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近十年俄羅斯體育電影 王 滄

2021-02-23 俄羅斯研究
淺談近十年俄羅斯體育電影

王 滄

(重慶郵電大學 傳媒藝術學院,重慶 400065)

[摘要]體育運動憑藉其戲劇性、人物個性以及競技普適性的吸引力成為電影類型備受歡迎的創作題材,體育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競技上,更是融入了國家、民族的文化,用競技的魅力展現文化所代表的精神,它可以為個人、民族、國家甚至國際認同提供重要來源。近十年來俄羅斯體育電影大都選擇了表現戰鬥與尊嚴的敘事主題,圍繞家庭倫理的殘破進行修補,用電影主人公不言放棄,戰勝困難,最後取得成功來傳達俄羅斯民族精神,展現戰鬥民族豪情,其精神內核與極具特色的發展路徑對中國體育電影的發展同樣具備參考價值。

[關鍵詞]俄羅斯;體育電影;民族性;功能

電影被看作是一個可被再現的神話以及再現神話的場所,而體育電影的最大魅力在於再造英雄人物的神話或競技比賽的傳奇。一般而言,體育電影類型與以下三種敘事相關:「第一,反映與體育活動有關的社會生活;第二,故事情節、人物命運往往與體育事業或體育競賽活動緊密相聯繫;第三,具有較多的緊張、精彩的體育競賽場面。」[1]不過就像貝拉巴拉茲所說,電影作為一種「身體動作的藝術」要牢牢跟劇情結合。因為「在看電影時,我們只對與人的命運有關的東西感到興趣」。[2]因此,只有當體育成為影片中最為重要的表達空間,也就是以上提到的第二點,才是此類影片「類型」的核心。體育電影能夠在當今電影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其中主要原因在於人們對於體育的熱情以及體育傳達出來的文化精神。體育和電影是大眾文化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被廣泛認為是民族認同和價值觀的合法表達。多數情況下,兩者相互裹挾相互促進。近年來國際市場上出現過不少優秀的體育電影,比如美國電影《點球成金》,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等,然而一部表現手法反常的俄羅斯體育電影《花滑女王》以及燃爆俄羅斯本土市場的《絕殺慕尼黑》等也同樣引起國人的注意。縱觀近十年俄羅斯拍攝的體育類型電影,大多都改編自真人真事,且有著相似的主題內涵和濃厚的俄羅斯民族精神烙印。

一、戰鬥與尊嚴,近十年俄羅斯體育電影的主題內涵

近十年來,俄羅斯體育電影屢屢挺進國際市場,這些電影不僅在本土收穫了超高的票房,在國外比如中國也受到了積極的好評。這或許跟俄羅斯的真實體育歷史在國際賽事上表現出較高的水平有關,比如多屆奧運會上金牌數和獎牌數都名列前茅,湧現出在世界體壇聲名卓著的運動隊伍或運動明星,能夠提供大量可供挖掘的素材。另一方面,借電影為真實體育事業「洗白」,相比「洗白」,或許「振作」這個詞更為準確,因為受興奮劑醜聞影響俄羅斯遭遇禁賽處罰,這些懲罰勢必讓在黑暗中跋涉許久剛看到一些光明的俄羅斯體育又陷入困境。

體育與政治並不絕緣,體育強國之間的競爭依然暗流洶湧。一方面,體育享有私人休閒活動的自治領域的地位,是現代生活中社會、經濟和政治約束的避風港。「體育的假定的自我指涉性和『純潔性』以及它所宣稱的社會文化普遍性使得它有能力產生廣泛的社會共識並使社會權力關係民主化」。[3]另一方面,體育常被視為社會的一面鏡子,「體育並沒有天真地反映出宏大社會的文化假設,而是把它作為一個簡化且類似的世界呈現,在一個把現實生活中許多問題排除在外的戲劇化競技場中主導價值觀」。[3]這兩種觀點都將體育視為一個道德領域,在那裡建立品格和追求美德。如果說新世紀以來俄羅斯拍攝的以二戰題材為背景的且表現愛國主義的電影,如《史達林格勒》《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等在很大程度上扭轉了自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國內普遍存在的精神困惑、情感迷失等社會問題,那麼更能夠重聚民眾國家意識、重振國民愛國精神且讓俄羅斯人驕傲的體育產業也自然會成為電影人爭相表現的重要類型。雖說近十年在中國上映的俄羅斯體育電影不超過10部,但是票房和口碑節節攀升,其中《花滑女王》《絕殺慕尼黑》這兩部電影都在俄羅斯本土有著超高票房,《絕殺慕尼黑》更堪稱傳奇,成為俄羅斯電影史上的票房冠軍,在中國上映也是好評如潮。這足以說明俄羅斯體育電影在商業化運作上面有不小的突破,尤其在熱愛體育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出臺了系列鼓勵和支持體育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後,俄羅斯體育題材電影也開始嶄露頭角並在國際市場上掀起了一股觀影熱潮。

