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客生:
太平天國不需要詆毀、污衊,它本身就不是多麼清白。
和歷史中的很多農民起義一樣,洪秀全為了起義,當時也採用了迷信的方法吸引百姓們。那時候,他對百姓們聲稱上帝是自己的父親、耶穌是自己的大哥,自己是上帝降臨到人世的二兒子。
而除了他之外,太平天國內部的另外兩號重要人物也有著和他差不多的手段。其中,太平天國的二號人物楊秀清經常採用跳大神的手段,裝模作樣地謊稱自己被上帝附身,然後以「父親」的身份,時常地教訓洪秀全,或者改變一些自己不同意、但是洪秀全又已經決定的事情。還有太平天國歷史中非常著名的蕭朝貴,也是採用這種方法獲得巨大權勢的,那時候,蕭朝貴經常假裝被洪秀全的二哥耶穌附身,由此也掌握了巨大的話語權。
通過這裡面的種種荒誕,我們就首先可以看出太平天國的不正常。
而說到太平天國,有三件事情是不得不說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對人倫的踐踏。
在太平天國發展過程中,洪秀全不知道是怎麼想的,他竟然在自己控制下的男女之間劃分起了男營、女營。通過這兩個不同的營,界分起了男女大限,不允許手底下的夫妻、父女、母子隨意相見,把他們分割在了兩個不同的營裡,只有少數的時間,才允許他們遠遠見上一面、說上幾句話。
不過好在這種狀況並沒有持續太久,洪秀全定都在南京之後,由於手底下百姓們的反對聲激烈,他為了防止手下們生變,就撤除了這方面的規定。要是他不撤除的話,影響其實是非常大的。畢竟他的皇宮中總共存在了88名妃嬪、皇宮內外還有著2000多名女侍衛、宮女侍奉。如果他接下來還一意孤行持續這方面策略的話,他自己的行為首先是無法應付過去的。
第二件事情就是對傳統節日的衝擊。
由於洪秀全是以所謂的拜上帝教立國的,所以在太平天國所轄制的地區內,人們的生活習慣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在當時,傳統節日就被全部廢除了。
在太平天國統治期間,太平天國內部只允許過六個節日,這六個節日分別就是天兄升天節、報爺節、登基節、爺降節、東王升天節、哥降節。
至於這六個節日的由來,主要跟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等「父子」三人經歷的重大事件有關,比如被耶穌、上帝附身,比如楊秀清、蕭朝貴去世等等 ,是洪秀全為他們自己三人量身打造的節日。
第三件事情就是對一些無辜民眾的殺戮。
在太平天國起義時期,洪秀全的太平軍殺了很多無辜的人,而這些人的身份主要是和尚、道士、讀書人、官員、賣藝者。
我覺得清朝和太平天國二者之間的身份就像是兩個危害百姓的惡人,他們之間只有誰比誰更惡,沒有因為其中一個人比較邪惡,另一個就變成好人的道理。
當我們在譴責太平天國的時候,不一定是我們要為清朝洗白,在抨擊清朝的時候,並不一定是要為太平天國平反,這裡面的道理大家還是要清楚的。
所以說太平天國不需要詆毀和污衊,這次起義本身就是一次荒唐的起義,洪秀全起義的目的也並沒有很多人所說那么正義,從他後來所做的許多事情來看,他完全是為了一己私慾才開展這次起義的。當然,太平天國起義也並非完全一無是處的,總的來說,太平天國起義對清朝的滅亡還是產生了一定積極作用的。
天蠍座的羊:
太平天國還用得著污衊、詆毀嗎?它的劣跡在魯迅筆下就有描寫。
還有,我出生在江蘇省金壇市(現在改成金壇區了),我的家鄉就遭到了太平軍的殺戮,兩次殺戮,原來十幾萬百姓,最後只剩下7000餘人。我的先祖僥倖生存下來,我奶奶就說過,「長毛」都不是好東西。
如今的金壇有兩種方言,一種是本地的金壇土話,另一種是江北話。是清政府將蘇北的一些人遷入金壇,類似於「湖廣填四川」。你說太平天國怎麼樣?
