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肉飯,滷肉飯,滷肉飯

2021-02-27 悟飯

很多美食,不管有多好吃,可能也不會經常在家做,有的因為食材和設備受限制,有的因為手藝不夠,有的就是簡單的因為生活習慣,比如滷肉飯,好吃,但是我會常常做紅燒肉,也不會隨便就想做滷肉飯,就是習慣問題,它是「臺式的」、「超臺式的」,我一個土氣北方爺們兒,霸道的紅燒肉蓋飯才符合食性取向!反之,臺灣作家舒國治寫到,在臺灣,牛肉麵號稱」國民面「,而滷肉飯則號稱」國民飯「,可見,也許在那裡,是絕不會隨便就想起紅燒肉蓋飯的。

當然,地域早就不再是美食的界限,據說滷肉飯也是在那個特殊年代,由北方的紅燒肉或者是什麼肉演變過來的,而滷肉飯一經傳來,也迅速獲得了無數吃貨的偏愛。滷肉飯的絕妙之處在於,一是口味略甜,有別於傳統紅燒肉的鹹膩感;二是肉塊很小,還流行用小碗吃,像澆頭一樣淋在飯上拌著吃,毫無大塊肉的壓力,經常吃了很多碗之後也毫無察覺!

吃喝無界限,做法終有淵源。關於這篇滷肉飯的做法,雖未去當地考察,只是吃過幾家臺灣口味的飯店獲得了感覺,但也不是譁眾取寵,滷肉飯的做法畢竟比較容易,我還跟臺灣的書友多次諮詢細節,所以,可以對想學做法的吃貨們交上一篇基本靠譜的心得。

一、備料:
肉,精選五花肉(有的吃法用肉皮多一些,取其膠質飽滿的口感)。

小個兒幹蔥,而不用大洋蔥頭,臺灣當地用特產的紅蔥頭,近似蒜瓣狀,焦桐書中有一篇文字,專門寫它是民生小吃常見的佐餐調料。
調料,醬油用臺灣原產醬油膏,不用市面常見各種生抽老抽醬油,亦不用」滷肉飯醬油「。
米酒,常用一款臺灣」神旺米酒「(做三杯雞也很搭配)。
優質幹香菇、蔥姜、以及少量的八角、桂皮、草果、香葉,香料的用量完全靠經驗,總之不要太多。


二、準備:

水發香菇,去蒂,切小丁,不用鮮香菇。

先切幹蔥,切好了就起油鍋炸蔥酥,炸的時候切肉就行,這樣合理利用時間。幹蔥個兒小,但它的催淚效果一點不比洋蔥差!切吧,小傢伙兒,一個個的切,用量跟肉差不多就行了-_-|||


切肉,做滷肉飯不能用絞肉餡,只能一刀刀切肉丁,五花帶皮的肉丁,先切片,再改小丁,大小均勻而不連刀。有沒有想起魯提轄挑釁鎮關西幹的活兒?

三、前奏:
做幹蔥酥,起火,坐鍋,多放一點油,燒熱,下幹蔥炸,火力不要太大,中小火慢炸,一直到色澤金黃、形態酥軟為止。

提示:多放油,油炸效果更好。


把鍋收拾乾淨,熱鍋涼油,炒香料,先下蔥姜溼性的,稍變色後下幹香料,聞見香味立即撈出備用。
接著,把香菇丁炒香,下肉丁,翻炒,待變白、鬆散的時候,倒入幹蔥酥,

下醬油膏、少許米酒、泡發香菇的水(濾去雜質)、冰糖、適量溫水,攪勻,燒開,撇去白色的浮沫——這步很重要。


倒入砂鍋,上火,再把之前炒好的香料放入紗布包,系好,投入湯中,蓋燜。
四、燉:
蓋悶——一直蓋嚴鍋蓋燉,不能頻繁掀看!
煮兩三個雞蛋,一會兒用。
五、尾聲:
經過大概2小時,掀開砂鍋蓋,看一下顏色、軟爛度,加鹽調味,把煮好的雞蛋去皮,放進砂鍋,一塊兒滷。
再蓋上,繼續小火燉1小時以上。
再開蓋時,湯汁應比較粘稠,蔥酥基本看不到,肉也入口即化了,這時,轉中火,把湯汁再收一收,達到粘稠的膠質感。一定要不停地攪,否則會粘鍋。
整個燉的時間大概在3小時左右。


