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早餐裡的英語門道

2021-02-17 洛杉磯華人資訊

本文經 王青博士 授權!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周末帶了三個孩子出去吃早餐,自助餐形式,管夠。除了已經來美國兩年多一點的六歲兒子Tommy以外,還有兩個小哥哥,一個十一歲,到美國一年半,一個九歲,到美國半年,兩人現在都在美國上小學。因為想知道一下這兩個小留學生的英語水平,我就在他們不知覺的情況把這餐飯給擺成了一個「鴻門宴」。

看到那麼多好吃的,幾個男孩子就快發瘋了,每人都忘了自己肚子有多大,上來就各人裝了一大盤。


這是Tommy的一盤。我要先問問看孩子都知道這裡面多少英文。因為我了解Tommy的水平,所以要求別人先說,他最後說。

兩個小哥哥表現一致,說了sausage(香腸),說了fried rice (炒飯),說了egg(雞蛋),還說了「不知道」。旁邊早已按捺不住的Tommy又增加了bacon (煙肉)和hash brown(薯餅),估計是受到前面回答的影響,他說了egg,再進一步問他,說出了scrambled egg(攪散了攤的雞蛋)。有個小小的不同,他說的是rice。

這些詞的語義範圍和中文的相應詞不完全重疊,靠翻譯是比較難解決問題的,要靠對具體事物的直接認識。中國人腦子裡的香腸是一節一節的,盤子裡的符合了兩個小哥哥腦子裡的概念。如果換成麥當勞早餐的豬柳蛋,那一塊「豬柳」的英文叫sausage估計他們就很難聯繫起來。(關於香腸的英文,我另有一段,以後獨立寫出來。)薯餅是美國早餐的特色,我很少見到中國人知道英語怎麼說。(我會用土豆直接做,而且用油很少,極受孩子們的歡迎,改天也把它寫出來。)那個白色的雞蛋,也是麥當勞豬柳蛋裡的,是用很淺的八、九十度的水蓋蓋兒悶出來的,叫pouched egg,不用油比較健康,一般中國人也不太不知道這個英文。我從沒給Tommy做過,雖然多次跟他說過這個詞,記不住也正常。還有那個飯不是抄出來的,是加料煮的。從英語的語感說,rice就夠了,他們一般不再做進一步的區分了。兩個小哥哥估計是從飯的樣子看把它歸為炒飯了,從中午翻譯過來的。

這裡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大哥哥聽完Tommy說bacon以後,說「哦,培根」。也不知道這個詞怎麼進入現代漢語了,我小時候肯定沒有。但是這實際上是一個最好的表達,因為用煙肉、燻肉、鹹肉都有一點不準確,音譯最好。這時Tommy用中文問我:「爸爸,什麼是培根呀?」

我答不上來!語言學讀到博士,卻被六歲的孩子推進了死胡同。這本是同一事物中英文之間在對譯,大哥哥有中文的幫助,藉此學了這個英文詞。Tommy不懂這個中文,我怎麼辦,再譯回英文去?


這一盤的下面有ham(火腿),還是兩個小哥哥說不出,Tommy知道。西式火腿跟中國的火腿相去甚遠,孩子們不易產生聯想。而且,我無法判斷他們知不知道中國的火腿什麼樣子。盤子上方有一塊油炸的東西,不是早餐的內容,先不說了。


這一份呢,兩個小哥哥邊都不沾,無從談起,Tommy則是想都不用想,隨口說出cereal,在家經常吃。這個東西,中國生活裡沒有,沒法翻譯,我見到香港廣告譯作「甜麥圈」、「鹹麥圈」,那不是圈圈的又怎麼辦呢?裡面的牛奶大家都不在話下,美國哪裡都是牛奶,早就超出了早餐的範圍。


Tommy知道,waffle,大的哥哥聽到後問是不是華夫餅乾呀。又藉助了母語這個利器。



這裡面出現的東西,依次應該叫toast, bagel, pancake, 和muffin。小哥哥清一色叫bread(麵包),大哥哥有一個例外,把muffin叫成了cup-cake(杯裝蛋糕),Tommy一路說對,只是跟著說了一個cup-cake。

中國生活裡沒有這些,所以統稱為麵包,Tommy媽媽至今還這麼做。同樣,很多老外到了中國,也經常要求點「綠茶」,他們不會再去細分是龍井還是碧螺春了。至於cup-cake大概也說得過去,他們可能在學校吃過同學生日會派送的。


