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古代情人節嗎?不好意思,這是女孩乞巧「購物節」

2021-01-13 酒歌說文

農曆七月七日,被稱為七夕。相傳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因此很多人認為「七夕」是中國情人節。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民間風俗#

關於牛郎、織女的傳說,最早出自《詩經小雅》:「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雖然詩中提到了織女「報章」、牽牛「服箱」,但這也只是就這兩顆星的名稱而產生的聯想,真正將天空星辰變成唯美的民間愛情故事,一直等到漢代,方才出現鵲橋相會的說法。

唐韓鄂《歲華紀麗》提到:「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此時,織女已經不再是一個星座,而變成仙女,演繹出一場悲歡離合,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

牛郎織女的故事,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代,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完善豐富細節,到明朝的時候方才形成了我們如今知道的完整版本。

在民間傳說中,織女既是天上的仙女,也是王母娘娘之外孫女,平日裡織布,閒暇時候浴於銀河。牛郎分家時被兄嫂為難壓榨,僅分到了一頭老牛。好在這頭老牛不同尋常,可憐牛郎沒老婆,便指點他去銀河偷得了織女天衣。

沒有了天衣,織女就是個凡人,不能回到天宮,只好和牛郎結為夫妻。幾年後,生得一兒一女,夫唱婦和,男耕女織,日子雖然緊巴,但也逍遙幸福。

不料,王母娘娘得知了織女和凡人私會的事情,雷霆大怒,派遣天神將織女捉拿回來,牛郎望著遠去的老婆,失聲痛哭卻又無能無力。

關鍵時候,老牛最後幫了一把牛郎,告訴他在自己死後,剝下牛皮,就可以上天。

牛郎依計行事,挑著扁擔把兒女裝進筐裡,緩緩飛到了天上。

眼看牛郎就要和織女相會,王母立刻拔簪劃出一道銀河,牛郎織女隔河相望,只有悲泣。最後兩人真摯的感情感動了上天,準許兩人每年七夕這一天,由喜鵲搭橋相會。從而留下了這麼一段膾炙人口,經久不衰的愛情故事。

乍一聽,七月七鵲橋會,這一天做「情人節」實在最合適不過了。但真情卻是殘酷的,這一天壓根不是什麼「情人節」,而是古代「三八婦女節」!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在民間,傳說織女纖纖玉手,心靈手巧,擅長織出精美錦繡,絕對的女紅大家。

要知道,古代對女子賢惠能幹的定義標準和現在截然不同,不要求能歌善舞,也不要求精通詩詞歌賦,而是要求下得了廚房,進得了繡房,一雙巧手擅做美食,還能縫能補。

織女擅長女紅,自然成了最佳的偶像。民間每個女子都嚮往擁有織女那樣的巧手,所以七夕節誕生在牛郎織女神話故事之前,是女子乞求能夠擁有織女一般巧手的特殊節日。稱為「乞巧節」。

東晉葛洪在《西京雜記》中有所提及,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人俱習之。」

作為古代僅有的,女人向天乞巧,希望擁有心靈手巧的特殊節日,「乞巧節」毫不誇張地說,帶有濃濃的脂粉味道,可謂古代的「婦女」節,有著各種有趣的慶祝活動。

除了穿七孔針別在胸前,古代女子還是擺設瓜果酒菜,祭祀牛郎織女二星,以各種方式舒緩生活壓力,慶祝這個「偉大」的勞動婦女節日。

根據記載,明朝時候,婦女們會將一碗井水放在太陽下暴曬,然後等水結成一層薄薄的皮,把繡針輕輕放在上面,大家相互比較水底針影。

誰的針能在碗底投射成花鳥獸影,又或者衣服剪影,認為這是織女顯靈,乞來了巧,如果影子粗如錘、細如絲、沒有形成任何有趣的投影,那就是沒求來織女的庇護,這一年的運氣都不會太好。

