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為什麼又要叫乞巧節?乞巧又有哪些形式?

2021-01-18 榮澤教育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唐代大詩人杜牧在七夕節這天藉助牛郎織女之情來表達了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也恰恰是我們現在生活中所最嚮往的愛情。

今天是中國的傳統七夕情人節,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農曆七夕節會是情人節,更有甚者以為每年二月十四號才是中國的情人節,這些都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很大程度上被外來文化的侵蝕所導致。

小的時候到了七夕節,大人們就會要我們去葡萄樹架子下面靜悄悄的待著,說到了時間就會聽到牛郎織女的對話,有機會還會見到傳說中的仙女,為此一直深信不疑,每年都會準時地待在那裡等待奇蹟的出現,後面才漸漸明白這只是一個美好的神話故事。

說起「七夕節」,最早起源於星辰崇拜,是人們將牽牛星和織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產物。牛郎織女故事雛形最早見於詩經,後經歷代流傳和加工,最終形成了優美動人的神話故事。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那為什麼又說七夕節是乞巧節?這個就很多人不懂了!

在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乞巧節

其實乞巧節也是來源於牛郎織女的故事之中。傳說織女的手藝極巧,不僅會織雲錦,而且還能縫無邊天衣。為了使自己也能擁有織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間,遂發展出了一種「乞巧」習俗。七夕節也叫「乞巧節」。這一天,民間要進行乞巧活動,即向織女乞求智巧。七月七日織女與牛郎重逢相聚,心情格外舒暢,如果在此時向她乞求智能巧奪天工,她定會將自己的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人們,人們從此就可以除去笨拙,求得心靈手巧。乞巧習俗反映了勞動人民學習勞動技能的強烈願望。浴室從漢代就有了乞巧風俗。南北朝時,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玉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唐代有長安穿針乞巧的風俗。宋東京潘樓出現了民間乞巧市,專賣乞巧製品。「仙樓」:剪五彩紙為層樓;「仙橋」:剪紙為橋,上有牛郎、織婦及仙侍從;「花瓜」:在瓜上刻花紋;「種生」:以綠豆、小麥、小豆等在瓷器內用水泡浸,長出數寸長的綠芽,用紅藍彩條束起。在七夕乞巧活動中,婦女們不僅可以向織女乞求技藝,還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和心願,向織女乞富、乞壽、乞子、乞愛情。在諸多的願望中,每人只得乞求一樣,且連乞二三年方顯心誠。

而且在古代全國各地乞巧的形式又各不相同,但是目的都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丟針卜巧七夕中午,在院裡曬一盆水,因微塵飄落,盆水的表面形成了一層薄薄的膜。將繡花針塗油以後,輕輕放置水面,能夠飄浮者則被認為是乞得了巧。  編橋穿針用當年產的新麥秸編成一座橋,配以牛郎、織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鵲等編織物,置放案頭。或是用彩色紙,剪成上述景物,貼在牆上。祈禱後,拿七根繡花針,用彩色線來穿針孔,能夠一次順利穿過七個針孔者就被認為乞得了巧。  月下盟結,穿針引線膠東地區有祭拜七姐神的習俗,年輕女子常喜歡在七夕節著新裝,聚一堂,月下盟結七姐妹。有的還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的針,不圖你的線,光學你的七十二樣好手段。」還競賽穿針引線,爭得巧手之名。  結紮巧姑 種豆苗青蔥 佔卜巧拙 穿針走線 剪窗花陝西黃土高原地區,在七夕節的夜晚也有舉行各種乞巧活動的風俗,婦女們往往要結紮穿花衣的草人,謂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還栽種豆苗、青蔥,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蔥,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來佔卜巧拙之命,還穿針走線,競爭高低。同時還舉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動。  用蜘蛛乞巧浙江、安徽等地用蜘蛛乞巧的方式:在小盆或小盒中放入蜘蛛,次日晨看其結網的疏密來定巧拙。如果蜘蛛還在瓜果上結網,也意味著智巧的到來。及以小蜘蛛貯盒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為得巧之多少。  接露水浙江農村,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樹液洗頭髮 花草染指甲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髮,傳說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還可以儘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數女子與兒童們,在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係。  七夕儲水 紅頭繩七個結廣西某些地區有七夕儲水的習俗,認為雙七水洗浴能消災除病,體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將紅頭繩結七個結,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原來一個小小的七夕節裡面竟然包含了這麼多神話傳說和文學典故,這也是我們古人一種對文化精神和美好希望的寄託與傳承,是我們不可丟棄的瑰寶。在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相互碰撞中,我們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讓我們的傳統文化不斷傳承與進步,更象徵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建設發展。