體育在產生國家認同感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體育電影建構的神話也能提升觀眾的社會凝聚力和民族認同感,尤其國際體育運動能夠發揮政治意識形態和民族價值觀的象徵性戰場的作用。俄羅斯被稱為「戰鬥的民族」,這一稱謂反映出俄羅斯人在維護自身人格尊嚴方面會表現得奮不顧身,所以俄羅斯體育電影在刻畫人物性格時少不了其頑強拼搏、努力奮鬥、積極進取的精神表現,從意志之「堅」與身體之「勇」兩個方面來完成對「戰士」精神的契合。俄羅斯體育電影中的主人公往往擁有堅持到底、自強不息的戰鬥力,這種戰鬥力成為電影主人公勝負成敗的關鍵因素。

中國體育電影中最常見的精神內涵表達是「為國家、民族榮譽而戰,為個人理想、信念而戰」,因此極少會出現最後以失敗或不拿金牌告終的體育電影。然而在俄羅斯體育電影中,對於「必勝」訴求有著更包容的心態。電影《花滑女王》中,主題並未局限於傳統的競技和勵志,在結尾處也不是以勝利奪金作為歸宿,更多的是引向崇尚運動本身的自然、快樂和自由,以及在人生逆境時候的自我救贖。但是即便如此,影片的「戰鬥」精神非常明顯,電影的女主人公娜佳能夠走出人生的種種困境,無不是受戰士的精神激勵而重新戰鬥。雖然女主人公沒有贏得最後的冠軍,但是重拾了人生的自信與快樂,體悟到體育的真諦,也完成了個人救贖。《絕殺慕尼黑》中的元素更為豐富,交織著政治、民族、愛情和人性,影片最經典之處在於結尾部分真實還原了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男籃決賽最後三秒扭轉乾坤的傳奇時刻,最終蘇聯隊依靠一次長傳絕殺,一分險勝,奪得冠軍。雖然影片依然延續了體育電影主流敘事那種以弱勝強、創造奇蹟的創作手法,但其對於體育精神的探索、對於體育競技魅力的展示,尤其是人物性格的飽滿性以及故事的戲劇性刻畫得淋漓盡致。

相比中國的體育電影多以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或個人理想為祖國的榮譽奮鬥的主題,俄羅斯體育電影更加強調為個人的夢想和尊嚴而努力奮鬥。雖然也必不可少地夾雜民族或國家的榮譽,但除了表現政治色彩還兼顧人文關懷,可以這樣描述,這是一種個人自由主義精神與集體愛國主義精神的結合。2013年在中國上映的《傳奇17號》以蘇聯冰球明星、17號球員瓦列裡哈拉莫夫為原型,描述了他傳奇但短暫的一生。人物性格雖不完美,但真實自然,逆境時墮落縱酒,成名後積極享樂,在國家榮譽和個人道德二選其一面前也不知所措,即便性格上稍有缺陷,但不言放棄的品格激勵人心,最終上演了冰上奇蹟。個人之戰同時也是國家之戰,崇高的國家榮譽、積極的社會主流價值觀以及光輝的主角等元素成為這部電影的標配。而在激烈的冰球比賽背後,暗藏殘酷的國家政治鬥爭,電影用藝術的手法讓體育迸發了持久的魅力與旺盛的生命力。作品所選用的具體素材以真實人物為原型,更能讓觀眾了解人物背後所表達的時代隱喻或社會象徵。所以,即便是虛構的非傳記式的體育電影,也不管誰呼籲體育應該跟政治劃清界限,只要涉及國際比賽,都不可能完全和國家榮譽感、民族自豪感、政治鬥爭等區隔開來,也只有把體育和這些政治背景結合起來才能夠理解電影背後強烈的情感。