話匣子聊天:
太平天國根本不用人去黑,它本來就已經黑的和鍋底一樣了,反倒是以前有人妄圖混淆黑白,給它刷了很多白油漆,很可惜現在也剝落的差不多了。
不否認太平天國裡面也有幾個有個性的人。但就如大特務戴笠還是個孝子一樣,我們不能因為他孝順就忘記他是個兩手鮮血的大特務,同樣也不能因為他是大特務就否認他的孝順。
太平天國從根子上就是腐朽、噁心的。它對歷史的唯一貢獻,如果能算是貢獻的話,就是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縮短了大清國的壽命,使漢族文化地主階層藉助鎮壓太平天國獲取了權力,為日後軍閥混戰埋下種子。
而太平天國本身的一切行為都是中國千年文化中最醜陋的大爆發。洪秀全是個腦袋裡塞滿帝王思想的封建垃圾,其他的幾個太平天國上層領導者也都是與洪秀全一般模樣的封建垃圾。他們所作所為,給整個江南地區只帶來了災禍,沒有一丁點的貢獻。
太平天國從一開始到最後的滅亡,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一丁點的正面作用。這就是我的回答!
讀史得間:
對太平天國了解得越多,就會對其越失望。太平天國本身不乾淨,將其不合理的一面揭露出來,不能稱之為「詆毀」和「污衊」。我讀初中時,央視正播放《太平天國》,當時在看這部劇的時候,立場完全是站在太平天國這邊。等到後來讀了歷史系研究生,接觸到的史料多了,對太平天國的立場便由同情轉向了厭惡。我先談談自己厭惡太平天國的幾個點,然後簡要說一下之前為何會刻意美化太平天國運動,然後談談感想。
1.我為什麼厭惡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奉行的唯一宗教就是拜上帝教,對他來說,其他宗教都是異端。嚴格來說,它是政教合一的政權,君權與神權高度結合。我們設想一下,如果這樣的政權推翻清朝,建立神權國家,你喜歡嗎?
(1)它利用拜上帝教作為造反的工具,其思想並不蘊含先進因素,洪秀全憑藉他的教義和教規,從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控制了造反者,讓他們毫無退路
有些人經常讚頌太平天國,什麼提出了《天朝田畝制度》,要建立「無處不飽暖,無處不均勻」的社會;什麼提出了要發展資本主義的《資政新篇》。但現實很打臉,《天朝田畝制度》,從來未曾真正實行過,「有田同耕,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飽暖,無處不均勻」淪為政治欺騙口號;《資政新篇》當然有積極面相,但它在太平天國毫無思想基礎,不過是一紙空文。歌頌這兩個文件,就像讚頌畫在紙上的「餅」,豈是智者所為?
太平軍每佔領一地,就脅迫青壯年加入,強迫他們信奉拜上帝教,如不同意,斬首不留。若要參加太平軍,按照規定,一切財物都要變賣後,將錢交到「聖庫」,因為天下一切財富,「皆天父所有,全應解歸聖庫。房屋等不動產,如果無法賣掉,就一把火燒掉,顯示「革命決心」。在這樣的脅迫制度下,太平軍規模迅速擴大。
按照夏春濤《天國的隕落:太平天國宗教再研究》的論述,太平天國在軍中宣傳教義的方法有三種,分別是定期舉行宗教儀式,讀天書,講道理。其中,舉行宗教儀式的做法一直延續到太平天國的覆滅。太平天國嚴令做禮拜時不得怠慢,凡是聽到鑼鼓聲不到場或者稍涉嬉戲者,將會被仗責數百,如果無故缺席三次,就會被斬首示眾。就問你喜不喜歡這樣的宗教氛圍?
另外,活在太平天國,你的記憶要好。你要熟讀《天條書》和《讚美經》,「凡兄弟俱要熟讀讚美、天條,如過三個禮拜不能熟記者,斬首不留。」那麼,不識字的人怎麼辦?天國會指派識字之人,讀給你聽,他一邊讀,你一邊背。就問你喜不喜歡這樣的生存環境?
