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深圳(音頻)|生蠔季來了!聊聊沙井蠔往事

2020-12-28 讀創

——深圳7000年,有的是你不知道的故事

【主播】

劉悠揚(讀創/深圳商報首席編輯)

【欄目介紹】

《發現深圳》是讀創/深圳商報旗下一份有影響力的文化周刊,致力於挖掘深圳不為人知的歷史,開設以來深受市民歡迎。現在我們將《發現深圳周刊》的內容聲音化,每天5分鐘,給你講講關於深圳歷史、民俗、文化的小知識。

【本期內容】

冬至一過,一年中生蠔最肥美的季節就來了。深圳有一種馳名海內外的土特產——沙井蠔。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沙井蠔大豐收的季節。雖然現在的沙井蠔已經異地養殖,但它的故事還留在老深圳人的記憶裡。

沙井蠔之千年傳承

◎廖虹雷

「沙井蠔」,像香港九龍「深井燒鵝」一樣的用地方命名的著名特產。

蠔,屬貝類,學名牡蠣。「沙井蠔」,為寶安區沙井一帶生產的牡蠣,是海水養殖的上乘海味品。沙井蠔,個大肥美,鮮美可口,含蛋白質高達57%而被稱為「海底牛奶」,鋅、鉀等微量元素和胺基酸也含量豐富。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牡蠣肉「能細潔皮膚,補腎壯陽,治虛,解丹毒」。現代醫學則認為蠔肉有降血壓和滋陰養血的功效。

深圳人一向來有吃蠔的嗜好,講究「吃蠔要吃冬前蠔」。因為冬前蠔肥美甘香,春節後雨水多,海藻食餌少,蠔不但瘦了,蠔肚裡還「起粉」(起渣),沒那麼好吃。

小時候,筆者在南頭、蛇口海邊曾「打過蠔仔」。也就是帶個小簍和蠔啄,到海邊石堤長得密密麻麻、拇指般大小的蠔仔,或去河湧邊大人開了蠔剩在大串「蠔樹」裡的小蠔,撬去硬殼,剔取裡面的蠔仔肉,拿回家煮蠔仔粥、烙蠔仔餅,那味道,夠鮮,夠香。後來吃過粵式大盆菜,裡頭有一道「燜蠔豉」,味道甘香,印象深刻。長大後,吃過幾次「蠔宴」,也就是「八菜一湯」清一色由鮮蠔材料做成的筵席:白焯鮮蠔、姜蔥燜蠔、蒜蓉蒸蠔、香煎金蠔、酥炸生蠔、豬網油釀蠔豉、蛋煎蠔仔餅、砂鍋粥水浸鮮蠔,加上金銀菜蠔湯。如今各酒樓大廚在以上傳統蠔菜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比如「煲仔焗生蠔」「荔木碳燒蠔」「大連鮑扣沙井蠔」「芝士牛油焗生蠔」「蠔豉腊味煲仔飯」等,聞名如聞香,眯上眼睛,嘴巴不禁咂個直響,口水流淌。

▲烤生蠔

吃蠔跟吃蔬果一樣有季節性,一年只在冬至前至春節後的一小段時間開採吃食。平時想吃蠔,只有加工曬乾的蠔豉、熬製的蠔油和酥炸的蠔罐頭。蠔,在本地方言中與「好」「豪」諧音,有「好市、富豪」之彩頭。於是當地人逢年過節、慶典祭祀,或生意人開張大吉,少不了蠔豉、生菜、豬手這幾種菜色,祈望「好市、生財、就手」遂願。尤其是嫁娶禮單中,少不了蠔豉這一項,有的大戶人家訂婚過禮還以論擔蠔豉計算,蠔豉越多,禮越重,越體面。這種習俗,以深港本地人(廣府)為甚,又由深港的華僑帶向東南亞和歐美等地華人聚居地。華僑們除了祈求生意「好市」之外,還有「想唐山」「念蠔情」的情結。這種延綿數百年的民間風俗,積澱了這種嶺南獨特的「蠔文化」。

