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父母與子女一場,不過是一場漸行漸遠的關係。
而最令我們難過的是有時侯真正拉開這份距離的並不是成長,亦不是生死,而是愛,一份怕添麻煩的愛。
/1/
去年陪公公做直腸手術守在手術室外面時,旁邊坐了一位約摸六七十歲的年長老人,因為當時探病家屬很多,他每一次要上洗手間或去茶水間加開水間隙便會和我打招呼代為佔座,來回幾次便和我熟絡起來。
我頗為好奇等了一個上午不見他的兒女和其它家人,他這般年紀怎麼還能經起如此折騰。
他一臉淡然地回答我:手術裡趟著的是他老伴,他不陪誰陪呢?孩子們都在外地,工作也忙,也有自己的孩子要照顧。
我當時實在不能理解以忙為由而不來探望照顧生病父母的子女。這本是為人子女應盡的最基本的孝道。便說了一句:不來他們能放心呀。老人笑著說:嗨,孩子們都不知道,沒告訴他們,他們都在外地工作,這已經是第二次手術了,去年也做了一次,兩次的腫瘤都是良性的,沒事。
我依然不理解追問他為什麼不告訴孩子呢?他停頓了數秒後很快便舒展開了笑容說:我們自己能應付得過來,就不給他們添麻煩了。
這位樂觀、懂事得讓人心疼的老人,讓當時的我有一種為人子女的的慚愧和無能為力感。
從小我們依戀父母,父母老去依賴我們,本是人之倫常,卻生生地被這樣「懂事」和「客套」的父母阻隔和斬斷。
現實看來,子女對父母的愛多是依賴,而父母於子女卻是越來越「客套」。
/2/
著名的歌手李健每次談及對自己「客氣」無比的父親就情不能已,心疼難捺。
他在致父親的撰文中回憶的最多也最深刻的都是父親對自己的滿滿的客氣和歉意。一次是父親做腸癌手術,自己和姐姐籌夠手術費準備去交費時,一向堅強的父親感動得哭了起來,說:孩子們懂事了,給孩子們添麻煩了。讓當時本就心急如焚的李健心如刀割,父親為他奉獻了一生,解決了的麻煩無數,而自己只不過在為父親盡著本是兒女該盡的孝道,卻能讓他感動到愧疚不已。
還有一個細節是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帶著健康狀態每況愈下,身體越來越虛弱的父親坐火車回老家的路上,因為父親行動不便,每次上洗手間都需要他背著才能去,在一次起身背的時候,父親突然對他說了一句:原諒爸爸。
那一刻這個大男人心裡哭得像個孩子,他無法承受父親在生病彌留之際竟還在為麻煩到孩子而感到抱歉客氣。
如果說父母養育愛護子女是責任,更不如說是天性使然,小時候小心翼翼怕摔怕磕,長大了戰戰兢兢怕麻煩。
這個世間再沒有任何情感能愛得如此深切卻又如此卑微。就如同他後來在《我是歌手》舞臺上翻唱的那首《父親寫的散文詩》,哭紅了無數觀眾的眼。
明天我要去 鄰居家再借點錢
孩子哭了一整天哪 鬧著要吃餅乾
藍色的滌卡上衣
痛往心裡鑽蹲在池塘邊上
給了自己兩拳…
想一想未來
我老成了一堆舊紙錢
那時的女兒一定會美得很驚豔
有個愛她的男人 要娶她回家可想到這些
我卻不忍看她一眼……
年輕時的父親是傾盡所有,恨不能把自己的整個生命都奉獻給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每一個願望都是他的夢想,哪怕是一快餅乾。
而已過風燭殘年,卻甘願選擇默默退出,只是遠遠地看著便心安,生怕打擾到孩子們的世界。
父母對於孩子,年少時愛得濃烈,年邁時疼得隱忍。
/3/
奇葩說裡有一期的辯論主題是父母提出要去養老院子女該不該同意。
大家有一個很大的爭論焦點並不是聚焦在子女同不同意,而是父母是不是真的想去。換言之,了解和關注父母內心的真正聲音才是前提和關鍵。
當時辯手馬薇薇說了一段關於父母和自己的特別故事,哭到不能自己。
她說自己的父母親辛辛苦苦來北京看望她,卻不願意到她和別人租住的房子裡,而是自己去開了個旅店。
她當時很不能理解,而後她的父母親說出了心聲:薇薇是最不喜歡和別人住的,如果今天我們去了她那,明天後天以後別的室友的父母親也都去,那薇薇會煩死的,我們不能去給孩子添那麼大的麻煩。
馬薇薇知道後心裡很不是滋味,那一刻她明白了父母其實就是一個口是心非的「騙子」。
沒有父母不願意和子女一起享受天倫之樂,只不過是他們更在意子女的喜樂。
他們時常謹言慎行,左思右慮,只不過更在意的是否有給子女造成了困擾和麻煩。
/4/
我的外公年近八十,因為太想念女兒了,瞞著外出幹活的舅舅一個人拖著蹣跚的步履跋涉了整整一天來看望遠嫁了幾十公裡的母親。
母親看到外公那一刻,一邊氣惱地數落一邊心疼地給他拍打著一路的風塵。母親說:爸,您以後可不能再這麼任性了,這麼大年紀了萬一摔哪磕哪了,萬一迷路了怎麼辦?這不給我添麻煩嗎!外公只是笑嘻嘻地回應著母親:好好好。
那次外公在我們家住了三天,母親到哪他便跟到哪,就像一個老小孩,母親拿他沒辦法,任由他跟著,即便他什麼活也幫不了母親,只是乖乖地坐在一旁默默地看著。
送外公回家時,母親往他布包裡塞滿了吃的,還有花的。臨上車時外公對母親說:對不起,閨女,爸爸是不是又給你添麻煩了?
母親哽咽無語,哭著送外公上了車。半年後,外公去世了。
後來是舅舅告訴我們其實外公是知道自己沒多長時日了。所以那次是強打著精神和體力最後一次過來探望母親。他一直要求舅舅不要告訴母親,免得他讓母親擔心,給母親帶來負擔和麻煩。
原來父母於子女之情,愛到極致便是不忍再去麻煩。
這麼多年過去了,母親一直為此耿耿於懷和愧疚,她後悔最後見到外公的那一天對他心疼的責怪,她後悔沒有對外公說出一句不怕麻煩的真話。
遺憾的是孩子於父母之愛,年少時不懂,懂得已是不惑年。
龍應臺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而其實最令我們難過的是有時侯真正拉開這份距離的並不是成長,亦不是生死,而是愛,一份怕添麻煩的愛。
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會很雲淡風輕地告訴你:我們很好。
卻會在放下電話或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因為太想念自己的孩子而淚流滿面。
就和我們在外經常和他們報的平安一樣。說著讓彼此放心的真心話,但卻未必是實話。我們只不過是彼此不願讓對方擔心和牽掛。
而父母也只不過是這個世上最愛你又最怕給你添麻煩的老人。