除此之外,民間還流傳著另一種有趣的遊戲,抓蜘蛛。

到了七月七前幾天,即便是平日裡害怕蟲蟻的女孩子也會捉蜘蛛放進小盒中,至七月七這一天打開,看誰的盒子裡結下的蜘蛛網最密,視為得巧之人。

既然是節日,自然少不了熱鬧的集會,和如今的商家一樣,到了乞巧節的前幾天,就挖空心思做出了各種乞巧的商品拿出來販賣。

到了七夕那一天,集市上人山人海,女人們三五成群結伴而行看稀奇,為了討好他們,各家商鋪都會提前打掃乾淨,撒上香粉,吸引顧客。連美食瓜果,也是極盡考究,做成各種有趣的形象,吸引那些年輕女孩的注意。為了活躍氣氛,現場還會安排兒童作詩吟誦,年輕女子表演女紅巧活,引來無數女子鼓掌叫好,和現在的商場促銷沒什麼區別。

所以在古代,七夕節並非什麼情人節,而是「婦女節」、「女孩節」。以向織女乞巧為由的,一場徹頭徹尾的女性狂歡節,購物節。

相關焦點

  • 七夕節為什麼又要叫乞巧節?乞巧又有哪些形式?
    今天是中國的傳統七夕情人節,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農曆七夕節會是情人節,更有甚者以為每年二月十四號才是中國的情人節,這些都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很大程度上被外來文化的侵蝕所導致。小的時候到了七夕節,大人們就會要我們去葡萄樹架子下面靜悄悄的待著,說到了時間就會聽到牛郎織女的對話,有機會還會見到傳說中的仙女,為此一直深信不疑,每年都會準時地待在那裡等待奇蹟的出現,後面才漸漸明白這只是一個美好的神話故事。說起「七夕節」,最早起源於星辰崇拜,是人們將牽牛星和織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產物。
  • 「七夕」在古代不是情人節?原來歷史上叫女兒節,是女子的節日!
    七夕佳節將至是否有伴侶陪伴在你的身邊呢?七夕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但是因為這一天流傳著牛郎織女的浪漫愛情故事,所以人們往往會將七夕節和中國傳統的情人節劃上了一個大大的等號,甚至逐漸的取代了西方情人節在中國的影響力!
  • 七夕乞巧節| 你知道什麼是七夕嗎?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
  • 什麼時候是七夕情人節2018 七月初七也是少女乞巧的日子
    對於很多人來說,七夕情人節是非常重要的日子,也是情侶們之間一定要慶祝的日子,從古至今七夕被賦予了很多的含義,那麼2018年七夕是哪一天呢?   2018年七夕節時間:2018年08月17日 星期五。農曆七月七日,稱七夕節,乞巧節、七巧節、少女節、女兒節、情人節、雙星節、雙七節等,漢族傳統節日。
  • 七夕:古時的女兒節,今日的情人節
    七夕情人節,鵲橋相會時,佳期又一年。在當代年輕人心中,傳統節日七夕,已然與情人節是等號關係。但在古代,七夕其實是屬於女性獨享的專屬節日,也就是古代的「女兒節」。只是伴隨歷史的發展,七夕逐漸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在現代成為我國象徵愛情的節日。
  • 【水匯坊】七夕乞巧女兒節的由來
    按照傳統,這一天,稍有財力的人家都會在庭院中搭建一座彩樓或者彩棚,把親朋好友鄰居的少婦女孩們邀請來,聚在一起,舉辦「乞巧會」或稱「巧節會」,當夜就安排她們留宿,第二天還要贈送些小禮物、食品,護送女客一一回家。所以,七夕也稱為「女兒節」、「女孩兒節」(《析津志》)。相應的,節日這一天的活動內容亦特色獨具,以「乞巧」為主題,大張旗鼓地強調與鼓勵女紅技藝的精良。
  • 2020年情人節優秀作文:七夕節的遐想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情人節優秀作文:七夕節的遐想,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七夕節,又稱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在每年農曆的七月除七,也稱為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福,虔誠隆重。
  • 七夕節:情人節還是女人節?
    七夕節到底是情人節還是女人節?過節主要是吃東西還是縫東西?面對記者提問,儘是一片迷茫的眼神。
  • 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七夕節的由來
    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不少人都習慣將這個節日稱為「中國情人節」。但民俗專家表示,七夕節不是「中國情人節」,而是「中國愛情節」。  一、七夕情人節概述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
  • 七夕節在古代真的是情人之間過的節日嗎?
    有很多年輕的單身女性在上班的時候抱怨今天是「情人節」啊,但是什麼都沒有。也有的人表示「情人節」是和情人一起過的,都已經結婚了還過什麼情人節啊。還有人則認為「情人節」是西方的節日,作為中國人來講過「七夕」不好嗎?