▲加工曬乾的蠔豉

廣東人愛吃蠔,中國人愛吃蠔,外國人也愛吃蠔。古羅馬人就視蠔為珍品,如在奢侈宴會吃上生蠔,頓覺身份尊榮高貴。筆者讀過莫泊桑名作《我的叔叔于勒》,他描述「兩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在吃牡蠣。她們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託著牡蠣,頭稍微向前伸,免得弄髒長袍,然後嘴巴微微一動,就把汁水吸進去……」我吃蠔沒小說寫得這麼雅,但感受那絕對一樣,我甚至把手指上的香汁也吮得乾乾淨淨。在寒風呼呼的大排檔宵夜,吃著烤羊肉串支架上滋滋地烤出帶殼的烤蠔,恨不得連汁帶殼吃下去。那架勢有點像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的讚嘆:「誰擁有牡蠣,誰就擁有世界。」

看來,無論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都喜歡吃蠔。

深圳人吃蠔歷史不短,養殖蠔的歷史更悠久。200多年前,清嘉慶《新安縣誌》記載:「蠔,出合瀾海中(茅洲河口)及白鶴灘(今沙井一帶),土人分地種之,曰蠔田,其法燒石令紅,投之海中,蠔輒生石上。或將蠔房投海中種之,一房一肉,潮長房開以取食,潮退房闔以自固。殼可以砌牆、可燒灰,肉最甘美,曬乾曰蠔豉。」

▲合瀾海蠔田。(資料圖片)

據唐代廣州司馬劉恂《嶺表錄異》載,東晉時期,珠江口一帶的沿海居民就採食野生蠔,到了北宋沙井人發展「插竹養蠔」,就是用人工收集蠔卵,是世界上最早人工養蠔的地區。明萬曆年間,沙井的漁民出海捕魚,發現沉海多年的廣州「和合順」商行一艘專運陶瓷瓦缸的大船,被漁網撈上來的碎瓦附著鮮蠔特別多,特別大。這意外的發現,讓沙井人從「插竹養蠔」悟到投「瓦片石頭養蠔」。自此以後,沙井許多漁民轉行當起了蠔民。清嘉慶《新安縣誌》還載有明代的《蠔田》和清代的《打蠔歌》:「一歲蠔田兩種蠔,蠔田片片在波濤,蠔生每每因陽火,相迭成山十丈高。」「冬月珍珠蠔更多,漁姑爭唱打蠔歌,紛紛龍穴洲邊去,半溼雲鬢在白波。」

▲開蠔。(鄭中建 攝)

蠔歌唱得很美,但蠔民異常辛苦。一般養蠔生產周期長、勞動量大,春季投放水泥柱條「採苗」( 黃田採苗區)。夏季將水泥柱條從釆苗區搬到生長區(後海、前海、小鏟島海域)。秋季待蠔長成商品規格時又搬到餌料豐富的育肥區(沙井、虎門),當蠔肉肥滿大塊了,冬至前開始開釆,如不肥大又搬回生長區。蠔的整個生長過程需要三四年時間。蠔民終年在灘涂上蹥板作業,鋒利的蠔殼劃傷是常有的事,加上凜冽的北風,海水醃著傷口,流血苦累可想而知。

▲煮蠔。(吳序運 攝)

沙井蠔的著名在於「玻璃肚」,它的蠔肉肥滿雪白,無泥沙雜質,單個體蠔比外地產的大一兩倍,通常100多克一個,五六個為一斤。這樣優質蠔,完全得益珠江口的獨特環境,這一帶蠔田鹹淡水適度,終年氣溫相宜,海上浮遊生物豐沛,因而廣東養殖蠔為全國最多,廣東又以深圳的沙井和中山的唐家灣最為著名。深圳蛇口、南頭、西鄉、福永、沙井都是養殖區。全盛時期的上世紀70年代,全縣有蠔田4萬多畝,分布於前海、後海、零丁島至龍穴洲海域,專業蠔民上萬人,蠔船四五百艘,年產鮮蠔量七、八萬擔,約佔全省蠔產量一半多,為我國著名的產蠔區。蠔產區中,又以沙井地區種養的蠔民人數為最,技術最好。1957年,沙井蠔業高級生產合作社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集體單位」,獲周恩來總理籤署的國務院頒發獎狀。前蘇聯、日本、越南等國家水產養殖專家前來考察養蠔技術;該社生產能手陳木根,列入國家專家組被派往越南等地傳授養蠔技術和經驗。1965年,沙井公社養蠔的先進經驗與事跡,先後被選送廣東水產展覽館、北京農業展覽館展出。沙井蠔業大隊成為全國養蠔業的一面旗幟。