肉好了……你不會忘記了蒸米飯吧?+_+
據說,吃滷肉飯,就得用小碗,三五口就吃光的小碗,這才更有滋有味。
提示:
1.幹蔥和臺灣醬油在家裡都不常用,但這是做滷肉飯最主要、也是最有特色的用料,建議採購選用。
2.臺灣醬油膏口味略微發甜,所以冰糖的用量不能過多。
3.炒幹香料是為了激發香味,放入布包來用,是為了不影響滷肉的食用。
4.長時間的燉,是一個基本功夫,不能頻繁掀看、不能著急、對成熟度有把握,這很關鍵。

-【圖文來源 悟飯】----

長按下方二維碼直接識別,關注我們的公眾號,獲取更多吃喝趣聞

吃有名堂,悟飯說吃





相關焦點

  • 愛吃滷肉飯的有口福了!懶人必備自製滷肉飯,美食簡單做法
    愛吃滷肉飯的有口福了!懶人必備自製滷肉飯,美食簡單做法相信有去過臺灣旅遊的小夥伴們多多少少對臺灣的美食都是印象深刻的吧?臺灣的美食非常的出名,並且還有很多小吃街、拍檔。臺灣的美食不僅有本地,而且還融合了多個地方的美食文化在其中,如潮州、閩南、客家等。臺灣美食雖多,但在其中滷肉飯卻是首屈一指的。
  • 滷肉飯是哪裡的特色?哪個品牌的滷肉飯最好吃?
    滷肉飯,最近成為了一種很受歡迎的食物,在平時生活中,人們一般都是會選擇吃大米飯,之後再配上炒菜。而滷肉飯的話,其實是把飯菜給融合到了一起,不必再去單獨的做菜了。滷肉飯是哪裡的特色?一起了解下。一、滷肉飯是哪裡的特色現在很多地方都是有滷肉飯賣的,只不過雖說賣滷肉飯的地方很多,但滷肉飯其實是臺灣地區的特色。可以說在不少地方熱賣的滷肉飯,都是從借鑑了臺灣滷肉飯的做法的。二、哪個品牌的的滷肉飯最好吃滷肉飯的品牌有很多的,每個品牌的滷肉飯,都是有著自己的味道。
  • 滷肉飯
    驚喜萬分地發現,全臺灣由南到北,滷肉飯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大大小小的夜市、店鋪、小食店、火車站,就連神氣萬分的臺北101大樓,都設有賣滷肉飯的攤子。      一大鍋切成丁的五花肉,滷成黑褐色,躊躇滿志地閃著晶亮的油光。      我當然試了。      由臺北到臺南,見一攤,試一攤。
  • 這個商家要重回滷肉飯排行榜第一名,拿1000份免費滷肉飯來搞事情!
    這碗冠軍滷肉飯由村長親自飛往臺灣拜訪學習製作而成,其配方和工藝曾獲臺灣大獎。村長說就是要挑戰全無錫滷肉飯的口味和and滷肉飯的價格(skr狠人)。一碗正宗的臺灣滷肉飯,滷肉至關重要。選用的上等五花肉肥瘦均勻,保留外皮。用幹煸的工藝熬出豬油,這樣製作的滷肉才能肥而不膩卻有形。
  • 正宗臺灣滷肉飯怎麼做?只需4步,做出的滷肉飯,肉香汁濃!
    在中國臺灣省,滷肉飯被視為真正具有臺灣特色的街頭小吃之一,在臺灣的角角落落你都會看到售賣滷肉飯的店鋪,或陽春白雪,或下裡巴人,口味不一。而且,南北臺灣的滷肉飯還有著不同的意義。在北臺灣,滷肉飯是用煮熟的豬肉碎或炒香肉燥,搭配醬油滷汁的菜餚;在南臺灣,滷肉飯指有著滷汁塊狀肉的切丁滷肉飯;二者的口感和口味其實略有差異,為區別二者,像北臺灣的滷肉碎滷肉飯,也被稱為"魯肉飯"。當然我們大陸使用小塊滷肉或者肉碎的都稱為滷肉飯。今天要做的就是切丁滷肉飯,即真正的滷肉飯。滷肉飯是文火慢燉的完美菜餚。
  • 吃遍大連丨滷肉滷汁白米飯,一碗有靈魂的滷肉飯,降溫天最配~
