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到底去了哪裡,蒙古是匈奴的後裔嗎?

2020-12-24 歷史百小生

匈奴,這個曾經強大的中國北方霸主已經不復存在了,在歷史的長河中,他不斷的分裂,通婚,遷移,雜居,已經融合到世界的各個民族當中。目前在中國,真沒有哪個民族算是匈奴的後代。

有人說蒙古,有人說滿族,其實都不是,蒙古的祖先是東胡,居住在大興安嶺附近,是和匈奴同時代的一支部落,滿族的祖先是肅慎,生活在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一代。

外國的話,整個中亞包括部分歐洲有很多地區都算是匈奴人的後代,尤其是匈牙利,首都廣場上還有北匈奴首領阿提拉的銅像。

但是,注意,他們都只能算是匈奴的後代,匈奴這個族群早已消失。

歷史上,匈奴曾經有兩次高光時刻,第一次是秦末漢初的時候,冒頓領導的匈奴帝國。第二次是東漢時代阿提拉建立的橫跨歐亞的帝國,南北朝以後,匈奴已經在中國消失,唐朝時期,有一支匈奴的分支突厥,後來被唐朝所滅。

好了,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匈奴的興衰歷史。

匈奴的起源

這個要一竿子指到黃帝、炎帝時期了。當時的黃帝、炎帝經常與居住在草原上的人交戰,當時他們被稱為葷粥(xun yu)鬼方 獫狁(xian yun)戎狄等等,不同的稱呼。

夏朝滅亡後,夏桀之子淳維帶著一部分族人逃到北方,吞併其他小部落後形成了匈奴族。《史記·匈奴列傳》有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直到戰國的時期,中原人才正式稱呼他們為「匈奴」,意思是「被驅趕的人」。

就是這群「被驅趕的人」,成為了中原王朝的噩夢。匈奴任擅長騎馬,行軍速度要遠遠大於用大腳板子走路的中原士兵。大草原上除了羊肉和羊奶,基本上沒啥能吃的,因此,匈奴人經常南下侵擾中原,搶點吃的,喝的,用的,甚至是女人。

歷史上,中原王朝多次與匈奴之間展開戰鬥,那次數多到我用手指頭加腳指頭都數不過來,我們就撿幾個主要的來說吧。

比如,秦始皇曾經派蒙括大將軍北擊匈奴,雖然匈奴吃了敗仗,但是他們好像是打不死的小強一樣,經常死灰復燃。秦始皇一看,這經常打仗也不是辦法,於是就開始修長城,拒敵於國門之外。

西漢初年,正當劉邦歡天喜地的當皇帝的時候,匈奴那邊也沒閒著,他們迎來了一位「霸道總裁」冒頓單于,這是個狠角色,上臺以後不斷的兼併周圍的「小公司」,比如丁零、屈射,月氏、樓蘭等26個國家。

勢力範圍西到貝加爾湖,南到河套地區,東到西伯利亞,成為一個強大的匈奴帝國,地盤比漢朝還大。劉邦不服氣,要跟冒頓比試比試,結果被圍困在了白登山七天七夜,就是歷史上的「白登之圍」。

這以後,劉邦服氣了,說:「兄弟,我們別打了,來,認個親家吧,以後都是自家人了」,從此開啟了和親政策,西漢的公主被嫁到匈奴,換來了一時的安定。其實所謂的公主都是普通人家的女子,和親前被突擊封為公主,反正匈奴人也不知道,是個女人就行。

漢武帝繼位後,對匈奴又看不順眼了,又是派出大將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這次算是把匈奴給徹底打趴下了。但是,我們也說了,匈奴是打不死的小強,他雖然被漢武帝給碾壓了,但是卻沒有徹底死,他開始分裂了。

匈奴的分裂

匈奴戰敗,單于生氣了,他把罪責歸咎於渾邪王和休屠王,因為這兩個人在和漢朝作戰的最前沿,單于就電召他們回去,準備把這兩個人給殺掉。這兩個人已經提前收到了消息,領著4萬兄弟投降了漢朝。

公元前53年,呼韓邪單于率領部下投降漢朝,匈奴正式分裂為南北兩部分。

公元前48年,匈奴再次分裂,單于日逐王比又率領4萬民眾歸降漢朝,南匈奴聯合漢朝對北匈奴進行了多級進宮,導致北匈奴不斷的向西遷,從此以後就離開了水草肥美的祁連山和河西走廊。永遠的離開了家鄉,開始踏上了漫漫的西遷之路。

有句詩就是描寫北匈奴的悽涼景象的:「亡我祁連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 使我嫁婦無顏色」。