▲沙井步湧村的江氏大宗祠有一面蠔殼牆,見證著沙井的前世今生。(資料圖片)

近20多年,珠三角經濟發展迅猛,珠江口水質起了變化,沙井一帶已不適宜養蠔了。1991年始,蠔業公司和蠔村幹部紛紛到廣西、廣東沿海考察,利用當地原生態的海灣「借船出海」「借雞生蛋」。他們帶資金和技術與臺山下川鎮合作養蠔2000多畝,1995年增加到2萬畝,2002年僅該公司在臺山一處養蠔基地達10多萬畝。2005年沙井水產公司從各基地收購生蠔加工成蠔豉5000擔,蠔油2000噸,蠔罐頭20萬罐。「沙香牌蠔油」1991年獲第二屆北京國際博覽會金獎,遠銷東南亞、歐洲、美國、加拿大等市場,百年老品牌又閃閃發亮了。許多水產界專家多次考察後,認為沙井人以異地養殖為突破口,千年蠔鄉之養殖經驗傳承了下來,「堪稱廣東水產史上的奇蹟」。

(作者為深圳本土文化藝術研究會名譽會長、民俗學者)

審讀:譚錄崗

相關焦點

  • 【沙井事 深圳事】第十二屆沙井金蠔節開幕!40道「大餐」等您來「嘗鮮」
    本屆金蠔節以「文化+產業」為主題,依託蓬勃發展的沙井商圈和獨具特色的沙井「一公裡文化圈」。屆時,市民可以盡情享受美食購物嘉年華、粵劇粵曲文化節、群眾性體育文化等40項系列特色主題活動。本屆「金蠔節」有哪些不可錯過的亮點呢?趕緊來一睹為快吧!
  • 蠔豉 蠔油 蠔罐頭!舌尖上的美味之旅,從一隻沙井蠔開始……
    陳沛忠沙井水產公司總經理沙井水產公司總經理陳沛忠介紹:「臺山的海域沒有受到汙染,溫度、浮遊微生物、水質都與沙井蠔原產地一致,最重要的也是鹹淡水交匯,是生蠔最喜愛的生長環境。沙井蠔豉可以分為生曬蠔豉和熟曬蠔豉:每年冬前(冬至前後至農曆春節前)收穫的鮮蠔通常洗淨後,用陽光直接生曬的方法製成生曬蠔豉;而冬後(農曆春節後)收穫的生蠔則通常製作成熟曬蠔豉,先把生蠔在鍋裡煮熟,再進烘爐內烘烤兩至三個小時。
  • 2020年深圳沙井金蠔節開幕時間及地點
    第十七屆寶安區沙井金蠔美食民俗文化節開幕式暨蠔鄉湖公園開園  《蠔鄉等你來》MV、《天地蠔情》電影花絮,舉行「國務院獎狀」移交儀式、設置開幕式啟動儀式以及蠔鄉湖公園開園儀式。  沙井水環境治理成果展示  時 間:12月27日(星期日)上午  地 點:沙井蠔鄉湖公園地處四條河湧匯集地,既是市區重點治水工程,也是跨街重大民生工程,沙井水環境治理成果展以沙井四大河湧匯集地蠔鄉湖公園為縮影,展示沙井攻堅克難推進河道治理工作歷程及治理成效等內容。
  • 沙井蠔雲片糕醇醇至味道鄉愁 卡士奶雪花啤濃濃情懷尋本真
    美食檔案 「冬至到清明,蠔肉肥晶晶。」沙井蠔只只質白個大,素有「玻璃肚」之稱。沙井蠔亦是寶安人難忘的一種鄉愁,攪動著這座城市念念不忘的味覺,傳承著深圳本土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進入秋冬季節,生蠔最為肥美香甜,飽含海水的鮮美外,肉質更是爽脆。總而言之,現在正是吃蠔的好季節!市民朋友可通過各大電商平臺購買沙井蠔。
  • 以電影講述沙井蠔民故事 傳承千年蠔鄉精神
    《天地蠔情》以沙井的「蠔」文化為基調,通過年輕一輩的浪漫愛情,以及老一輩堅守傳承的鄉情,側面襯託出了一代又一代蠔民投灑在紅樹林與合瀾海的熱情與愛,堅守與傳承。海洋文化鑄就了蠔鄉人「開放、包容,勤勞、重教,崇孝、創新」的品格,從「三來一補」到智造重鎮,從靠海吃海到異地養蠔,沙井人敢打敢拼,沙井的故事也很有代表性、歷史性、共鳴感。
  • 蠔鄉湖畔品金蠔 感受千年蠔鄉文化 第十七屆寶安區沙井金蠔美食...