二、俄羅斯體育電影的家庭化敘事及民族性表達(一)敘事特點:家庭倫理的殘破與修補

在中國的體育電影中,家國的概念通常是其最重要的精神內涵和文化支柱,不管個體在體育競技中追求的是榮譽還是自由、公平、尊嚴,最終都會凝結為對家國的領悟。俄羅斯體育電影在敘事手法和中國體育電影相比並無太大不同,比如讓主人公在終極比賽前經歷系列挫折:備受冷遇、賽前失利、身體受傷、命運磨難等,但這些「不盡如人意」最後都成為激發主人公奮鬥的重要條件,在他們勤學苦練或調整心態後一舉成功。然而俄羅斯體育電影在這個過程中更多地會凸顯家庭親情對自身的影響,大部分體育電影當中,主人公在敘事之初或許都會經歷家庭的殘缺,最後在敘事終點藉助於夢想成真來完成心理修補,家庭倫理敘事成為主人公個人收穫成功、精神得到升華乃至捍衛國家民族榮耀的重要推動器。

2018年上映的電影《花滑女王》同樣以著名俄羅斯運動員,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花樣滑冰雙人滑冠軍得主伊蓮娜·別列日娜婭為原型改編。影片的女主角娜佳出身貧窮但特別能夠吃苦。電影從女主角娜佳(阿格拉婭塔拉索娃飾演)父愛缺失的童年生活開始展開敘事,後來相依為命的母親因病去世後只剩下娜佳孤身一人,這種親情的鋪墊增添了觀眾對娜佳倔強性格的同情與理解。影片敘事張弛有度、節奏恰到好處,用歌舞的橋段來講述娜佳從童年到青年時期的過渡是非常經濟有效的敘事手法。《花滑女王》當中的女主角娜佳每一次的職業轉機都跟她早年去世的母親有關,比如在童年面試體育學校因為資質平平,被教練拒絕後母親依然誇娜佳天賦驚人,在成年知道真相後娜佳決定遵從母親意願選擇了去更好的地方發展,後來不幸致傷、重整旗鼓也是依靠媽媽送的滑冰鞋獲得精神力量。在電影《絕殺慕尼黑》中,對於家庭親情的描述更加深刻,成為籃球競技外最讓人動容的故事線,主角教練加蘭任的兒子喬治只能在輪椅上度日,為了讓身患腿疾的兒子早日康復,加蘭任需要努力攢錢帶兒子出國治療,然而旗下一名隊員在國外比賽時突發疾病面臨高昂的醫療費用,他又義無反顧地拿出了給兒子治病的錢,最後奪冠後全隊為他兒子治病捐款的感人場景不僅對他,對觀眾也算是最好的安慰。

(二)民族性表達:愛國與集體精神的重塑

體育電影表現出的勵志內涵除了是時代精神的寫照,還跟國家文化歷史乃至「民族性」息息相關。大多數俄羅斯哲學和文化學者都認為,「民族性」一般用來解釋某個民族之精神世界的特徵,類似於「共同心理素質」的概念,它與意識形態、宗教、社會、政治等特徵相比更具共同性、穩定性和不變性。[4]近十年來,俄羅斯體育電影不斷吸收和引進西方電影的敘述模式和電影技術,在豐富電影藝術表現形式之餘也更注重反思民族歷史、重塑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和國家意識成為體育電影秉承和宣揚的重要人文理念。這期間俄羅斯出品了一系列表現民族自強不息精神的體育電影。

