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舞女逝去的芳華

2022-01-01 老人與海行攝世界

       跟很多中國人一樣,知道伊豆這個名字,源自一部日本電影。

     《伊豆的舞女》是日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早期的一篇傑出的中篇小說。曾先後6次被搬上銀幕,最有名的是1974年由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合作演出同名影片《伊豆的舞女》。

       作品描寫了一段經典的日式愛情。孤兒出身的青年學生在伊豆孤身旅行,邂逅天真無邪而又別具風情的年少舞女,在孤寂憂鬱的心靈中,在似戀非戀的愛慕中,在伊豆的青山秀水和主人公迷離的情思中,演繹了一個令人忘情的純潔愛情故事。少男少女之間初戀的那種朦朧、純真的情感。給了讀者一份清新之感,把人們帶入一個空靈美好的唯美世界。

       伊豆因為《伊豆的舞女》而成名。一條路,一棵樹,一個溫馨的小旅館,一場雪,都是一個故事。

       閱讀過《伊豆的舞女》的讀者或是觀看過同名電影的觀眾,一定都想去伊豆看看。去伊豆,未必是想偶遇一位天真、浪漫、純真,憨厚、嬌美的舞女,或是邂逅一場朦朧而又悽美的愛情。只是想看看孕育川端康成蓬勃而短暫、鮮豔而悽美的愛情故事的半島,究竟是一個什麼浪漫的地方。

      伊豆又稱伊豆半島,位於靜岡縣東部,是日本的旅遊勝地。

      2016年4月2日清晨六點,在兒子的帶領下,從沼津乘車到熱海,再沿著海岸一路南下,於早上7點30分到達伊豆半島的城崎海岸站。

       城崎海岸是位於伊東市西南方位的海岸線,長約9公裡。

       約4000年前大室山火山噴發,巖漿匯入大海,熔巖流受到海水侵蝕後,與海岸上各種小崖細流融合,最終成型為如今斷崖絕壁的壯觀地理風貌。

      從車站到海岸,是一條近兩公裡的櫻花大道。

      伊豆半島氣候溫和,是日本櫻花最早開放的地區之一。雖然是陰雨天,但道路兩旁的櫻花已恣意綻放。花枝相接,連成一片,纘成一道粉色的長廊,蔚為壯觀 !

      櫻花長廊十分幽靜,少有遊人和車輛。四周靜悄悄地,似乎能聽到輕盈的花瓣飄落的聲音。很懷疑是不是闖入了私人領地,但一路的指示牌又執著地把人指向海岸。

      走在這寧靜優美的櫻花長廊,不禁思緒飛揚:這道路不是通向海岸,而是通向一個美麗而神奇的童話世界。

       這裡也的確像一個童話世界。

       道路兩邊,是與日本民居大不一樣的各種別墅。庭院乾淨整潔,各種鮮花果實與造型各異的建築交相輝映,相得益彰,營造出一個動人的童話世界。如果那位「高中生」與「燻子」的愛情故事發生在這裡,應該又是另外一個版本了。只是川端康成不會喜歡這樣的格調。

       穿過童話般的櫻花長廊,20分鐘到達城崎海岸。

       城崎海岸是典型的深入式海岸。陡峭的斷巖是天城山和大室山火山噴發時流出的溶巖冷卻後形成的裡亞式海岸。海岸線旁一片鬱鬱蔥蔥的原生林臺地,臨海則礁石嶙峋,海浪奔湧,驚濤拍岸。

      一條河的入海口,把海岸切成了一條陡峭的峽谷。峽谷上架了一座吊橋。

      這就是城崎海岸最著名的門肋吊橋,是伊東一景,曾出現在很多觀光宣傳片中。這吊橋看起來並不起眼,卻為何成為伊東一景,不得而知。

       吊橋共分為門肋吊橋和橋立吊橋兩處。橋長48米,橋面距海面23米。站在橋上可觀賞變化萬千的海景。橋下方可見海浪奔湧,經過吊橋時,橋身會微微晃動,驚險十足。

       門肋吊橋把海岸連成一條9公裡的步道。但這條步道並不是電影中的那條「踴子步道」。

       步道不寬,在嶙峋怪石中穿過。沿著步道,可觀賞波瀾壯闊的太平洋以及由火山和海水共同塑造的奇形怪狀的巖石。水火不容,但在特定的環境中,它們可以共同塑造一種引人入勝的獨特自然景觀。

