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2020-12-23 我看見了深淵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句話我記得是出自人類最古法典《漢謨拉比法典》,還是在初中上歷史課時聽老師說的。有仇不報非君子這話是非常讓本人鍾意的話,有仇不報的話還等著別人記自己的好嗎,人就該有仇報仇有恩報恩。當然要用正當手段報仇。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句話本身就是被古人承認的法律,所以說報仇是很正常的。我相信「人本性惡,善者偽也。」人本就是貪婪無度沒有底線的生物,人一但拋棄了自己的底線,釋放自己的本能就是一頭野獸。如雲南大學馬加爵殺人案,還前一段時間的留學生許可欣馨侮辱祖國時間。「人之初,性本惡。」荀子就很準確描述了人本性。不要過度高估人的本性,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本就是人的本能,正如人起了爭執第一念頭就是爭鬥打架吵架而不是心平氣和坐下來道歉一樣,所以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很正常,沒毛病。

有仇必報的人應該是一個很可怕的人,自己寧可自己遭殃也不會讓自己的仇人好過,有仇必報是一個優良好傳統。這種情況也會讓人意識到你不是一個好惹的人,讓別人不會輕視你,現如今的社會就是這樣一個世道。正如電視劇《我是餘秋水》中主人公餘秋水一樣,他轉變之後又有誰敢惹餘秋水呢?報仇的意義就是當理解和寬容解決不了問題時,也只有報仇才能夠真正地解決問題。報仇是一個複雜的工程,很多人就是知道「自己報仇的成本太高了你可能就報不了仇」。但是仇還是要報,要向外界傳遞一個信號就是自己不好惹。畢竟刀要慢慢磨才會更鋒利,報仇不用急慢慢來。

借用一句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整如現在某些國家一樣自顧不暇還想中國潑髒水,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告訴他們爺不好惹。