根據1942年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生死足球賽》是一部跟戰爭有關的足球電影。故事講述的是德國軍隊在佔領蘇聯烏克蘭共和國境內的基輔市後,要求與著名的蘇聯足球隊守門員尼古拉·特拉塞維奇新組建的基輔足球隊打一場比賽。顯然,這是一場與政治、民族自尊息息相關的比賽,納粹秘密下令基輔球隊只能輸不能贏,然而基輔隊在比分落後的情況下奮起直追寧死不屈,最後以 5∶3 鎖定勝局,民族士氣和情緒也在此刻得到最大的宣洩。凡是看過的影迷無不被這場血脈賁張的比賽所彰顯出來的愛國與集體主義精神激蕩得熱血沸騰。由此可見,把人物的命運、個性的發展與國家尊嚴、愛國精神、民族存亡等社會問題結合起來,成為俄羅斯體育電影新的生存與發展空間。而體育電影通過人們對特定運動員和球隊的認同,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歸屬感和社群感。戴爾把觀眾在體育電影中找到的滿足感描述為「烏託邦式的情感」,一種被體育運動的追隨者所共有的情感映射的、超越日常生活挑戰的烏託邦空間。也就是說它可以超越那些從事體育活動或追隨那些從事體育運動的人的時而暗淡和充滿挑戰的生活境況。現實生活總是更蒼白、更枯燥,而且不太可能出現奇蹟,但是體育電影會把這種奪冠的狂喜和民族的勝利以一種「夢想成真」的形式呈現出來,帶給觀眾的愉悅或滿足情緒可想而知,這種情感在體育電影的高潮部分經常出現,尤其是在情感上具有高度操控性的最後一場比賽或最後一分鐘的絕殺中最為明顯。當然,這種烏託邦式的娛樂不僅避免提出改變當前社會現實的具體方式,而且通過堅持現狀向我們承諾幸福,前提是遵循現有規則和不斷努力。

三、俄羅斯體育電影的功能輻射及產業互動

體育電影兼具思想、藝術與審美價值,還有娛樂、教育、記錄等方面的意義,但這些都不是體育電影最主要的功能訴求。不論什麼國家和地區,也無論什麼時代,它除了能夠承載人類共通的情感共識和生命理想,還承載著國家和政治意識形態的使命。因為「電影單位是國家地位的反映,同時也是國家成就的記錄者」。[5]近十年來,俄羅斯體育產業一直處於一種想要發展卻民心自信與凝聚力不足的局面,再加上俄羅斯體育一直受蘇聯時期的舉國體育體制影響被政治因素裹挾,從近五屆奧運會金牌數量來看,體育成績呈現連年下滑的趨勢,在向真正的市場轉型過程中,俄羅斯體育電影也驅動了體育產業的發展。俄羅斯體育電影的主人公大多都是在某一體育項目或天賦異稟或資質平凡但不畏艱難、擁有夢想的人,或許他們性格的一些缺點會成為人物成長的絆腳石,但只要認真總結失敗教訓並繼續奮勇向前,困難總能迎刃而解。在這一過程中,人物的內心得以升華、人格得以完善,還能收穫成功的喜悅。體育電影彰顯出的人物頑強拼搏、迎難而上的精神自然會感染到現實中無數熱愛體育的觀眾,激勵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運動,從而刺激體育產業的發展。「讓世界看見俄羅斯」「體育興邦」等口號的提出,也說明俄羅斯政府意識到電影在傳播國家形象中的重要作用。從俄羅斯花巨資打造2018年世界盃比賽場館可見其向世界融入的誠意,這樣的體育「儀式」除了有物質的收穫更能鼓舞人心。如果俄羅斯上下都對體育產業抱有極大的信心和熱情,相信俄羅斯的體育產業會在近幾年政策的不斷完善下度過迷惘時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不過優秀的體育電影除了傳達國家意志、發揮勵志的功能,還需要在藝術表達上更偏向個體生命的關懷敘事,通過體育精神去觀照人性真相。《花滑女王》這部影片就沒有讓女主落入最後贏得世界冠軍的俗套,而是讓競賽與愛情在表面上形成一種矛盾,選擇愛情意味著與冠軍無緣,但是這一對抗關係中呈現出人物的個人意志,彰顯的是競技或比賽帶給個人的一種普適化的人生價值感悟——快樂。如果人物扁平化、臉譜化,故事簡單化、常規化,又缺乏文化內涵和人性追求,那麼體育電影的人文價值自然大打折扣,「體育電影就沒有了藝術精神,更談不上其深刻的人文精神」。[6]

