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上映 四大看點全揭秘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曝光「正義降臨」版預告 時長:00:30 來源:電影網
  • 東木老爺子導演的《理察·朱維爾的哀歌》
    :驚世疑案(港) / 李察朱威爾事件(臺) / 美國噩夢 / 理察·朱厄爾 / 理察·朱厄爾的悲歌 / 理察·朱厄爾的歌謠 / 理察·朱維爾的歌謠 / 理察·杰威爾的歌謠 / The Ballad of Richard Jewell / American Nightmare / American Nightmare: The Ballad of Richard JewellIMDb
  •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 》
    ·朱維爾的哀歌 》。一、電影簡介:《理察·朱維爾的哀歌》(Richard Jewell)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的劇情片,該片改編自《名利場》雜誌1997年的一篇同名報導文章,講述了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安保人員理察·朱維爾發現奧林匹克公園有炸彈,阻止了悲劇發生,卻遭錯誤指控的故事。
  •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被逼上絕路的好人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劇照美國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新片《理察·朱維爾的哀歌》由華納兄弟出品,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在年末登陸美國院線。自2014年的《美國狙擊手》起,九旬的老爺子基本保持一年一片的速度,選取貼切的人物和事件,穩定地輸出他對當下現實的看法。
  • 電影《理察·朱維爾的哀歌》曝「直指人心」預告
    網易娛樂1月6日報導 由好萊塢傳奇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改編自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爆炸案真實事件的高口碑佳作《理察·朱維爾的哀歌》將於1月10日全國藝聯專線上映。
  •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是一部讓人振奮的電影。電影講述的是保安理察·朱維爾的故事。但是在媒體的歪曲報導和FBI不公正的調查之下,理察·朱維爾從英雄成為了爆炸案嫌疑犯。他和他的律師沒有屈服,奮起反抗,從輿論和體制的籠罩中掙脫了出來,獲得了清白與尊嚴。說起個人反抗集體,人們普遍會想到《諜影重重》那樣的智力博弈和精彩打鬥,但這部電影卻沒有那些讓人熱血的兩方較量。
  •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權力是難以招架的誘惑,更是把雙面刃
    但在他的新作《理察·朱維爾的哀歌》(Richard Jewell)裡,英雄的信念反而加速了自身的殞落。·朱維爾的哀歌》。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雖然在敘事上欠缺多元觀點與客觀性,但劇本聰明地借用理察的遭遇,探討正義與權力的灰色地帶。
  •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理察
    2018年聖誕檔才上映了《騾子》,2019年聖誕檔又有了新片《理察·朱維爾的哀歌》上映。影片改編自真實事件,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時,身為保安的理察·朱維爾在公園發現了炸彈。雖然炸彈還是爆炸了,但是由於理察和警察們在此之前儘可能疏散了人群,從而減少了傷亡。然而理察還沒當幾天英雄,就被懷疑是爆炸案的主謀。
  •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samrockwell|百萬美元寶貝|逃出亞卡拉|...
    我最近看了兩部,《換子疑雲》和《理察·朱維爾的哀歌》。拋開其他不說,美國導演保持創造力的勁頭讓我佩服,當然大環境也允許。比如東木先生和伍迪·艾倫差不多,影片年年都會有,當然不再是票房的寵兒,但是依然鐵粉無數,我也算是一個。今天想聊聊這部有意思的電影,《理察·朱維爾的哀歌》。影片改編自真實事件。
  • 《理察 朱維爾的哀歌》:美國主流意識形態的隱蔽表達
    作者:張義文 現年九十歲高齡的美國導演伊斯特伍德仍在保持高度熱情的電影創作,由其導演的《騾子》《理察 朱維爾的哀歌》(下簡稱《哀歌》)也先後登陸中國銀幕。
  •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曝最新特輯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曝最新特輯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曝「真實悲劇」版特輯 時長:01:36 來源:電影網
  • 平民英雄的至暗時刻——《理察·朱維爾的哀歌》
    今天聊聊電影《理察·朱維爾的哀歌》。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改編自真實事件。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期間,在百年奧運公園發生一起爆炸案件。原本炸彈被放置在人員密集地區,索性只造成兩人死亡、110人受傷,傷亡數字大減得益於理察·朱維爾。
  •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曝「直指人心」版預告 傳奇導演震撼新作...