       天公不作美!灰色的天空,把本來應該蔚藍的大海也印染成灰色的。巨浪像要衝破藩籬的怪獸,不時衝擊著海岸,但被堅硬的火山巖石擊得粉碎,濺起高高的浪花。如果是晴天,這浪花會是晶瑩剔透的,那種驚心動魄的美景,會讓人不由自主地吟唱蘇軾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但灰暗的天、灰暗的海,使心情也有些灰暗,很難激起這樣的興致。

      城崎海岸在半島的東邊。從地理位置看,這裡應該是觀日出的絕佳位置。想像一下,當太陽從海上探出頭來,慢慢上升,最後掙脫束縛,躍出海面,把大海映染得一片通紅。而那逐漸加強的金黃的光芒,給海上的風帆以及海岸的千奇百怪的巖石和松柏都鍍上一層金光,那景象該是多麼的壯觀!

       但在這樣的天氣裡,不見太陽,不見風帆,甚至不懼風浪的海鳥也不見蹤影。只有那不知疲倦的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前赴後繼地執著地撞向巖岸,抒發著永世不竭的情懷。

      既然大室山是城崎海岸千奇百怪的始作俑者,看完城崎海岸就得去看看大室山。

       在車站候車室等車時,偶遇了一群真正的伊豆舞女,意外的驚喜!沒錯,她們不是中國式的廣場舞愛好者,而是真正的當年舞女。       

       歲月流逝,青春不再,當年的「燻子」已年長色衰,芳華已被雨打風吹去,就像河津的早櫻,飄落在巖石上、沉入到泥土中(下圖一來自網絡)。

      這些當年的「燻子」們,又自發組織起來,到車站、碼頭、街道表演。雖然身體有些佝僂,舞姿有些僵硬,笑靨難掩滿臉的皺紋,但無論得到的是喝彩還是嘲諷,她們都表演自若。是排遣無邊的寂寞,還是追憶早已逝去的芳華,不得而知。只有她們自己最清楚。

       通向大室山的道路也是一條櫻花大道。道路兩旁的櫻花,比城崎海岸的櫻花開得更恣意,更熱烈,更絢爛!枝枝相扣,花花相連,攢成一道幾公裡的櫻花隧道。車輛駛過,濺起一片蕊霧花雨!不知在這樣絢麗的隧道裡開車,司機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從遠處看,大室山活脫脫像個大碗一樣反扣在地上,連邊緣都整整齊齊的,只是在車上沒法拍下它的全貌。

      走近看,山上則是一些稀稀拉拉的茅草,像是一個手藝很差的理髮師留下的一個瘌痢頭。這是燒山未盡的後遺症。為了讓開春後的草長得整齊,大室山在每年2月的第二個星期日都會燒山,至今已經持續了700年,奈良的若草山也是在這個時間燒山,是當地的一大景觀。

      大室山是伊豆高原最主要的自然景點,是伊豆高原的象徵。標高580公尺的大室山是由火山噴發後的碎屑物所堆積而成的,是日本火山碎石丘的代表。

       乘著纜車上山,再步行繞著火山口轉一圈,瀏覽周邊的風景,這是遊覽大室山必做的功課。

      這個4000年前劇烈噴發,將灼熱的巖漿噴灑到幾十公裡開外的海邊,塑造了一道奇景的鍋底一樣的火山口,現在變得馴服乖巧,被利用起來,變成了一個射箭場。這倒是個好主意,再鋒利的箭頭,也無法穿透這厚重的火山巖牆體,保險係數絕對世界第一。

       山頂有好多個展望臺,可以俯瞰的伊豆高原及周邊的景色。不知當年的「燻子」有沒有登上過大室山遠眺過她的家鄉和居住著「他」的大島?

       據說天氣好的時候還能看到遠處的富士山。本以為在這裡可以彌補我們在富士山腳下的御殿場轉了一整天沒有見到富士山一面的遺憾,可山頂仍是霧蒙蒙雨濛濛,不僅不見富士山在何處,就是伊豆高原也在蒙蒙的雨霧中變得一片朦朧。        

 

      也許,世間的一切還是朦朧一點兒的好,當一些美好的東西遠去,已無可追回時候,看得清楚,只能平添幾分感傷。與其徒喚「無可奈何花落去」,不如期待 「似曾相識燕歸來」吧。(下圖一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老人與海行攝世界"微信公眾號!

