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鐵扇公主影射出身卑微的萬曆皇帝生母慈聖皇太后李氏

2020-12-27 來這裡定有新發現

《西遊記》小說中的鐵扇公主,既無顯赫的身世,也無深厚的道行,那她怎麼會擁有能滅三昧真火的芭蕉扇呢?這應該是大多數《西遊記》的讀者會產生的疑問,作者這樣設計是要表達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看對鐵扇公主的描寫:

圖片來自網絡
圖片來自網絡

樵子笑道:"這芭蕉洞雖有,卻無個鐵扇仙,只有個鐵扇公主,又名羅剎女。"行者道:"人言他有一柄芭蕉扇,能熄得火焰山,敢是他麼?"樵子道:"正是正是,這聖賢有這件寶貝,善能熄火,保護那方人家,故此稱為鐵扇仙。我這裡人家用不著他,只知他叫做羅剎女,乃大力牛魔王妻也。"

這段通過樵子的表述說明鐵扇仙是沒有的,只有鐵扇公主,又名羅剎女,因為保護一方百姓,被百姓尊為聖賢稱為鐵扇仙,是大力牛魔王妻。分析可以猜度,百姓稱為鐵扇仙,其實她是不夠仙的資格的,自稱為鐵扇公主,那她是誰的公主?不知道,不過可以說明一點,她來自皇宮;又名羅剎女,查資料可知,羅剎:

惡鬼之名。又作羅剎娑(羅剎婆為誤寫)、羅叉娑、羅乞察娑、阿落剎娑。意譯為可畏、速疾鬼、護者。女則稱羅剎女、羅叉私(梵 Rākasī ,又作羅剎斯)。乃印度神話中之惡魔,最早見於《梨俱吠陀》。相傳原為印度土著民族之名稱,雅利安人徵服印度後,遂成為惡人之代名詞,演變為惡鬼之總名。男羅剎為黑身、朱發、綠眼,女羅剎則如絕美婦人,富有魅人之力,專食人之血肉。相傳在楞伽島(即錫蘭)中,即有羅剎女國,此於《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九、有部《毗奈耶》卷四十七、《慧琳音義》卷七等均有記載。又羅剎具神通力,可於空際疾飛,或速行地面,為暴惡可畏之鬼。

於佛典中,羅剎誓願守護佛法及正法行人,往往成為佛教的守護神,而常常參與法會,隨佛聞法歡喜奉行。如十羅剎女即法華經陀羅尼品所說之守護神。

鐵扇公主不吃人,是受部分人尊敬的聖賢鐵扇仙,又名羅剎女,只能理解為佛教的守護神。這樣分析,就有了皇宮中的女人、佛教守護神的意思。

下面再來看對紅孩兒的描寫:

眾神道:"說起他來,或者大聖也知道。他是牛魔王的兒子,羅剎女養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煉成三昧真火,卻也神通廣大。牛魔王使他來鎮守號山,乳名叫做紅孩兒,號叫做聖嬰大王。"

牛魔王的兒子,羅剎女養的,號聖嬰大王。老子稱王,兒子稱大王,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兒子比老子地位還高?比王地位高的只能是皇帝了。在人間,能夠稱聖的只有皇帝了,大臣稱皇帝為聖上,皇帝的旨令稱聖旨,聖嬰大王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小皇帝了。而紅孩兒被觀音菩薩給戴上金箍控制,是不是可以理解為皇太后控制小皇帝,皇太后是自稱九蓮菩薩轉世的。

綜合起來分析,萬曆皇帝10歲登基到親政的10年時間,朝廷由萬曆皇帝生母慈聖皇太后李氏執政,而李氏生下萬曆皇帝時,僅僅是裕王(後來的隆慶皇帝)府的宮女,身份卑微,萬曆年間成為皇太后之後為了抬高身份自稱九蓮菩薩轉世,在京城內外、全國各地大興土木建造佛寺,是不是可以對應羅剎女這個佛教守護神的名稱;觀音菩薩控制聖嬰大王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九蓮菩薩控制萬曆小皇帝;芭蕉扇為純陰寶扇,可以滅火,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滅的是裕王的慾火。