下面我們分開來說,先說南匈奴。

南匈奴歸降漢朝以後,就開始和漢朝人通婚,逐漸的漢化了,已經失去了他們原有的文化。三國時期,南匈奴依附於曹操,曹操將南匈奴分成了五部分,分別派司馬進行監督,安置在今天山西、河北一帶。

西晉時期,有個匈奴的後裔叫劉淵,他為什么姓「劉」呢,因為他自稱是劉邦的後代,當初不是有漢朝公主和親嫁到匈奴嘛,他就說他是那個公主的後代,也就是劉邦的後代。

他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他有一個大目的,他要建立政權,這個哥們,別看是匈奴的後代,但是漢文化學的很溜,也知道「師出無名」是不行的,也得給自己找個好祖宗才行。

劉淵打著劉邦後代的旗號,建立了一個「漢國」,還一不小心把西晉給搞沒了,從此以後開啟了五胡亂華時代,直到隋朝的建立,才徹底消除了各種割據小政權,匈奴在中國不復存在了。

再來說一說北匈奴。

在南匈奴躺在大漢的懷抱裡喝酒吃肉的時候,北匈奴就比較慘了,他們頂著西北風,騎著戰馬,拿著戰刀浴血奮戰在戰場上,他們先是攻擊西域,也就是現在的新疆,然後滅了大月氏,也就是現在的寧夏一代。

大月氏沒地盤了,於是跑到了印度,建立了貴霜王朝。匈奴人沒有就此停下腳步,他們繼續西進,先後滅了康居、烏孫等國,佔領了今天烏茲別克斯坦,然後繼續西進,攻擊了當時的古羅馬帝國。

他們當時的首領就是阿提拉。

這西徵的過程中,被匈奴人不斷的與當地人通婚,生孩子,他們的後代遍布中亞,以及歐洲的沙俄,土耳其,匈牙利,希臘,義大利,法國等,據說保加利亞沙皇就是匈奴後裔。也有人說匈牙利的馬扎爾人就是匈奴後裔。

總之,北匈奴也消失了,他融合在了世界各個民族之間。

匈奴的分支

突厥,算是匈奴的一個小分支。關於突厥的起源,有一個傳說。

傳說突厥先祖被團滅,留下一個10歲的小男孩,被砍去了雙腳扔到了山裡,被一頭母狼救了,小男孩長大後與母狼交合了。後來小男孩被人發現,為了斬草除根被人殺害,母狼逃回山洞生下了10個男孩,就是突厥的起源。

