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被幾萬人的辛亥革命滅亡,為何還能消滅太平天國幾十萬精兵?

2021-01-11 網易

2021-01-05 11:07:54 來源: 娛樂圈的趙興

舉報

  

  太平天國一度佔據東南半壁江山,與清朝形成分庭抗禮之勢,但卻沒有消滅清朝,最終以失敗告終,而辛亥革命幾萬人,一聲槍響,就拉開清朝滅亡的序幕,使清朝滅亡,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主要還是看時間段問題,辛亥革命時期清朝已經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候了,經不起折騰,所以只需要一個契機,就會使王朝走向滅亡。

  而太平天國運動起於1851年,當時清朝也就是200年多點,還沒有到了氣數已盡人心渙散的時候,所以自然有驚無險的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當然也埋下了亡國隱患,因為為了平定太平天國,清廷將權力下放到地方,允許地方自己搞團練,曾國藩的湘軍就是這麼起來的,還有使得地方督撫的權力越來越大,以至於1900年出現了東南互保事件。

  而中央朝廷的權力越來越小,地方的權力越來越大的時候,形成了內輕外重的局面,既沒有絕對集權,也沒有恰當的平衡,就意味著這個王朝已經是岌岌可危了,所以幾十年以後的契機出現之後,自然出現多省紛紛響應的情況,而竊取兵權的袁世凱一看這種局勢,自然不會當忠臣去費勁鎮壓,而是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於是清朝便亡國了。

  

  為什麼說200年多點,沒有到了氣數已盡人心渙散的時候呢?

  因為一般來說除卻元朝這個獨特存在,大一統王朝基本上是要麼近300年的歷史,比如唐朝289年,明朝276年,要麼是二世而亡,挺不過開國初期的各種挑戰,比如秦朝和隋朝。

  這裡要注意一點,肯定有人會問漢、宋兩朝不是過300年了嗎,漢朝400多年,宋朝300多年,可這其實是兩個朝代加起來的時間,漢朝分兩漢,西漢和東漢之間還有一個存在十幾年的新朝,宋朝分為兩宋,雖然中間沒有諸如新朝這種存在,但北宋亡于靖康之恥,宋高宗趙構南渡建立南宋,等於重新開始,權力重新分配,不能說北宋是沒有亡國的,是一直連貫的,不然為什麼會以兩宋區分呢。

  像清朝剛入關的時候,兵力滿打滿算也就是十萬,關內首當其衝的李自成之大順政權,擁兵上百萬,南方的南明,光江北四鎮加上左良玉的兵馬,也有上百萬,至於西南張獻忠的大西,怎麼說也有幾十萬人馬,這三大對手,光看紙面實力,哪個不比清朝強大?甚至還有碾壓的實力。

  但為什麼清朝會一一將其擊敗呢,就是因為當時清朝雖然相對來說是弱小一方,但屬於生機勃勃的新興政權,處於上升期,自然是將敵對政權一一擊敗,完成蛇吞象。

  

  再對比一看,繼承明朝這個老邁政權諸多問題的南明,國家都成那樣了,還搞窩裡鬥,能不敗嗎?

  還有李自成和張獻忠的政權雖然也是新興的,但畢竟不像清朝歷經太祖努爾哈赤和太宗皇太極兩代人經營那般,一步步將政權完善,內部組織結構合理,紀律嚴明,他們的政權根本不完善,而且對比當時三方統治者,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兩個人,你讓他們當一時梟雄可以,當天下之主差得遠呢,而清朝實際統治者多爾袞,他的能力比李自成和張獻忠不知高了多少,根本不是一個檔次呢。

  而等到200年多點以後的太平天國時期,清朝雖然在走下坡路,早已過了上升期,但畢竟還是在走,還沒有到了走不動的時候,自然平定得了太平天國。

  當然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太平天國自身也有很大問題,它不像之前那些政權,不只是因為「天父下凡」等不同之處,還有其他方面,整體來說太平天國的統治似乎沒有章法。

