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到底從何而來?誰是匈奴最偉大的首領?讓匈奴馳騁蒙古高原

2020-12-27 沅汰

匈奴是生活在中亞地區的、互相聯繫緊密的不同民族的統稱。匈奴人核心族群是亞洲人,除此也夾雜著阿蘭人、薩爾馬提亞人、東哥特人和格庇德人。

匈奴人

匈奴人

《史記*匈奴列傳》直接把匈奴人歸結為「夏后氏之苗裔」,說匈奴人的祖先叫「淳維」,是夏桀的妾所生的兒子。商湯滅夏之後,淳維逃到了極遠的北方荒蠻的大漠之中。自堯、舜以來,北方還有山戎、獫狁、葷粥等部族,淳維所帶領的部落與他們漸漸融合,世代繁衍,這就是匈奴族群中中國人的由來。

頭曼單于

頭曼單于

匈奴的首領叫「單于」,相當於漢人的「天子」。匈奴單于給漢朝皇帝寫信的時候稱自己是「天所立匈奴大單于」、「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匈奴敬奉天地、祖先、鬼神,每年五月都要大會龍城,祭天地、祭祖先、祭鬼神。匈奴非常尊崇天地日月,單于朝拜日、夕拜月,打仗的時候月盛則攻戰、月虧則退兵。

史載的匈奴首個「單于」是頭曼單于。頭曼單于把匈奴的氏族制度變成了國家體系。頭曼單于統治期間東胡和月氏都很強盛,秦朝鉗制匈奴讓其不能南下。頭曼單于曾經立兒子冒頓為太子,但後來又想立所愛的閼氏生的小兒子為繼承人。

冒頓單于

冒頓單于

秦二世當皇帝的那一年,冒頓殺父自立成為大匈奴的首領,被稱為「冒頓單于」。在冒頓單于成為首領之前,匈奴在萬古一帝秦始皇面前真的有點慫了。秦始皇派蒙恬率秦軍三十萬北擊匈奴,悉收河南,也就是河套。河套地區是在戰國末期諸侯們連年徵伐的時候落入匈奴之手的。蒙恬駐守上郡的時候威震匈奴,令其不敢飲馬於河。後來蒙田被秦二世殺了,匈奴又翻身了。

秦地圖

秦地圖

冒頓單于率領大匈奴崛起,趁著楚漢相爭無暇北顧的時機東破東胡、西擊月氏、南並樓煩、白羊。之前蒙恬收復的地方又全被冒頓單于給奪回去了。在冒頓單于的帶領下,匈奴越來越強大成為蒙古高原的強大政權,控弦之士三十萬,南與中原為敵。

冒頓單于把匈奴分為中、左、右三個部分:中部單于庭在代郡、雲中,也就是今天的河北蔚縣、內蒙古託克託。單于居於單于庭掌管北部的廣大地區。左賢王在東邊上谷郡,今天的河北懷來,管轄上谷以北的地區。右賢王在上郡,今天的陝西榆林,包括河西都歸右賢王管。

匈奴地圖漢初

匈奴地圖漢初

翻身之後匈奴給漢朝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中原剛剛平定,代地的韓王信投靠匈奴,帶領匈奴南下一直打到晉陽。漢高祖劉邦親自率兵迎擊匈奴。這就是唐詩裡說的「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漢軍被圍困在白登山,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附近。最後劉邦用了陳平之計給冒頓單于的閼氏送了很多禮物才解圍脫身。

劉邦和呂后

劉邦和呂后

孝惠帝時,呂后執政,匈奴仍然是漢朝大患。冒頓單于給呂后寫信,說我生在沼澤長在草原,很想到中原遊覽。我是個孤獨的人,您也新寡,不如我們就以己所有、換己所無。面對冒頓單于的挑釁呂后非常生氣,但懼於匈奴的強大實力,最後不得不忍下來以和親解決問題。

冒頓單于統治時期,匈奴的勢力範圍南越陰山、北到貝加爾湖,東到遼河、西到蔥嶺。如果按照《匈奴列傳》所記載,從匈奴人的祖先淳維,一直到冒頓單于這千多年,匈奴勢力時大時小、部落時離時散,是冒頓單于真正讓匈奴強大起來。

沅汰,文化學者,歷史作家

主要作品:《龍鳳傳奇》、《南北亂世之三國霸業》、《高澄傳》、《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中國古代《古國迷蹤》系列,《博物館青銅器名稱漢字解讀》系列、《漢字》字形釋義、《青銅銘文裡的西周史》、《晉國霸業》、《夢回春秋》等。