突厥是繼匈奴以後縱橫於蒙古草原的一支強大民族,後來被唐朝所滅。

鮮卑,鮮卑人是源於東胡,是東北最古老的四大民族之一。北匈奴西遷之後,鮮卑人進入了匈奴人的草原,當地還有10萬匈奴人沒有遷走,他們與鮮卑人通婚後,自稱鮮卑人。

我們所熟悉的宇文家族,慕容家族,拓跋家族,都是鮮卑的後人。後來的契丹,蒙古,都是從鮮卑族中間分出來的。

特別要說的是滿族,也就是清朝人的祖先女真族,他們的先祖是肅慎人,一直居住在東北,和匈奴人並無交集。

總之,匈奴這個族群現在已經完全消失,他們融合在了中國各民族,世界各民族當中。

相關焦點

  • 南匈奴融入中華各民族之中,那麼北匈奴遷徙到哪裡去了
    公元 304 年,南匈奴後裔劉淵建立漢趙政權,開啟了「五胡亂華」的十六國時代。匈奴與鮮卑互相融合的後裔鐵弗人赫連勃勃建立胡夏,匈奴與羌人的後裔盧水胡建立北涼。另一小部分匈奴前往遼東,與宇文鮮卑部融合,進入中原,代西魏而立北周。 楊堅廢北周,建立大隋,匈奴在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場表演結束。
  • 公元五世紀後,匈奴人消失在史書之中,他們究竟去了哪裡?
    提到遊牧民族,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蒙古族,可是,隨著蒙古帝國的不斷擴張,版圖越來越大,甚至取代漢人建立了元朝,除了蒙古之外,還有一個規模巨大的遊牧民族,那就是匈奴族。在多數人眼裡,匈奴就是北方蠻族,與斯文講禮的漢人格格不入,且匈奴人經常沒事就跑到中原欺負漢人。
  • 令古人頭疼的匈奴人,到今天是哪個民族?哪個國家有匈奴後裔?
    匈奴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在今天已經不復存在了。匈奴人大約出現在公元前三世紀,屬於蒙古種族的一支。匈奴在發展過程中,與其他民族混雜生活。匈奴這個國家滅亡後,同化於其他民族,歷時久遠,其民族特徵也逐漸消失,現在已經很難再找出一個典型的匈奴人。
  • 匈奴人到底從何而來?誰是匈奴最偉大的首領?讓匈奴馳騁蒙古高原
    匈奴是生活在中亞地區的、互相聯繫緊密的不同民族的統稱。匈奴人核心族群是亞洲人,除此也夾雜著阿蘭人、薩爾馬提亞人、東哥特人和格庇德人。匈奴人匈奴人《史記*匈奴列傳》直接把匈奴人歸結為「夏后氏之苗裔」,說匈奴人的祖先叫「淳維」,是夏桀的妾所生的兒子。
  • 匈奴人的後代都去哪裡了?少部分選擇了西遷,大部分還在中國
    匈奴族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統一大漠的遊牧民族,建立了十分強大的大帝國。匈奴汗國長期和漢朝對峙,最終在東漢時期瓦解。許多人認為,匈奴汗國瓦解之後,匈奴人遷徙到了歐洲,形成了「匈人」。但是這只是匈奴中的大部分,匈奴的其他部族都去哪裡了呢? 想了解匈奴人的去處,首先就要知道匈奴人的來源。
  • 匈奴是否還有後裔?專家:只要是這五姓之一,或許就是匈奴後代
    司馬遷在《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趙武靈王變俗,胡服,習騎射,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由此可見,趙武靈王雖然效法匈奴「胡服騎射」,但是仍然對匈奴充滿戒心,修建長城以抵禦匈奴的侵擾。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於公元前215年派遣大將蒙恬將匈奴趕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區。為了防止匈奴的反撲,秦始皇又命令蒙恬監督修建萬裡長城和秦直道。
  • 古代匈奴為何會消失?其後裔分布於什麼地方,是現在哪些民族?
    哎呀,這到底是假的還是真的?公元48年,匈奴內部又一次為爭王位而分裂,被漢光武帝安置在河套地區,南匈奴在五原塞建王庭,即現在內蒙古包頭。第二年,王庭又遷於漠南的美稷縣,即現在的內蒙古準格爾旗。漢王朝還設置了匈奴中郎將來保護自己。
  • 古 之匈奴為何會消失,其後裔分布於什麼地方,現在是那些民族?
    ,但被匈奴大軍圍困於白登山七天七夜,後來是在陳平的建議下,採用納貢和親的方法,匈奴方解圍而去。 公元304年,匈奴的休屠各胡族的劉淵起兵離石,與鮮卑、羯、羌、氐五胡相繼建國。但長達百年的「五胡亂華」結束後,留在蒙古草原的匈奴又分化為蒙古族、突厥、契丹族、滿族、鄂倫春族等。而進入中原的匈奴人也漸漸被漢化,以部落或氏族為姓,呼延、獨孤等等。相傳金氏中有一支系,也是匈奴人金日磾的後裔。
  • 古之匈奴為何會消失,其後裔分布於什麼地方,現在是那些民族?
    南匈奴歸附於漢朝,後開啟了「五胡亂華」,最終被漢化漢朝剛建立的時候,為解決匈奴之患,劉邦曾親率大軍北徵,但被匈奴大軍圍困於白登山七天七夜,後來是在陳平的建議下,採用納貢和親的方法,匈奴方解圍而去。公元304年,匈奴的休屠各胡族的劉淵起兵離石,與鮮卑、羯、羌、氐五胡相繼建國。但長達百年的「五胡亂華」結束後,留在蒙古草原的匈奴又分化為蒙古族、突厥、契丹族、滿族、鄂倫春族等。而進入中原的匈奴人也漸漸被漢化,以部落或氏族為姓,呼延、獨孤等等。相傳金氏中有一支系,也是匈奴人金日磾的後裔。