(2)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耽於享樂,大小官員急劇腐化,特權充斥
洪秀全大建天王府,天王府「周圍十餘裡」,比清朝皇帝的故宮大一倍多。外面為太陽城,裡面為金龍城。雕琢精巧,金碧輝煌。大門上的對聯很霸氣:予一人乃神乃文乃武,眾諸侯自西自東自南自北。公然稱自己為神,真是好笑。天王府極盡奢華,其他王府有樣學樣,李鴻章攻佔蘇州時,被忠王府的豪華富麗驚到了,稱其為「神仙洞窟」。
洪秀全的天王府裡,有官員1600餘人,宮女1000餘人,都是專門服務於他。天王府內還囤積了大量金銀財寶。
他還耽於女色,到1864年,洪秀全有妻妾88人,他虐待這些妃嬪到了傷天害理滅絕人性的程度。他會使用各種酷刑慢慢處死一些妃嬪,比如用硫磺火點天燈,或者將受刑者綁在鍋中,慢慢煮死。這些不是污衊,是洪秀全自己寫在了《天父詩》裡,「面突烏騷身腥臭,喙餓臭化燒硫磺」,有人問,他為什麼還要寫在詩中?我的答案是,洪秀全認為這些酷刑很正常。他是一個極端利己主義、目光短淺、貪圖享樂、精神偏執、內心殘忍的人。沒有心思和能力處理軍政事務。這樣的人有什麼好歌頌的?揭露出來,怎麼就成了污衊呢?
太平天國的政策是鼓勵當官,擴大特權,不斷培養與鞏固一個龐大的特權階層。《天情道理書》寫道,「出則服御顯揚,侍從羅列,牽馬者有人,打扇者有人,前呼後擁,威風排場,可謂蓋世。」這樣講道理,「三觀」就不正。舉個顯示官員「威風排場」的例子——太平天國官員乘轎子出行時,軍民要及時迴避,迴避不及就要立即跪在路邊,否則「斬首不留」。
舉一個基層官員腐化的例子。英國人G.L.Wolselsy寫過一本《中國戰爭敘述》,描述了南京基層那些腐化的官員:
無論我們走到哪裡,處處均有同樣的問題,「有鴉片煙嗎?」「有軍火槍械嗎?」有一人走上一隻我們停泊在南京江岸的軍艦,而問取一百箱鴉片煙。我們伴侶中有一人要在深夜往視贊王,見那位王爺神志昏昏迷迷的,是抽鴉片煙太多之故。如謂天王部下嚴禁鴉片值得讚許,真是荒謬之極。
2.刻意美化太平天國運動簡史
在我們的教科書裡,太平天國被稱為是一場規模宏大、歷時長久的「農民起義」,它被歌頌、被讚揚,我記得在中學時,背誦了好多歌頌太平天國的句子。洪秀全被稱為「近代中國向西方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代表人物」,還有很多人在研究這個虛妄之人的「哲學觀念」和「思想體系」等等。就我接觸到的史料而言,拔高太平天國、美化洪秀全,起自孫中山。
我們經常聽到的是孫中山與太平天國的故事。故事裡說,孫中山小時候聽到太平天國的故事,激發了他的革命豪情,小時候的他就想做「洪秀全第二」。他尊稱太平天國諸位領袖為「民族英雄」「老革命黨」。1902年,他鼓勵留日學生劉成禺寫一本太平天國史,1904年劉成禺寫完,定名為《太平天國戰史》,孫中山作序後,此書在日本出版,但該書史實錯漏之處甚多,此處不打算展開論述。政治成分大於歷史事實,是同盟會用來號召革命的工具,不能單純將其當做一本史書看待。
在該書的序言中,孫中山說:
洪朝亡國距今四十年,典章偉績,概付焚如。
這句話信息量很大。孫中山的意思是,太平天國自己的史書和典章制度都被焚毀了,完全沒有留下來。這說明他對太平天國本身的史料絲毫未見,洪秀全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太平天國推行的是什麼制度,他了解得都不清楚。進一步言之,他並不知道洪秀全的人格和秉性,也不知道洪秀全乾的這些荒唐事。他之所以推崇洪秀全,不過是因為洪秀全「起自布衣,提三尺劍,驅逐異胡」而已。
孫中山與革命黨人當時為了宣傳革命、推翻清王朝而故意拔高太平天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但卻留下了一些「後遺症」,導致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太平天國還是與「英雄」「革命」等聯繫在一起,容不得別人說一些太平天國的負面話。
事實上,民國之後,孫中山對太平天國運動也有了新的看法,他說太平天國:
「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權;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過是歷史上的有一個封建王朝而已。」
我非常贊同孫中山的這一結論。
正是因為孫中山曾經有過拔高太平天國的事實,影響所及,國共兩黨都有了肯定太平天國的思維定勢。分別稱之為民族革命的英雄、農民起義的領袖。在上世紀50年代,全國出現了一場太平天國熱,再次掀起了拔高、美化太平天國的高潮。
一直到改革開放後,人民思想解放了,對太平天國的否定意見才開始增多。我比較同意馮友蘭的看法,他說:
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國,因為太平天國是要推行神權政治。假如太平天國統一了中國,那麼中國的歷史將倒退到黑暗時期。
坦率地說,馮友蘭的看法,就是我目前的看法。
3.一點感想
事物並不是非黑即白,並不是簡單的二元對立關係。清朝和太平天國是敵對的兩方,但並不意味著兩者必須一個是好的,一個是壞的。我否認太平天國,不代表肯定清朝。回顧中國近代史,誰不罵清朝窩囊無能?不過,我更討厭太平天國君權和神權相結合的統治。在這樣的統治模式下,日子不會好過。
誠然,太平天國運動的發生有其合理性,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採取的暴力行動和神權政治就是合理的。它使中國東南半壁江山生靈塗炭的事實,是無論如何也洗不掉的。
評價一場運動是否是進步的,要看它是否推動了歷史向好的方向發展。就此而言,太平天國只有破壞,沒有建設。起碼它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都沒有什麼建樹。
題主問,為什麼網上有些人會詆毀、污衊太平天國?我認為對太平天國的部分負面描述,並非詆毀和污衊。在這樣的時代,我們需要根據歷史事實,實事求是地評價太平天國。當然,每個人對太平天國都有自己的看法,我認為這是好現象,是時代的進步。
袁衛宇:
太平天國還需要詆毀、污衊?太平天國的罪惡,可謂是罄竹難書,幾乎摧毀了大半個中國。
繁華江南淪為廢墟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之前,江南地區是中國最發達、最繁榮的地區。經濟發達、文化昌盛。太平天國把整個江南當作戰場,太平天國和清軍的大小戰役,幾乎都是在江南地區展開,可以想像對江南的破壞性有多大。
太平天國結束後,曾經無比繁華、富庶的江南遭到了毀滅性打擊。杭州、南京、揚州、蘇州等繁華一時的江南城市,淪為一片廢墟。
人口、經濟損失慘重
為了剿滅太平天國,清朝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雖然最終平定了太平天國,但是清朝的根基,卻被太平天國打爛了。
而由於太平天國對江南的禍害,清朝人口大量死亡,據不完全統計,由於太平天國之亂,中國人口減少近1億。而更糟糕的是,由於太平天國的嚴重破壞,清朝的經濟徹底崩盤。清朝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才勉強平定太平天國。
幫了英法聯軍和俄國人大忙,使得中國喪失了大量的主權和土地
太平天國爆發後,英國人乘著清軍和太平天國作戰的機會,夥同法國人聯合進攻清朝。清朝當時的實力,根本不可能和太平天國、英法聯軍同時作戰。當時清軍主力都放在對付太平天國上了,無法有效反擊英法聯軍。
所以英法聯軍一路上所向披靡,佔領了北京,火燒了圓明園。隨後強迫清朝籤訂了《天津條約》,裡面的各種不平等條款,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
而俄國人也趁火打劫,逼迫清朝籤訂了《璦琿條約》,導致中國損失了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後來又逼迫清朝籤訂了《中俄續增條約》,導致中國損失了5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太平天國作亂,外國人乘機入侵,給中國帶來的損失和損害,是難以言說的。如果沒有太平天國,即便英法聯軍入侵,也不會帶來這麼大的損失。
生活幫幫人:
太平天國難道不是邪教,還要污衊嗎?