這是美國現在早餐的必備品,三個孩子很一致,叫juice。這麼叫,語感上來了。多數時候,美國叫juice就是orange juice(橙汁),叫cider就是apple cider (蘋果汁),不再說全了。他們在學校吃午餐,一定有橙汁,所以終於給我來了個很到位的。

好了,摸底完畢。兩個小留學生對於美國的早餐完全沒有接觸過,早餐習俗、文化、詞彙一無所知。Tommy是基本建立起完整的詞彙庫了,他的強勢語言正在明顯地向英語轉換。

不過「鴻門宴」還沒有結束,還有一樣很典型的早餐食物,omelet。




這個又是中文沒有的詞彙,查一下字典看裡面解釋的那個費勁,香港譯法「奄列」實為最好。我比較主張音譯,象日韓語言自身有音譯借詞的機制,實際上幫助推動了整個文化走向世界。

蛋餅要自己去點,跟做的師傅說要往裡面放什麼。我鼓勵三個孩子過去各點一份。在排隊的過程中,大哥哥藉故走開了。兩個小的完成了任務,不過Tommy以前做過幾次了,對他實際上沒有什麼挑戰性,倒是那個小哥哥興奮不已,很有成就感。大哥哥呢,給我們做了另外一個示範,就是學外語年齡大了會有的一些困難。這件事就很典型,他有心理顧慮了,這會在局部影響到他的進步。

回家以後,我讓他們把今天吃到什麼用英文寫下來,不會的可以寫個中文、寫個首字母、畫個圖案,然後去查。剛才因為輪不到說話都要急死了的Tommy這下困難了,除了egg、rice等幾個詞以外,畫的都是符號。大哥哥就顯山露水了,對於早上接觸的食物,他基本上藉助中文完成了記憶,加上他已經開始具備的邏輯思維能力和一定的學習方法,很快就搞出一個有點模樣的清單。象這樣的經歷再有一、二次,他就可以完全掌握了。大齡語言學習者的優勢在這個層面上體現出來了。

據說早餐是一個人換了新環境以後最不容易改變的習慣,所以賓館都比較注意提供好的早餐服務讓客人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早餐的內容以及詞彙涉及的文化成分比較大,不在目的語環境生活還真不容易學會。兩個小留學生要來美國,肯定也不是一天兩天的計劃了,在國內一定沒少學英文。

可是早餐這一塊看來是沒在腦子裡留下一點東西。過來以後,因為不在學校吃早餐,這一塊的接觸依然是空白。還是回到我的一句老話,在國內的環境學英語,期望值不必太高,學不了那麼地道的。就早餐這個極具生活和文化背景的主題來說,大不了就象我的當年那樣,上演一場「豔驚四座」的點菜「大片」就是了(第一次在美國點早餐我上演大片)。船到橋頭自然直,經歷一次兩次就過來了。


作者:王青博士,美國UCLA應用語言學博士,少兒英語專著《別說你懂英語啟蒙》作者。

來源: 王青博士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10886885)

王青博士語言文化工作室微信公眾號:Dr-WangQing

品牌展示

商務洽談|Amy:510-303-8569amy@taola.com

公司旗下海外(北美15City)微信平臺

北美15City微信名稱微信號

舊金山灣區華人資訊

洛杉磯華人資訊

大紐約華人資訊

華盛頓華人資訊

波士頓華人資訊

西雅圖華人資訊

芝加哥華人資訊

新澤西華人資訊

休斯頓華人資訊

達拉斯華人資訊

費城華人資訊

聖地牙哥華人資訊

拉斯維加斯華人資訊

多倫多華人資訊

溫哥華華人資訊

舊金山灣區房地產

美國移民

taola-com

taola-La

taola-NewYork

taola-DC

taola-Boston

taola-Seattle

taola-Chicago

taola-NewJersey

taola-Houston

taola-Dallas

taola-philly

taola-SanDiego

taola-LasVegas

taola-Toronto

taola-Vancouver

taola-House

taola-yimin

關注方法1.平臺回復相應城市名.