以下方式都可以關注到"老人與海行攝世界"的微信公眾號:
1、點擊屏幕右上方的三個小圓點,分享到朋友圈;
2、搜索微信公眾號暱稱:「老人與海行攝世界」,添加關注;
3、點擊文章標題下面的"老人與海行攝世界"即可關注;
4、讓身邊的朋友用微信掃描下方的二維碼或者長按指紋,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伊豆舞女,伊豆風情在~
    伊豆半島依山傍海,盛產獨有新鮮的魚貝類,山菜,山葵,芥末等名產,慕名而來的遊客不斷.四季溫暖,氣候宜人.豐富的自然景觀,伊豆半島顯現著四張不同的面孔,名泉密集東伊豆,歷史舞臺南伊豆,修善寺・天城越知名的中伊豆,夕陽亮麗的西伊豆。 1  名副其實的溫泉之鄉
  • 《伊豆の踴子(伊豆的舞女)》-山口百惠
    如果想與筆者分享一份弦外之音的快樂,不妨寫信給筆者,郵箱地址:15245703@qq.com,或加微信號:QQ15245703)【日歌經典回顧】《伊豆の踴子(伊豆的舞女)》-山口百惠(原博文2017-04-07發布於新浪博客【日本經典歌曲300首】)《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
  • 伊豆的舞女
    晚上翻開了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我不知道書中主人公是否是他自己,只是想來不是他自己也是以自己為原型吧。大文豪的文字真是細膩宛若天成,我現在的水平真是如何也無法與他比肩。我跟隨著他的文字去到了那上個世紀的日本。
  • 周末閱讀——《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發表於1926年,是川端康成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川端康成1899年6月14日生於大阪。幼年父母雙亡,親人又相繼病故,也因此形成了感傷與孤獨的性格。他曾說過:「這種孤兒的悲哀可能是我全部作品、全部生涯的潛流吧。」川端康成從少年時代就開始閱讀日本古典文學,這些作品大多帶有佛教的無常思想。1920年9月 ,他進入東京大學。
  • 【日本演歌】伊豆の踴子(伊豆的舞女)|山口百惠
    《伊豆的舞女》是以作者19歲(1918年)之時的伊豆之旅為素材而創作的自傳體小說,描寫了一段恬靜清淡、朦朧純真而又蘊含了極其深厚的人生況味的經典日式愛情。為了排解並從令人窒息的憂鬱情緒中逃脫出來,作者踏上了伊豆的旅程。
  • 伊豆的舞女,如何一種迷人的存在?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不知你是否看過?這是日本首位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川端康成於1926年發表的短篇小說《伊豆的舞女》裡的一段話。小說描寫了20歲的「我」,一個日本舊式高中的學生,在去伊豆天城山旅行時,與一位14歲的舞女發生的初戀故事。初戀的感情朦朦朧朧,而且發生在伊豆這樣美好的地方,就形成了川端康成最為唯美的文字。
  • 夜讀|伊豆的舞女(節選)
    夜讀伊豆的舞女(節選)作者:川端康成山路變得彎彎曲曲,快到天城嶺了。這時,驟雨白亮亮地籠罩著茂密的杉林,從山麓向我迅猛地橫掃過來。那年我二十歲,頭戴高等學校的制帽,身穿藏青色白花紋上衣和裙褲,肩挎一個學生書包。我獨自到伊豆旅行,已經是第四天了。
  • 【名著選讀】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點上方藍字關注世界名著每日讀,陪你有品位閱讀    《伊豆的舞女
  • 伊豆的舞女——奈何你我情深緣淺
    很早之前看山口百惠版《伊豆的舞女》,記憶裡都是對川島懦弱的憤怒。——伊豆的舞女 二十歲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吧,川端筆下的燦爛年華,給了一次山明水秀的跋涉,遇到了那山間駐留時的老婦,遇到南伊豆溫泉的紙商人,遇到那一路陪伴他的榮吉、千代子、百代子,和那個與自己互生情愫的燻。
  • 日本電影《伊豆的舞女》
    點擊左上方關注「圖說老電影」本片改編自川端康成著名小說《伊豆的舞女  即將就讀東京某高等學校的川島(三浦友和)趁開學前的暑假前往伊豆旅行,在乍晴乍雨的山道上,他遇到一群巡迴賣藝的歌舞伎藝人,因被其中一個梳著古代髮髻、背著大鼓的嬌小玲瓏舞娘吸引,他決定與他們一起上路,路上,他得知該舞娘叫燻(山口百惠)。