    品嘗蠔鄉美食、品味蠔鄉歷史、感受蠔鄉文化,本屆金蠔節以「魅力灣區 蠔美沙井」為主題,持續至2021年1月3日,玩轉8天不打烊。本屆沙井金蠔節由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寶安區人民政府主辦,由寶安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沙井街道辦事處承辦,並以「沙井蠔」為媒介,開展蠔鄉湖公園開幕式、沙井金蠔小鎮、購物嘉年華、群眾性文化等四大系列28大項150多場活動。
  • 第十七屆寶安區沙井金蠔美食民俗文化節開幕
    按照「創新為先、民俗為本、文化為魂、生態為基」的思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和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建設有機融合,組織開展系列特色主題民俗文化活動,彰顯蠔文化和海洋文化特色,塑造「千年蠔鄉」品牌,致力於把沙井打造成集歷史文化、旅遊、休閒娛樂、創意、經貿於一體的具有一流水平、綜合性的蠔文化民俗文化旅遊勝地。
  • 沙井,我回來了
    店名:棠記早餐店地址:東塘路辛居路交界(點品集斜對面)時間:6:00AM-11:00AM25年來深圳人都記得它的燒鵝瀨>「沒事做嗎,哪裡坐坐吹吹水啊」深圳最古早味的糖水鋪| 點品集 |沙井人最喜歡來「蹲點」也是沙井最火爆的糖水鋪,足足開了13年。
  • 沙井蠔鄉新生」藝術展即將開幕!
    深圳寶安沙井蠔鄉湖公園文創展館  展覽時間  2020年12月27日-2021年1月3日  展館開放時間  10:00 - 21:00  策展人  張宇星、韓晶、梁道泓  沙井蠔民俗文化研究會    沙井的千年歷史,也是建立在海洋資源基礎上。前有歸德鹽場,後有沙井蠔業,奠定了深圳經濟文化基礎。  「重新發電:沙井蠔鄉新生」將會展出大量反映生態保護、自然偉力的作品,喚起民眾的環保意識,寄望沙井恢復和保持海清沙幼、白鷺翻飛的美景。
  • 沙井首家蠔皇戀上魚!轉發免費吃!竹籃探蠔好吃到停不下來!錯過只能後悔……
    9月的沙井,晝夜溫差大飢腸轆轆的同時就在想:這天氣最適合打邊爐了!「吃生蠔」 or 「吃烤魚」當這兩項只能選其一的時候你是不是左右為難?很難決定?現在你可以不用猶豫了直接來蠔皇戀上魚沙井首家蠔皇戀上魚!蠔是男人加油站 !女人美容院!帥哥美女們還等什麼
  • 電影《天地蠔情》開機 以電影助推沙井打造國際蠔都
    影片主要講述金融投資機構從業的「霸道女」楊鷗在爭奪項目——蠔鄉蛟龍灣的時候,與堅守蠔文化傳承的本土95後、蠔鄉最後一代傳人陳子豪相遇,並產生了一段價值觀差異下啼笑皆非的喜感愛情故事。,並得到了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沙井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及沙井街道工商聯(商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 一年一度的沙井金蠔節本周日開啟!首屆蠔鄉湖音樂節+沙井古墟河岸...