  像清朝剛剛入關打天下的時候,很聰明的停止了李自成的「追贓助餉」,還對前明官員一律錄用,表現得很寬容,拉攏了官紳階級,這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太平天國在拉攏人心這方面,並沒有這樣做,反而是得罪了官紳階級,甚至將儒家推到自己的對立面,因此自然是以失敗收場,如果太平天國有當年清朝入關時期的兩把刷子,其實也有很大機會推翻清朝的,所以有時候外部原因是一方面,自己內部不行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太平天國幾十萬人沒推翻清朝,為何「辛亥革命」就靠幾萬人成功?
    然而在這段的時間內,有不少的起義軍也是紛紛出動,然而最著名的應該是屬太平天國的運動了,然而這還是其中勢力最大的一股力量,在他們的領導人洪秀全和楊秀清等人的領導後,他們在廣西的農村發動了起義,然後將近有長達十幾年的時間,在他們巔峰的時候曾經就佔領過一多半的中國,其率兵就多達幾十萬人。
  • 太平天國聲勢浩大為何失敗?為何武昌起義1聲槍響清朝就滅亡了?
    慈禧最後的幾年,大清朝就是彌留之際最後掙扎的幾年。慈禧一死,最後的政治平衡也不存在了,大清朝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辛亥革命,就是起到了推一把的作用。太平天國,則是真正的消耗掉了清朝中央政權的元氣。由於慈禧太后高超的政治手腕所蘊藏的矛盾,藉助辛亥革命來了個總爆發。辛亥革命不是弄死了大清朝,只是在給大清朝辦喪事!太平天國為什麼滅亡?它就沒有一個完整的戰略目標與政治主張!
  • 推翻清朝,太平天國十四年都沒能成功,為何辛亥革命只要四個月?
    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楚望臺的槍聲,敲響了清朝滅亡的喪鐘。很快,起義的烽火席捲了大半個中國,各省紛紛宣布脫離。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清朝滅亡。此時距離武昌起義爆發,僅僅過去了四個月不到。
  • 解析:太平天國運動折騰十四年,為什麼不如辛亥革命的半年時間?
    前言: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清朝的局勢十分危險,而太平天國和清朝對戰十四年,最終,清朝粉碎了太平天國運動,得以延續下去。而武昌起義前夕,大清國主體上處於四海昇平的狀態,但是,武昌起義後,只半年時間,清朝就滅亡了。這其中原因何在?
  • 如果沒有發生內亂,太平天國能否滅亡清朝,統一全國?
    實話說,就算是太平天國內部沒有發生任何內亂,它也很難滅亡清朝,統一全國。 為什麼這麼說? 其實縱觀中國歷史上歷朝的農民起義,的確給當時的朝廷造成了很大的衝擊,但它們幾乎都很難推翻朝廷,統一天下。
  • 太平天國老照片曝光:清朝洋槍隊被消滅,被俘女兵下場悽慘
    太平天國老照片曝光:清朝洋槍隊被消滅,被俘女兵下場悽慘清朝末期是我國歷史上十分動蕩的時期,它不同於其他朝代的動亂。其他朝代的動亂集中在階級矛盾或者少數民族入侵。而清末的矛盾則不僅僅是階級矛盾,還包括西方列強的入侵,是中西方兩種文明的鬥爭。
  • 辛亥革命後清朝滅亡建立民國,為何很快陷入了軍閥混戰
    清朝時革命黨人的辛亥革命推翻的嗎?為什麼清朝滅亡後,中國會出現唐末五代時期軍閥混戰?誰該為軍閥混戰負責呢?推翻清朝的不是革命黨人,但是革命黨人卻普及了革命思想1911年以前,孫中山領導興中會和後來的同盟會領導了多次武裝起義,但是無一不是以失敗告終,而窘迫的孫中山被迫到美國去刷盤子,同時募捐來繼續革命。
  • 袁世凱是通過什麼辦法,把整個清朝軍隊,變成他的私家軍的
    當辛亥革命爆發,全國各地的督撫們紛紛獨立的時候,當時只有袁世凱能夠出來收拾這種殘局。有四點可以證明,袁世凱在當時強大的力量。一是只有袁世凱能夠讓清朝滅亡。雖然辛亥革命爆發,很多地方督撫們鬧獨立。但實際上整個清朝的勢力還是比較強大的,支持清政府統治的人還是比較多的。
  • 太平天國最後的決戰,李秀成手握20萬大軍,為何打不過2萬湘軍?
    1851年1月,洪秀全率領上帝教會眾2萬多人在廣西金田村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持續長達13年,吸引了大量的貧苦百姓加入他們的隊伍,太平天國全盛時期兵力超過百萬之眾,那麼聲勢浩大的太平軍為何不敵曾國荃的2萬湘軍?
  • 清朝滅亡了,為何多數人不肯剪辮子? 短史記
    按常理,這種屈辱性標誌物,在清廷滅亡之際,在民國政府宣布「剪辮令」之後,自會馬上被民眾拋棄,成為歷史。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在當年是真有這許多想不開的人的。」①清帝退位了,老百姓卻不肯剪辮子。這樣的情況,具有普遍性。在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很多人去掉了辮子,但未必皆是出於自願。革命軍當年發起的強制剪辮運動,曾引起頗多民怨。
  • 清朝滅亡後,為何滿人都急著改漢姓,清朝貴族後裔說出其中原因
