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開戰,導致最終徹底完蛋,太平天國為什麼得罪了洋人

2020-12-23 騰訊網

太平天國運動為啥會失敗?不僅是女人的問題,洪秀全做了這件事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運動,也是清政府的起義運動當中聲勢最浩大的一次,並且這次運動真正威脅到了清王朝。洪秀全勢不可擋,還把清朝的幾個大城市都打了下來,有要跟清朝皇室二分天下的感覺。

兩面開戰

儘管一開始神擋殺神,但是在打下了很多大城市之後,太平天國就開始變的不思進取,統治者滿足於當下的享受,後宮美女差不多上千了,而他們的士兵則被迫男女分床,因為天國的軍隊有男有女,洪秀全認為男兵跟女兵如果長期同住的話,可能會影響戰鬥力。這個政策其實也引起了下面極度不滿,但這都不是導致太平天國失敗的根本原因,只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

關鍵的失敗之處在於,太平天國是因為兩面開戰而導致了完蛋,沒錯,太平天國要對抗的不僅僅是清政府,同時還有西方國家,為什麼太平天國會得罪這兩方勢力,並且最後導致兩面交戰的不利狀況呢?

西方人怎麼說

得罪了清政府這是必然的,因為太平天國是在清政府的勢力範圍造反,但得罪了洋人這件事情就顯得比較離譜了,洋人想要在清朝賺取更多的利益,看到有人造反起義當然是樂見其成,怎麼可能幫助清政府來鎮壓反叛呢?

其實一開始洋人的想法也並不是這樣的,洪秀全所領導勢力用的教派叫做拜上帝教,是他模仿抄襲了西方的耶穌基督所得來的,於是拜上帝教與洪秀全一開始就獲得了更多的洋人青睞。後來洋人提出了要幫助洪秀全獨立的想法,也可以幫助洪秀全去對付清政府,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西洋人的意思是,你必須要給我們很多的國家利益做交換。

做人要有傲骨

儘管洪秀全沉迷溫柔鄉,並且在後期的權謀鬥爭中顯得非常的無恥,但不要忘了他一開始帶領農民起義的誓詞是要人人平等,帶大家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他同樣是有思考過這一方面。所以在洪秀全看來,我自己軍隊打下來的江山與天下,我們獨立養活了百姓,憑什麼要給你們這些黃頭髮藍眼睛的歐美人利益?

所以就從這一點來看,許多人還是非常敬佩洪秀全的,他沒有選擇在跟洋人談判中妥協,儘管洋人因此翻臉也在所不惜。這種傲氣其實在很多漢人的身上都可以看到,大家在對內的時候,雖然也會有很多的小動作與不光彩的一面,但在對外的時候卻是出奇的一致!

天國運動失敗是必然的嗎?

在清政府跟洋人的雙方圍剿之下,太平天國在後期顯得非常的蒼白無力,很快就徹底走向了失敗,這次轟轟烈烈的起義運動最終還是以慘敗告終。不過話說回來,太平天國的運動失敗是必然的嗎?有沒有可能在當時出現轉機呢?

在沒有洋人幫忙的情況下,太平天國是有能力去獨自抵抗清政府的大軍,這一點我們深信不疑,太平天國的戰鬥力很強,不然也不可能多次擊敗清朝軍隊,並且佔領了好幾座城池。但偉大的王朝往往是從內部所開始被擊潰的,晚清的腐朽讓太平天國有了可乘之機,而後期天國內部的腐朽與叛亂同樣是愈來愈嚴重。