相關焦點

  • 七夕乞巧節| 你知道什麼是七夕嗎?
    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所以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七夕節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隨著時間演變,七夕現已成為中國情人節。
  • 【水匯坊】七夕乞巧女兒節的由來
    按照傳統,這一天,稍有財力的人家都會在庭院中搭建一座彩樓或者彩棚,把親朋好友鄰居的少婦女孩們邀請來,聚在一起,舉辦「乞巧會」或稱「巧節會」,當夜就安排她們留宿,第二天還要贈送些小禮物、食品,護送女客一一回家。所以,七夕也稱為「女兒節」、「女孩兒節」(《析津志》)。相應的,節日這一天的活動內容亦特色獨具,以「乞巧」為主題,大張旗鼓地強調與鼓勵女紅技藝的精良。
  • 古時七夕節的習俗之一「乞巧」最初指的是什麼
    今天的螞蟻莊園每日一題的問題有一定難度,8月24日的問題是古時七夕節的習俗之一「乞巧」,最初指的是什麼?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小編帶來的螞蟻莊園8月24日的答案了, 古時七夕節的習俗之一「乞巧」到底是指什麼,看了大家就知道答案了。
  • 「七夕」是古代情人節嗎?不好意思,這是女孩乞巧「購物節」
    農曆七月七日,被稱為七夕。相傳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因此很多人認為「七夕」是中國情人節。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要知道,古代對女子賢惠能幹的定義標準和現在截然不同,不要求能歌善舞,也不要求精通詩詞歌賦,而是要求下得了廚房,進得了繡房,一雙巧手擅做美食,還能縫能補。織女擅長女紅,自然成了最佳的偶像。民間每個女子都嚮往擁有織女那樣的巧手,所以七夕節誕生在牛郎織女神話故事之前,是女子乞求能夠擁有織女一般巧手的特殊節日。稱為「乞巧節」。
  • 七夕 ,女兒乞巧,佳期如夢
    在中國古代,農曆七月初七日夜晚,氣候溫暖,草木留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也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浪漫、唯美的一個節日,更是過去姑娘們最看重的日子。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 螞蟻莊園8月24日答案古時七夕節的習俗之一乞巧最初指的是什麼...
    螞蟻莊園小課堂8月24日的問題是:古時七夕節的習俗之一乞巧,最初指的是什麼?手頭髮留太長會和身體搶營養嗎?小雞寶寶考考你,開燈睡覺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嗎?答對可獲得180G小雞飼料,一起來看看支付寶螞蟻莊園8月24日答案吧!
  • 王者榮耀乞巧牽緣怎麼獲得 七夕回城特效乞巧牽緣獲取攻略
    王者榮耀遊戲中在七夕節推出的七夕回城特效叫做乞巧牽緣,所以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乞巧牽緣回城特效的外觀和獲得方法吧,詳情如下。
  • 【乞巧文學採訪作品選】劉國賢:乞巧在愛的心弦飛翔
    乞巧在愛的心弦飛翔文/劉國賢 一農曆七月,是一個多情的季節。在這個美好的季節裡,有一個屬於民間的傳奇節日——乞巧節。乞巧節也稱七夕節,是一個浪漫的充滿著愛的節日。每逢七夕節的晚上,她都會叫上我,端上一盆清水,來到她家後院的葡萄架下,等待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情景。初秋夜晚,村野一片寂靜。一彎新月掛在天空,月光透過繁茂而微黃的葡萄葉縫隙,地上落下斑駁的月影。陣陣晚風,帶來絲絲涼意。秋風吹動葡萄架的枝葉,篩下的月色在盆子裡幻化出美麗的圖案。秀激動地指著盆中的幻影大叫起來,「快看!喜鵲都往天上飛,在天空中搭成了天橋,牛郎和織女正在鵲橋相會哩!」
  • 2018年七夕節幾月幾號到,七夕節習俗有哪些,七夕節後是鬼節嗎?
    七夕節馬上就要來臨了,作為咱傳統民俗的一種節日,今天小編帶您立體式解讀「七夕節」,在農村,有不少人不知道,七夕節的來歷及習俗,今天我們詳細解讀。2018年的七夕節幾月幾日到七夕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文化節日,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到來,也就是2018年8月17日,七夕節是象徵愛情的節日,是紀念「牛郎與織女鵲橋會」的日子!也被稱為「東方的情人節」!在農村,七夕節的別稱有很多,最常聽到的是「乞巧節」,還有「女兒節」,「穿針節」等說法,其實是,過去農民對自然崇拜的一種表現!
  • 古時七夕節的習俗之一乞巧最初指什麼? 螞蟻莊園小課堂3月23日答題...