首先,很多歷史不過是一張白紙,只有統治者需要,就可以隨意塗抹,太平天國也一樣,新中國以來,很多歷史都被重新改寫和評價,包括太平天國,實際上不管野史,還是民間傳說,太平天國根本就不是一個革命,不過是一個披著革命外衣進行屠殺和建立所謂的王朝 ,而且這個王朝除了鬥爭和毀滅,根本就沒有給中國的進步和改革帶來任何好處。
其次,太平天國建立的王朝,根本就是為了稱王稱霸,而不是為了全體中國老百姓,這樣的政權和任何一個封建王朝沒有絲毫的區別和進步。甚至比一些王朝更加可恨和罪惡,除了內鬥,屠殺,毀滅文化文人 荒淫無度,還有什麼貢獻和進步。
還有,太平天國無論是起步還是建立之後,不是利用民主和科學來統治,而是所謂的什麼上帝教,把自己吹成天父,天王,已經超脫正常的宗教的範疇,成為赤裸裸的邪教和洗腦,什麼刀槍不入,完全違反科學。
最後,歷史教科書同樣會隨著時間和國家的不同 有不同的論定和評價,一些歷史在特定的時候,會被美化和扭曲。作為一個人,不要完全和盲目相信,多參考其他文獻,多思考,而不是盲目跟風,沒有自己的思想。
HuiNanHistory:
太平天國不需要污衊和詆毀,只需要還原事實,就足以揭露他們的本質。
太平天國可以說是把封建迷信,貫徹到了生活的一點一滴,而這些迷信活動,本質上是要樹立統治者的無上地位。
舉個例子: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太平天國都有哪些法定節日吧?太平天國官方的法定節日是「天曆六節」,分別是:
哥升節:天曆正月十三,天兄(耶穌)被釘上十字架。
報爺節:天曆二月初二,洪秀全夢到了天父。
登極節:天曆二月二十一,洪秀全登極。
爺降節:天曆三月初三,天父(楊秀清假扮)下凡;
東王升天節:天曆七月二十七,楊秀清忌日;
哥降節:天曆九月初九,天兄(蕭朝貴假扮)下凡。
至於太平天國將領的奢侈生活,更是為人所津津樂道。
例如,英國外交官富禮賜(Robert J·Forrest)遊歷天京時,就目睹了洪秀全吃飯的排場,那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啊。根據記載:
「聖門半開,許多軟弱可憐的女子或進或出,手中各提碗盤筷子及其他用品,以備御膳用。各種器具也大都是金製品。」
不僅如此,洪秀全的天王府是富麗堂皇。洪秀全本人娶了88個老婆,除了大老婆是幻想中的「天后」外,其他87人都是他娶過來的女人,這排場比真實的後宮還要大。
總而言之,太平天國不用污衊,只要還原事實即可。
王松林:
只要看看太平天國的領導人洪秀全是一個貨色就知道答案了。
洪秀全從起義之處就開始搜刮美女,一直到他死,各種妃子和侍女加起來共有2000多人。而他自從搬進天王府以後,天王府只有他一個男人,更是日日笙歌,夜夜笙簫,有11年都不曾問過政事。
起義之初洪秀全的口號就是,「天下多男人,全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人,全是姊妹之群」。洪秀全這句經典口號,一路上打打殺殺,最後共號召了有百萬之師,其中光女子就有十多萬。本來說好的男女平等,但是洪秀全在天京定都以後,就不讓這些女子拋頭露面了,只讓她們主內,並且把他一路上搜刮的美女全部關在天王府,供自己享樂。
在攻克南京後,他就認為半壁江山已經到手,就想著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婦女轉為供他淫樂。洪秀全在蕪湖江面的時候就發布了一道詔令:「女理內事,外事非宜所聞」,這個詔令直接把婦女與外界隔開。跟隨他進入南京的婦女全部用面紗蒙面,進入王府後就被永久禁錮起來,跟外界完全隔絕了。
洪秀全的內心早就迷戀妻妾成群的帝王生活,早在創立拜上帝會時,自稱天上有一房「正月宮娘娘」,便把自己妻子稱為「又正月宮」。
金田起義,他已經有美妾十五人。
廣西永安圍城戰中,又有了三十六個女眷。
在湖南道州,何貢生進獻了四個美人。
定都南京後,洪秀全就露出他的自私、狹隘、貪圖享樂的劣根性。特別是對於婦女,在洪秀全眼裡,她們全是他的玩物和奴隸。
洪秀全一共多少妻妾?據一本名叫《江行春夢筆記》記載,說王后娘娘管轄的愛娘、嬉娘、妙女等16個名位共計208人;24個王妃下轄奼女、元女等7個名位共有960人。因天王府不設太監,所以還有很多「女宮」以及二品掌率60人各轄女司20人計算,共1200人。各項人數全部加起來,天王府竟有2300名女性全為洪秀全一人服務。
有這樣一個貪色的昏君,太平天國不受到「詆毀」那才叫怪了。
整理:懷疑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