關注方法2.長按微信號-拷貝-添加朋友


洛杉磯華人資訊

美國雙語編輯團隊 專業原創精心篩選

洛杉磯華人的生活/法律/房產/教育/旅遊以及其他與在美華人相關的資訊信息

投稿請發:info@taola.com

相關焦點

  • 美式早餐裡的英語門道(組圖)
    中國人腦子裡的香腸是一節一節的,盤子裡的符合了兩個小哥哥腦子裡的概念。如果換成麥當勞早餐的豬柳蛋,那一塊「豬柳」的英文叫sausage估計他們就很難聯繫起來。(關於香腸的英文,我另有一段,以後獨立寫出來。)薯餅是美國早餐的特色,我很少見到中國人知道英語怎麼說。(我會用土豆直接做,而且用油很少,極受孩子們的歡迎,改天也把它寫出來。)
  • 與美食早餐有關的英語句子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與美食早餐有關的英語句子 2013-02-20 16:14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Do you
  • 如何準備每天早餐,以美式漢堡為例
    早餐是很多人的煩惱,主要原因是早上時間趕壓力大,很難輕鬆愜意的做料理。但相信許多人吃多了外面早餐店也會有些反感,想自己做早餐。本篇就分享一下,如何在家準備早餐,快速又簡單。
  • 美式英語入侵英國 盤點英國人討厭的美式英語
    BBC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美式英語入侵英國的文章,引起了很多英國人的共鳴。讀者紛紛發來電子郵件,說出最困擾自己、最讓自己惱火的美式英語表達。BBC精選了50條,我們先看看前25條吧。  1.這裡又不是紐約,又不是90年代,你以為你是在Central Perk裡演《老友記》啊,真是的!  2. The next time someone tells you something is the "least worst option", tell them that their most best option is learning grammar.
  • 英式英語資深,美式英語新潮,到底學哪種比較好?
    十幾年英語學下來,有同學疑惑漸多。比如英式英語美式英語,學哪種才好?我記得在電影《羅馬假日》中,安公主一口充滿異域風情的英語腔,至今令人回味,對於其魅力絲毫未減反而有增。英語口音只要不妨礙交流,各種腔音都可以。
  • 經典美式早餐——鬆餅(Pancake)
    鬆餅(Pancake)可能是美國電影中出鏡率最高的食物之一了,通常作為早餐食用,這是一道無需老媽出手,連老爸和孩子都能輕鬆搞定的美食,可見其製作的簡單程度
  • Profile 美國早餐故事:你真的了解美式早餐嗎?
    這其實是個很有趣的話題,食物和傳統密不可分,畢竟我們每天都以美味的早餐來迎接新一天的開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美式早餐。在那之後,隨著人們對美洲大陸的拓展越發深入,早餐也就有了更豐富的形式。隨著航線的擴大,貿易變得更加方便,小麥逐漸普及起來。人們開始用水果做成派,這樣能保存到第二天早上,對於沒有冰箱的年代來說簡直像一個奇蹟。同時,人們開始養殖動物,醃製肉類,鹹肉可在地窖裡保存數月,早餐自然也隨之豐富起來。之後有段時期早餐發展緩慢,因為土地收成減慢,人們也恪守著清教徒的生活方式。
  • 那些美式英語裡的常見俚語,千萬不要在英國人面前說……
    例如,在英語中somebody的縮寫是SB,但這個SB換到漢語中它的意思就是...再或者說媽媽常用的「微笑」表情包,其實在年輕人眼裡也是另外一種意思:雖然同一個縮寫、同一個表情在不同年代人眼裡有著不一樣的意思,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的日常溝通和交流。
  • 美食 • 最全的美式早餐詳解 看完就可以去任何美式餐廳吃Brunch了
    點擊標題下「我在美國」可快速關注我們喲~美食 • 最全面的美式早餐全解
  • 那些美式漫畫裡的味蕾執念
    相比日本漫畫準確地將「料理漫畫」分門別類,美式漫畫裡卻幾乎沒有直接將美食作為主題的作品,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式漫畫中沒有出現美味的食物。美式漫畫總是少不了餐廳或是漫畫人物一同用餐的場景,而這些場景中最常見的食物就是美式快餐一一漢堡包加薯條。或許偶爾也會有一些墨西哥雞肉卷。
  • 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有什麼不同,看完你就懂了~
    英語的種類繁多,但最主要的兩種英語類型無非是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語言不僅僅是一門語言,他們是地域文化、歷史、各種故事等等的結合。關於美式英語與英式英語之間的差異,你了解有多少?一般認為沒有任何一個版本是「正確」的,但是肯定有使用偏好。