    一碗滷肉飯,不外乎滷肉、滷汁、白米飯。三大要素相輔相成,只要有一環不夠完美,就不是合格的滷肉飯。噴香的米飯,拌上臺灣小料獨家秘制的滷肉,就做成了一份香氣馥鬱的臺式滷肉飯!滷肉肥瘦相間,軟糯Q彈,吃起來並不會覺得很膩。就算是不愛吃肥肉的女生也會抵不住它的誘惑!分量也是肉眼可見。配的蘿蔔小菜也很爽口,帶著濃鬱湯汁的滷肉、一顆滷蛋、蔬菜和米飯,很豐盛的一燉。
  • 【食堂】一碗滷肉飯
    想來很多人都有這麼想,所以這些年裡,滷肉飯這種在臺灣本土有著「全民飯」之稱的小食一路流傳,最終成了很多孤獨的美食家自家飯桌上也常備的美食。   滷肉飯好吃的精髓在於滷肉肥而不膩。舒國治在《臺北小吃札記》中這樣寫一碗好的滷肉飯:「滷肉飯的肉必須切成小條,肥、瘦、皮皆在那一小條上,澆得白米飯頂,危顫顫抖動方成。
  • 懶人版臺灣滷肉飯做法分享,滷肉技巧都告訴你,看一遍就會了
    相信很多人都吃過臺灣滷肉飯,街邊小巷也都能看到臺灣滷肉飯的招牌,但是很少人吃過正宗的臺灣滷肉飯。一碗香糯彈牙的白米飯,滷肉鹹香入味油而不膩,一勺澆在米飯上,再加上幾顆綠油油的青菜以及入味的滷蛋,搭配起來看著就有食慾,吃起來每一口都讓人慾罷不能。
  • 【魔多廚房】香菇滷肉飯
    有一種飯,不僅我家孩子愛吃,我認識的很多孩子都特別喜歡,那就是香菇滷肉飯!以前每次帶多多和她的小夥伴一起出去玩,需要在外面用餐的時候,經常點的就是滷肉飯,濃濃的滷汁和香菇滷肉澆在剛出鍋的米飯上,別提多誘人了,感覺不管有多少米飯,只要配上一碗香濃的滷肉,都能輕鬆吃掉!哪怕是天氣炎熱的小暑時節,再沒食慾的人看到了滷肉飯都忍不住胃口大開,不吃撐不罷休!
  • 食單|臺灣滷肉飯
    臺灣滷肉飯這次選用了紅蔥頭經過裹入澱粉油炸,放入滷肉裡面滷製,使醬汁異常香濃,拌飯滋味極佳。|文/芷萍廚房|  首先聲明,我是沒有去過臺灣的,也沒有吃過外面賣的臺灣滷肉飯,之說以冠以臺灣,是這道滷肉飯的做法,按照網絡間公布出來的臺灣滷肉飯裡面的材料,自己在家DIY出來的。
  • 【哎喲喂】臺灣滷肉飯,具有層次味感的一碗飯
    丨食材丨五花肉 香菇 滷蛋青菜、香菜滷肉飯的肉必須切成小條,肥、瘦、皮皆在那一小條上,澆得白米飯頂,危顫顫抖動方成。——《臺北小吃札記》,舒國治滷肉飯,那真是臺灣最古早味的國民小吃,是臺灣人心中難以割捨的一部分,去臺灣,一定要嘗嘗國民小吃滷肉飯。不過要是你現在就想吃滷肉飯也不用去到臺灣去吃,在欽州就有得吃了
  • 臺灣人的鄉愁,都在一碗滷肉飯裡
    即使八十年代臺灣經濟騰飛成為「亞洲四小龍」,象徵著飢餓與貧窮的滷肉飯卻沒有消失,反而成了早點、宵夜,支撐起臺灣的日與夜。▲ 打著爌肉飯招牌的店家,圖源@半島便利店「滷肉飯、鹵肉飯、魯肉飯」其實一樣,意思都是指以滷肉做澆頭的主食。在臺北,滷肉飯多指切碎的滷肉;而臺南人的滷肉飯上則是一大塊滷好的五花肉。
  • 今天隨處可見的臺灣滷肉飯,卻是當年「好日子」的標誌
    在臺灣滷肉飯雖到處可見,但行家們建議要吃到品質好的滷肉飯,就只能去專賣店,只做那麼一味,爐火很難不純青。"最簡單的東西,往往最難做到好,滷肉飯便是最好的例子。專注中國非遺文化傳播臺灣旅人作家舒國治這樣形容滷肉飯,做法極為簡單,但要吃到一碗能令人感動的滷肉飯並不容易,製作精良的滷肉飯要求濃鬱的滷汁和油脂能包裹著每一粒米飯,而不是馬上就沉到碗底