以上分析雖然牽強附會、生拉硬扯,但站在看《西遊記》小說的角度分析也還是可以的吧,且當茶餘飯後的談資侃侃而已,也不是搞文史研究的,不必太認真了。

相關焦點

  • 《萬曆首輔張居正》劇中歷史|為何說萬曆朝是明朝唯一的兩宮並尊
    景泰帝即位於土木堡之變後,因為他是先帝賢妃吳氏所生,故而想將母親也尊為皇太后,但此時,後宮中已經有了一位皇太后,那就是宣宗皇帝的皇后,哥哥朱祁鎮的母親孫太后,為了區別兩位太后,也為了表現出孫太后的尊貴,景泰帝先為孫氏上尊號為上聖皇太后,隨後封母親為皇太后。
  • 萬曆帝親媽李太后、首輔張居正、太監馮保,「萬曆中興」缺一不可
    一、宮女出身的李太后,看似和厚,其實心比天高萬曆皇帝朱翊(yì)鈞(jūn)的生母孝定李太后,當年只是裕王府的一個侍女。隆慶元年(1567年)三月,李氏被封為貴妃。隆慶六年(1572年)六月,虛歲10歲的朱翊(yì)鈞(jūn)繼位,李貴妃與穆宗的陳皇后一起,被封為太后。
  • 《宮心計》背後的歷史|為什麼說郭太后和鄭太后不是兩宮並尊
    導語兩宮並尊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有的術語,指的是新帝登基,嫡母和生母共同晉封為皇太后,實行並尊,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明朝萬曆皇帝登基時,尊嫡母陳氏為仁聖皇太后,尊生母李氏為慈聖皇太后,兩宮並尊的正式確立就是此例。
  • 《宮心計》背後的歷史|為什麼說郭太后和鄭太后不是兩宮並尊
    導語兩宮並尊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有的術語,指的是新帝登基,嫡母和生母共同晉封為皇太后,實行並尊,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明朝萬曆皇帝登基時,尊嫡母陳氏為仁聖皇太后,尊生母李氏為慈聖皇太后,兩宮並尊的正式確立就是此例。
  • 非佛非道的「九蓮菩薩」是明朝太后,為何會這樣?今日是其誕辰
    慈聖皇太后·影視圖片 至於緣何九蓮菩薩就是李太后的面貌形象呢?這就又回到了古人「做夢有感」的說法了。萬曆皇帝即位時只有十歲左右,其生母李太后,本是一名身份卑微的宮女,然卻因「母憑子貴」,在萬曆皇帝繼位後,被封為「慈聖皇太后」。雖然有此身份,但畢竟不是先做皇后,自然升任到太后名位,當時隆慶皇帝(萬曆皇帝的父親)的正宮是陳皇后,這才是正太后。所以就有了雖同為太后,卻不得其地位的尷尬位置。
  • 明神宗萬曆清算張居正時,為什麼李太后不出面阻止?
    朱翊鈞的生母李彩鳳由皇貴妃一下子升級為了皇太后。此時的李太后,需要處理且迫在眉睫的事情有兩件:一是保住自己的皇太后位;二是保住兒子朱翊鈞的皇帝位。猛的一看,似乎只要朱翊鈞當皇帝,李彩鳳作為皇帝的生母,皇太后的位子是坐得穩穩噹噹的。其實不然,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李彩鳳十五歲進入裕王府,身份只是一名最普通不過的宮女,但不知怎麼就被朱載坖看上了,很快就被提升為側妃。
  • 廢長立幼的成功案例不在少數,為什麼萬曆皇帝就是做不成呢?
    ,朱常洛的生母是朱翊鈞生母李太后宮中的一個宮女,朱翊鈞引以為恥;萬曆皇帝最寵愛的是萬曆十年入宮的鄭氏,鄭氏極得朱翊鈞歡心,自然愛屋及烏,也很喜歡她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萬曆六年冊立為皇后。性端謹,事孝定太后得其歡心。光宗在東宮,危疑者數矣,調護備至。鄭貴妃顓寵,後不較也。正位中宮者四十二年,以慈孝稱。
  • 李太后抄張居正的家,真是為潞王結婚籌錢嗎?歷史遠沒有如此簡單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她是太后,是萬曆皇帝的生母,還是從宮女一路爬到太后寶座的狠人!從宮女到太后的艱辛之路李太后生於公元1546年,十五歲進了裕王府,後來由宮女進封為側妃,到裕王朱載垕繼位後,又進封為貴妃,到萬曆繼位後,她又進位太后。這一路走來,著實不易,要說僅憑美貌一路「高升」,這很難讓人信服。只能說多年的宮廷生活,讓這個美貌的女人頗具政治手腕。
  • 您知道明朝那個兩歲封王,至死都敢和皇帝攀比的朱翊鏐嗎?
    這一對「相親相愛」的兄弟就是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四弟潞王朱翊鏐。 朱翊鏐是明穆宗隆慶皇帝朱載坖的第四子。隆慶皇帝的父親就是那個差點被宮女勒死在床上的嘉靖帝。 朱翊鏐的生母李氏,在隆慶帝還是裕王時進入裕王府,成為裕王的侍女。