    隨著清朝的滅亡,清廷皇室自然也是需要解散,愛新覺羅這個姓氏也就不吃香了,滿人也就能不吃香了,不吃香就當個平常人就好了,為何滿人都急著改漢姓?清朝貴族後裔說出了其中的原因。這樣一來,百姓自然會恨他們,有權有勢動不了他們,等到清朝滅亡後就不一樣了,他們這些人像是過街老鼠一樣,人人喊打。後來,不管有沒有做過錯事,只要是滿族姓氏,基本上都不受待見。
  • 辛亥革命時期的珍貴照片:就是照片中的人,推翻了大清朝
    本組老照片,真實展示了百年前辛亥革命時期的百態,一起回望那場革命。【正在休息中革命軍官兵】第二天,起義軍的領頭人聚集在湖北諮議局,共同商討由誰來擔任湖北軍政府的都督。考慮到當時黃興、宋教仁等人都不在武昌,故有人建議推黎元洪出來主持大計。
  • 清朝滅亡的四大歷史原因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清朝滅亡得一點都不可惜。無論在當時,還是直到現在,大多數人對清朝的滅亡是支持的。人們惋惜漢唐結束得太早,氣憤滿清滅亡得太遲。漢唐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甩滿清八百條街。那些對滿清進行無恥吹捧的,不是幼稚得超凡脫俗,就是奸壞得令人髮指。滿清之所以滅亡,有其內在的歷史規律。擇要而言,有以下各方面原因。
  • 清朝最致命的戰役,保全了大清最後的安寧,卻斷送大清最後的希望
    晚清末年,外有列強虎視眈眈,內有太平天國運動,清朝正處於內憂外困的時候,只要稍微處理不好便會滅亡。太平天國剛剛興起的時候,清朝無力剿滅,於是鹹豐皇帝想到了啟用團練大臣這一招,所謂的團練,就是將那些退休或者有事回家的大臣召回京城,讓他們自己在地方招兵買馬,組織部隊剿滅太平軍。
  • 「小人物」焦亮:給洪秀全上書,道出太平天國滅亡原因
    對此,號稱「千古第一完人」,打著儒家正義旗幟的曾國藩絲毫不管,還將李臣典列為第一功臣。 湘軍紀律敗壞,畢竟滅了太平天國,居功第一,清朝也不敢拿他們怎樣。要知道,湘軍實力強大,朝廷惹不起,「刺馬案」就是例子。湘軍紀律糟糕,八旗、綠營又腐朽無能,太平天國為何就不能成功呢?洪秀全打民族大旗,號召人們驅逐韃虜,可謂師出有名。
  • 清朝12帝並未出昏君,卻仍然走向滅亡,大勢所趨
    很多人說起清朝的滅亡,大多會想到的就是鴉片戰爭和列強侵略,就認為都是因為當時的上位者指揮不力或者是無能造成的,但是詳細看來,清朝的皇帝大多數都是有勇有謀的,即使到了晚清時代也沒有一個碌碌無能之輩,就比如對清朝至關重要的皇帝道光帝,他的節儉程度可是除了名的,而且將節儉下來的錢財權力支持禁菸;再比如後來的鹹豐帝,為了挽救朝政,他廣納賢才,重用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
  • 為什麼有人說,清朝之亡,並非亡於辛亥革命,而是甲午戰爭?
    日本侵朝,李鴻章曾上「東事三策」,慈禧太后為何偏偏選了下策?為什麼有人說,清朝之亡,並非亡於辛亥革命,而是甲午戰爭?明實亡於萬曆?清亡於甲午戰爭?關於明朝的滅亡,史學界有種說法,叫「明亡實亡於萬曆」。萬曆即明神宗朱翊鈞,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是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隆慶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
  • 清朝滅亡後,漂亮的格格都嫁給了誰?其後人都成了大明星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從此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隨之不久,清朝管轄的各個省份也紛紛宣布獨立,一年後,清朝皇帝溥儀正式宣布退位。至此,在中華歷史上存在了268年、歷任十位皇帝的清朝從此退出歷史舞臺。關於清朝滅亡的原因眾說紛紜,目前大眾比較認可的主要有三個。
  • 清朝能打敗人數百萬的太平軍,為何擋不住幾千人的八國聯軍?
    自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晚清軍隊在面對西方的軍隊時,每次都以慘敗而告終,便有人批評晚清當權者都是酒囊飯袋,軍隊更是不堪一擊連散勇團練都不如,當年太平天國百萬太平軍都被清朝軍隊剿滅,為何到了八國聯軍入侵中華時卻打不過幾千人呢?關於這個問題,我歸納晚清局勢之後,總結出三點原因,請大家品鑑。
  • 發生了天京事變的太平天國,為何還能堅持八年抗清?
    問題來了,發生了天京事變的太平天國,憑什麼還能堅持了8年之久?從乾隆中後期開始,清朝兩支正規軍八旗、綠營就已經腐朽不堪,戰鬥力直線下滑,鎮壓白蓮教起義、天理會起義時,嘉慶皇帝只好依靠地方團練武裝。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清朝八旗與綠營軍官在揚州、孝陵衛組建「江北大營」、「江南大營」,以圍堵太平天國,後被石達開、秦日綱、陳玉成等摧毀。1858年初,和春、張國梁、德興阿、勝保再次組建兩座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