相關焦點

  •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4個星座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4個星座在生活中,大家經常都會說以德報怨。其實以德報怨的主要意思就是在別人欺負你的時候,你打了牙齒也要往肚子裡吞,別人欺負你你反倒要對她更好。話是這樣說沒錯,但是在生活中又有誰能夠做得到?今天星羽就給大家講一講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四個星座。
  •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來歷
    大家都知道有一句俗語,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比喻用對方使用的手段來還擊對方,這在法律上叫同態復仇法。這句俗語的起源於一部古巴比倫的法典還有關聯呢。古巴比倫王國源於兩河流域的中央,巴比倫一詞本是神之門的意思。很明顯,這裡是西亞的交通要衝,地理位置非常優越。
  •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年度高分爽劇《半澤直樹2》終於開播啦
    《半澤直樹》主要講述的是在泡沫經濟時期進入東京中央銀行的銀行職員半澤直樹揭露行內各種不正之風,對待惡人要「以牙還牙,加倍奉還」的故事。劇中的臺詞「以牙還牙,加倍奉還」還成為了當年的熱詞。並且該劇還道出了當時銀行的處世標準,就是晴天開傘,雨天收傘。很多企業在最需幫助的時候反而借不到錢。
  •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神鬼獵人》的復仇旅程(王星然)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不正是聖經舊約倫理學的一個主張?《出埃及記》21:24、《利未記》24:20、《申命記》19:21皆有提及。故此,有人認為聖經支持復仇。聖雄甘地(Putlibai Gandhi,1869-1948)就曾不以為然地說:「以眼還眼,讓全世界都瞎了!(An eye for an eye makes the whole world blind)」。
  • 以牙還牙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針鋒相對,反義詞有:退避三舍,以牙還牙是中性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常與以眼還眼連用。 以牙還牙的詳細解釋: 成語名稱:以牙還牙(yǐ yá huán yá) 成語釋義:用牙咬來對付牙咬。比喻針鋒相對地進行回擊。
  •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令人不寒而慄
    6.如果一個人把他的牙齒打掉了,他的牙齒就會被打掉,《聖經》中就曾記載過「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刑罰。7.根據關於毆打婦女的規則,被告的女兒受到了最嚴厲的懲罰。
  • "以牙還牙,加倍奉還"
    在字幕裡,這句被譯成「以牙還牙,加倍奉還」,翻譯得還挺到位。不過,在日語裡,對於「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還有更直接的表達:「目には目を、歯には歯を」,編劇大概覺得這麼說太文縐縐了,於是用更口語化的語言將相似的意思表達了出來。今天要談的,就是雅人叔的這句「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巴沙爾拿到俄動武綠燈,一夜激戰奪回大片失地
    當這些武裝分子開始朝著敘軍控制的區域發起進攻時,俄軍指揮部決定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而巴沙爾在拿到了莫斯科允許動武的綠燈後,下令「老虎師」等精銳部隊直接奔赴敵軍所在的位置展開反擊。在經過了一個晝夜的激戰之後,不僅擊斃了大批的武裝分子,同時也成功將大片失地奪了回來。
  • 「以牙還牙」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以牙還牙, 這個短語的英文是:tit for tat 以牙還牙,針鋒相對 I noticed she didn't send me a card - I
  •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中國暫停香港與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的引渡協議
    不要以為耿爽走了,我們就沒有帥哥,看看汪文斌這就是傳說中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不,應該是買一送一,之前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暫停了與香港的引渡協定,這次我們不但暫停了與他們的引渡協定
  • 《武法律師》EP12--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為了給舅舅報仇,奉律師打算以牙還牙,被安市長狠揍之後借酒澆愁的石關東成了奉律師撬動安市長的支點,之後安市長便會成為撬動車法官的支點。有了石關東,安市長教唆殺人的視頻證據就找到啦(*^▽^*)安市長成了車法官的棄卒~冷冰冰的在伊終於按捺不住了,找奉律師一探究竟,可奉律師冷酷的理性讓在伊很傷心。
  • 摩薩德,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上帝之怒」行動
    為了表示以牙還牙,為被殺的11個以色列人抵命,扎米爾很快擬出了11個人的死亡名單。於是,一系列針對「黑九月」人員的斬殺行動隨即發生。
  • 「以眼還眼,以惡制惡」,福士蒼汰新劇演「惡人」
    黑澤為了達到目的會不擇手段,甚至不惜讓同伴受傷,因此也被稱為是惡人,他貫徹的是「我只不過是在以牙還牙,報復那些騙人的人,並將他們送上絕路」他們的理念是「以眼還眼,以惡制惡」
  • 整整七年,半澤直樹回歸,還是那個「以牙還牙」的男人
    新聞上將這樣的收購比喻為珍珠島偷襲,半澤則說這是骯髒的手段,為了目的不惜一切代價,一次惡意收購,在銀行看來也許是業績的增加,但是摧毀的是那些創業者的心血所以被收購的Spiral的社長才會強硬地說:這是我的公司,我不會讓外人糟蹋《半澤直樹》這部劇給大家留下的印象好像一直都是那句著名的「以牙還牙
  • 博弈論之以牙還牙策略:不要什麼人、什麼事都忍讓,適當表達憤怒
    先來了解下什麼是博弈論中的以牙還牙策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羅伯特愛克斯羅德教授為了研究合作中的一些問題,帶頭髮起了一個博弈模擬競賽,這個競賽有兩個大前提:其一,競賽每一方都是自私的;其二,競賽過程不會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約束,也不會有權威力量強行幹預競賽者的決策。
  • 如果有人傷害了你,該不該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如果有人傷害了你,該不該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有個段子挺有趣的:如果每個人都以眼還眼,全世界的人都瞎了。
  • 張雨琦:以牙還牙,以刀治渣是人類最佳生存哲學?
    他發布法令「要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道盡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哲學。毛澤東也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統治者的法典,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法典,真正詮釋了什麼是「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比如,兩個公民打架,一個人被打瞎了一隻眼,那麼對方就要被打瞎一隻眼作為賠償;如果房子塌了恰巧砸死了房子主人的兒子,那麼,建造這座房子的人就得拿出自己的兒子來抵命。
  • 圖解《聖鹿之死》:少年復仇,以牙還牙,必死無疑.
    少年認為以牙還牙就是公平,但到最後,男主一家依然光鮮,也足夠冷心冷血接受兒子的犧牲;而少年只有失業寡母,自己精神失常。所以,公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