    今天的題目跟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有關,今天的小雞寶寶考考你古時七夕節的習俗之一乞巧,最初指的是什麼? 正確回答就可以領取180g飼料餵養小雞哦,一起來看看今天小課堂今日答案吧!螞蟻莊園2020年3月23日問題答案古時七夕節的習俗之一乞巧,最初指的是什麼
  • 七夕節:七夕節的由來和傳說
    七夕節的由來和傳說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 什麼時候是七夕情人節2018 七月初七也是少女乞巧的日子
    對於很多人來說,七夕情人節是非常重要的日子,也是情侶們之間一定要慶祝的日子,從古至今七夕被賦予了很多的含義,那麼2018年七夕是哪一天呢?   2018年七夕節時間:2018年08月17日 星期五。農曆七月七日,稱七夕節,乞巧節、七巧節、少女節、女兒節、情人節、雙星節、雙七節等,漢族傳統節日。
  • 真·乞巧—比滾床單有意思多了!
  • 七夕節是幾月幾日-七夕節又被稱為什麼節
    七夕節的時間是農曆七月初七,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七夕情人節是情侶們表達愛意的日子。在這一天,有許多情侶都會選擇為對方準備一份精緻的禮物,共同度過這浪漫的一天。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  起初的乞巧節並不是為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紀念織女這個人的,民間稱「七姐」。因而七夕節首先是女子的節日,而織女被視為紡織女神,是古代女子崇拜的對象,凡間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當然也免不了求賜美滿姻緣,得一如意郎君。
  • 七夕節:情人節還是女人節?
    七夕節,在沒有霧霾和粉塵的大漢夜空,抬頭可見縱貫南北的一條大銀河。銀河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遙遙相望,正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漢代女子們七夕節的主要祈願對象便是「織女」神。據《西京雜記》描述,女子們在農曆七月七日這一天,會上開襟樓,穿七孔針;臨百子池,作于闐樂。加上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這一天女子所結的五色縷,有了「羈絆之愛」的意思。
  • 非遺廣東|「拜仙賽巧」——七夕天(天河乞巧習俗)
    廣州人稱乞巧節為「七姐誕」、「七娘誕」,或「擺七娘」、「拜七娘」,起於漢代,是嶺南古老乞巧民俗的存續。廣州人歷來重視過此節,宋人劉克莊詩云:「粵人重巧夕,燈火到天明。」清末民初,尤為興盛。廣州還形成了上九甫、下九甫、第十甫、十六甫等專賣女子品物的乞巧街市。當前,乞巧風俗在廣州天河區、番禺區、黃埔區等地較為興盛,其中天河珠村是目前廣州乞巧活動最集中、規模最大的村落。廣州傳統的「擺七娘」活動分為「擺大七娘」和「擺小七娘」兩種形式。「擺小七娘」多由單家或聯戶舉行,形式簡單,都在自家廳堂進行;「擺大七娘」則要到大祠堂去,一般要隔幾年才舉行一次,要提前幾個月預先準備。
  • 穿針乞巧曬書晾衣,你所不知道的七夕
    ——宋•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又到了,秦觀的一曲《鵲橋仙》可謂寫盡了這個節日的旖旎氣氛。與之相對,手機推送中也不難見到諸如「七夕節怎樣向女孩子表白」、「男生要送什麼禮物給心儀女生」的話題。在消費主義盛行的當下,對中國傳統意義上的七夕節,我們的認知可能愈益模糊。
  • 《王者榮耀》七夕回城特效展示 乞巧牽緣回城特效如何獲取
    前些天官方已經提前爆料了稍後將會迎來新的七夕回城特效的上線,而這款回城特效現在也已經確定了名為乞巧牽緣,並且還是經由和中國美術學院合作的共創活動當中選出的。下面就為大... 王者榮耀乞巧牽緣回城特效怎麼獲得?
  • 七夕:古時的女兒節,今日的情人節
    在古代,七夕節的主角是女子,是屬於女性的專屬節日,以祈福、乞巧為主題,所以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伴隨著歷史發展,七夕成為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成為「中國情人節」。七夕鬥巧有多種形式,包括穿針乞巧、喜蛛應巧、對月穿針等。其中穿針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云:「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
  • 太平七月七乞巧盛會!你參加了嗎?
    七夕又名「乞巧節」「女兒節」「七姐節」等,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視頻3  乞巧節活動通常在農曆的七月初六入夜開始,天亮即散。今年農曆七月初六是公曆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