或許在好萊塢電影中,不乏關於蘇聯或俄羅斯的形象表達,通常這種形象極少是正面的,甚至有可能是破敗不堪的,比如恐怖組織支持者、政治獨夫、生化狂人、鋼筋水泥集中營等。但在《絕殺慕尼黑》這部電影中,雖然很多的筆墨在描述兩國籃球比賽硝煙瀰漫的味道,卻並沒有妖魔化自己的對手美國隊。影片的輔線與主線形成了完美的交織,主教練的父子深情,隊員的生死絕戀、情感糾結和價值選擇,國家、民族之間的競爭與隔閡等,都讓影片更立體,讓人物形象更飽滿、更有尊嚴。所以該片的成功與其說是體育精神和意志的勝利,不如說是衝破價值觀窠臼的觀念的勝利,一方面跳出勵志這個俗套,另一方面擺脫傳記的狹隘創作空間,在藝術創作與史實還原方面帶給人驚喜。

近十年來,俄羅斯體育電影都極力突出愛國、復興的主題,這些電影打開了思考和概念化過去意義的新途徑,它用傳奇故事和魅力人物所記錄的「歷史」,不僅是表達超越國界和出身的體育精神,更是對民族尊嚴與國家榮譽感的重拾。體育電影通過講述個人或小團體為取得體育成功或道德上的勝利而努力奮鬥、克服各種困難的故事,把宏大主題穿插在娛樂性、跌宕起伏、充滿感情色彩的故事中,很容易被觀眾所了解與認同,這對於目前中國體育電影來說,具備重要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許南明,富瀾,崔君衍.電影藝術詞典(修訂版)[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69.

[2][匈]貝拉巴拉茲.電影美學[M].何力,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123.

[3]Astrid Haas. United on the Playing Field? Ethnic and Race Relations in U.S.American Youth Team Sports Films[J].Ethnic and Race Relations in U.S. Youth Team Sports Films,2014:247-265.

[4]劉心華.從原型理論探討俄羅斯民族心理的特色[J].外國語文研究,2012(17):113-135.

[5][美]埃裡克·巴爾諾.世界紀錄片電影史[M].張德魁,等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2:200.

[6]楊豔,高飛.中外體育電影對比[J].電影文學,2009(14):25-26.

[基金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教師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專項(項目批准編號:2018CDXYGYY0051)。