    ·朱維爾的哀歌》將於1月10日全國藝聯專線上映。影片今日曝光「直指人心」版預告,展現英雄被誣陷淪為嫌犯的歷史悲劇,政府媒體聯手將朱維爾及其家人推入深淵,弱者選擇奮起反抗,揭露被掩蓋的真相。教課書級敘事和深刻內涵獲國內媒體盛讚「曲折離奇又平靜克制」,「本片的現實意義值得深思」。這部奧斯卡級陣容傾力打造的震撼之作不容錯過。
  •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理察 主威爾的哀歌
    模糊的電視影像中最清晰的一段反而是理察朱維爾的扮演者登上銀幕與電影形成呈現的真相襯託出其餘新聞節目媒體的虛假,用亞特蘭大奧運最高光的麥可詹森平行剪輯的掐表測步也是意在把英雄轉移給同樣平民的律師,還延續了主角對政府機構的忠心甚至繼續效力的美國夢,這一點正是哀歌所在,但完全不同於小粉紅歌頌祖國反手被拆遷又刷屏罵街的行為。
  • 電影《理察·朱維爾的哀歌》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汙名化新聞從業女性?  現年89歲的大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的《理察·朱維爾的哀歌》,主人公是2007年去世的一位名叫朱維爾的保安。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期間,他在百年奧林匹克公園內發現一枚炸彈後,第一時間通知警方,並且幫忙撤離附近人流。
  •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 平民英雄的無奈
    >影片《理察·朱維爾的哀歌》是一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影片,影片講述了在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林匹克百年公園中心廣場發生一起爆炸事件,名叫朱維爾的保安在該事件中迅捷的反應避免了造成更大的損失,他一時間成為社會各方關注的英雄。
  •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美國噩夢驚世疑案,英雄悲歌誣罪蒙冤
    但是,那些批判媒體如何濫用權力的電影同樣令人振奮。和丹·吉爾羅伊的《夜行者》和比利·雷的《欲蓋彌彰》一樣,《理察·朱維爾的哀歌》也是一部揭露媒體陰暗面的優秀電影。它令人警醒地展示了,只需要一篇新聞報導,一項莫須有的指控或推測就可以被扭曲成公眾眼中的事實。
  • 好電影-理察●朱維爾的哀歌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Richard Jewell(2019)毀謗與良知-理察·朱維爾的哀歌, Richard Jewell發行: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導演:Clint Eastwood 克林特·伊斯威特主演:Sam Rockwell 山姆
  •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持續熱映,獲贊「偉大的電影」
    傳奇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最新力作《理察·朱維爾的哀歌》正在全國藝聯專線熱映,獲得了貓眼9.0,淘票票8.9,豆瓣8.3,新浪大V推薦度94%的超高評分。·朱維爾是一名安保人員,但在發現了炸彈並成功保護了數百人生命後,卻被懷疑為是案件的始作俑者。
  • 豆瓣8.1,高分電影《理察·朱維爾的哀歌》將於1月10日上映!
    ·朱維爾的哀歌》將於1月10日全國藝聯專線上映。影片今日曝光「直指人心」版預告,展現英雄被誣陷淪為嫌犯的歷史悲劇,政府媒體聯手將朱維爾及其家人推入深淵,弱者選擇奮起反抗,揭露被掩蓋的真相。教課書級敘事和深刻內涵獲國內媒體盛讚「曲折離奇又平靜克制」,「本片的現實意義值得深思」。這部奧斯卡級陣容傾力打造的震撼之作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