  • 「慈聖瑞蓮」 九蓮觀音
    據萬曆十七年(1589)侯繼高所寫《補陁落迦山志》的序言,萬曆十四年(1589),李太后慈寧宮與皇宮中的瑞蓮相繼盛開,萬曆帝認為是一瑞相,李太后更因此兩度派宦官捧觀音像至普陀山進香。次年,遂有神人在太后夢中傳授《佛說大慈至聖九蓮菩薩化身度世尊經》一部,這部偽經聲稱九蓮菩薩(又稱聖蓮菩薩)是觀音的化身。
  • 百年難得一見,翡翠擺件「慈聖瑞蓮」 九蓮觀音.
    據萬曆十七年(1589)侯繼高所寫《補陁落迦山志》的序言,萬曆十四年(1589),李太后慈寧宮與皇宮中的瑞蓮相繼盛開,萬曆帝認為是一瑞相,李太后更因此兩度派宦官捧觀音像至普陀山進香。次年,遂有神人在太后夢中傳授《佛說大慈至聖九蓮菩薩化身度世尊經》一部,這部偽經聲稱九蓮菩薩(又稱聖蓮菩薩)是觀音的化身。顧炎武(1613—1682)《聖慈天慶宮後記》中有「萬壽中尊孝定皇太后(即李太后)為九蓮菩薩」的記載,可見當時人們認為李太后就是九蓮菩薩,九蓮菩薩的信仰和圖像在李太后和萬曆帝的積極推動下,流布極為迅速。
  • 甄嬛竟然是乾隆的生母?她一生榮華富貴史無前例
    劇中的四阿哥從小聰明伶俐,但是他的生母是一個身份卑微的宮女,因此一直不受皇帝喜愛。後來甄嬛藉以四阿哥生母的身份,從甘露寺順利回宮,就此兩人因利益關係緊緊綁在一起。一、真實的「甄嬛傳」歷史上,甄嬛是真實存在的一個人物,她的原型正是雍正帝的妃子,乾隆帝的生母——孝聖皇太后。
  • 「鐵扇公主」王鳳霞:帶病出演《西遊記》,現實嫁給「孫悟空」
    不知觀眾的腦海中是否還記得孫悟空鑽進了鐵扇公主的肚子中只為借芭蕉扇的場景,在鐵扇公主的肚子中猛踹一腳她就冷汗直流。其實「鐵扇公主」王鳳霞當時是帶病拍攝,每天忍著病痛的折磨給觀眾帶來了經典中的角色,身患癌症的她一直堅持到劇情結束,年僅38年就香消玉損,成為了《西遊記》中最早去世的「妖怪」。
  • 張居正盟友馮保倒臺的原因之一:他害得萬曆皇帝的親妹妹守活寡
    在明朝,司禮監掌印太監有內相之稱,權力極大,有時甚至可以與明朝內閣首輔相抗衡,在萬曆新政中,他與內閣首輔張居正一唱一和,配合的相當默契。但是,馮保最後的結局卻很悲慘,被抄家,被發配,最後在鬱鬱寡歡中病逝。馮保倒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變相害得萬曆皇帝的親妹妹永寧公主守了十餘年活寡,永寧公主最後在沉悶悽涼中去世。
  • 嫡庶倒置|尊嫡母為太妃、生母為太后,無「禮」取鬧還是別有用心
    在東晉時,為了解決皇帝生母的地位問題,「皇太妃」這一名號應運而生,在東晉至南宋的近千年時間中,若皇帝嫡母(先帝皇后)和生母同時在世時,則以嫡母為皇太后、生母為皇太妃,以示嫡庶尊卑有序。但是李存勖在晉尊嫡母和生母時,竟然尊卑不分、嫡庶不辨。自周以來,因為嫡長子繼承制的關係,皇家子嗣的出身尤為重要,也便是「子以母貴」,君主正室所生兒子的地位是要高於側室所生的兒子,而在君主的正室中,原配的地位又要高於繼室的地位。
  • 萬曆皇帝:人生的一大失意
    萬曆九年(1581)的某一天,平淡得像白開水一樣的一天。慈寧宮,像往常一樣,萬曆皇帝來這裡向他的母后請安。可是碰巧李太后不在,萬曆就坐在一邊歇息,這時一個年輕乖巧的宮女來給萬曆倒茶,19歲的萬曆,正值青春,精力極旺,看到這個宮女突然一時衝動,然後……和狗血劇裡演的相似,浪蕩少年一次不負責的行為,可憐女子要空承受。
  • 陳阿喜去世,西遊記中玉兔精、白骨精、鐵扇公主等角色都由她配音
    《西遊記》中大部分女性角色也是由她配音,比如玉兔精、老鼠精、白骨精、萬聖公主、鐵扇公主、金聖宮公主等等。陳阿喜,為六小齡童版《西遊記》中的「玉兔精」配過音。陳阿喜,為六小齡童版《西遊記》中的「老鼠精」配過音。
  • 李太后一直支持張居正,張居正遭萬曆清算,她為什麼沒有阻止?
    萬曆皇帝清算張居正的時候,李太后為什麼不出面阻止?因為李太后沒有任何理由阻止萬曆這麼做。李太后是萬曆一朝,尤其是萬曆十年以前,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倘若沒有李太后的存在,萬曆不僅可能會陷入主少國疑的困境,更甚者徹底被權臣操控也未可知。而萬曆之所以能夠一直安安穩穩地坐在皇位之上,這當中李太后其實就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