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府的泰安州,有一個名叫張太華的人,此人家中富裕,是當地有名的富吏,原本生活的無憂無慮,然而,最近,他卻十分的苦惱,因為他的家中常常有狐狸騷擾,讓他不勝其煩。他找人多次進行驅趕,想要遏制住它們騷擾的步伐,但卻沒有效果。他將這件事說給當地的知州聽,知州也沒有辦法,只能任由狐狸騷擾下去。
當時在泰安州的東面也有一隻狐狸住在村民的家裡,而且很多人都見過他,那隻狐狸是一個白髮老者,這人十分的守禮,經常和村裡其他的人互通往來,如同一個真正的人一樣。他自稱在家排行老二,因此人們都喊他胡二爺。
當時恰巧有一位書生來拜訪知州,談話間將胡二爺的奇異之處說了出去。於是知州就為那名富裕的州吏出主意,讓他去問問胡二爺,州吏聽完也覺得方法可行,但是不知道胡二爺這件事是真是假,剛好當時在衙門當差的有一位是胡二爺同村的人,向他一打聽,果然如此,於是,二人便一起回到了衙役的家裡,在衙役家裡設宴,請胡二爺前來做客。
做客的時間到了,胡二爺欣然來到宴席前,大家行禮之後開始喝酒,張太華仔細觀察胡二爺,發現果然如傳聞一樣,胡二爺如同一個正常人一般,於是便請求胡二爺幫他驅趕自己家裡的狐狸。
胡二爺聽完,說道:「我早知您家裡發生的事情,但是我卻不能親自去幫您,我有一位朋友,叫周三,他住在岱廟,平日也不問世事但他的本領卻十分大,他一定可以降服它們,我替您求他一下,讓他幫您。」張太華聽完之後大喜,再三的向胡二爺致謝,酒足飯飽之後,胡二爺與張太華約好,讓張太華第二日在岱廟的東面設好宴席等著,張太華欣喜的答應,一定照辦。
第二天,胡二爺果然領著一個人來到了約定的地點,只見那人的臉看起來如同鐵一樣,上線長滿了捲曲的鬍鬚,穿一身騎裝,看起來十分的有精神。酒過三巡,周三開始說話了:「剛才胡二弟已經將您的情況告訴了我,我已經將此事了解的十分詳細了,只是,您家裡的那位他有很多的同夥,只怕好言相勸是沒有用的,難免要用到武力。因此需要借住在您家,有什麼事情您請吩咐我一聲,只要我能辦到定然在所不辭。」
聽完這話,張太華有些猶豫,這不就是趕走一隻狐狸,再住進來一隻狐狸,那不就是用兇暴換兇暴嗎?這在本質上並沒有什麼變化啊。他心裡在默默思索,有些遲疑不決,遲遲不敢答應。似乎是看出了張太華的心思,周三說道:「您不用害怕,我和那些狐狸是不一樣的,而且我和您有同住的緣分,您不用懷疑我的用心。」張太華想了一下,便答應了。於是周三又囑咐張太華明日和全家人一起關上房門在屋裡等待,萬不可喧譁,張太華表示一定照做。
張太華回到家之後,全都按照周三的囑咐一一照做安排好了,到了第二日,一家人坐在屋裡,聽到了院子裡傳來了攻擊以及打鬥的聲音,又過了大約一個時辰,聲音漸漸消失了,張太華才打開房門出來,看到院子的臺階上,灑落了許多的鮮血,臺階上放著好幾個狐狸頭,有的像碗一樣大,有的如同一個小碟子般大小,他知道自己院子裡的狐狸已經被除去了。
再來到了為周三整理好的房間,看到周三正端坐在屋裡,看張太華過來,周三拱手說道:「蒙您重託,您院子裡的妖怪已經全部除去。」從此以後,周三便住在了張太華的家裡,兩人見面,如同賓主一般,張太華的家裡再也沒有狐狸騷擾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