  • 吖の —— 小臺南滷肉飯
    小娟的小食店非常的小,裡面只有10人坐的日式榻榻米,雖然店小,但是她的鯛魚飯還有鍋燒意面手藝可了得,對了,還有那滷肉飯,Danika就是在她家愛上了滷肉飯。臺灣回來之後,老媽時常會學小娟做的滷肉飯做來給Danika吃,只要有滷肉飯小傢伙當然每次都乖乖地吃上一大碗米飯,這招對於不愛吃飯的小屁孩還真是管用
  • 臺灣美食大集結 - 滷肉飯篇
    這家滷肉飯口味偏重,喜歡魯肉飯肥肉較多的人應該大愛。一頓下來價格實在親民的可愛,難怪生意如此火爆。滷肉飯,鬍鬚張兩個成了標配,儼然臺北平民美食的代表。現在在臺北一不留神就可以看到鬍鬚張的招牌。招牌滷肉飯真夠味,澆頭選用豬頸肉,切成肉絲,而非肉丁。滷汁香濃醇厚,肉絲腴而不膩。一碗滷肉飯,就自足圓滿,滋味俱全。去臺北的話,絕對不容錯過的滷肉飯店。
  • 在臺灣,只是一碗滷肉飯,就可能引發重大話題!
    在劉先生的一番指責之下,臺灣竟然出現民眾串連罷吃鬍鬚張滷肉飯的行動,而許多討論滷肉飯成本與作法的文章多了起來,一時之間,滷肉飯又登上臺灣新聞媒體的版面。一碗滷肉飯,竟能牽動著臺灣如此多人的關注,可見臺灣人對滷肉飯的情結如何。
  • 臺北市府推廣滷肉飯正名運動
    大碗公亮相 臺北市政府昨天舉辦為滷肉飯正名的活動,臺北市長郝龍斌(左三)在巨無霸滷肉飯上淋上滷肉。東南網8月30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北市府推廣滷肉飯正名運動,昨天請12家業者準備千碗滷肉飯,只要民眾選對「滷」字,即可享用。不過,現場仍有十來位民眾選錯字,選成「魯」字,只好眼睜睜看別人享用免費滷肉飯。昨天現場12家業者端出的滷肉飯各有特色,鬍鬚張端出約150人份的超大一盆滷肉飯,春天素食與羊吧子則分別做出素食版與羊肉版的滷肉飯。
  • 臺灣滷肉飯|巷口那家店的老味道
    看到結果時,來自臺灣的白二爺很詫異地表示:明明排骨飯更好吃,為什麼大家都選滷肉飯?因為在他看來,滷肉飯大概是臺灣 最 尋 常 可 見 的食物了。但大概正因為它在臺灣尋常可見,滷肉飯成為很多內地人對臺灣飲食的一大認知,從而更加好奇。相比牛肉麵,滷肉飯的發展不是那麼好考究。
  • 臺灣同胞到底有多愛吃滷肉飯!
    雞肉好吃也夠柔但就是少了化口感這便由偏肥的滷肉補足了,滷肉偏油的缺點因為加入有一點口感的雞肉給柔化了,是以讓這碗看起來油亮油亮的飯吃來完全沒有負擔直到最後一口。但先就味道上來說雞肉的甜度完全不是滷肉的對手,也就是說雞肉在這碗飯中感覺變成了提供口感的副角色,所以,要是你愛雞肉飯勝過滷肉飯,那我建議不要點招牌飯比較好,但這又也許是我舌頭不夠靈敏之故。
  • 懶懶的懶人菜譜:懶人滷肉飯
    反正小編很喜歡的,今天給你們帶來一個經典臺灣特色美食—滷肉飯。滷肉飯是臺灣的一種經典的美食名片了,當然一百個臺灣人有一百種滷肉飯的做法,像這種經典有好吃的特色飯,我們當然要學一學啦,不學克真是太可惜了,我們在家就做一個相對懶人版本的一點,教給你們一個最方便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