相關焦點

  • 匈奴人到底去了哪裡,蒙古是匈奴的後裔嗎?
    匈奴,這個曾經強大的中國北方霸主已經不復存在了,在歷史的長河中,他不斷的分裂,通婚,遷移,雜居,已經融合到世界的各個民族當中。目前在中國,真沒有哪個民族算是匈奴的後代。有人說蒙古,有人說滿族,其實都不是,蒙古的祖先是東胡,居住在大興安嶺附近,是和匈奴同時代的一支部落,滿族的祖先是肅慎,生活在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一代。
  • 南匈奴融入中華各民族之中,那麼北匈奴遷徙到哪裡去了
    從大興安嶺經蒙古高原、中亞乃至更向西,是一片茫茫的大草原,繼續西遷是比較現實且可行的選擇。 有觀點認為,西方人史料中的匈人其實就是被漢朝趕出蒙古高原的匈奴人。此二者確實有很多共通之處,同為遊牧部落,戰鬥力爆棚,祭祀、精神崇拜與墓葬禮儀也相仿。 匈人到了頓河,擊敗阿蘭國,又向西推進,先後擊敗日耳曼人建立的東哥特和西哥特國,並向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發動進攻,襲擾波斯帝國。
  • 憑空消失的古國之「匈奴王國」
    憑空消失的古國之「匈奴王國」古代蒙古高原遊牧民族,興起於今內蒙古陰山山麓,他們披髮左衽。公元前215年,匈奴被秦將蒙恬趕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區。公元48年,南匈奴首領醢落尸逐鞮率眾投降光武帝劉秀,被安置在河套地區。而北匈奴還是叛服不定,讓東漢下決心摧毀北匈奴。漢和帝劉肇永元元年即公元89年,竇憲大敗北匈奴,並迫其西遷,班固在燕然山(今蒙古杭愛山)南麓勒石,銘刻《封燕然山銘》紀功。 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建立了前趙政權。匈奴與鮮卑的後代鐵弗人建立了胡夏政權。
  • 古代的匈奴,是哪個民族的祖先,說出來大吃一驚
    在公元前215年,匈奴被秦國的將軍蒙恬趕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區。後在秦末漢初時,匈奴這時兵力又起來,再次進犯我國,對當時的西漢政權造成了極大的威脅,還控制西域,後被漢武帝打敗,退到漠北分裂成五部。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抵禦匈奴」 。公元前53年,南匈奴首領呼韓邪,率領部下投降於西漢。公元前36年,西漢誅滅北匈奴郅支單于。
  • 李廣毒辣詭計帶100人打敗萬人匈奴,並斬首領,匈奴兵卻大聲叫好
    匈奴與漢朝的衝突越來越嚴重,有一次李廣帶100人去山中打獵,在路上遇到萬人匈奴騎兵,首領看到李廣帶著少數人,懷疑李廣在這裡是作為誘餌,便退到山上不敢妄動。匈奴有萬騎兵,李廣只有一百騎兵,軍營裡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裡,不可能去救他。
  • 匈奴人的後代都去哪裡了?少部分選擇了西遷,大部分還在中國
    匈奴族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統一大漠的遊牧民族,建立了十分強大的大帝國。匈奴汗國長期和漢朝對峙,最終在東漢時期瓦解。許多人認為,匈奴汗國瓦解之後,匈奴人遷徙到了歐洲,形成了「匈人」。但是這只是匈奴中的大部分,匈奴的其他部族都去哪裡了呢? 想了解匈奴人的去處,首先就要知道匈奴人的來源。
  • 威壓中原數百年,攪亂歐洲政局的的匈奴是何來歷?現在是什麼民族
    匈奴人善於牧馬,故而來去如風,漢人士卒多以步兵為主,追又追不上,防也防不住,只能被動防禦。被動防禦中原人最為拿手,那就是建城牆,於是趙武靈王、燕昭王與秦昭公與匈奴接壤處分段開工建設城牆,這就是後來秦長城的雛形。正如泰戈爾對長城的評價:「長城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因蜿蜒而映射著古老的國度。
  • 匈奴被漢朝打敗後為何銷聲匿跡了?
    東胡的不思進取最終促進了另一支草原雄鷹的翱翔,他們能徵善戰,被稱為「馬背上的王者」,他們是草原文明的締造者和傳承者,他們的鐵騎不斷踏入農業文明的領地,通過掠奪資源,來延續著自己的存在;他們一批批地從蒙古高原衝出去
  • 「匈奴未破,何以家為」:「匈奴」是什麼民族,現在是哪裡?
    現在說匈奴,主要認為他們主要生活在蒙古高原上, 早在秦朝,秦始皇就視雄踞北方的匈奴為心腹大患,不惜建立了長城以抵禦匈奴的侵擾,還派蒙恬率領大軍長期駐守邊關。 在漢代,匈奴發動了「白登之圍」這一重大軍事行動,把漢高祖劉邦打得只能獻金投降。
  • 「13世紀前的亞洲高原」草原的早期歷史:斯基泰人與匈奴 一
    一支斯基泰軍配合亞述的行動方針,進入彭蒂斯,打垮了最後一批辛梅裡安人(約公元前638年)。大約10年以後,亞述受到米底人的侵擾,巴塔圖亞的兒子,希羅多德名為馬代斯者,應亞述的要求親自入侵和徵服了米底(約公元前628年)。然而,米底人不久起來反抗,其王奇阿克撒列殺斯基泰人的首領們,斯基泰餘部穿過高加索返回南俄羅斯。這些只是斯基泰入侵事件中的一小部分,卻是最值得注意的部分。