在天國治下的農民們不僅沒有得到地位平等與土地平等的保障,並且還要受到上層人的欺壓,既然畫的大餅圖已經被赤裸裸的撕碎,天國的滅亡自然也就不遠了。

相關焦點

  • 代表西方列強的洋人為何選擇扶持清朝而不是太平天國?
    洋人繪製的太平天國畫像洋人對清政府也極為不滿,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人除了割地賠款外,還爭取到廣州、福州、寧波、廈門、上海的五口通商居住權。清政府割地賠款都挺麻利的辦完了,唯獨對洋人在廣州城內的居住權百般拖延,性情固執的洋人被清朝官吏戲耍了十來年,最終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用一把大火燒毀了圓明園。這次洋人可不僅僅是要五口通商居住權,而是要派公使進駐京城,通商口岸增加九個並設領事館,外國傳教士可自由傳教等諸多權利,鹹豐帝在內憂外患之中一命嗚呼。
  • 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為什麼最終還是被腐朽的清王朝鎮壓下去了?
    而晚清當時外有帝國主義列強的入侵,內有太平軍、捻軍等的叛亂,實在是屬於風雨飄搖之勢,而且清朝是以異族入主中原,總體形勢都是有利於太平軍的,為何最終太平天國還是失敗了呢? 太平天國全盛時控制區域 東王的過分專權勢必導致核心權力集團的分裂。
  • 真實的太平天國是什麼樣子的?
    說起太平天國,我們首先想到就是他們的服裝,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怪異,這也難怪,因為他們穿的不是正規的漢服,當然這也不能怪他們穿的不是正規的漢服,因為這些服裝都是根據當時的戲服改裝的。到了太平天國那個時代,民間大部分都不知道正規漢服怎麼弄了。那麼那時中國大地上真的就沒有一件正規的漢服了嗎?有,在孔家。孔家有一堆明代官制漢服,壓在箱底不敢拿出來,當時太平軍沒有打下全中國,孔家的那些明代漢服也就沒有機會拿出來,太平軍也就只能忍受穿戲服的那種滑稽樣。
  • 平史 | 這個傻傻信任洋人的中國人,結果被洋人給坑慘了!
    洪仁玕是太平天國領導層中對西方見識較廣的一位,提出的《資政新篇》是具有發展資本主義主張的政治綱領,在當時的中國算是相當先進的思想。洪仁玕當年提出的《資政新篇》還一度被收錄到了我們的課本之中。歷史也說他是一個很樂意接受西學的人,但是為什麼野史中會記錄這樣一個故事呢?我們不排除野史杜撰的成分,但是任何野史都不會杜撰一個毫無根據的事情。
  • 天京事變造成東王楊秀清慘死,導致了太平天國的衰敗與滅亡?
    ,太平天國內部開始走向分裂,開始了衰敗與滅亡的過程。 本來洪秀全跟楊秀清就有著極深的矛盾,政治理念的不同,導致了洪秀全跟楊秀清遲早會有一次了斷。而這次楊秀清的逼封事件,只是讓這個矛盾徹底激化而已。
  • 從1840到1949:太平天國
    再加上看到了洋人如今在廣州的勢力,便覺得大有可為,於是很快就被附體,對外宣稱自己是上帝的第二個兒子,創立了「拜上帝教」。太平天國起事以後,上層認為一定要打出去,他們當然想推翻清廷的統治,自然而然的就注意到了漕運跟清朝氣運之間的關係,於是一路打到了南京,並在此定都。其實最開始鬧太平軍的時候,各方勢力都在圍觀,洋人也好,各地士紳也好,都認為你們打你們的不關我事。但太平軍一系列砸孔孟燒書院廢儒家的行為很快就惹怒了中國社會的中堅分子——士紳階層。
  • 汪海洋戰死後,還有太平軍在反清,為何太平天國被認為徹底失敗?
    由於叛徒的出賣,作戰計劃洩露了,所以導致汪海洋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戰後,晚清左宗棠在奏摺中稱:太平天國「興於嘉應,滅於嘉應」。主要是因為洪秀全的祖籍就是嘉應州,而南方太平軍也在這裡全部覆沒,嘉應州見證了太平天國的崛起,而太平天國的最後一幕也在此落下。 史學家范文瀾認為此事標誌著太平天國「徹底地失敗」。
  • 假如太平天國勝利了,後續會發生什麼?
    首先,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太平天國當時的模樣。領袖洪秀全發動了一場宗教戰爭,建立了太平天國,並領導了這場宗教戰爭的整個過程。它持續了14年,其勢力擴展到了18個省。他連續徵服了600多個城市,對中國的世俗政權造成了沉重打擊。在範圍上、持續時間和歷史影響方面,太平天國戰爭達到了中國過去文化動蕩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
  •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為什麼說這是一個轉折點?
    1853年3月29日,也就是太平天國攻克南京的十天後,天王洪秀全進入南京城。隨後,改南京為天京,自此南京便成為了太平天國的首都。 定都天京是一個轉折點,太平天國不再流動作戰,開始佔領根據地。有人認為這是重大戰略失誤,直接導致了太平天國最後的失敗。 為了保證軍事物資,太平軍從廣西出來一路流動作戰,攻取城鎮只為獲取錢糧、武器,補充兵源。席未暖,即棄去,沒有自己的根據地。
  • 太平天國一個小兵,流落法國,教女作家,娶了洋妞,走上人生巔峰
    就在他嚮往仕途的路上一路邁進時,父親卻突然病逝,家裡一下子失去了頂梁柱,沒有了經濟來源,一生只讀「聖賢書」的他,又不會做生意,徹底淪為赤貧階層。正當他陷入生存危機之時,無意中遇到了一位外國傳教士。為了不至於被餓死,丁敦齡接受宗教洗禮做了一名基督徒,並隨傳教士一同傳教。
  • 被誤解的鹹豐皇帝:鐵血要強的鹹豐帝,為何導致天下大亂