  • 匈奴 東胡 突厥 蒙古 契丹 女真 ……終於全部搞懂了!
    匈奴 東胡 突厥 回鶻 蒙古 契丹 女真 韃靼 鮮卑 羌 党項 烏蘇 柔然 哈薩克 這些遊牧民族,在王老師上學的時候一個不懂,有些甚至不會讀~但是它們老實不停的出現,所以下面的介紹,絕對值得你收藏!漢朝時,匈奴分裂成為南匈奴和北匈奴,這就好比南朝鮮和北朝鮮,你把漢朝當美國就行了,南匈奴是漢朝離間來打北匈奴的,俗稱匈奴奸:
  • 「匈奴未破,何以家為」:「匈奴」是什麼民族,現在是哪裡?
    現在說匈奴,主要認為他們主要生活在蒙古高原上, 早在秦朝,秦始皇就視雄踞北方的匈奴為心腹大患,不惜建立了長城以抵禦匈奴的侵擾,還派蒙恬率領大軍長期駐守邊關。 在漢代,匈奴發動了「白登之圍」這一重大軍事行動,把漢高祖劉邦打得只能獻金投降。
  • 匈奴被漢朝打敗後為何銷聲匿跡了?
    根據《漢書》的記載,在大約公元前 215年的時候,匈奴部落的大本營,所在 地不在外蒙古,而是在內蒙一帶。匈奴的興起,與匈奴國家的創立者頭曼密不可分,頭曼是匈奴首稱領,單于者。公元前 214 年,蒙恬北伐,頭曼敗於秦,率部遷至漠北蒙古(就是現在的蒙古國),蒙恬收復了內蒙一帶。秦滅亡之後,趁著中國內亂,頭曼再次南下,又收復了內蒙,並將行營建在河套一帶,就是現在的呼和浩特附近。
  • 匈奴與斯基泰人有哪些「親密」關係?
    從遊牧民哪裡,中國武士們還模仿了羽毛裝飾的帽子、"三尾服"和後來對名為"戰國時期"的藝術起到很大作用的"帶扣"。也正是為了防禦匈奴,趙國及其鄰近諸國的中國人開始沿其北部邊境壘起最初的城牆,後來秦始皇統一和完成了城牆的建築,成為了長城。
  • 匈奴後裔大概分成有多少個民族?都有著怎樣的歷史?
    在這中間匈奴與其他民族融合繁衍,能人輩出。這還不算到歐洲抽打羅馬帝國和蠻族的上帝之鞭阿提拉等西遷的匈奴人。接下來我們就匈奴後裔的流向做一下淺顯的梳理。匈奴在史書的起源:從周朝開始我國北方主要的少數民族敵人稱為戎狄。當歷史的車輪進入了戰國時期,北方赫然出現了兩大部族:匈奴和東胡開始肆虐秦、趙和燕國。
  • 五胡亂華後,他們的後代去哪裡了|羯族|中原|五胡亂華|匈奴|鮮卑族
    匈奴、鮮卑、羯、羌、氐等五大胡族攪動中原,自立為王。這一時期是大動蕩的標誌,又是大融合的象徵。「五胡」來時中原陸沉,烽煙四起,去時更要釐清事實,尋蹤覓跡。匈奴匈奴是遊牧文明的代表,與農耕文明的中原政權屢有爭鋒。在西漢,漢軍迫使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東漢時,北匈奴遠遁西亞,南匈奴呼韓邪單于向漢稱臣。東漢末年,數十萬匈奴遷居山西汾河流域以及秦嶺以北。
  • 被東漢打殘了的北匈奴,一路西逃,最後到底去了哪裡?做了什麼?
    公元91年,大將軍竇憲打得北匈奴作鳥獸散,從那之後,漢朝就再也不知道北單于帶著殘兵跑到哪裡去了。而到了公元347年,在東歐東哥特邊境上突然出現一票匈奴人,成為東哥特人、西哥特人,甚至羅馬人的噩夢。大多數匈奴史研究者已經確認,這兩部分匈奴人的活動是同一歷史運動過程的首尾部分。但是,首、尾之間的部分,則是大片空白,尚未有效銜接。
  • 古代令人頭疼的「匈奴」,到底是如今哪個民族?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遊牧民族對中原地區有非常大的威脅,特別是2000多年前經常侵略中原人民的遊牧匈奴,一直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他們的戰鬥力強,作風兇猛,自秦朝以來,為了抵禦匈奴修建長城,所以曾引起古人如此頭痛的匈奴,現在又是哪個民族?眾所周知,匈奴是北方的胡人部落,他們沒有經歷過農耕文明,所以他們一直信奉叢林的生存規律。
  • 匈奴單于陪葬品曝光,怪不得漢朝一定要滅匈奴,其陪葬品讓人憤怒
    現在在我國北方地區,蒙古新疆地區,有很多的匈奴人的墓的,其中單于的墓地也不在少數,上個世紀初,考古興起,大量的匈奴墓穴被挖掘出來,其中大部分匈奴的陪葬品讓人憤怒,尤其是匈奴單于的陪葬品,讓很多人都驚呆了。
  • 被中國打跑的匈奴人,最後都去了哪裡?歐洲有個民族跟他們很相似
    ——《匈奴歌》 說起匈奴,相信大家對它並不陌生。 這是一個隨牧而居的民族,一共經歷了十八任單于,直到公元前36年,才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每當季節更替、水源地發生改變時,匈奴人便遷徙到適宜居住的地方以維持生活。
  • 土耳其為什麼拿匈奴當祖先?
    土耳其陸軍匈奴人和突厥人的淵源在土耳其人的歷史觀中,土耳其人不僅僅是匈奴人的後裔,也是古代突厥人的後裔。在他們看來,匈奴人是突厥人的祖先,而作為突厥後裔的土耳其人,自然而然也就可以把匈奴人當作祖先。可事實真的如此嗎?先看一下所謂匈奴人是突厥祖先的說法是不是可以站住腳?《史記》中說:"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