  • 《伊豆的舞女》:能拂淨風塵的山口百惠
    1974年,山口百惠的第一部銀幕作品《伊豆的舞女》上映,這是她與三浦友和的第一次合作。1975年,她舉辦了第一次個人演唱會並第一次入選「紅白歌曲大賽」並且拍攝了電影《潮騷》、《初戀時代》、《絕唱》。1977年,獲得「日本歌謠大賞」銀賞及」日本唱片大賞「歌唱賞並拍攝了電影《霧之旗》。1979年,山口百惠正式宣布與三浦友和戀愛。
  •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溼漉漉的世界第一初戀
    《伊豆的舞女》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名作。
  • 在伊豆,舞女是最不值得一提的邂逅
    提起伊豆,腦袋裡便會蹦出川端康成的小說《伊豆的舞女》,然後浮現出一位身穿浴衣,腳踏木屐的妙齡少女朝你走來……
  • 《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的柔情蜜意消解在伊豆的旅程中
    川端康成是日本作家中很出眾的代表人物,於196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傳統文化基礎上吸收借鑑了西方現代文學的表現手法和技巧,形成了對日本國民文化性的獨特表現形式,在他的作品中,經常會流露出一種獨特的物哀、幽玄美學,《伊豆的舞女》就是他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作。
  • 《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的溫柔融化在伊豆的旅程中
    川端康成是日本作家的傑出代表,他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在傳統文化基礎上中,他吸收了西方現代文學的表現手法和技巧,形成了日本民族文化的獨特表現形式,在他的作品中,他經常流露出獨特的玄美學,《伊豆的舞女》是他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作。
  • 看電影合集:名著改編經典愛情片《伊豆的舞女》完整版
    本片改編自川端康成著名小說《伊豆的舞女》。  即將就讀東京某高等學校的川島(三浦友和)趁開學前的暑假前往伊豆旅行,在乍晴乍雨的山道上,他遇到一群巡迴賣藝的歌舞伎藝人,因被其中一個梳著古代髮髻、背著大鼓的嬌小玲瓏舞娘吸引,他決定與他們一起上路,路上,他得知該舞娘叫燻(山口百惠)。
  • 伊豆舞女:曾經的日本,藝人地位非常低下,進村莊都不允許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小說描寫了「我」和年少舞女之間微妙的情感波瀾,舞女的清純與天真如一股清泉淨化了「我」抑鬱陰沉的心靈,讓這場原本孤寂的伊豆之旅充滿了青春的悸動和初戀的浪漫。可在整個內容中,卻出現了多次對流浪藝人地位的描寫,也道出了當時日本的社會現狀。
  • 伊豆的櫻花
    《伊豆的舞女》裡的少年在美好而空虛中手足無措,去伊豆的列車上我讀完了這篇小說,小說最後一頁的情緒糾纏縈繞,揮之不去:"船艙裡的煤油燈熄滅了。船上的生魚味和潮水味變得更加濃重。在黑暗中,少年的體溫溫暖著我。我任憑淚泉湧流。我的頭腦恍如變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來,後來什麼都沒有留下,頓時覺得舒暢了。"  這時,我已進入這個城市。
  • 伊豆的山葵丨在路上
    不用說,我大老遠地來到伊豆這裡,心中也充滿了期望。不過,不夠風雅的我自然不是為了舞女。
  • 伊豆的舞女拍攝現場,三浦友和與山口百惠對臺詞照片首次曝光!
    這幾天連續寫了幾篇介紹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合作的第一部電影《伊豆的舞女》的文章,居然有朋友私信我說想看小編連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原著的《伊豆的舞女》,新春到來之際小編當然希望親愛的讀者們所有的事情都心想事成呀,那麼今天就滿足這位朋友的願望吧!今天大年初五接財神,也祝小編所有的讀者朋友新的一年財源廣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