  • 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區別是什麼,過來人經驗解答
    如今世界上的英語主要分為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而我國大部分人的發音都是學習美式英語的,並且相對而言,美式口音比較簡單掌握,英式口音比較豐滿,需求先天的優勢及後天百倍的努力才能習得。那麼,外教哪家好呢?
  • 你一直理解錯了,breakfast 並不是「早餐」!
    今天咱們就聊聊這個我們初中乃至小學裡就接觸過的單詞:breakfast。她翻身起床,伸了個懶腰,整理了一下蓬亂的頭髮,接著便吃了一頓簡單的美式早餐:玉米片和牛奶。 玉米片配牛奶之於美國人就像豆漿油條至於中國人,確實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美式早餐,看圖:  雖然 cornflakes and milk 確實是典型的美式早餐,但是這段文字的上下文告訴我們,這是伊莎貝拉·阿佳妮在下午三點起床後吃的東西,所以,breakfast 還翻譯為「早餐」合適嗎?
  • 世界各地早餐一覽!原來外國人早餐吃這些,真是大開眼界!
    外國人早餐都吃什麼? 西方有個說法叫做「早餐吃得像國王」,可見他們對早餐的重視程度。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各國的早餐吧~~歐洲和美國民眾的早餐按照食物內容,分為歐陸式早餐(英文:Continentalbreakfast)、英國及愛爾蘭式早餐、美式早餐(英文:American breakfast)。
  • 燒麥配美式,油條配拿鐵,海派新模式讓早餐更吃香
    燒麥配美式,油條配拿鐵,海派新模式讓早餐更吃香 澎湃新聞 2020-08-20 08:05 來源:澎湃新聞
  • 哈裡王子已習慣使用美式英語而非皇家英語,不少王室粉絲憂心忡忡
    在網絡聊天中,哈裡王子在描述「打開引擎蓋」(pop The hood)時,竟然習慣使用美式英語而非英式英語。蘇塞克斯公爵移居美國才7個月,但在與其妻子梅根·馬克爾出席《時代100》在線訪談時,人們發現哈裡王子使用「hood」(汽車發動機罩)而不是「bonnet」(車輛的引擎蓋)。
  • 將英式英語翻譯成美式英語的開源工具
    導讀:使用這些命令行翻譯器將英式英語轉換為美式英語(或反之)。                           另外,即使他們「似乎」在說英語,但有時理解他們在說什麼仍然是一個挑戰。我以為我在澳大利亞的時光會給我足夠的語言能力,但是,可惜,很多東西都超出了我的想像。不止是一般的 「soccer 是 football」 或 「trunk是 boot」 之類的困惑。 幸運的是,有開源方案可以將「英式」翻譯成「美式」。
  • 美國人早餐都吃些啥?看一眼就覺得自己要胖三斤啊!
    天天學英語詞組不免會有點累~從今天開始,我們會陸續奉上一些其他國家和中國不同的一面,了解一下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便我們更好地去學習語言~今天我們就來細數一下美國人的早餐。在中國我們愛吃油條豆漿,或者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麵,裡面窩著一個荷包蛋,又或者清粥小菜,優哉遊哉~寫著我口水都要掉了。但是美國的早餐截然不同,看一眼大汪就覺得自己瞬間要胖三斤啊!!!
  • 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之別——令英國人糊塗的美式短語
    得益於美國文化的全球化傳播,世界範圍內說英語的人們已經知曉一些奇奇怪怪的美式英語表達,如 bury the hatchet、pass the buck 和 take a rain check,(有關11個流行表達方式的解釋)。但無論看過多少好來塢電影,總還是有一些美式俚語的含義讓人出其不意。
  • 一日之計在於晨,營養豐富的美味早餐,是幸福的開始
    歐陸早餐 概念來自英格蘭,是英國人在英語語境裡所指的歐洲大陸各國的早餐方式。但實際上,歐陸各國的早餐亦有各式各種的不同,因此歐陸式早餐的概念並不能涵蓋所有歐洲大陸國家的早餐。歐陸早餐對健康飲食的注重,明顯比美式或英式早餐認真很多;而北歐式的早餐,則更加體現這些原則。在很多星級酒店的西餐廳中,菜譜裡的「歐陸式早餐」所指代的概念,是一種只提供咖啡、茶、牛奶、黃油、果醬、麵包和果汁的簡單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