[作者簡介] 王滄(1986— ),男,重慶北碚人,博士,重慶郵電大學傳媒藝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影像傳播。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影史票冠《絕殺慕尼黑》鎩羽中國,體育電影此路不通?-虎嗅網
    作為世界第二大運動,籃球球迷不僅遍布全球,相關電影也是不計其數。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剛剛登陸內地影市的俄羅斯體育電影《絕殺慕尼黑》便是其中之一。該片於2017年12月28日在俄羅斯上映,以30億盧布(折合人民幣3.2億)創下俄羅斯影史本土電影票房紀錄。
  • 體育電影不打烊
    近段時間,中國電影市場有三部體育題材電影即將上映,吸引了不少電影迷和體育迷的關注。這幾部電影究竟會實現多大的票房,是否能夠再現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輝煌,是否能比肩國外體育電影,依然是問號。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這幾部體育題材電影的上線,國內體育電影市場還是會泛起漣漪,這無疑在推動著市場的發展。
  • 2020,「中國體育電影元年」?
    火遍全球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而此後的進口體育電影都未能再出現如此的票房和口碑,僅有一部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獲得了5000萬以上的票房。早在1958年,謝晉執導了中國第一部彩色劇情片《女籃五號》,隨後《水上春秋》《沙鷗》等體育電影構成了早期體育電影的風格。此後很久中國再未出現具有代表性的體育電影,更多的還是披著體育外衣的類型電影,如《羞羞的鐵拳》和《飛馳人生》。
  • 體育電影,看的是「拼搏」
    《奪冠》中的這一問,其實也是所有體育電影的核心命題,背後既有激情燃燒的集體情緒,也有清醒和理性的專業判斷。貓眼專業版顯示,截至24日20時,《奪冠》25日預售票房為2093萬元,周五排片佔比第一,達30%,恰逢當天全國影院上座率限制提高到75%,票房預期較為樂觀。拼搏精神感染觀眾放眼全球,體育電影一直是國際影壇常青樹,幾乎每年都會誕生不同類別的體育片。
  • 10大關鍵詞 勾勒十年「體育藍圖」
    未來十年,我省的14個市州體育中心、縣市區全民健身中心、農民體育健身工程以及新建社區體育設施等,都將實現全覆蓋。  關鍵詞二 6萬公裡瀟湘健身步道  《規劃》:將建設6萬公裡瀟湘健身步道。  關鍵詞八 體育產業總規模超2500億元  《規劃》:加快形成「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產品豐富、服務優質、具有湖南特色」的體育產業體系,實現兩家以上體育企業上市。  解讀:據了解,去年我省體育產業總規模為960億元,十年時間要實現2500億元、佔全省GDP的1.8%-2%的目標,再次顯示了這項朝陽產業的前景和空間之大。
  • 《絕殺慕尼黑》上映10天票房5千萬,「後摔跤時代」體育電影何時再迎爆款?
    在怪獸和正青春的我們威力仍在、黑衣人勢頭不減,小千和胡迪左右國內電影市場的當下,一部俄羅斯體育電影正在獨自美麗。2017年12月,俄羅斯人民的觀影熱情被點燃。根據體育歷史真實事件改編,講述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前蘇聯三秒絕殺美國男籃的一事的《絕殺慕尼黑》登陸俄羅斯院線,在引起本土民眾巨大轟動的同時,也以30億盧布(約合3億元人民幣)的票房成績成為俄羅斯本土影史票房冠軍。
  • 滄廣電的那些大神們
    大王穎姐    滄州有三個著名的鋼琴老師,都是女士,都姓王,因此並稱「三王」。其中兩個是廣電的:王習梅和王穎。廣電有兩個王穎,都比我大,這是大王穎姐。王姐又哭的眼淚譁譁的,我也跟著她邊聊邊掉淚。我們一直哭一陣笑一陣聊到晚上十一點,女孩沒插上一句話。到日子了,王穎姐送我。新宇主任安排丁哥攜欄目組全體來接。其實就是前樓後院的距離。院子裡就算送別。王穎姐緊拉著劉姐的手,囑咐一句話,我眼淚就湧出來了。她說:大坤飯量大,你們吃飽了等等他。
  • 近十年來最好的港片,王晶的逆襲之作,「爛片之王」給粉絲的回饋
    所以在網上有不少的人認為他是在恰爛錢,是爛片之王;但是三年前的一部《追龍》卻向世人明證了其導演實力。該電影一經上映就可以說是好評不斷;被網友評為近十年來王晶最好的電影,也是最好的港片。我們都知道在最近的十年來,王晶可以說是將當年在香港電影中積攢的全部情懷與回憶,全部在爛片中消遣的一乾二淨;
  • 今日體壇|韓國小將踢拉莫斯惹爭議 詹姆斯加冕近十年NBA得分王