    對於大清國來說,允許洋人的商品不斷湧入大清朝,已經對大清朝的安全造成了嚴重的隱患。因為洋人特別處於廉價狀態。這導致了清朝本身的小農經濟陷入了瓦解。經濟崩潰意味著大量的百姓被迫處於流離失所的困境,流民的出現,在中國的歷史上,幾乎無一例外地都引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其實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爆發的。
  • 《辛丑條約》洋人要求殺掉174名大臣,清朝真的都執行了嗎
    01八國聯軍攻入京城在1900年6月20日,端郡王載漪擊斃了德國公使克林德,這給了八國聯軍一個開戰的藉口。藉此機會,八國聯軍以義和團出了問題為由,對清朝宣戰,並派兵迅速入侵中華。為了不讓清朝徹底滅亡,已經到了西安的慈禧,派李鴻章入京和談。歲數已經不小的李鴻章,不得不擔負起重任,頂著危險,回到了北京。到了北京,見到了列強國家,他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和這些人糾纏。這些洋人可不好糊弄,任李鴻章說破了嘴,他們堅持自己的要求:想要議和,必須先嚴懲禍首。
  • 太平天國為什麼沒有太監?
    對於太平天國,一些人持否定的看法:太平天國雖然打著上帝的名義,但其歸根結底就是一場典型的農民起義。和以往的農民起義一樣,太平天國並沒有提出什麼先進的思想,他所推崇的拜上帝教被後世的大多數人認定為邪教,定都南京後所組建的政權,依然是壓迫百姓的封建政權 。
  • 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為何為被譽為太平天國第一名將?
    意思是,貧窮卑賤令人哀傷,但會像打磨璞玉一樣,磨練你的意志,最終助你成功。陳玉成從14歲跟隨叔父陳承瑢參加太平軍,列入童子軍。童子軍並不在太平軍的編制內,乃是自成編制,由12歲至15歲的少年組成。在太平天國輝煌的戰史中,這些童子軍曾在多次戰役中擔任衝鋒,屢建戰功。在蘇州太平軍中服役的外國人回憶到,這些童子軍訓練非常有素。據清軍所說,太平軍臨陣攻城,常慣用童子軍。
  • 張鳴:最討厭洋人的群體
    晚清最討厭洋人的群體,就是八旗人。北京的禁衛軍神機營、前鋒營、火器營、健銳營,宮廷的護軍,在痛恨洋人方面,更是拔了頭籌。這麼多年跟洋人打仗,無論對付的是西洋還是東洋,八旗兵好像都沒怎麼上過陣。往好了說是因為他們比較金貴,輕易不能用,往壞了說就是沒有用,上不了陣。
  • 在對待太平天國的態度上,可看出西方列強基督教徒的虛偽與殘忍
    」,幫助清政府屠殺和鎮壓太平天國呢?太平天國起義一是太平天國的「拜上帝教」追求的目標與西方列強的目的背道而馳。西方列強到中國傳教的目的是為了將中國人變成跪拜在他們腳下,任由他們使喚與奴役的信徒,要從精神上徹底控制中國人民。當太平天國剛剛興起時,西方列強是保持中立的,但當他們的傳教士面見洪秀全,想向他傳授《聖經》,把他變成自己的打手時,卻發現,洪秀全的「拜上帝教」雖然源自於基督教,但他創立「拜上帝教」的目的並不是成為別人的信徒,而是要與上帝之子耶穌平起平坐,建立起自己就是上帝的政權。
  • 太平天國雖最終失敗,但它的消亡卻成功讓另一個勢力再度強勢崛起
    由於在當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之時,清廷的八旗兵和綠營兵都已不堪重用,所以當時的清廷無奈只得讓各省自行訓練鄉勇,然後組建軍隊來抵抗太平天國。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以漢人為主的湘軍、淮軍、楚軍和甘軍等軍隊開始強勢崛起,而隨著這些漢人官員在抵抗太平天國的戰爭中不斷的累積戰功,官是越做越大,直至後期清政府完全是依靠這些軍隊鎮壓了太平天國的起義後,清廷雖不想再重用漢人,但無奈漢人此時已佔據了清朝官場的半壁江山,再加上滿人此時已是不堪重用,清廷若想繼續控制著這個國家就必須要用漢臣,最終漢人在清廷的權位是越變越高。
  • 解析:太平天國運動折騰十四年,為什麼不如辛亥革命的半年時間?
    前言: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清朝的局勢十分危險,而太平天國和清朝對戰十四年,最終,清朝粉碎了太平天國運動,得以延續下去。而武昌起義前夕,大清國主體上處於四海昇平的狀態,但是,武昌起義後,只半年時間,清朝就滅亡了。這其中原因何在?
  • 太平天國的14萬女軍從何而來?她們最終的命運有多悲慘?
    太平天國的女軍是一支特殊的部隊,開啟了近代女子入軍營隨軍打仗的先河。太平天國女軍的出現,既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也是太平天國運動的使然。那麼,太平天國的14萬女軍從何而來?她們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呢?封建綱常如鐵桶,女軍是如何出現的?
  • 曾國藩最終能打敗太平天國的原因,原來是這樣的
    讀太平天國洪秀全,讀湘軍曾國藩,始終在思考:曾得到那麼多人民擁戴的洪秀全和他的太平天國,為什麼最後讓曾國藩讓湘軍給打敗了?為什麼太平軍越打越少,越打越不能打?而湘軍越打越多,越打越能打?諸多因素中什麼才是最主要的? 翻讀湘軍,除了曾國藩、李鴻章、左宗堂等人,一個湘軍將領引起我的注意,他叫彭玉麟,人稱「彭打鐵」.何謂「彭打鐵」?不徇私情,秉公執法,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