    屆時播放《魅力蠔鄉》、《蠔鄉往事》、《牡蠣採苗》微電影,展示沙井濃厚的人文底蘊、新時代蠔鄉蓬勃的發展,以及對蠔鄉未來城市發展的展望。    蠔民開蠔大賽  來到沙井怎能不吃蠔?一場盛大的開蠔大賽,帶你現場直擊賽事盛況,現場設立開蠔大賽區與參觀體驗區,遊客可現場觀看開蠔比賽盛況並體驗開蠔的過程,直觀了解沙井蠔文化,。
  • 千萬別讓一個深圳人帶深圳特產
    當深圳人走出深圳,發現深圳特產時,都會眼前一亮,只是亮起來的都是串串問號。不光是買不著特產,你要是想吃點深圳特色美食,都會毫無頭緒。深圳的餐飲店數量雖多,但是本地特色美食卻很少。根據2019年中國大陸逛吃城市指數單顯示,深圳排在了第二位,餐飲企業數量26萬,僅次於「火鍋之城」重慶。
  • 吃中國蠔,得找對人.
    國內深圳的沙井蠔自古出色,冬至到清明前,深圳沙井蠔個個漲起「玻璃肚」,肥美程度讓人犯罪。我不想贅述李大爺《本草綱目》裡那「皮膚細,美顏色」的藥用價值,因為這就如同你愛上一個姑娘,哪來得及在肚裡寫篇「十萬個為什麼」論文。愛就愛了,管它是滋陰還是壯陽,吃了再說。但一到夏天,別說吃了,談戀愛都會沒興趣。
  • 誰說中國人不懂吃生蠔,我第一個不服
    要是問中國哪產的生蠔最好吃,這問題還能掀起各地口感、大小、產區不同的評判之爭論。某種程度上說,生蠔的味道就是這片海域養成的味道,因為它們會隨著海的節律,潮汐應來的時間而開合,不同海域、不同溫度與微生物下滋養的生蠔,就會有不一樣的味道。
  • 沙井【榕樹頭蠔雞粥】,34年樹下大排檔
    > 30多年它一直開在大榕樹下由3姊妹經營沒有招牌,沒有電話去早沒開檔,去晚沒得吃招牌是夜粥+滷水+薯生很多住在蠔三村的沙井人從小吃到大
  • 帶殼生蠔成廈門超市「新鮮面孔」 輕鬆開蠔有訣竅
    記者走訪發現,市面上銷售的帶殼牡蠣以乳山蠔、本地蠔和湛江蠔為主。其中,乳山蠔相對個頭大、品質好。成超市裡的 " 新鮮面孔 " 但開蠔難影響購買熱情" 年前只在一些小區的團購群裡聽說過團購生蠔,現在本地一些大超市和電商平臺也都有了。" 張菁菁是一個喜歡倒騰美食的 " 吃貨 "。
  • 深圳「拍了拍」你,並用表情符號把你手機刷屏
    猛地發現,能代表深圳的符號很多。而不同的時代浪潮中,乘風破浪的深圳人都有著特殊群體記憶。在世界表情包日,這些符號,哪個最能代表深圳?>生在光明區的鴿子眉頭一皺發現情況不妙光明乳鴿也被稱為「天下第一鴿「燒好的乳鴿皮薄脆不失香滑肉汁綻放在口中帶著絲絲甜味深圳作為一座移民城市
  • 做生蠔時,打不開蠔殼?教你1招,生蠔乖乖張開嘴,輕鬆吃到蠔肉
    做生蠔時,打不開蠔殼?教你1招,生蠔乖乖張開嘴,輕鬆吃到蠔肉關於生蠔的第一印象,是來自小時候的課文《我的叔叔于勒》,書中是這麼描寫的,一個衣服襤褸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子撬開牡蠣,遞給兩位先生,再由他們遞給兩位太太。
  • 一入「蠔」門深似海!這家寶藏生蠔店,每隻「蠔」都暗藏心機!還有免費生蠔煲等你來喝!
    每天一到傍晚,天還沒完全黑,愛蠔屋裡就坐滿了慕名前來用餐的人~車水馬龍的夜晚,溫馨的小店,總是帶給人無盡的暖意。一入「蠔」門深似海,在大海裡有一道美食,被譽為「海洋牛奶」,那就是生蠔!因為蠔肉的蛋白質含量比牛奶更多,所以生蠔一直都備受人們喜愛~寒冷的冬天,比起熱辣刺激的火鍋,有時候更想來一碗熱乎乎的湯,一口下去,連著胃帶著人全都暖洋洋的~這碗讓人幸福感爆棚的熱湯,便是愛蠔屋的冬季限定——清香雞生蠔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