    詹姆斯是近十年來NBA所有球員中總得分最高的球員。有媒體爆料稱尤文輸掉比賽是因為主教練薩裡和C羅在更衣室內大吵了一架。詹密和詹黑直接在網上對線,針對詹姆斯展開了大辯論……除此之外,極熊仔還為你準備了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 國產體育電影緣何遇冷?轉變離不開群眾體育發展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4日電(記者 嶽川) 在刷新本國首周票房紀錄後,俄羅斯體育題材電影《花滑女王》日前登陸國內院線,收穫良好口碑。此前奧斯卡頒獎禮上,《親愛的籃球》等體育題材佳作斬獲小金人;去年在國內上映的印度體育電影《摔跤吧!爸爸》成為現象級作品。然而與之相對的是國產體育電影近年來佳作不多。出現這種情況,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原因?
  • 俄羅斯被禁賽兩年:不得參加東京奧運會等重大國際體育賽事
    2020-12-17 23:16來源:@人民日報體育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11時,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宣布,認定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違規,並對俄羅斯反興奮劑中心(RUSADA)處以為期兩年的一系列處罰。
  • 俄羅斯冰球發展史(三):停滯時期
    經歷了三十年的跌宕起伏,隨著蘇聯政權的結束,俄羅斯在1992年5月6日「繼承」蘇聯在國際冰球聯合會的位置。此後,俄羅斯冰球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但是這「嶄新的」一頁,卻是陷入停滯的時期。俄羅斯冰球是蘇聯體育體系衰落後留下的「遺產」,體育曾為國家帶來無數榮耀。但是九十年代的俄羅斯因為經濟發展困境,冰球也是命運多舛。
  • 第230《重生之滄藍》作者:賤商
    展暮這輩子活的,讓人敬,讓人畏,更讓人懼,他的發家史並不光彩,據說他靠女人上位,他背叛滄老的承諾,逼死髮妻,謀奪滄中信的家財,手段殘忍狠戾。展子修看著眼前遲暮的男人,很難把這個正對他顫抖著雙手的男人跟商場上那位令人毛骨悚然的魔鬼對比。是什麼改變了他?展子修掏出包裡的罈子,小心翼翼的捧到展暮面前,這儼然就是一個骨灰罈子,裡面裝著他的母親。
  • 十年TGA再升級 數字時代全民體育的探索者
    說它是中國電競發展至今的重要基石之一,並不為過:TGA誕生的十年來,正好是國內電競產業實現高速質變的十年;而LPL、KPL等炙手可熱的電競賽事,其最初誕生的母體也正是TGA。 在一日千裡的新經濟領域,「十年」絕不是一個容易達到的目標,跌宕轉型的過程幾乎是必然的。
  • 「光與影的澎湃」體育電影海報展,一副海報一個故事
    有關中國體育電影的海報的收藏,郭磊大概從十年前開始自掏腰包,動手收藏。「我想用海報展的方式,把中國體育電影的年代感呈現出來,讓更多人了解一下中國體育電影走過的那些歲月。」——這是郭磊的初衷。他將這個想法跟北京國際體育電影組委會交流時,得到了對方的大力認可。雙方一拍即合,一場極具時代感的體育電影海報展應用而生。
  • 俄羅斯人評出了近10年來最佳俄羅斯電影Top10,你看過幾部?
    >>戳這裡領30本俄語教材、名著+110套俄語合同範本<<近10年最佳的10部俄羅斯電影!學俄語必看13部經典電影,看完你會說:不愧是俄羅斯人!往期閱讀→裂牆推薦:俄羅斯電影—危樓愚夫(Дурак)
  • 滄博珍寶丨隋代瓷器
    滄博珍寶丨隋代瓷器 2020-12-24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滄元圖紅包版遊戲下載
    滄元圖紅包版遊戲下載遊戲簡介: 滄元圖紅包版是一款具有東方玄幻色彩的仙俠紅包手遊。滄元圖具有非常豐富的遊戲劇情,可以滿足玩家的遊戲體驗。並且滄元圖手遊高度還原小說人物。
  • 枕上書番外-164滄夷來訪
    直至真真切切看到鳳九那張染了幾分酒意的臉時,滄夷更加驚喜了。當年滄夷聽說了東華帝君因為要剷除緲落而羽化,滄夷曾多次暗暗來看過鳳九,但見她對待東華帝君心意不變,滄夷只好將自己的一片真心隱藏了起來。多年沒有見過鳳九了,如今再見,滄夷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不由得有點失神。聽到折顏的聲音後,滄夷作揖道:」滄夷見過折顏上神,白真上神,女君!
  • 這部俄羅斯電影回擊了《車諾比》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皮皮電影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美蘇冷戰」已經過去快三十年了,雖然前蘇聯已經解體,但由「美蘇冷戰」演變而成的「美俄鬥法」一直仍在繼續。這不,前些日子美國人拍了部《車諾比》,著實「黑」了俄羅斯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