  • 七夕情人節的來歷
    七夕節的浪漫2020年的七夕節是在陽曆的8月25日,一年一度的浪漫七夕就要到了。
  • 七夕節的涵義,何止「中國情人節」這麼簡單~
    七夕節的涵義,何止「中國情人節」這麼簡單~ 2020-08-24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古代的情人節根本就不是七夕,而是元宵節!
    大眼摘要:西方有個情人節,就有好事者也要給中國找個情人節,很多人以為七夕就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但是,顯然錯了,如果說中國古代也有情人節的話,那一定是元宵節。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節。就有好事者也要給中國找個情人節,不知怎麼搞的,很多人以為七夕就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但是,這個說法顯然錯了,如果說中國古代也有情人節的話,那肯定不是七夕,一定是元宵節!七夕,農曆七月七日,又叫七巧節、乞巧節、女兒節等,最主要的習俗是「乞巧」。七月七是七姐的誕辰,民間相傳,七姐是天上的織布能手。所以古代,在這一天,少女都要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女紅手藝。
  • 奇了怪了,七夕節什麼時候變成情人節了!
    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2,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3.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4,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5.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 七夕其實並不是情人節,那麼中國古代的情人節到底是哪一天呢?
    同時也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有許多情侶也重視起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在七夕節的當天互相傾訴愛慕之意和互送禮物。但是現實往往都很打臉,其實七夕節在古代並不是情人所過的節日。那麼七夕節到底是個什麼節日,古代的情人節又會是哪一天呢?
  • 七夕:從女兒節到情人節,官方民間共同推動古老節慶新生
    作為「女兒節」的七夕即便七夕有了牛郎織女傳說的加持,但是古代的七夕也並沒有成為現代意義上的「情人節」。晉代以後,七夕節被稱為「乞巧節」,逐漸成為女性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說是古代的「女兒節」。古代七夕節的習俗主要有四個方面:乞巧、乞子、乞食、曬衣曝書。乞巧,可理解為向織女祈求做女工的巧藝。
  • 2017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七夕情人節是陽曆還是陰曆
    七夕節,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日子,正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看做是「中國情人節」。2017年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呢?  【2017七夕是幾月幾號】2017七夕是幾月幾號    2017年七夕情人節是:2017年8月28日 農曆七月初七 星期一 七夕情人節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 農曆七月初七中國的七夕節(情人節)
    農曆七月初七中國的七夕節(情人節)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
  • 七夕節怎麼就變成了情人節?它明明是專屬於單身女子的節日啊
    在民間故事中,織女心靈手巧,擅長織布,古代的女孩子祭拜織女,乞求織女能夠給自己一雙巧手。因此,七夕節也叫做乞巧節。七夕節在古代是一年一度的,十分隆重的節日,對於古代未婚女子的意義不一般。七夕節要提前好幾天開始準備,《東京夢華錄》中有寫「七夕前三五日,車馬盈市,羅綺滿街。」
  • 七夕的七個冷知識:是情人節還是單身女子的節日?
    最近幾天,七夕節無疑是個熱門話題,年輕人樂得多了個約會的節日,很多商家也瞄準商機,希望趁機大賺一筆。  如今,七夕往往被視作「中國情人節」。說起來,從古至今,它也確實是個無比浪漫的節日,包括愛情主題在內,其內涵遠比許多人了解的還要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