  • 冒頓:弒君殺父當上首領,統一了匈奴各部
    當中原王朝經過數百年戰火紛爭之後,千古一帝秦始皇澄清玉宇橫掃八荒,建立了不世基業,匈奴王朝的霸業之主卻還是蟄伏待時的潛龍。匈奴首領,稱為單于,意思是廣大的樣子。當時的匈奴單于叫頭曼,蒙恬十萬大軍攻打匈奴,頭曼被收拾地服服帖帖,就跑到老北邊的苦寒之地。
  • 古時候,最有豔福的匈奴部落首領,娶了美人王昭君做老婆!
    有因為他們身體強壯,性情彪悍被稱之「匈奴」。起初匈奴人只是在北方草原茂盛的北方四處放牧,居無定所,經常搬家,因為那個季節哪裡的草好他們就帶著牲畜到哪裡居住,每年往返遷徙,但是也不能越界,因為每個部落有自己的地盤。
  • 公元五世紀後,匈奴人消失在史書之中,他們究竟去了哪裡?
    提到遊牧民族,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蒙古族,可是,隨著蒙古帝國的不斷擴張,版圖越來越大,甚至取代漢人建立了元朝,除了蒙古之外,還有一個規模巨大的遊牧民族,那就是匈奴族。在多數人眼裡,匈奴就是北方蠻族,與斯文講禮的漢人格格不入,且匈奴人經常沒事就跑到中原欺負漢人。
  • 土耳其為什麼拿匈奴當祖先?
    「土耳其史觀」認為,世界上最早的人類出現於中亞,中亞最早的民族是土耳其人,土耳其人將自己的偉大文明傳播到了全世界,故世界各大文明皆是土耳其人的創造。歷史上的匈奴,是中國北方一個古老的民族,在公元前3世紀左右於阿爾泰山以東的鄂爾多斯高原開始興起,到公元前176年至公元前128年進入全盛時期,給之後建立的西漢政權造成了極大的軍事威脅。西漢為了維持與匈奴的和平,不得不維持與匈奴和親政策。
  • 是誰一把火燒了匈奴至高無上的精神聖地?
    據《史記匈奴列傳》的記載,匈奴應為部落聯盟制,其地分為三部:大單于為盟主居中,控制蒙古高原和大漠,正對的是漢朝之代、雁門與雲中三郡。右賢王居西,控制河西走廊及西域諸國,正對的是漢之上郡與隴西郡。左賢王居東,控制中國東北部、朝鮮半島及西伯利亞,正對的是漢上谷、漁陽及右北平三郡。三部之中,以單于部最強,左賢王次之,右賢王最弱。
  • 匈奴是否還有後裔?專家:只要是這五姓之一,或許就是匈奴後代
    在古代歷史上,中原王朝一直受到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侵擾,其中最令中原王朝頭疼的就是匈奴。關於匈奴一族的起源,司馬遷在《史記》中認為「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而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則認為匈奴其實就是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等部族,到周朝時改稱獫狁,春秋時稱戎、狄,戰國時稱胡,後世則統稱為匈奴。從商朝時期開始,每當匈奴一族強大到一定程度時,都會南下侵擾中原地區。比如與匈奴接壤的趙國,為了抵禦匈奴的侵擾,就修建了一條長達數千裡的長城,這也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
  • 匈奴人「父死娶母,兄死娶嫂」,有何歷史淵源?古人腦迴路很清奇
    匈奴是一個歷史比較悠久的少數民族,這個民族發源於蒙古高原的陰山山麓,是一個延續了幾千年的北方遊牧民族。可以說從秦朝開始,匈奴就與中原政權結下了世仇,被歷史學家定義為幹擾古代史發展的民族。在古代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十分粗獷,尤其是匈奴人更是過著,「逐水草而生」的遊牧生活。
  • 匈奴單于陪葬品曝光,怪不得漢朝一定要滅匈奴,其陪葬品讓人憤怒
    現在在我國北方地區,蒙古新疆地區,有很多的匈奴人的墓的,其中單于的墓地也不在少數,上個世紀初,考古興起,大量的匈奴墓穴被挖掘出來,其中大部分匈奴的陪葬品讓人憤怒,尤其是匈奴單于的陪葬品,讓很多人都驚呆了。
  • 北匈奴西遷後,南匈奴又給漢人帶來了怎樣的災難?
    西漢宣帝時期,匈奴開始分裂成五個部落,五位單于互相攻伐,其中呼韓邪單于歸附漢朝。到了東漢光武帝時期,匈奴部落正式分裂成南、北匈奴兩塊。其中南匈奴歸附漢朝,北匈奴則繼續在漠北與大漢為敵。東漢明帝、章帝、和帝時期,東漢聯合南匈奴持續對北匈奴作戰,最終打跑了北匈奴。
  • 令古人頭疼的匈奴人,到今天是哪個民族?哪個國家有匈奴後裔?
    匈奴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在今天已經不復存在了。匈奴人大約出現在公元前三世紀,屬於蒙古種族的一支。匈奴在發展過程中,與其他民族混雜生活。匈奴這個國家滅亡後,同化於其他民族,歷時久遠,其民族特徵也逐漸消失,現在已經很難再找出一個典型的匈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